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世界在龐大的雨水里變得安靜。變得孤單。變得寂寞。變成了一個讓人悲傷的星球。
【第2句】:【禪心佛語】歲月不知人間有多少憂傷,是我們很多人覺得人間的憂傷大于歡喜,痛苦大于快樂,悲哀大于幸福,其實,所有的憂傷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第3句】:【禪心佛語】工作人員介紹稱,“龍椅”和屏風是按照故宮內的樣式和比例仿造的,來就餐還可以坐上去照相,而戲臺則是“唱戲用的”?!坝行┣皝砭筒偷摹I導’喜歡聽戲?!惫ぷ魅藛T解釋說。
【第4句】:幸福本沒有絕對的定義,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動你的心靈,幸福與否,只在于你的心怎么看待。
【第5句】:【禪心佛語】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了。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這一個,你才會遇到下一個。
【第6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人生活于世上當然要快快樂樂地活著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過度的自我覺知,乃至發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識。
【第7句】:【禪心佛語】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還沒有到,當下也是當生即滅。就要在這當生即滅的時候,抓住當下這一念,面對世間、面對煩惱、面對生死。
【第8句】:一扇貝殼,以柔軟的身體承受不安分的沙粒的摩擦,然而終有一日,會有迷人的珍珠綻放出耀眼的光彩。
【第9句】:【圣經文案】468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
【第10句】:【禪語人生】真正要修行,要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解決人生的迷惑與煩惱,解決人生的種種不安定,一定要從安住當下著手。
【第11句】:【禪心佛語】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和諧相處,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第12句】:過著不貪婪的生活,讓你的心充滿仁慈,保持正念,專注一處,使內在平穩、集中?!◣?/p>
【第13句】:【禪語人生】一天,坦山和尚與徒弟在去某地說法的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河水雖不大,也不湍急,但因為剛下過大雨,河溝泥濘不堪。
【第14句】:好諸禪德,來來去去山中人,識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于何處著根塵?——《宏智禪師廣錄》
【第15句】:【佛心禪語】不要等待著幸福來臨,一切都要自己去創造。不要幽怨時光的短暫,不要哀嘆世事的不公,努力天天繼續,奮斗日日不止,我們需要記住的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第16句】:【禪語人生】在這個無常的世間,你想要追求到真正的快樂,那是一種愚癡,是一種奢求。
【第17句】:【禪心佛語】如果本身的身體情況沒問題,我們在靜坐的過程中應當不會產生什么情況,初次靜坐的人可能坐不了二十分鐘,不要緊,盡量平心靜氣地繼續呼吸,堅持下來就知道這并不困難。
【第18句】:【禪心佛語】當下的經歷、當下的感動、當下的釋放、當下的原諒。一分的真實,就是一分的救度;實在的發心,就是實在的功德。
【第19句】:好名聲不用拒絕,虛名也不要留戀。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好,以此去影響他人,造福他人,而不是戴著虛偽的面具,沉浸在有名無實的自我滿足之中。
【第20句】:善知識,我(六祖慧能)于忍和尚(弘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開悟,頓見真如本性。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壇經·般若第二》
【第21句】:【佛心禪語】最難打開的是心門,可一旦打開,你會看見陽光燦爛的世界,熱情明媚的自己。生活是場修行,活的是一種心境。
【第22句】:多一點平和心態來看待平凡,才會獲得普通人的快樂與內心的寧靜。生命最寶貴的時光不僅屬于取得成功、受到無數贊賞的時候,更是屬于真正享受平凡的日子。
【第23句】: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境所轉,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舍而我能舍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第24句】:一切眾生皆集善、不善業,力相障故不得并受,如負二人物,強者先牽。(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八業道如秤,重者先牽。
【第25句】:教授平靜地回答:“買,我挑選的都要買。”隨即將挑好的水果交給小販,并禮貌地請問,總共要多少錢?
【第26句】:【禪心佛語】窮人決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京撿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艱辛。
【第27句】:母子更相憂,牛主憂其牛。有余眾生憂,無余則無憂?!峨s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04經
【第28句】:【禪心佛語】驚而不亂。寵辱很難不驚,心驚則心動,動中有靜,驚而不亂則具有別致之美。
【第29句】:生命的實現與生活的開展,需要寬廣的心理生活空間,因此,“放下”和“空”是每個人所必需的生活藝術和智慧。——鄭石巖
【第30句】:有缺失,才會有希望。萬物皆不完美,人生總有缺憾。我們要以完美的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所謂的完美,其實只是來源于我們的心靈。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完美。
【第31句】:【禪心佛語】強化心不像健身般只要動一動就好,而是將心帶至一個「止」的狀態,使心得到休息。
【第32句】:有些人不了解佛法,以為有苦惱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為佛教是消極、逃避現實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愈是有知識、有志節,要追求宇宙真諦、探討生命奧秘之士,愈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
【第33句】:【禪語人生】一個洞澈人生、見識深遠的人,即使遭到無理的嘲弄或羞辱,必也有能自我解嘲、不以為忤的寬宏大量。
【第34句】:若有菩薩心堅固,久處生死無疲厭,彼當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四十華嚴”卷四
【第35句】:【禪語人生】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第36句】:碼字者是什么?就是個碼字工。碼出什么樣的字,碼字工就是什么樣的命運。碼字工和泥水匠沒什么不同,都是手藝人,都是勞工階層,有人以為碼字的多清高,那是錯覺。
【第37句】:【禪心佛語】假使每一個人都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看作是神圣的,我們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愛護它們,那么,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會日趨完善。
【第38句】:【禪心佛語】沒必要和命運爭吵,順其自然才彼此相安。成功的路徑不止一條,不要循規蹈矩,更不要冥頑不化,此路不通,不妨換條路試一試。
【第39句】:學佛的重要性在斷煩惱、了生死、離苦得樂。如果能明心見性,則煩惱不斷而自斷,生死不了而自了,眾苦不滅而自滅,諸樂不求而自得。照此看來,明心見性是修行人的一樁極重大的事件。
【第40句】:【禪心佛語】夢想往往被認為是年輕人的專利,但也不盡然。夢想是不分老少的,它屬于每個渴望創造精彩人生的人。
【第41句】:【禪語人生】我們必須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不可以失去無限的希望。我相信這世間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在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的生命里。
【第42句】:【禪語感悟】所謂奉獻就是不求回報的付出。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不但能照亮別人,更能照亮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多奉獻別人,就是奉獻自己。對別人的奉獻打了折扣,自己的收獲也將大打折扣。
【第43句】:【禪語人生】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有余地。須知每個人都會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
【第44句】:心如要常常保持快樂,就不要把人與事當成是非。有些人常常起煩惱——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地接受。
【第45句】:許久不聯系的人,不用再聯系。各自辛苦,各自生活,也再無交集,該停留在過去的,就讓它停留在過去。如果有緣,會再見。若無緣,不如不見。就是這樣。
【第46句】:做一件事,所有的結局你不能定,但所有的開始都是你自己選擇的。你有選擇開始的權力,但沒有左右結局的責任。這比人生要公道一些,因為人生的開始和結局你都不能選擇。
【第47句】:學佛是盡本分,在什么崗位就做什么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寧靜最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心、養性,最美好、怡悅且崇高的境界。
【第48句】:無論是參禪悟道還是做人,看腳下,走好當下的路,是修學道路抑或人生之路的關鍵。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腳下若不安穩。眼睛若不明白,其理想、抱負與能力都無濟于事。
【第49句】:【佛心禪語】當今時代的人們所遇到的問題,并非是饑餓寒冷、居無定所,而是精神崩潰、心靈空虛。我們缺乏的不是物質文明,而是精神良藥。
【第50句】: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豐子愷《豁然開朗》
【第51句】:佛教則是“有教無類”,男女老幼都可以接受,三根普被。佛教教育包羅萬象,舉凡科學、心理學、哲學、醫學、天文、地理。在佛法中都能得到圓滿的解答,而且一般的學識也能受用,一切無礙。
【第52句】:無常是苦,欲望是苦,身處安逸也是苦,只是人們只顧追求和享樂,而忘了一切事物背后都暗藏著無常的苦痛。
【第53句】:【禪心佛語】境界:不是書本、不是經歷、不是哲理,而是穿透紅塵之象的感悟。胸襟:不是退讓、不是權衡、不是機謀,而是放下榮辱之心的自在。超世的智慧能越過自我,豁達的胸襟會放下榮辱。
【第54句】:一個人如果從年輕時就有信仰,老來自己可以看經、念佛、禪坐,養成在生活中以佛為伴,以法為用,以僧為友,則老來不但不會孤單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豐富多采。
【第55句】:覺悟人生是智慧解脫,奉獻人生是慈悲關懷。二者的融合無間就是菩薩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第56句】:【唐、釋無本嘆世】多置莊田廣修宅,四鄰買盡猶嫌窄,雕墻峻宇無歇時,幾日能為宅中客;問舍求田猶未已,堂上哭聲人已死,哭人盡是分錢人,口哭原來心里喜!
【第57句】:四、定——攝心正道,一心寂定,相應不散。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事理圓融。
【第58句】:在人生中,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甜,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生活會更生動更美滿更韻味悠長。
【第5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心浮氣躁時,方寸已亂,必然會導致舉止失常,進退無據,會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反之,心靜神定,泰然自若,你便聽不到外界的喧囂和嘈雜,為人處世就不會失于輕率。
【第60句】:【佛語摘抄精選】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為無智慧故。(《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
【第61句】:有時候,沒有下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沒有暫停繼續。有時候,錯過了現在,就永遠永遠的沒機會了。
【第62句】:【禪語人生】欣賞是一種享享,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享受。無論何時何地,你學會了欣賞,你便收獲快樂,收獲溫馨。懂得欣賞,你的心空便永遠陽光燦爛。
【第63句】:【精短禪語】四項最高回報的投資:【第1句】:讀書,去別人的靈魂里偷窺;【第2句】:旅行,去陌生的環境里去感悟;【第3句】:電影,去熒屏里感受別人的生活歷程;【第4句】:冥想,去自己內心的秘境里探尋。
【第64句】:禪宗、密宗是非常正宗的法門,其最高境界都提倡不立文字。但沒證悟這種境界的人,必須先通過文字來學習佛法。否則,什么佛理都不懂,就打著這種旗號來弘揚佛法,所作所為一定會與佛法相違。
【第65句】:【佛語摘抄精選】失得相推,禍福相襲,惡積而天殃自至,罪成而地獄斯罰。此乃必然之數,無所容疑矣。(《玄明集》)
【第66句】:【禪心佛語】順境與逆境既然是構成社會人生的兩個方面,那么它的存在必然是合理的。
【第67句】:【佛心禪語】這個婆羅門回答說:“我從羅閱祗城來,聽說你們國家多孝養父母、信奉三寶,所以打算來求學修道?!?/p>
【第68句】:【禪心佛語】念戒:不壞、不缺、不污、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
【第69句】:【禪心佛語】首先,施的自相是“能舍”;戒的自相是心里沒有熱惱;忍辱的自相是內心不起嗔恨,稱作“不恚(不嗔恚)”;精進的本性是希求善法而有歡喜之心,“喜心”是精進而不生罪性的重要原則。
【第70句】:【禪心佛語】人體最軟的是舌頭,最硬的是牙齒,但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卻相處得很好、很久。為什么?對立中往往存在著統一。禍福、好壞、陰陽、黑白等也是如此。
【第71句】:給生命一份厚重,默默領悟;給心靈一份達觀,靜品淡藏。紅塵本浮沉,回歸心靈的,才是最真。
【第72句】:為什么愛心是給自己的呢?因為愛心就是愛自己的心,我們要好好地關心自己的心,時時注意自己的心是否抱持著一分善念。
【第73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恭在貌,敬在心,切不可貌恭而心不敬。誰也不能保證成為一個偉人,但須做一個誠實的人。
【第74句】:【禪心佛語】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于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人主之于法,無私好憎,故可以為令,德無所立,怨無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
【第75句】:為欲護持法故,乃至自舍身命,勤行精進,摧破九十六種外道,及諸魔民憎嫉佛法者;佛弟子中或有邪行詭異佛法,如是之人如法摧破,名為護持法。(古印度)龍樹《十住眥婆沙論》卷七
【第76句】:【佛心禪語】不要讓事業上的不順影響家人,更不要讓家庭的糾紛影響事業。那樣做很不劃算,家人和事業都受影響,甚至損失。尤其是男人,要善于扛事,男兒有淚不輕彈,要把眼淚咽下去。
【第77句】:【佛心禪語】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想;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第78句】:老則色衰,病無光澤,皮緩肌縮,死命近促。身死神徙,如御棄車,肉消骨散,身何可怙!《法句經》卷上,老耆品
【第79句】:人我是非、毀謗、贊嘆,對自己而言,都要視為平常事;要以平常心來攝受一切事,不要有瞋恨計較之心。
【第80句】:人家的一個承諾,如果被你時時記掛,這個承諾的兌現往往遙遙無期??删驮谀汩_始甚至忘記這個承諾之后,它往往又忽然兌現。因此忘記別人的承諾,是等待這個承諾兌現的最好方式。
【第81句】:以吾即佛之因心,念吾即心之果佛,因果從來交徹,心佛法爾一如。。能于念念中,齊澄眾染,圓顯本空,頓契靈源,直趣果海?!稄匚蚨U師文案》
【第82句】:見乞丐者,若生是心:佛是福田,我應供養,禽獸非福田,不應供養,是非菩薩法?!赌υX般若經》卷二十六,四攝品
【第83句】:【禪語人生】一個不發菩提心,不求生凈土的修行人,他的結局跟一闡提、惡人相比,只是有一步之遙的差距。惡人當生下地獄,一個不求生凈土的修行人是第三世下地獄。
【第84句】:【佛語摘抄精選】迷人既貪存日虛榮虛利,此乃有中之空也,又貪歿后虛名虛利,此乃空中之空也。皆由自執為我不悟?!拔摇笔翘撏美壑?,孰能思之?(《法藏碎金錄》)
【第8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問:心是什么?答:心是無形無相的我,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周遍宇宙。
【第86句】:【禪心佛語】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好的領導要精滿、氣足、神旺。
【第87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
【第88句】:【心靈禪語】不要以為生命中有那些走不出的傷痛,來到這人間,就應當有足夠的喜悅和直面人生的勇氣,許多的煩惱會讓我們對生活產生許多的疑惑。家在何方,云攔霧遮。浮云散盡,家在眼前。
【第89句】:人們往往無法逾越欲望這條鴻溝,甚至會因為過強的欲望而毀滅了自己。人心難滿,欲無止境,人們就這樣在生活中逐漸迷失了自我,這也正是人性的最大缺憾。
【第90句】:如今最弱勢的不是農民,而是城市里的邊緣群體。他們一沒有生產資料,二沒有職業,除掉微薄的低保金,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其他收入。
【第91句】: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供養三寶,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回,終不能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三
【第92句】:【禪心佛語】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第93句】:【禪語人生】我們會加入一個團體,那是因為我們覺得它還不錯。大家一起來努力,每人每天都有分內的工作要完成,都有團體給他的配額可以領。我覺得這種做法很實在。
【第94句】:縱有廣廈千萬間,夜眠不過三尺地,擁有再多財富,也不過是身外之物。重要的不是擁有錢財的多少,而是考慮財富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什么。擁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
【第95句】: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實的勞動是禪,正確的進取是禪,正當的追求是禪。
【第96句】:【佛心禪語】※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永恒的安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第97句】:【禪心佛語】您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您,您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98句】:【禪語人生】信仰(真理)是人生的導航儀,理想(歸真)是人生的驅動器。沒有信仰,就沒有方向;沒有理想,就沒有力量(能量)。沒有方向,就會迷失;沒有力量(動力),就會沉沒。
【第99句】:沒有金錢不要緊,你的誠懇金錢買不到;沒有時間不要緊,你的情義比時間更珍貴,沒有權力不要緊,你的熱情勝過一切權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