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郭德綱合作之前,他的事業(yè)正穩(wěn)步上升,開始獨當一面。他是著名相聲藝術(shù)家石富寬的弟子,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xué)院影視導(dǎo)演系,參加過《編輯部的故事》《新刀馬旦》《海馬歌舞廳》等家喻戶曉的電視劇的拍攝,并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多家電視臺擔任節(jié)目編導(dǎo)和主持人。2002年他正式與郭德綱合作,擔任捧哏演員。在與他的合作中,郭德綱的相聲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擠對他,雖說郭德綱要比他小好幾歲,但他從來沒有真的生氣,反而用他的機智、敏捷烘托出郭德綱的幽默。許多觀眾都反映,只有他才能“捧”住郭德綱,是他讓郭德綱大放異彩。觀眾認為,他已和郭德綱一起成為當今屈指可數(shù)的相聲大家。但就算已經(jīng)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就算有了廣泛的認可,他依然甘心在德云社做一片綠葉,用盡全力支持配合著郭德綱。
他就是于謙,雖然以他的實力,他足以重新開辟自己的事業(yè),擔任主角,接受屬于自己的光環(huán),享受王者般的榮耀,而不是作為一個配角,默默地站在主角身邊,甚至在主角接受觀眾的歡呼時,還要退后一步,承受那份失落。但是誰也不能否定,于謙成功了,在“捧”起郭德綱的同時,他也奠定了自己在相聲界的地位。
其實在任何事業(yè)上,都會有主角配角之分。固然,在一項事業(yè)中,主角和配角的分量有輕有重,但更多的是因為分工的不同,主角可以成功,配角一樣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yè),甚至許多人的影響還會超過主角。香港著名演員吳孟達幾乎一直都是演的配角,但他的影響已超過了許多演過主角的演員,被譽為“金牌配角”。大陸也有一位配角專業(yè)戶,他就是著名電影演員牛犇。牛犇共拍過上百部電影電視,是影壇上的“常青樹”,許多和他一起拍過電影的主角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而他已成為大陸影壇的傳奇人物。
不僅影視界或娛樂界有這樣大牌的配角,在其他方面同樣有許多功勛卓著,甚至功高蓋主的配角。乒乓球運動員喬紅比鄧亞萍先拿過世界單打冠軍,但與鄧亞萍配合雙打后,她總盡量地多理解鄧亞萍,讓鄧亞萍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優(yōu)勢,默默地甘當配角,支撐著鄧亞萍的事業(yè)。老好人的她同樣成就了自己在乒壇的地位,她先后獲得國家體委“體育運動榮譽獎?wù)隆薄ⅰ绑w育運動一級獎?wù)隆焙汀爸袊古仪蜻\動杰出貢獻獎”等殊榮。所以有人說,如果沒有喬紅的配合,鄧亞萍創(chuàng)造的時代在雙打上可能會有很大的遺憾。而一部三國史,本是魏蜀吳三國君主的博弈,但流傳到現(xiàn)在,已然成了諸葛亮的傳記,讓人幾乎忘了諸葛亮只是一個國家的軍師,真正指點江山的應(yīng)該是他的主公。
綜上所述,配角并不是無足輕重,在他們的崗位上,他們也是主角,一樣有他們成功的天地。在他們的天地里,他們一樣是英雄,一樣能成就自己的豐功偉業(yè),而且不少時候絲毫不遜于名義上的主角。現(xiàn)在有個詞創(chuàng)造得比較好,就是“某某帝”。用在配角身上,十分精妙,那些成功的配角真的可以稱為“配角帝”,雖是配角,但他們是自己領(lǐng)域的王者。所以,不必為身為配角而煩惱,甘當配角、當好配角不僅是一種大愛,更是一種智慧,配角同樣大有可為。
上一篇:“貨霸”只因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