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華念書時,章名濤先生是電機系主任。他在1950年的一次集會上,講為學與為人這個問題。他說,為學與為人,為人比為學重要。為學再好,為人不好,也可能成為害群之馬;為人,就是要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我始終記得“要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這句話。
我從湖南來清華的時候,碰到許多很新的東西。當時,我最崇拜聞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雖然學的是電機,但我最喜歡聽朱自清先生講話。我現在還記得他在同方部一個集會上的講話。他會寫文章,不善于言辭,但他講話很誠懇、很感動人,我敬佩他的為人。我也敬佩吳晗先生、張奚若先生。記得北京解放以前,我們最喜歡到張奚若先生家里去。很多同學坐在地上,聽張先生縱論天下形勢,大罵國民黨反動派,痛快之至。當時,我就在進步同學的影響下參加一些學生運動,做一些工作。特別是北京解放以后,我在清華當班會主席、當學生會主席。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都是在那個時期學習的,看了很多書,打下了基本理論的基礎。
為學,坦率地說,我學得并不是很好,當然社會工作對我有一定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我本性也不是很喜歡工學。我英文比較好,喜歡外國文學、中國文學,曾經一度想改外文系,沒改成。當時,我凈看文學方面的書。到圖書館去,本來應該看電機工程的書,但我老想去看曹禺的劇本。
清華的精神是什么?你可以作很多解釋,民主的傳統、科學的傳統、德先生、賽先生、革命的傳統等。你怎么解釋都可以。我有一個解釋,也是我的體會:追求完美。在清華這個環境里,使你感到人才濟濟。每個人都肩負著建設祖國的任務,這是歷史的使命。在這里學習就感到自己要追求完美,要做到最好。
做人要做有骨氣的中國人,要做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治學要扎實、嚴謹,絕不沽名釣譽,更不要說剽竊他人的成果,根本不屑這種行為;做事要扎扎實實,真正地為人民。一個人不可能沒有缺點,但要力求自己做到廉潔公正,不要留罵名。
我想,就是清華這種精神鼓舞著我。盡管我被錯劃成“右派”,20年沒有黨籍,但是我從來沒有失掉共產主義的信念,我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有半點的放松,我總是不斷地要求自己,不辜負清華老師、清華大學和黨組織對我的教育,我總是要做到無愧于心,這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也用這一點來要求我的兒女。“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他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我自己想到這個事情心里就很難受,但是我對他們的要求始終是很嚴格的。兒子十來歲的時候,他要在我們陽臺上種菜。有一天,他就撿了一塊破破爛爛的油氈子放在陽臺上,準備擱了土就可以種菜了。我一看見就跟他說,我們再窮也不能拿別人的東西,隨手就打了他一個耳光。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打他,也是最后一次打他。他跟我講,他沒有拿別人的東西,這塊破油氈子是從垃圾堆里撿回來的。我當時很后悔打了他,但是也許是因為有點父親的架子放不下來,我說:“那好,我不應該打你,但是我們要把這塊油氈子送回去,不管它是別人的還是垃圾堆里的。”我就陪著他,把這塊油氈子扔回垃圾堆上。
想起這件事,我心里就很難過。不過我很高興,他們雖然沒有到清華來讀書,但是繼承了清華的精神。我的女兒和兒子都曾經在國外讀書,他們讀書的時候,我已經做了上海市市長、副總理,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知道他們的爸爸是中國的市長、副總理。他們都是靠自己洗盤子、在學校勞動來求學。
我衷心希望大家,在清華不但要為學,而且要學做人,學做事,要追求完美,一定要做到最好。你們一定要樹立這個目標。我們要建立第一流的大學,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強國,根本的就是靠科學和教育,教育是科學的基礎。你們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上一篇:周海嬰:和那青梅竹馬的人走完一生
下一篇:大學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