沈教授是一名人腦科學家,主要研究人的思維,近期他搞出了一套“思維大挪移”的技術,但苦于沒有志愿者前來幫助他實驗。
這天,他正在家里苦思冥想,忽然有位朋友領著一個青年和一對老年夫婦前來拜訪,經過介紹,他才知道青年姓符,名叫符振國,是一個藝術院校的畢業生,那對老年夫婦是他的父母。符振國脾氣似乎很暴燥,他粗魯地打斷朋友的介紹,對沈教授說:“沈老師,別聽他們的,我沒病,我好得很。”
老年婦人趕緊拉住沈振國的手說:“振國,別胡說,沈教授研究人腦是國內出了名的,他一定能看好你的病。”
“看什么看?我好好的。”符振國對他母親吼道。
這是怎么回事?沈教授有些疑惑,符媽媽便眼淚絲絲地說出了原因。原來符振國自從學了藝術后,神情大變,做事不循常理,所干之事往往匪夷所思,令人瞠目結舌。一年前在鬧市裸奔,被警察捉住給穿了件衣服,他說自己搞的是行為藝術,寓意“清白作人,坦蕩處世。”七個月前,他又在車站光著身子,跪地乞討,又被警察捉住給穿了件衣服,他說他搞的還是行為藝術,為的是提醒人們居安思危,奮發進取。前幾天,他又嚷嚷著在市里的十八層高樓上搞一次上吊表演,符媽媽和符爸爸嚇壞了,拉他去精神病院做檢查,醫生說沒病,所以符媽媽和符爸爸就把他帶到沈教授這兒,希望他能看看兒子究竟怎么了。
沈教授點點頭,還沒說話,符振國又大聲叫道:“沈老師,行為藝術就是要驚世駭俗、超出常規,否則別人根本不會注意,你說我瘋了嗎?”
沈教授明白了,帶著符振國去實驗室,讓助手給他做了全國檢查,結果正像符振國自己說的,他沒病。既然沒病,沈教授只得跟符媽媽和符爸爸說了實話,孩子只是為了藝術夢想,有些偏執,多多做些思想工作就沒事了。
符媽媽和符爸爸松了口氣,帶著符振國回去了。
送走符振國一家,沈教授坐在沙發上長出一口氣,他太忙了,只想好好地歇一歇,忽然手機響了,又是一位朋友介紹別人過來。沈教授想推到明天,哪知道這位朋友說:“不行,這位可不是一般人,你現在就得見一見。”
拗不過朋友的面子,沈教授只好答應。很快,門鈴響,朋友帶著一位中年男子走進屋來。沈教授一見那人,只覺得似曾相識。朋友說:“這位是咱們王市長。”
一聽這話,沈教授想起來了,原來在電視上見過。雙方寒暄罷,沈教授問王市長有什么事。王市長挺著個將軍肚,滿面放紅光,他長嘆一聲說:“唉,我整天吃吃喝喝,迎來送往,到哪兒下邊人都把我當神敬著,供著,這種日子我過膩味了,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沈教授明白王市長是渴望平淡的生活,想到剛才離去的符振國,他猛一激靈:符家想讓符振國像正常人一樣,如果把王市長的這種想法移進他的腦中不是挺合適嗎?我的“思維大挪移”不是正好派上用場嗎?
沈教授想到做到,當即打電話叫來了符振國,征詢他和王市長的意見,他們倆個都表示同意,愿意作志愿者接受實驗。于是,沈教授將他和王市長領到實驗室里,對他們進行了“思維大挪移。”這樣符振國的藝術思維就部分地轉到了王市長腦中,王市長渴望平淡生活的想法也移到了符振國腦中。當實驗室大門打開時,他們都各回各的家,各干各的事。
三個月后,符媽媽和符爸爸帶著禮物來看沈教授,說自己的孩子經過沈教授的調教,現在變成了一個乖乖貓,別說什么上吊自殺,連裸奔這樣的初級行為藝術都不搞了,每天就是吃吃飯睡睡覺,有時叉著腰到街上溜一圈兒,就好像領導視察一般。最后符媽媽說:“他哪兒都變好了,就是有一點,常常去KTV唱歌,整夜整夜地唱,不過,跟他以前驚世駭俗的表現相比,我們也能接受。”
沈教授點點頭,送走了符媽媽和符爸爸,趕緊拿出實驗記錄,把這些記在上面,然后拿起本地報紙看,突然一則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十八層高樓讓位于新地標》,說的是為了提高本市在全國的知名度,市里決定要炸掉十八層高樓,另建高度能排在全國前五名的大樓。這大樓不是才建了七年嗎?怎么就要炸掉?那得浪費多少錢啊?
沈教授極度震驚,這十八層大樓正是以前符振國決定搞上吊表演的地方,已經是全市的的標志性建筑了!沈教授覺得這事兒不合常理,便想通過王市長通融一下,看市里能否取決此項決議,不料他打電話過去,王市長那邊總是沒人接。無奈,沈教授只得放下此事,專注于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
又過了一個月,沈教授突然見兒子和兒媳愁眉苦臉的,問他們怎么了。他們說市里決定停用小虎們的學校,所有的學生全部搬到另一所學校。因為離家太遠,兒子和兒媳正為如何接送小虎發愁。沈教授吃了一驚,因為小虎們學校剛剛建了不到一年,投入使用不到三個月,據說花了2000多萬元啊!他問:“這是怎么回事?”
兒子說:“市里說規劃有變動,要把學校推倒建商業區,建學校是服務百姓,建商業區也是服務百姓。”
“真是胡扯!”沈教授忍不住罵了一句,雖然是罵,也顯得很斯文。他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應該重視教育,于是給王市長打電話,準備問一問怎么回事,能否不再推倒學校。可電話打了十分鐘,還是沒通。很顯然,王市長要么是在開會,要么就是忙著其它事,沒時間接電話。
孫子小虎終于還是搬到另一所學校了,沈教授覺得心里堵。這天,他正在實驗室做實驗,忽然助手驚慌失措地跑進來,叫道:“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沈教授一驚,急忙問:“出了什么事?”他心里想:莫不是遇到打劫的了?
助手揚著一份報紙說:“市里要搞拆遷了,我們這實驗室就在拆遷范圍之內。”
“什么?”這實驗室是沈教授的心血,沈教授就是愿意把命丟了也不愿它被毀了。他接過報紙一看,心痛不已,原來市里決定要在這一帶開挖出一個人工大湖,里面建一座大山,讓市民一出家門就能看到湖光山色。
“真是胡鬧!”沈教授低低地吼了一聲,仔細一想,除了王市長,自己在官場上又不認識別人,看來還得給他打電話了。可想到前幾次電話不通的情景,沈教授又猶豫了。
助手看他一言不發,問道:“教授,怎么辦?”
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試一試了。沈教授掏出手機開始撥起來,“嘟,嘟,嘟……”他的心揪成一團:又不通。
“喂,哪位?”電話那頭竟然有了人聲。沈教授高興壞了,忙說自己是沈教授。電話那頭的人果然是王市長,他一聽是沈教授就熱情地打招呼,說近段時間太忙,沒空來看沈教授,并問有什么事?
沈教授就把市里要拆遷建湖的事情說了,并說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實驗室留下。
“沈教授,建造人工湖,讓市民一出門兒就能看到湖光山色,這樣的大手筆是百年不遇,實話告訴你,這是我的主意。為了市里今后的發展,我這作市長的不能徇私啊,哈哈哈……”王市長說道。
沈教授又態度誠懇地說了一番求情的話,可王市長只是不答應,最后說:“搞建設就得充滿激情,像搞藝術一樣,驚世駭俗、超出常規,否則別人根本不會注意,你說是嗎?”
沈教授一怔,立即醒悟:王市長如此大搞,一定是移入了符振國藝術思維的緣故,符振國原本就是搞行為藝術的。
王市長又在電話那頭說:“沈教授,就這樣吧,隔段時間你就會在自家門口看到湖光山色,看到艦艇游弋、鯨魚嬉戲……”
什么,艦艇游弋、鯨魚嬉戲,那人工湖得有多大啊!沈教授的第一反應就是王市長瘋了,放下電話,他急急地對助手說:“趕快想辦法找到符振國和王市長。”
助手一愣,問他為什么?他吼道:“王市長不該擁有行為藝術家的思維,否則全市就要遭殃,快快快,別問了。”助手應了一聲,出門而去。
助手們找來了已經變成乖乖貓的符振國,又騙來了正在開會的王市長,沈教授把他們關在實驗室里又進行了一次“思維大挪移”,然后讓他們各回各家,各干各事。
后來,市里又恢復了平靜,那十八層的大樓沒炸,能夠容納艦艇游弋、鯨魚嬉戲的人工湖也沒修,只是多了一個動不動就要裸奔上吊的行為藝術家。
上一篇:當代中國的喧囂與真實
下一篇:幸福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