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蔡瀾,他的愛吃、懂吃、愛美女、有才,世人皆知,但他的婚姻故事卻無人知曉。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在吃這件事上,蔡瀾與太太方瓊文是心有靈犀的。
方瓊文曾是電影監(jiān)制,工作能力極強,也很聰明,但不算太漂亮,并不符合蔡瀾對美女的要求。雖然人不美,可做出來的菜美,尤其是她能用別人不要的下腳料做出美味佳肴。
好比豬肺捆,就是豬肺外面包的那層膜,有肉,有筋,還有軟骨。這東西幾乎沒人吃,但經(jīng)方瓊文精心烹飪后就變成了絕品美味,無論是拿來炒還是做撈飯,嚼起來美味一層層綻放,肉的厚實、筋的筋道、軟骨的脆爽,既層次分明又雜糅融合。蔡瀾嘗過后驚嘆:“天下至美。”
還有豬頸肉,因為淋巴結(jié)多,大多數(shù)人都不吃。方瓊文用柳葉小刀細細地將淋巴剔除干凈,用剩下的豬頸肉入饌。單是這一種材料,方瓊文就能做出泰式醬汁烤、炭燒、花椒八角香葉燜、沙茶水煮等幾十種菜式。吃過后,蔡瀾徹底折服:“那種鮮嫩又有彈性的口感,絕對可以在豬身上的數(shù)十個取肉部位中排名第一。”
不過,方瓊文不是主婦型太太,雖然廚藝佳,但想讓她下廚,也不容易。天氣好、心情好、身體好、原材料也好,她才有興趣露上一手。更有趣的是,蔡瀾越想吃什么,她就越不做什么——明明念叨著石斑,端上桌的卻是炒花枝;當他幾乎忘了石斑時,她忽然就會端上一盤蒸得撩人肺腑的大石斑來……蔡瀾吃了半輩子美食,也認識了不少名廚大師,卻沒見過架子比太太還大的。想吃的時候,她不一定愿意做,偶爾做了也不是最惦記的,等到不抱希望時,忽然又來了驚喜。他說,太太不像是在做菜,倒像是在調(diào)情。
蔡瀾說,方瓊文絕非賢惠型太太,他也永遠沒有享受過那種在家當大爺?shù)拇觥:帽扔刑煸绯克噶藨胁。愿婪江偽臑樗鲆活D早餐送到床上吃,方瓊文回答;“那你去廚房睡覺好了。”
蔡瀾指揮不動太太,但太太能指揮動他。有一次,方瓊文打算將一根金華火腿剔成火腿絲,這是很費時費力的活兒。蔡瀾袖手旁觀,篤定地等著太太來向他求援,沒想到方瓊文完全無視他,瞧他一眼道:“你忙你的去吧,這件事你做不動,你老了。”為了證明自己一點兒都不老,蔡瀾挽起袖子就上手了。等到火腿全部變成火腿絲后,他才覺得這事兒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對,原來自己中了激將計。
蔡瀾說,他跟太太始終處于這樣一種不大和諧的生活狀態(tài),可是一旦離開香港去國外沒幾天,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惦記她,不僅惦記她的菜,還惦記她的人。
在家時,蔡瀾每天的行程如出一轍,尤其是每天早晨,一定是跟太太一起活動。
背著那個標志性的金黃和尚袋,挽著太太準時出現(xiàn)在九龍城街市三樓的樂園茶餐廳。早茶之后便是逛菜市場。夫妻倆是九龍城的老住客,對這里的菜市場不僅熟悉,而且情有獨鐘。在九龍城菜市場有兩個大人物——蔡瀾和周潤發(fā)。周潤發(fā)喜歡沒事在菜市場溜達,經(jīng)常和菜販合影;蔡瀾則喜歡在這里買菜,給沒有招牌的菜販免費寫招牌。
蔡瀾一邊看菜,一邊跟太太看自己手書的招牌,格外有趣。比方有家原來叫“陶記鮮果”的水果店就換了一塊他寫的橫匾“生果后宮佳麗三千”,因為這家店的水果品種實在多,就連三角形的西瓜都有得賣,他覺得不給人家寫一塊與眾不同的招牌簡直過意不去。招牌是蔡瀾寫的,但名字是方瓊文的創(chuàng)意。
上一篇:徐志摩褲子上的洞
下一篇:馬天宇:帶著刺的倔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