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是以擅長寫男女情愛著稱的作家,但他在小說中常有悖常理,他從不寫年輕人相愛。他的解釋是“一般的戀愛小說,年輕的男女出身非常好,長得英俊,頭腦也好使。我卻覺得無聊。年輕的愛往往先有一副羅曼蒂克的面孔。成熟的男女間的情愛,特別是有缺陷的中年男女間的情愛才吸引我。”
渡邊淳一還喜歡在小說的最后讓愛情中的男女雙雙死去,讓讀者徒生出許多悲傷和悲觀,比如《失樂園》。對此,渡邊的解釋頗有大和民族的特點。他說;“最后一幕反而是這兩個人的愛情火焰進發到極點,燃燒最美麗的一幕,如果他們心想去離婚再結婚,反而成了很平凡的夫妻,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不再有那種燃燒的熱烈的情感,果真如此我覺得那是非常令人恐懼的,所以就讓他們死掉了。”
可能許多人認為死是一種悲觀的、令人傷感的、消極的事物,但渡邊從不這樣認為,因為他覺得死是愛情的頂峰狀態。感情到了無法解決的時候,就可能選擇死這種方式。這種結局是殘缺也是美。不認同他的想法,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經歷,你還沒遇見你最愛的人”。
當有人間渡邊愛情究竟是什么時,渡邊說:“我至今為止不能做到概括愛情。愛情不是一個能夠定義的東西,它來自于每個人的體驗,它是特別感性的。如果說一個人非常有教養,受過高等教育,有智慧,但同時也可能是一個對愛無比遲鈍的人。反過來,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遲鈍,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完全可能對愛非常敏感。”
渡邊的作品里存在非常多非倫理的東西,打一個比方,當兩個戀愛的入,一個人嚼口香糖,嚼完以后拿給另外一個人嚼,相愛的人不覺得有病菌,而覺得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在倫理上,或者有的人非常討厭這樣的事情,覺得非常骯臟。所以,渡邊說愛是存在于很多非倫理的、難以解釋的事物當中的。
就像作家筆下的故事永遠上演著婚外戀一樣,渡邊的反婚姻論調一直高唱著。他說他對婚姻是持否定態度的,熱戀的男女一旦結婚,愛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雖然口口聲聲反對婚姻,但渡邊淳一的上海之行身邊還時時帶著美麗的妻子。當有人問他道德的底線究竟在哪里時,他的回答愈加干脆:“倫理與愛是不能共存的。”他還同時聲稱:“寫作是一場漫長的戀愛,我體驗愛情,然后用作品和愛情對話。我至今堅定地認為,有妻子、兒女的作家一般是寫不出什么好東西的。”
上一篇:才女不“財”,徐靜蕾開店虧本記
下一篇:莫言:有一種幸福叫家有老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