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三叔分家都兩年了,可由于不勤快,好吃懶做,到如今家里還是四壁空空的。奶奶看著三叔那不爭氣的樣子,數(shù)落道:“窮富沒扎根,就怕吃飽蹲。懶人能發(fā),誰還用力扒?孩子,聽娘的話,快埋頭實干吧!”(山東·單縣)
【第2句】:前天,我家收到了大伯從部隊來的信。信中寫道:“……一根線,容易斷;千根線,能拉纖。抗洪救災(zāi)的全面勝利,靠的是前線軍民萬眾一心的抗洪精神和后方的大力支援。”(浙江·紹興)
【第3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諺)足赤:十足的純金。完人:完美無缺的人。世上沒有成色十足的純金,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指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對人不可求全責(zé)備。 也作金無足赤,人無十全。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第4句】:【無禁無忌,黃金鋪地】(諺)禁、忌:封建迷信認(rèn)為犯忌諱的行為或話語。黃金鋪地:發(fā)大財。指對那些迷信禁忌的一套撇開不管,放開手腳,就能發(fā)財致富。
【第5句】:【鋸了嘴的葫蘆】釋義:葫蘆本不響,鋸了“嘴”就更不會響了。比喻說不出話或無話可說。例句:至于他爺爺及方必開兩個,到了此時,都變成“鋸了嘴的葫蘆”,只有執(zhí)壺斟酒,舉箸讓菜,并無可以插得嘴的地方,所以也只好默默無言。
【第6句】:大麥芽做飴糖——好料子
【第7句】:【一個單子吃藥】(慣)單子:指藥方。按照同一個藥方吃藥,患的是一樣的病。比喻處境相同。
【第8句】:哈巴狗逮耗子——像貓又沒貓的本事
【第9句】:【娼妓】“娼妓”指賣淫的女子。娼妓本義并非如此,“娼”和“妓”原本不是雙音節(jié)的詞,娼是娼,妓是妓,只是娼和妓的本義比較接近。古時娼與倡相通,《說文解字》解釋說:“倡優(yōu),女樂也。”指從事歌舞的女藝人。妓與伎通,《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妓,女樂也。”可見,娼與妓最初都是指歌舞女藝人。后來,娼和妓的詞義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均指賣淫的女子,并合二為一,稱為“娼妓”。 “娼妓”源于春秋時期。據(jù)《戰(zhàn)國策》記載:“齊桓公宮中七市,七閭七百,國人非之。”有記載解釋說,這就是指齊國相國管仲開設(shè)的公營妓院,所收取的錢財都?xì)w國庫所有,用于軍費(fèi)開支。這種說法被后人接受,清人紀(jì)的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說:“娼族祀管仲,以女閭?cè)僖病!币虼耍髑鍟r揚(yáng)州等地的妓院里供奉的祖師爺就是管仲。妓院里不僅設(shè)有管仲牌位,妓女們還要給管仲叩頭燒香,以祈生意興隆。從此,一代名相管仲,名譽(yù)受損,留下此業(yè)被后人詬病。
【第10句】:老太太吃冰糖——閉了口
【第11句】:【叫化子賣米——沒幾升】(歇)升:諧“聲”。指沒說幾句話。
【第12句】:【越渴越給鹽吃】助長事態(tài)惡化。《天怒》:“有哪些會牽涉 到我呢?他畢竟給我當(dāng)過兩年秘書啊,真是越渴越給鹽 吃。”
【第13句】:【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慣)形容奄奄一息,即將斷氣。
【第14句】: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第15句】:兒歌——沒譜兒
【第16句】:【家無二主】(諺)指家庭不論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個群體只能由一人做首領(lǐng),不能亂當(dāng)家。 也作“家無二主,國無二王”。
【第17句】:三十年的老陳賬——還翻它干什么
【第18句】:燒火棒——頭熱
【第19句】:芥子殼——打不出油來
【第20句】:【稻霧去,麥霧來】釋義:指稻子不要霧,麥子希望有霧,因霧氣對稻粒的成熟有害,而對麥子則有利。例句:稻霧去,麥霧來。稻遇霧則谷輕,麥遇之則飽。
【第21句】:【懶驢上磨屎尿多】諷刺人懶惰,做事情不抓緊時間。尤 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就指責(zé)他故意磨洋工,還罵了句懶 驢上磨屎尿多。”
【第22句】:【有志者事競成】指有堅強(qiáng)意志的人事業(yè)終究能夠成功。典出《后漢書·耿弁傳》。東漢初年,山東豪強(qiáng)張步占據(jù)青州十二郡,勢力強(qiáng)大而且氣焰十分囂張,光武帝劉秀派大將耿弁前去討伐。耿弁頑強(qiáng)作戰(zhàn),接連獲勝。在戰(zhàn)斗中,耿弁被箭射中大腿,他強(qiáng)忍劇痛,悄悄拔刀把箭截斷后繼續(xù)戰(zhàn)斗,耿終擊潰張步。劉秀大喜,親自到臨淄慰勞軍隊,并夸贊耿弁說:“將軍從前在南陽時曾主動請戰(zhàn),當(dāng)時我擔(dān)心難以成功,便沒答應(yīng)。現(xiàn)在看來,將軍是有志者事競成啊!”從此留下這句BBB。
【第23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好的比不了,比差的還不錯。表 示中等,不好不壞,知足,或甘居中游。葉辛《蹉跎歲月》: “她家的生活水平處于上海的中等階層,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
【第24句】:娃娃看飛機(jī)——人小見識高
【第25句】:平時我對學(xué)習(xí)抓得不緊,臨近考試了才想著去看書。媽媽說:“現(xiàn)喂的雞不下蛋啊!”(山東·蒼山)
【第26句】:【恨鐵不成鋼】(慣)比喻恨所期望的人不長進(jìn)、不成材。 也作“恨木不成梁,恨鐵不成鋼”。
【第27句】:【關(guān)門養(yǎng)虎,虎大傷人】姑息壞人,反受其害。成語:姑息養(yǎng) 奸。類似的:養(yǎng)虎自貽患/養(yǎng)虎被虎傷。清代《說岳全傳》: “呆子!古人說的,‘關(guān)門養(yǎng)虎,虎大傷入’,這個東西如何養(yǎng) 得熟的?”
【第28句】:【家中百事興,全靠主人命】釋義:家庭興旺,全憑主人的命運(yùn)。例句:自古道:“家中百事興,全靠主人命。”十個婦人,敵不得一個男子。自從宋敦故后,盧氏掌家,連遭荒歉,又里中欺他孤寡,科派戶役,盧氏撐持不定,只得將田房漸次賣了,賃屋而居。
【第29句】:【草拔了根,活不長遠(yuǎn)】釋義:比喻失掉了根子,無所依托,活不下去。例句:莊稼人沒地,好比草拔了根,活不長遠(yuǎn)。
【第30句】:【到了三月三,薺菜可以當(dāng)靈丹】釋義:薺菜:一種野菜,一年或多年生,可吃。靈丹:靈驗有效的藥。農(nóng)歷三月三日以后,薺菜可以用來治病。例句:用薺菜還可以治療痢疾、腸炎、腎炎、水腫等疾病。所以民間有諺語說:“到了三月三,薺菜可以當(dāng)靈丹。”
【第31句】:【生意不怕折,只怕歇】(諺)折(she):折本,虧本。指做生意不怕折本,怕的是折本后停業(yè),那就沒有機(jī)會扭虧為盈了。
【第32句】:【八擒孟獲——多此一舉】(歇)孟獲:三國蜀漢建寧(治今云南曲靖)人,當(dāng)?shù)睾缽?qiáng)。劉備死后,孟獲起兵反蜀。蜀漢建興三年(金元225年),諸葛亮領(lǐng)兵南征,對孟獲采用“心戰(zhàn)”,七次生擒,七次釋放,
【第33句】:我離開教室的時候忘了拿紅領(lǐng)巾,回到家才想起。媽媽說:“今后到哪兒走的時候,都要看一看丟東西沒有。千金難買回頭望啊!”(四川·犍為)
【第34句】:【鴨子不吃癟稻——肚里有食】(歇)癟:不飽滿。指人不吃差一些的食物,是因為肚子不餓。
【第35句】:語言泡泡糖——吹牛
【第36句】:一口吞了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撓心
【第37句】:天黑了,全家人還在地里忙著。媽媽感嘆地說:“忙人無黑路啊!”(安徽·樅陽)
【第38句】:【光屁股打狼——膽大不害臊】(歇)指人膽子是不小,就是丟人現(xiàn)眼,出了丑。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光腚子攆狼——膽大不怕丟人”。腚子:方言,屁股。
【第39句】:【 好男不和女斗】男人不可欺侮婦女。也指欺侮婦女有失 男子體面。老舍《駱駝祥子》:“可是他不敢打張媽,因為好 漢不跟女斗;也不愿還口。”
【第40句】:屠夫送禮——提心吊膽
【第41句】:老鴰插雉翎——裝鳳凰
【第42句】:【雞皮鼓能經(jīng)幾敲】釋義:用雞皮做成的鼓面,經(jīng)不住敲打。比喻人體質(zhì)衰弱,經(jīng)不住折磨。例句:笑君王儀容衰老,沒來由將精神消耗,連宵摟著如花貌,糴的糴糶的要糶,而今看看瘦了,笑你雞皮鼓能經(jīng)幾敲。
【第43句】:【 南瓜老來甜】指成熟的時候,情況最好。古華《浮屠嶺》: “反正他兩個的事在浮屠嶺已經(jīng)是公開的秘密,都說南瓜老 來甜,葛根老來粉,男女老來親。”
【第44句】:【 伸頭是一刀,縮頭是一刀】前進(jìn)后退都沒有活路。歷史圖 書:“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無處不是死境。”
【第45句】:【 捆綁不成夫妻】指強(qiáng)迫不能團(tuán)結(jié)一致。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常言道,捆綁不成夫妻,同樣,捆綁也不能成為 一家!我看分就分了吧,省得落下埋怨!”
【第46句】:【 他要我的心肝,我要他的五臟】指拼命,作殊死戰(zhàn),成語: 勢不兩立。陳登科《活人塘》:“不要怕,他能殺我們,我們就 不能殺他?他要我肝花,我就要他肚腸。”
【第47句】:【法場上的麻雀——膽子早嚇大了】(歇)法場:刑場。指經(jīng)歷險境多,膽子早變大了。
【第48句】:我見飯桌上只有一碟花生米,一碗白菜湯,便不高興起來。媽媽嗔怪地說:“好吃不過茶泡飯,好看不如素打扮。有這些菜就不錯了!”(四川·瀘州)
【第49句】:【三貧三富才到老】(諺)三貧三富:多次的貧富變化。指人生一世,往往會經(jīng)歷多次的貧富變化,不會一帆風(fēng)順,一成不變。
【第50句】:中午吃魚,我比平時多吃了一碗飯。媽媽笑著說:“你真是聞到了魚腥,脹破了肚筋啊!”(安徽·蕪湖)
【第51句】:【君子不記小人過】見“大人不責(zé)小人過”。
【第52句】:王母娘娘得子——天大喜事
【第53句】:【銀樣镴槍頭】(慣)镴(la):錫和鉛的合金,質(zhì)軟。形容中看不中用。
【第54句】:跛腳青蛙碰上瞎田雞——難兄難弟
【第55句】:媽媽聽我把一句話說了好幾遍后說:“話說三遍淡如水。”(陜西·西安)
【第56句】:【 恨鐵不成鋼】怨其不成材,目的是希望他成材。池莉《來 來往往》:“這就是段莉娜身上具備的高瞻遠(yuǎn)矚的政治敏感 性,以及對康偉業(yè)恨鐵不成鋼的埋怨和鄙視。”
【第57句】:連天的陰雨——少睛(情)
【第58句】:【好漢不打上門客】(諺)英雄好漢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門來的人。指凡能上門,都應(yīng)以客禮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應(yīng)寬恕。
【第59句】:【和事老】“和事老”通常是指那些沒有原則立場來調(diào)解爭端的人,意同“和稀泥”,多含貶義。那么,和事老源自哪里呢? “和事老”始于唐,成于宋。“和事”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出現(xiàn)在唐朝。據(jù)《新唐書》載,唐中宗景龍三年,監(jiān)察御史崔琬彈劾宰相宗楚客“專威福,有無君心,納境外交,為國取怨。”并請求將其下獄。而宗楚客則怒目爭辯,聲稱自己“忠誠鯁直”,為崔琬所嫉恨,故遭陷害。而性格軟弱的唐中宗競不問是非,親自為他們調(diào)和,詔令崔琬和宗楚客“約為兄弟”。由于唐中宗無原則和稀泥的態(tài)度,故而時人竊稱其為“和事天子”。因此歷史上第一個“和事老”就是唐中宗。但“和事老”這一完整的專有名詞的出現(xiàn)是在宋朝。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黃庭堅在《南鄉(xiāng)子》詞中寫道:“風(fēng)力裊萸枝,酒面紅鱗愜細(xì)吹。莫笑插花和事老,摧頹,卻向人間耐盛衰。”這首詞是重陽節(jié)懷念他遠(yuǎn)在成都的弟弟而做的。這里描寫的“插花和事老”,是指頭上戴花、萬事隨和、無所爭競的老者,雖然“和事老”沒有原則,但也無憂無慮,更能經(jīng)得起人間的盛衰。自此,“和事老”常用來代指那些調(diào)解爭端的人。如南宋初,洪皓出使金國,和金人力爭和議條件,金朝宰相怒道:“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此,謂不能殺汝耶?”露出一副霸道嘴臉。那時的和事老、和事官用起來已很普遍。
【第60句】:【裁衣不值緞子價】(諺)緞子:未裁剪的絲織品。指已經(jīng)裁剪或縫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緞子值錢。也泛指凡經(jīng)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貴。 也作“成衣不敵段兒價”。成衣:縫成的新衣。段兒:緞子。
【第61句】:【趁水和泥】釋義:利用時機(jī),利用條件。例句:“節(jié)目一演,馬上會把基層干部的思想搞亂,這時咱們趁水和泥,聯(lián)系實際,大揭大批,甚至當(dāng)場可以把趙越揪出來……”
【第62句】:【牽動荷花帶動藕】事物有聯(lián)系。類似的:索著藤瓜要動。 《人民日報》(1982,8,10):“牽動荷花帶動藕,生動地說明了 事物的有機(jī)聯(lián)系。”
【第63句】:鼠肚雞腸——心胸狹窄
【第64句】:扁擔(dān)挑燈籠——兩頭明
【第65句】:【捧臭腳】“捧臭腳”與溜須拍馬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阿諛媚上之舉。 “捧臭腳”是怎么回事呢?北宋時,大太監(jiān)李憲受到皇上寵愛,當(dāng)上了永興路副都總管,聲勢顯赫。其部將彭孫,原是綠林出身,想以李憲為靠山,于是私下來到李憲的府邸。正巧,趕上了李憲要洗腳,彭孫抓住機(jī)會,來了個毛遂自薦,請求幫李憲洗。李憲樂了,省得自己動手洗腳,也沒做什么客氣的表示。豈料,鞋襪一脫,一股臭氣撲面而來。彭孫顯示了真功夫,捧著李憲的腳,聳著鼻子,嘴里卻高呼:“太尉腳何香也!”李憲反應(yīng)也快,就勢抬腳丫踹摩著彭孫的腦袋說:“奴諂我,不太甚乎!” 這件事傳到蘇東坡那里,把它記進(jìn)了《東坡志林》和《仇池筆記》里。蘇東坡是何等人也,他的文章不愁沒人看,這令人作嘔的“捧臭腳”的丑事,就流傳了下來。在民間,“捧臭腳”還不算最丑,還有比“捧臭腳”更惡心的比喻,叫“舔屁股”。可見,人們對阿諛奉承、拍馬溜須之人是多么的厭惡和鄙視。
【第66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釋義:山區(qū)不同,流行的山歌也不同。比喻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對策。例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說不準(zhǔn)到什么時候,交個好運(yùn),發(fā)筆洋財。”
【第67句】:【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見“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第68句】:新娘子蒙頭——不給面子
【第69句】:【上坡路吃力,下坡路好走】(諺)比喻人進(jìn)取向上艱難,消沉墮落卻十分容易。
【第70句】:【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直中直,過分的直;仁不仁,假 仁。謂要識別假象,不要輕信于人。海外張愛玲《連環(huán)套》: “誰知她那小姐妹,一口賴得干干凈凈,咬準(zhǔn)了說不曾有什 物/事寄在她那里。正是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第71句】:【拔短梯】(慣)拔:抽掉。比喻無端毀約失信,置人于困境或死地。
【第72句】:【 有風(fēng)方起浪,無潮水自平】出了事情總有原因。成語:事 出有因。明代《西游記》:“有風(fēng)方起浪,無潮水自平。你不 惹我,我好尋你?只因你狐群狗黨,結(jié)為一伙,算計吃我?guī)?父,所以來此施為。”
【第73句】:【熬粥要有米,說話要講理】(諺)就像鍋里不下米就熬不出粥一樣,說話不在理就不能使人信服。
【第74句】:捉螞蚱喂老虎——難飽
【第75句】:【馬桶】“馬桶”即坐便器。南方人習(xí)慣稱其為“馬桶”。人用的東西為什么叫馬桶呢?它源自何處?在中國,最早的關(guān)于“馬桶”的詳細(xì)文字記載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在木馬子之前,漢朝稱之為“虎子”。這個名字由來與一個傳說有關(guān)。相傳西漢時期飛將軍李廣能騎善射,力大無比。一次,他射死臥虎后,命人鑄成虎形的器具盛裝小便,以此表示對猛獸的蔑視,意在表示蔑視強(qiáng)敵。久而久之,這種專門盛裝便溺之物的器具就被稱為“虎子”了。《西京雜記》上就有關(guān)于這種“馬桶”的記載,漢朝宮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后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可是到了唐朝,因為皇族的先人中有叫“李虎”的,為了避諱,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后就俗稱“馬桶”了。中國古代使用的馬桶是木制的,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涂抹。王公貴族使用的馬桶,為了顯示身份,材料高級的多,甚至還有黃金制成的。到了現(xiàn)在,才發(fā)展成以陶瓷馬桶為主了。至于抽水馬桶,確實是外國人發(fā)明的,1596年英國人哈林頓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個抽水馬桶。
【第76句】:【天下船載天下客】為顧客服務(wù)是義務(wù),來者不拒。明代 《警世通言》:“天下船載天下客,不消說,自然從命。”
【第77句】:【千里姻緣一線牽】釋義:舊謂月下老人能將遠(yuǎn)隔千里的有緣男女用紅線連起來,結(jié)為夫妻。例句:“我的兒,你們女孩兒家哪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yù)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絲,把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哪怕隔著海呢,若有姻緣的,終究有機(jī)會作成夫婦。”
【第78句】:這幾天,我天天偷抹表姐的口紅,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媽媽說:“丑人多作怪,癩子找花戴。再打扮,也好不到哪兒去。”(安徽·天長)
【第79句】:【整簍灑油,滿地?fù)熘ヂ椤恳姟按蠛t灑油,滿地?fù)熘ヂ椤薄?/p>
【第80句】:【牛大自有破牛法】(諺)比喻問題再復(fù)雜,事情再難辦,也自有對付和解決的辦法。
【第81句】:開水鍋里加涼水——下子冷靜下來
【第82句】:【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諺)只要是故鄉(xiāng)人就親,只要是故鄉(xiāng)水就甜。指人們的鄉(xiāng)土感情總是很濃的。 也作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甜不甜,家鄉(xiāng)水。 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第83句】:學(xué)習(xí)不努力的哥哥今年要參加中招考試,但是,這不,馬上都要考試了,他還在玩電腦。奶奶勸哥哥去讀書,爸爸說奶奶:“這真是皇上不急太監(jiān)急。”(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84句】:云里伸拳頭——露一手
【第85句】:暗處走路——沒影子
【第86句】:【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釋義:寅時:凌晨三時至五時。卯時:早晨五時至七時。不怕寅時下雨,但怕卯時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
【第87句】:【媳婦多了,婆婆做飯】媳婦多了,都等別人做飯。借指人 多了,互相推委。《橋隆飆》:“俗話說:人多亂,龍多旱,母雞 多了不下蛋,媳婦多了婆婆做飯。”
【第88句】:三人喝一杯酒——輪流來
【第89句】: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
【第90句】:開春的蘿卜立秋的瓜——變味了
【第91句】:因為馬虎,我又把作業(yè)寫得一塌糊涂。爸爸說:“這孩子,什么時候才會有長進(jìn)!”媽媽說:“生就的蒜臼長不成缸,隨他去吧。”(河南·孟津)
【第92句】:奶奶問我們誰偷吃了葡萄,我們都說自己沒吃,只有表弟一個人支支吾吾地說不上話來。奶奶風(fēng)趣地問表弟:“不吃魚,口不腥;不做賊,心不驚。是不是你?”(湖南·來陽)
【第93句】:小明常因回家晚而受媽媽批評,這回他又回家晚了。媽媽說:“說你多少遍了,就是記不住,牛教三遍也知道走犁溝了。”(四川·渠縣)
【第94句】:【 創(chuàng)業(yè)容易守業(yè)難】事業(yè)的發(fā)展比開創(chuàng)要困難。類似的: 開店容易守店難。浩然《山水情》:“常言說,創(chuàng)業(yè)容易守業(yè) 難。前輩人把這產(chǎn)業(yè)給咱創(chuàng)下了,咱得生著法兒別把它敗 壞掉。”
【第95句】:2月15日早晨,大地被一層厚厚的春霜覆蓋。我站在門口高興地說:“真美啊!”奶奶站在一旁卻說:“春霜不露白,露白要赤腳。”第三天傍晚,天空果真飄起了細(xì)細(xì)春雨。(浙江·紹興)
【第96句】:【一跳三丈高】形容發(fā)怒。成語:暴跳如雷。池莉《來來往 往》:“康偉業(yè)的幾個副經(jīng)理一聽這話,氣得一跳三丈高。” 無明火三丈高形容突然大怒。《艾蕪短篇小說選》:“不 要提了!提起就叫我無明火高三丈!”
【第97句】:【賊捉賊,鼠捕鼠】(諺)讓賊去捉拿賊,讓鼠去捕捉鼠,這樣更容易見功。比喻只有深入到事物內(nèi)部,才能研究并掌握其活動規(guī)律。
【第98句】:【會家不忙,忙家不會】釋義:會干的人不忙亂,忙亂的人不會干。例句:這大圣正是會家不忙,忙家不會,理開鐵棒,做一個“烏龍掠地勢”,撥開鋼叉,又照頭便打。
【第99句】:【戴著木頭眼鏡——只看見一寸遠(yuǎn)】(歇)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yuǎn)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