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的她身患重病,生命絕望之際,詞作家閻肅給她打來了電話,安慰她:一般生病的人身體和精神都很脆弱,沒有精力再做別的,但是孩子,你不但沒有悲觀失望,反而這么堅強。你的日記啟發(fā)了大家,在健康的時候好好珍惜身體,愛護身體
她得的是什么病?寫了什么日記?閻肅為什么要給她打電話呢?
如花兒般的生命,遭受生命寒流
女孩名叫邢喬梅,1990年出生于河北。父親邢德勇和母親屈樹婷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因為父母40多歲才有了她,自然當寶兒一樣棒在手心里。可天妒幸福,在邢喬梅9歲那年,被查出患有腎炎,為了醫(yī)治女兒的病,父母不惜一切代價,花了很多的錢。此時家中積蓄已光,母親不得不到市里做保姆,父親則到煤廠當工人。哪知一次意外,父親右手的3個手指被粉煤機軋掉,導致四級殘疾。真是雪上加霜啊!唯一欣慰的是,邢喬梅聰明懂事,不僅學習成績好,還畫一手漂亮的畫兒。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市重點高中,邢喬梅一路過關斬將,并于2010年以高分考入了內(nèi)蒙古大學新媒體藝術(shù)系,成為了小山村走出來的第三個大學生。家有鳳凰飛出,父母高興壞了,臨送她上學那天,父親鼓勵說:孩子,你就放心學習吧,不要太節(jié)省,爸爸有辦法賺錢供你讀書。
邢喬梅是個懂事的孩子,她心疼已經(jīng)60多歲的父母,不忍心再花家里的錢。于是,剛進大學不久,邢喬梅就開始勤工儉學。大一時,她利用周末時間做兼職,發(fā)宣傳單、做促銷員。每天晚上,當她脫著沉重的身子回到宿舍時,雖然累得爬不起來,但想到賺了幾十塊錢,還會偷偷樂。寒假期間,她又和幾個同學一起到餐廳做服務員,一天下來,胳膊、腿兒都發(fā)疼邢喬梅多么希望還能像以前一樣,戴上耳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繪畫著自己美好的末來,可她深知,只有自己多努力,才能減輕父母的壓力。只有多混社會,才能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和人脈,才能在畢業(yè)時找到一份好工作。
大二上半年,邢喬梅身兼家教和服務員,忙碌已成習慣,浮躁已成常態(tài)。加之平時吃飯飲食不規(guī)律,從來沒有在十二點前睡過覺,終于,她原本弱小的身子承受不住了
2013年清明節(jié)假期,邢喬梅到包頭市同學家里玩。幾個人一起在公園里賞花時,邢喬梅感覺渾身發(fā)冷,很快就暈倒了。同學趕忙把她送到包頭第一附屬醫(yī)院。檢查過程中,醫(yī)生發(fā)現(xiàn)邢喬梅出現(xiàn)了急性心衰、心臟積液、肝腹水,腎性高血壓和貧血的癥狀。最終,醫(yī)生診斷為:尿毒癥,雙腎萎縮衰竭,且達到了第五期的階段。醫(y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邢喬梅還在昏迷不醒當中,她的同學哭著給邢喬梅父母打了電話。無比驚慌的父母連夜趕往包頭
一路風塵仆仆。父母一起來了,當看到女兒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時,兩人不住流淚。夫婦倆日夜守候在女兒病房里,生怕一眨眼她的心跳就停止。三天后,喬梅終于醒過來了
看到眼前的父母,邢喬梅第一句話就說:爸爸,你再拉拉我的手,我的手沒有冰涼。媽媽,你再抱抱我,我的心臟還在跳動!。 邢喬梅的父親咬了咬牙,把淚水咽到肚子里,久久的說不出話來。母親泣不成聲,一雙顫抖的雙手緊緊地把女兒抱在懷里。
醫(yī)生雖然認為這是奇跡,但對后期的治療并不抱有樂觀思想,他告訴邢喬梅的家人說,患者病情異常嚴重,需要大量的經(jīng)濟付出,且不敢保證最終會痊愈
此時,室外春暖花開,可室內(nèi)邢喬梅父母的內(nèi)心卻猶如浸入冰宮。醒過來后的邢喬梅,心里無比的脆弱,淚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轉(zhuǎn)。她甚至將頭扭向里面,一會兒又看看天花板,然后控制不住地哭泣了起來。
是啊,她才是個20多歲的女孩,正是如花兒般的生命,怎堪遭受如此磨難。
或許是看到父母的悲傷,抑或是對自己不抱什么希望了。這天,邢喬梅突然要求父親答應她一件事,她叮囑父親,說自己要是哪天不行了,求父母把她健康的器官捐獻給醫(yī)院,捐獻給需要的人。父親看著女兒浮腫蒼白的臉,沒有一絲血色的嘴唇,鄭重地點點頭。邢喬梅還懂事地安慰父母:我的器官給了別人就當是我還活著,還在這個世界上。
在醫(yī)院治療十多天后,邢喬梅病情穩(wěn)定了下來。為求醫(yī)方便,她轉(zhuǎn)到家鄉(xiāng)的醫(yī)院繼續(xù)進行治療。在透析的日子里,無論多么痛苦,面對醫(yī)生和親人,邢喬梅盡可能的保持著微笑。她堅信:只要還有一片葉子存在,就會春暖花開。即使有一天凋零了,也要將美麗綻放到底
漫畫記錄生命,絕癥女孩傳遞正能量
因為雙腎衰竭,邢喬梅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透析需要一周3次,一次費用就要900多元,再加上每天住院費護理費醫(yī)藥費和檢查費等,每天要高達幾百塊。面對如此昂貴的花銷,她知道父母已經(jīng)花光了家里的錢,心疼父母的她強烈要求要回縣醫(yī)院治療。可來到了平山縣醫(yī)院后,他們卻發(fā)現(xiàn)這里無法進行透析,無奈之下只好再次回到了石家莊。
為了減少住院費用,一家三口在石家莊市區(qū)二環(huán)外的前太保村租了一間民房。在向親戚朋友借的十來萬元也花去后,父親邢德勇經(jīng)朋友介紹,到一家餐廳去洗碗,每月800元的收入。為了保住這份工作,他風里來雨里去,從不敢遲到早退。為了節(jié)省開支,原來每月理一次頭發(fā),現(xiàn)在改成了兩個月一次。
看到父母的辛苦,邢喬梅在微博上如此寫道:剛拿到診斷書的那段時間,我也曾經(jīng)哭泣、絕望,甚至好多次都從噩夢中驚醒,覺得一切都沒有希望了。我想過放棄治療,到時候把遺體捐獻出去。但是后來察覺到,我的哭泣帶給父母的是更大的痛苦,我若不振作起來,這個家就徹底垮了。所以我必須自己樂呵點,給他們安慰和盼頭。
靠透析來維持生命,誰也不知道到底能撐多久,可倔強的邢喬梅仍然用樂觀的心情面對。她開始每天堅持畫畫,她的桌上永遠放著五顏六色的油彩、鉛筆和未完成的畫作。有時累得喘不上氣來,父親邢德勇氣得甚至想扔掉她的畫筆,邢喬梅仍然固執(zhí)地守著她的寶貝,守著她的夢。
邢喬梅漫畫中的小女孩不是追氣球就是躺在草地上打滾,總是活蹦亂跳,當她把漫畫發(fā)到微博上時,引來網(wǎng)友的驚嘆,且越聚越多。很多人都以為患尿毒癥的她應該容貌枯槁、精神萎靡,奄奄一息了,可邢喬梅這樣在微博上寫道:幾個月前,我還是個被下了病危通知書,心衰腎衰、呼吸困難、行動受限、神志不清的重病號,那時候是什么感覺呢?很多人會以為是痛苦是絕望,其實不是。人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是感覺不到痛苦的,內(nèi)心滿滿的全是希望,全是求生的欲望這篇微博被轉(zhuǎn)發(fā)評論了1335次。
大家感動于邢喬梅的樂觀和肺腑之言,紛紛留言鼓勵她,與此同時,內(nèi)蒙古大學發(fā)起了救助邢喬梅的活動,并開始尋找合適的腎源。而在家鄉(xiāng),昔日的中學同學、老師,也紛紛來到醫(yī)院看望她邢喬梅落淚了,她感到溫暖從未遠離自己,并決定用漫畫記錄生命。
9月,邢喬梅在微博上傳了第一張漫畫版的生命日記。漫畫中,一個穿著病號服的女孩遇到了各種病痛的侵襲。她在配文中寫道:無論生命的結(jié)局怎樣,我要銘記這個過程。讓手中的畫筆陪伴我走過這段磨難。心無畏,就沒什么可怕的。
此后,她又陸續(xù)上傳了6張漫畫版的生命日記。接受搶救、在醫(yī)院散步、在病號服外穿裙子她記錄著自己與尿毒癥抗爭的點點滴滴。讓人感動的是,她的每幅漫畫都是彩色的,而且?guī)缀趺糠嬂锒加邢笳魃Φ囊安荨馇颉⒕G葉正如她在第7篇生命日記中所寫:無論生命里有怎樣的不幸與陰霾,我要每天保持彩色的心情。
邢喬梅也時常自我調(diào)侃,她每天坐在床邊的桌子上畫畫,嘴唇滿是干裂的小口子,面前放著一杯水,她卻不敢喝。即使每天喝半杯水,她的眼睛、雙腿都會腫。實在渴得受不了,邢喬梅就喝口水漱漱口,再逼自己吐出來。她這樣在微博上寫道:你幸福嗎?幸福!你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能痛痛快快地喝杯白開水4小時透析結(jié)束,重新從陰霾里走出來,面向陽光將陰影拋在身后。你看,陽光灑滿了我的窗臺,四葉草盛開
畫筆是邢喬梅與病魔做斗爭的武器,通過漫畫,她能讓關心她的人知道她沒有垮掉,還像以前一樣能說、能笑、能畫畫。一幅在黑暗中盛開的花,邢喬梅給它起名叫《希望》,無論在黑暗里沉寂了多久,只要有一縷光,一縷希望,就會勇敢盛開!大家知道,這幅畫里的小花就是邢喬梅自己
年輕人請慢一些,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邢喬梅用漫畫記錄生命,很多粉絲看她的日記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網(wǎng)友春天花會開鼓勵她:秋天的到來并不意味著生命的凋謝,漫長的冬天雖然寒冷但生命依然堅強,你的到來是為了迎接生命的曙光,加油!
一起去看海說:你讓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我會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也祝福你早日康復。
與此同時,邢喬梅的堅強和樂觀也傳到了北京。83歲的的著名詞作家閻肅也打來電話,鼓勵她閻肅告訴邢喬梅,從她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是從小兵做起,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一直相信人只要不放棄,就能看到轉(zhuǎn)機。最后閻老說:只要你能順利度過病魔這一關,我相信今后沒什么事會難倒你
為了鼓勵邢喬梅,閻老還寄來一張明信片,在背面寫了一首藏頭詩:喬木傲對連天雪,梅花笑看百丈冰。行不行?行!堅強邢喬梅,一路陽光,一路春風。這通意外的電話和明信片,讓邢喬梅內(nèi)心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很多人不解,許多患病的人在網(wǎng)上求助,并沒有引起關注,為何邢喬梅的事情如此讓人牽掛。其實,是邢喬梅堅強的意志和對生活樂觀所散發(fā)出的正能量,讓很多健康的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為其感動而引發(fā)關注,并開始伸出友愛之手,希望用愛心拯救這顆年輕的生命。
眾人的愛心之舉,讓邢喬梅無比感動,也讓她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她開始反省自己揮霍了健康,內(nèi)心后悔之際想到依然有無數(shù)年輕人像自己當初一樣,為了混社會、長經(jīng)驗,每天快速奔跑著,用健康換取浮躁的行為。她決定喚醒大家,讓大家愛護自己,不要再透支生命
9月20日,一篇寫滿心聲的博文《年輕人請慢一些,再慢一些》發(fā)到了博客,她如此寫道:當汽車、飛機、火車代替了我們的雙腿,我們放棄了通過行走到達目的地的方式;當漢堡、薯條、可樂塞滿了我們的胃,我們漸漸遠離了溫火慢燉的熱湯味道;當現(xiàn)代通信快捷發(fā)達的時候,我們甚至記不起來上一次回家看父母是什么時候。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我們的身體享受著快捷,也被快節(jié)奏折磨著我們想要抓住的東西太多,可是親愛的兄弟姐妹們,請相信我,在生命受到威脅的那一刻,金錢,名利,社會地位,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當你躺在病床上,數(shù)度經(jīng)歷與死神的搏斗,你活下來了,會感嘆一聲,我還活著梅梅想通過自己的真實感悟,告訴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別那么拼了,慢一點再慢一點。當然平凡不是平庸。只要你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特長,有一份還可以的工作,有愛你的家人,就可以了。別再給自己定那么多壓力,別再透支自己的生命親愛的年輕人,請慢一些,再慢一些,用健康的身體,慢慢賞沿途的風景。
文中,邢喬梅通過反思自己大學生活的太浮躁,以及自己看到的現(xiàn)象,她真摯地勸告同齡人,別再給自己施加那么多壓力,別再透支自己的生命
文章在網(wǎng)上掀起了巨大反響,很多人跟貼,講述著同樣的感覺:大學畢業(yè)要邊工作,邊想著創(chuàng)業(yè),這才是優(yōu)秀的人才,才能生存;白領一族白天忙碌工作,還要想著老板有何喜好,如何能晉級;做爸爸媽媽后,又要想著孩子上哪個幼兒園好,吃的、穿的,用的都不能比別的孩子差沒有辦法,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拼命去工作,去賺錢,而這過程中,就在消耗著健康,透支著生命。
邢喬梅的話說到了年輕人的心坎里,大家感動之余決定攜手拯救。除了捐款之外,以網(wǎng)友紫墨軒老崔為首的一群好心人,決定微博義賣邢喬梅的作品。義賣活動正式上線,網(wǎng)友紛紛參與競拍并擴散消息。著名作家、詩人、畫家趙麗華女士獲知后,首先出價500元購買那幅名為《花》的二號作品,畫中,紅黃藍三色的鮮花肆意綻放,明媚的顏色展現(xiàn)了它們蓬勃的生命力,也透露著邢喬梅的希望。結(jié)果來自上海、浙江、北京的網(wǎng)友給予了更高,更吉利的價格最后以1100元拍下。短短兩天的時間里,五幅作品很快拍賣成功。
對網(wǎng)友們的踴躍競拍,邢喬梅非常感恩,她說:有這么多人幫助我,只要我還能拿起畫筆,我就會堅持畫下去!一波波的接力救助讓邢喬梅第一次感受到了大愛的無私,看到父親記錄下的一筆筆善款,她滿含熱淚。她在微博中這樣寫道:大家的愛就像太陽一樣,讓我更有勇氣活下去,我也會像一棵向日葵,一直向著有陽光的地方生長。天佑邢喬梅。我們有理由相信:愛,有奇跡!
上一篇:股票之外的愛情
下一篇:胡主席兩次擁抱受傷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