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成佛之道分為道諦與滅諦。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于道諦。滅諦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成佛之道有兩種,方便道與智慧道。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于方便道。智慧道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成佛之道有兩種,暫時安樂之道與究竟解脫之道。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于前者,后者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
【第2句】: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物質的極大膨脹和社會的復雜令人應接不暇,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處理起來也使人手忙腳亂。實際上,看起來復雜的問題也許很簡單,只要學會驅除多余的執念和欲望,就能發現事情最簡單的本質。
【第3句】:【禪心佛語】生命向前注定是一場磨練,有時候需要自我的鼓勵,生活怎么樣目標有多遠,選擇一種積極面對,一種生活的信念支撐自己心地的氛圍,在悲觀中迎接生命的轉機,用樂觀去化解那些人生的不堪,這世界怎么樣也就在于自己活得怎么樣,生命經歷再多的苦難,也不是一種悲情。
【第4句】:【一日禪語】擁有了好心情,也就擁有了自信,繼而擁有了年輕和健康。擁有了好心情,就擁有對未來生活充滿向往,充滿期待,讓我們擁有一份好心情吧,因為生活著就是幸運和快樂。給自己一份好心情,讓世界對著你微笑:給別人一份好心情,讓生活對我們微笑。
【第5句】:【佛心禪語】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把每—次的失敗都歸結為一次嘗試,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種幸運,不去自傲。就這樣,微笑著彈奏從容的弦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微笑面對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
【第6句】:【禪心佛語】恩師平日以“農禪”為家風,在挑柴擔水、耕田種地、穿衣吃飯中,言傳身教,于嬉笑怒罵、棒喝犍槌里,妙用善巧而奇特的手段施設教化,使學人當下獲得法益。這種禪風犀利、雷厲風行的做法,完全具備禪門古德的風格,是一位宗門的實干家。
【第7句】:我見幾家貧了富,幾家富了又還貧。蒿蓬隱著靈芝草,淤泥陷著紫金盆。奉勸人行方便事,得助人時且助人。濟人不在有萬貫,萬貫之人少濟人。
【第8句】:恒東法師:相遇是緣,錯過也是緣;認識是緣,陌路也是緣;朋友是緣,敵人也是緣;恩愛是緣,別離也是緣;和睦是緣,紛爭也是緣;覺悟是緣,癡迷也是緣;成佛是緣,成魔也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逆緣順緣有緣不散。世間萬物因緣而生,緣聚則物在,緣散則物滅。
【第9句】:【逆境是鍛造生命的熔爐】在逆境中,我們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弱點。這是我們身陷逆境的原因之一。我們被弱點擊中,脆弱的品質完全暴露,這正是我們審視人生缺憾的好時機。即使產生一時的抱怨,不要緊,這時的抱怨是我們吐故納新所吐出的廢氣。當廢氣釋放完畢,我們仍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人生的拐點便很快出現。
【第10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人在輪回路上,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相逢,也總有一些失之交臂的陌生。緣分有聚散,有人能隨行,就是一種溫暖;人心有冷暖,有人懂得,就是一種幸福。握緊幾份真情,以心交心;拿出幾許真誠,以誠換情;相識于真,才能相知于心;相處于純凈,才能相望于透明;相守于珍惜,才能相伴于一生。
【第11句】:【禪心佛語】他人可以侵害你的利益,但是不能侵害你的心;他人可以擾亂你的事情,但是不能擾亂你的心。雖然他人在傷害你,但是你心沒動,就傷害不到你。其實這都是還債,回向了就有功德了。若是你埋怨、生氣,就等于自己傷害自己,這是顛倒。
【第12句】:【禪心佛語】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學會放下。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所謂放下,就是要放下那些自私的欲望和心頭的惡念,放下那些無謂的執著和頑固的偏執。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際。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更加完美,不以得為喜,不以失為憂,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第13句】:【健康最上利,知足最上財】健康最上利,知足最上財。(《法句經·樂品》)☆健康是人生能夠得到的最大利益;知足是人生能夠得到的最大財富。
【第14句】: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第15句】:【禪心佛語】其意是說: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后悔而不愿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凈,道才不會失去。佛曰:“度人自度”也許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第16句】: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無緣不聚。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不論是善緣、惡緣還是討債、還債,皆因情緣因果所聚,請隨緣善待。要想解脫人生的苦難、家庭的煩惱,應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堅信三世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待家人親屬,善待一切眾生,善待世間上的萬事萬物。
【第17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所謂迷茫,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邊的事,只想做天邊的事。解除迷茫,就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能力不是從做大事得來的,而是從這些“不起眼”的事情中鍛煉來的。小事不肯干的,大事也輪不到,趁跌倒還能站起來的時候,先學會腳踏實地。
【第18句】:有句古語是這么說的:“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币馑际莾蓚€人在一塊過了一輩子可能還跟新認識的一樣,相互疏遠而陌生;而有時兩個人偶然巧遇,可能會一見鐘情,似曾相識,心心相印。因此,我們說“認識”的時候,不應指兩人相處的時間,而應指是指“心有靈犀”。
【第19句】:做人的歡樂源于不過分執著。生命是一場旅行,而非賽跑,旅行看重過程,賽跑看重終點。為人之歡恰在于如旅行一樣從容、淡泊。想要的幸福盡力去爭取,得之我幸,失之無憂。從不奢望,也無需放棄,奢望和放棄都是一種執著。有緣來者,我笑;無緣去者,隨緣。來去之間,我一直是最真的我。
【第20句】:出離心就是不貪戀、不糾纏、不偽善,和這個世界保持心境上的距離。畏懼心就是知道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做,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還有上天呢,還有天意吶。慈悲心就是雖已洞悉宇宙、人性,但依然以深度的同情、和愛,來救濟覺悟眾生。所以,出離心是保持距離,畏懼心是保持底線,慈悲心是保持高度。
【第21句】:【佛系禪語】人生是什么,世間有煩惱,頭上有有青天,兩眼一睜忙到天黑,因為人生需要做些什么,也就不必要再埋怨什么,不要忘記自己是個快樂的青年,活一顆心,悟一些緣。
【第22句】:【千古賢文--老來難】腳又麻,腿又酸,行動坐臥真艱難。扶杖難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無心記,糊涂纏,常拿初二當初三。提起前來忘了后,顛三倒四惹人煩。年老苦,說不完,仁人君子仔細參。莫要嫌,莫要嫌,人生不能常少年。今日少年轉眼老,人人都有老來難!
【第23句】:【心靈禪語】有一個道理永遠是不會變的,就是你必須賺到足夠令你安心的錢,才能讓你和你身邊的人過上自由的生活,才能令你在失戀時更加淡然。永遠只有努力,才能讓自己的世界安心。
【第24句】:【佛心禪語】生命就像一種回聲,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種什么就收獲什么,你給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你為別人著想的話,別人也會為你著想。
【第25句】:【禪心佛語】其實,勇于承認錯誤并沒有人嘲笑你,反而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有錯誤,只不過有的人善于掩飾自己的錯誤,有的人勇于承認罷了。
【第26句】:【佛心禪語】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拔C”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
【第27句】:有的人則不同,他們喜歡說些閑話,生活中沒有了“小道消息”他們就覺得乏味,所以他們對各種閑話津津樂道。有時候他們和誰親近,不自覺地就會說“某某說你的不是”,造成別人之間的矛盾。其實,那些話也許是他聽來的流言,也許是他夸大的。
【第28句】:【禪語人生】只不過為了儲存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柔和狡滑,以防萬一醒來就遇見你;我只不過為了儲存足夠的驕傲、足夠的孤獨和冷漠,以防萬一醒來你已離去。
【第29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置身于錯綜復雜的社會中,對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沒有通達它的真相,很容易隨波逐流,心隨境轉;假如能夠了悟到真相,即使外境再絢麗,也不會被它迷惑,猶如出于淤泥的蓮花,一塵不染。
【第30句】:【禪語人生】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等于擁有了獲取快樂的金鑰匙。欣賞自己不是孤芳自賞,欣賞自己不是唯我獨尊,欣賞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賞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給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給自己一點愉快,自己給自己一臉微笑,何愁沒有人生的快樂呢。經常要自己給自己過節,學會尋找愉悅的心情。
【第31句】:【心靈平靜的禪語】放下得失心,人生才會更從容。人一旦有了得失心,就會患得患失,結果未必能如愿;如果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放下得失心,執著而不固執,放下而不放棄,看開而不看破,才能不被外物所左右。放下得失心,專注于當下,做眼前該做的事,才會有成功自在的人生。
【第32句】:我們都喜歡和不計較的人在一起相處,不計較的人剛開始時,看似失去,但長久下來卻是獲得;愛占他人便宜的人,剛開始看似獲得,但相處久后卻是失去。每個人其實都是一本書,書寫著自己讓別人來讀。因此,讀他人時,要學會寬容,學會大度,由此才能讀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東西,也才能讀出歡樂,讀出幸福。
【第33句】:一切都有規則,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規則,人心有人心的規則,這個規則不是用來被打破的,若一定要打破,隨之而來的是必然的懲罰。自然生態的平衡是一種規則,你若非要讓它不平衡,它就要地震,它就要海嘯;心態平衡是一種規則,你若非要它不平衡,它就要謾罵,它就要暴力。是不是這么個理呢?
【第34句】:恒東法師:當我們試圖對一個人、一種行為、一個現象扔去石塊的時候,反躬自問,看看自己是否已經是無懈可擊了。嘴巴那么毒,心里一定很苦吧?所以管好自己的嘴巴,是最大的修行。
【第35句】:【禪心佛語】境界現前,一時失去正念,并不可怕。因為我們還有時間發現問題,對治習氣。最可怕的是臨終打失正念,如果到那時才發現修行不得力,悔之已晚。
【第36句】:【禪語人生】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茍安于當下的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我們的失敗,有時和素質無關,而是在困境中缺少韌性,堅持成了我們最長的短板。但凡成功者,并非都是出類拔萃,而是他們相信,只要忍受了、挺住了,成功早晚會露出真相。
【第37句】:人生如舞臺,如果你單單敘述一件事情,就無法打動人心。所以你必須生動活潑的把事實編造成一種喜劇的形態,也就是以喜劇的手法來處理你的人生,使你的周圍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卡耐基
【第38句】:【禪語人生】圓通:有些人花很多時間在梳妝臺上,干啥?給人看。多辛苦啊。其實真正的漂亮是內在的。那如何收拾自己的儀表?需要一點智慧的圓通:既能讓自己舒適,又能讓環境接受。
【第39句】:【自大者如盲執燭】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多聞品》)☆自己懂了一點東西,就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這就像盲人手執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明。
【第40句】:【佛心禪語】總而言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緣份很重要。你要想在社會中樹立良好形象和事業大成,就應該廣結善緣,融和尊重、團結包容、互贊互助、樂觀進取。
【第4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一個人若長期抱怨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出問題的也包括他自己的內心。畢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第42句】:【禪心佛語】從佛法角度看,逆境是增上的助緣,是成長的助力;所以在遭遇到逆境時應以歡喜心來積極面對處理,對給我們阻礙、打擊的人,應心存感激與感恩。
【第43句】:行孝之人天賜福,行善之人天賜金。奉勸世人學當家,時常勤儉莫奢華。教人成家行好事,孝敬溫良理義深。男人聽讀思前后,女人聽讀亦關心。金玉良言奉勸君,處世還須儉與勤。居家父母要孝順,叔兄弟侄要真心。近來聞得賢人語,安分營謀自然安。夫不憂心因子孝,夫無煩惱因妻賢。
【第44句】:【佛言禪語】失去也意味著一種得到:磨練換來成長,辛勤帶來收獲,淚水領略人生百味,挫折引領成功之路,遺憾又不失為另一種美麗。仗義疏財,得到人心;肝膽相照,得到知心;淡泊名利,得到安心;清心寡欲,得到舒心。
【第45句】:【佛心禪語】做人十字訣:以貪字讀書,以疑字窮理,以刻字責已,以狠字立志,以傲字植骨,以悔字改過,以聾字止謗,以盲字遠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醫淫。
【第46句】:歲月拐走了單純,人生是越走越復雜,復雜而膚淺。人生最長久的收獲,其實就是珍惜。時間,會沉淀最真的情感;有時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為突然就舍得了,而是因為期限到了,任性夠了,成熟多了,也就知道這一頁該翻過去了。
【第47句】:【禪心佛語】夫道者,陶冶萬物,終始無形,寂然不動,大通混冥,深閎廣大不可為外,折毫剖芒不可為內,無環堵之宇,而生有無之間也。
【第48句】:【佛心禪語】個人成功的基礎在于承認錯誤,敢于面對自己錯誤的判斷、錯誤的決策、錯誤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如果面對錯誤只會逃避、推脫,甚至歸罪于他人,這不只是工作失敗,也是道德失敗。
【第49句】:【一日一禪語】有苦不需向人訴,人間道路無坦途。即便有苦,那些能說出來的也不是苦,那些說不出來的才是真的苦。其實,所謂的苦也只是心里的感受,世界本如是,你感到苦了它才苦,你感受不到,哪來的苦?生活本身本沒有什么苦,而是你心里有了障礙。
上一篇:心靈禪語佛家禪語-佛家經典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