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鞋子,應(yīng)該是兩只鞋的形狀相同,穿起來才得體。美國的前總統(tǒng)里根小時候就曾經(jīng)有一雙一只圓頭、一只方頭的鞋子。
那天,他去一家鞋店訂做一雙鞋,鞋匠看了看里根就問他,你想要做圓頭的鞋還是方頭的鞋?里根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子的鞋,也就無從回答,撓了撓頭,最后只能傻愣愣地站在那里。無奈之下,鞋匠叫里根回家去考慮清楚,然后再給他答案,可鞋匠等了很長時間,都沒見里根來回話。幾天之后,鞋匠偶遇里根,就問他鞋子的事,里根還是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該做什么樣的鞋。最后,鞋匠搖了搖頭,他讓里根兩天后來取鞋。
里根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兩天后就去取鞋了,但是鞋匠交給他的鞋子卻讓他大吃一驚,只見鞋子一只是圓頭的,另一只卻是方頭的,兩只鞋放在一起對比很明顯,看起來不倫不類,這樣一雙鞋怎么能穿得出去呢?
里根非常驚訝地問,我的鞋子怎么是這樣的?
鞋匠語重心長地說,等了你好幾天,你都作不出決定,那就只好由我越俎代庖?guī)湍隳弥饕饬耍@只是給你的一個小小教訓(xùn),不要讓別人幫你作決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作決定。
里根紅著臉摸摸后腦勺,非常后悔地提著鞋子回家了,就當(dāng)是花錢買了個教訓(xùn)吧,誰讓自己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呢!
后來,里根在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說:“那件定做鞋子的事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后,我總是不斷地自我提醒: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決定權(quán),別人做出的決定或許更糟糕。”
有時候,一次失敗的教訓(xùn)遠(yuǎn)比千百次的成功更能帶給他人成長,這位鞋匠,就是一位巧妙的“失敗教訓(xùn)”的制造者。挫折并非都是壞事,品嘗過挫折的滋味,學(xué)會在挫折中反思,對一個人來說,也許是件好事。
上一篇:18歲,父親將我“掃地出門”
下一篇:歷史的仲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