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靡不曾作父母親屬,易生鳥獸,如何忍食!夫食肉者,歷劫之中生于鳥獸,食他血肉,展轉償命。《佛說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
【第2句】:【禪心佛語】蝴蝶傾慕火焰美麗的光環,一頭投進里面,卻跌在油燈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謂的光環,也會像蝴蝶一樣跌跟頭。
【第3句】:【佛心禪語】鼎州禪師不以為然地說道:“話不是你這樣講的,打掃葉子,難道就一定能掃干凈嗎?而我多撿一片,就會使地上多一分干凈啊。而且我也不覺得辛苦呀。”
【第4句】:【心靈禪語】不以品德、才學、能力來評價一個人,而以衣著取人,就是俗話說的“勢利眼”,其根源在于“拜金主義”思想盛行。這勢必導致“只重衣衫不重人”,甚至導致“笑貧不笑娼”。
【第5句】:【禪心佛語】離開了其他人,一個人是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自己與他人,個人與社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6句】: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卷下
【第7句】:【禪心佛語】日本兵用刺刀瘋狂地刺殺,老百姓尸體遍布整條整條的街道,鮮紅的血匯成一條血河。日本兵喪心病狂地奸淫殺戮,南京城一下子變成了一座死亡之城。
【第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獵人搜尋獅子的足跡,禪師:我知道它在哪里。獵人一聽害怕了:我其實并不想遇到它。有些人的勇敢僅停留在口頭上。
【第9句】:生活的禪法就在這日常的生活,用一種寬闊的心態去看待生活的一切,事忙心不忙,人忙心卻閑,去化解那些煩惱的重量,不要讓那些煩惱在生活里惹事生非,把握好內心的心平氣與,不分別,不悲情。
【第10句】:【禪語人生】一般來說,我認為最好是跟父母信奉同樣的宗教。還有,如果信了一個宗教,又改信其他的,這樣不好。
【第11句】:【禪心佛語】人們經常會信口說什么尚未找到自我,但是事實上,自我并不是被找出來的,它是被創造出來的。
【第12句】:【禪心佛語】能忍受孤獨的人只是低段位選手,能享受孤獨的才是高段位選手。習慣于享受孤獨的人,他們絕不會害怕熱鬧,要知道,越是在人多的地方,他們越能饕餮孤獨的盛宴。
【第13句】:【禪心佛語】今天,人類已經邁進科學昌明的21世紀,但我認為,在精神層面,我們最好是回到公元前。
【第14句】:我們要以長取人,不能以短取人。以長取人則天下無可棄之人,以短取人則天下無可用之人。
【第15句】:【禪心佛語】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樣,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風吹樹葉,風吹一下,就動一下,風不吹,就不動。
【第16句】:【禪語人生】學會心淡如菊,無論是欣逢順境還是遭遇坎坷,都能夠做到不狂勿躁、“處事不驚、遇事不變”,你就可以享受淡定從容,享受那種“得意之時泰然失意之時淡然”的灑脫與安然。
【第17句】:【佛心禪語】“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舍,在我有生之年盡力去付出。在這當中,體會到付出是多么歡喜、快樂的事;不與人計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無煩惱,才能身輕心安。”
【第18句】:剎那的善心可得無盡的福報,剎那的凈心可得無量的功德,剎那的悟心可得無限的妙覺,剎那的空心可得無相的本體。
【第19句】: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南岳懷讓禪師法嗣第二世·洛京佛光如滿禪師》
【第20句】:爾欲識地獄道,只今鑊湯煎煮者是;欲識餓鬼道,即今多虛少實令人信者是;欲識畜生道,見今不識仁義、不辨親疏者是;。欲識人天,即今凈威儀持瓶挈缽者是。(唐)藥山惟嚴禪師《傳燈錄》卷二十八
【第21句】: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這個詞,透著幾許滄桑,必然有所失,方才曉得去珍惜,對于失去的,已經失去,不必遺憾,但可留作一種回憶,時而嚼一嚼,那也是美味無窮。
【第22句】:【禪語人生】贏家像河流一樣,他們找到一個管道,便循著這個管道前進。失敗者像沼澤,他們到處游移,什么事都只做一點,結果一事無成。
【第23句】:當知佛境界充遍,故眾生境界亦復充遍。離佛境界外,別無眾生境界;舍眾生境界外,別無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24句】:建立與天地、宇宙的溝通方式,多做祈請,與天地、祖輩、神靈溝通,請求佛陀及靈性力量來凈化加持你,可以凈化我們的身心,從而增強我們身體的能量。
【第25句】:【佛心禪語】萬法皆是聚合幻有,了無常性。隨緣起用,隨緣滅。三世諸佛以心傳心,見性知幻,是幻亦道。萬法雖幻,空性不幻。
【第26句】:或許,人生隨意似花落,我們只需,隨著心的感覺,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追找自己想要追找的夢。守著淡淡煙火,我喜歡讓日子沾染些許禪意,生活可以姹紫嫣紅,也可以靜如流水。
【第27句】:修行要以和、敬為主,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祈愿大家能把是非當教育、贊美作警惕、錯誤當經驗、嫌棄作反省;共同勉勵,邁向菩薩道。
【第28句】:迷于伎樂,復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內卑,五者多羅槧,六者首呵那,是為伎樂六失。若長者,長者子伎樂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第29句】:【佛心禪語】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
【第30句】:一張布,做成衣褲時我們不會充滿恭敬,重要場合莊嚴敬禮,它沒有超越的精神生命。佛菩薩造像雖是材料造成,包含了無比的慈悲、莊嚴、清凈。禮拜佛陀,實際上禮拜的是自己心靈的莊嚴。
【第31句】:學佛要注重道與理,關心人及事。能以眾人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練,以毅力、勇氣突破障礙,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
【第32句】:【禪語人生】只要懷著這樣一顆“天地之心”、“民生之心”去生活、去做事,你就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價值。
【第33句】:【禪語人生】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世界如朝霞暮靄般瞬息萬變。這個世界是跳躍的、絢麗的、鮮活的,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
【第34句】:【禪心佛語】得失之間,本就沒有絕對的規則,所以一個人也最好不必把它看得太認真;一個人活在世上,做的事若是他想做的,他豈非就已應該很滿足。
【第35句】:【禪心佛語】善心善信,持之以恒,今日事,今日了,你心我心為一心,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36句】:【禪心佛語】佛法說世間一切是變化無常的,所以痛苦是有解除的可能。你若不肯努力向上,好的樂的可能因無常變成壞的苦的;你若肯努力向上,壞的苦的也可能因無常而變成好的樂的。
【第37句】:【禪心佛語】如果能夠真正懂得因緣所生法,就會很好地珍惜緣起。而當下的這一念心若能充滿智慧,你就會是一個自在的人。
【第38句】:【禪心佛語】萬緣放下真布施,清凈無染真持戒。不生不滅真忍辱,不起一念真精進。湛寂不動真禪定,念念不住真智慧。
【第39句】:【佛心禪語】保護生態環境健康衛生,有利于人類的身心健康。愛護自我心靈環保,有利于人類智慧增長。愛護心靈環保有利于心靈健康,有利于解脫心靈煩惱。心靈環保從修心,修行開始。
【第40句】:【心靈禪語】慚愧,說到底是羞恥之心。人若無羞恥之心,任何壞事都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做。若有羞恥之心,就會遠離惡的影響和蠱惑,就會善良正直,行為端正。
【第41句】:生活怎么樣,不必要過分苛求,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地氛圍,或者是在做著哪些準備,保持一份愿意學習,適應,和努力改善,并且能夠充滿信念,突破固執,活潑,創造,嶄新的態度去生活。
【第42句】:【禪心佛語】試問自己在父母、兄弟前,能不能真正盡到“孝、悌”這樣的德性,這第一個問。
【第43句】:錢財,如果妥當使用,能讓我們邁向幸福;如果使用不當,會讓我們趨向痛苦。錢財乃一切善與惡的媒介,具有愛心與智慧之人,能善用錢財;自私與愚昧之人,則會使用不當。
【第44句】:【禪心佛語】通常夸一個女人漂亮;如果不漂亮,可以夸她很有氣質;如果既不漂亮,又沒有氣質,可以夸她善良;如果都沒有,就夸她健康。
【第45句】:【禪心佛語】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樂觀,不是沒煩惱,而是懂得知足;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景,看開,想通,就是完美。
【第46句】:【禪心佛語】好和壞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執著了,一切都是好的,壞的也會變好,如果執著了,看什么都不好,好的也會變壞了。
【第47句】:【禪心佛語】什么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實實去修行,不好虛名假利,不貪供養,就是正法住世。
【第48句】:【禪心佛語】譬如蜂采花,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心,若正若不正。
【第49句】:【健康最上利,知足最上財】健康最上利,知足最上財。(《法句經·樂品》)☆健康是人生能夠得到的最大利益;知足是人生能夠得到的最大財富。
【第50句】:【佛心禪語】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第51句】: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為了自己去享福,往生不是這個目的。往生是為了最有效、最快地實現你度眾生的愿望。(當代)黃念祖《心聲錄》
【第52句】: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薩,要不斷付出而無所求,將心力、勞力、財力、物力等皆歡喜施舍,則人生自然幸福安樂。
【第53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輕忽了生命和死亡的問題,就會對今生所有大大小小的快樂或痛苦深深執著,患得患失。
【第54句】:【佛心禪語】耕耘先生說:“人一旦失去了安詳,同時便會褪去了生命的華彩,是女孩子,不會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第55句】:【禪心佛語】能容,能忍,能讓,能原諒,平心靜氣。一個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會通達,內心就會通泰,有欲而不執著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灑脫,活得自在。
【第56句】:【佛心禪語】自己不曾擁有,就快樂地欣賞別人的擁有,不讓日子淪于黯淡,不讓心緒陷于灰暗,這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課。
【第57句】:【禪心佛語】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其實真正需要的僅僅是兩個足夠充饑的“蘋果”,而剩余的欲望只不過是些毫無用處的累贅罷了。
【第58句】: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第59句】:【禪語人生】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自己改變,只有自己改變,才可改變世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困難。
【第60句】:【佛心禪語】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
【第61句】:【經典佛語】“得”是一種本事,一種善行的結果,“舍”是一門學問,一種善舉身教,沒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沒有悟性的人舍不得。
【第62句】:【禪心佛語】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63句】:法身體遍諸眾生,萬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滅無來去,不一不異非常斷,法界遍滿如虛空,一切如來共修證。有為無為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
【第64句】:學會寬容,便是真的領悟了生命的內涵,便能站到比別人更高的位置,看問題和處理事來也會比別人更加透徹有效。
【第65句】:【佛家禪語】當我們處于順境的時候,不應該得意忘形、心存僥幸,而應該懷有感恩之心;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應該灰心喪氣、怨天尤人,而應該懷有懺悔之心。67。
【第66句】:【禪心佛語】另一個是「愛別離苦」,就是他所貪愛的東西變壞了、丟失了或他親愛的人離開他、去世了,他就覺得非常傷心。
【第67句】:【佛心禪語】愛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為所愛的人獻出生命;這一點,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第68句】:【禪語人生】學會轉移心情,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從悲傷掙扎出來,才會讓自己快樂起來。
【第69句】:【禪心佛語】其實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也許像個少年,可各自分開的時候,也許就像個大人。
【第70句】: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位卑未敢忘憂國,官高更要為人民。文章似水清無玷,氣節如松直有心。文章真處性情見,談笑深時風雨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生的確很累,看你如何品味;每天多尋歡樂,煩惱別去理會;短短數十寒暑,何不瀟灑面對;朋友經常聯系,別管話費賤貴;閑時發個信息,伴你開心開胃。
【第72句】:【佛心禪語】不要問煩惱來處,煩惱來自無明,嫉妒、懷疑、膚淺、虛榮、這些都是煩惱來處…我們總會和煩惱面對面,學會一笑了之,然后不相約、不再憶、不再問。
【第73句】:【佛語悟道】盛東西的用具雖然粗糙,但不要隨便丟棄,因為它們各有貯藏東西的用處;愚笨低賤的人雖然不賢,但是也不能隨便拋棄,因為他們也可以有各自的作為。
【第74句】:【禪語人生】知我所短,用我所長。矯正自己比矯正別人更有效果。不想改變自己的人,是沒有前途的。偉人在出爐一個方案之前,先否認了自己的九十九個方案。
【第75句】:【禪心佛語】人生處理四難之法:難懂之理宜停,難處之人宜厚,難為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為人處事要靈活,不要死板鉆牛角。
【第76句】:【烏鴉反哺感天地,悲母恩情高于山】1.癡心父母古來多。2.學會愛父母。3.父母是你要感恩的第一人。
【第77句】:世間男女互貪求,皆由樂著諸色欲,人天由此故纏縛,墮墜三途黑暗中。《心地觀經》卷六,離世間品火莫熱于淫,捷莫疾于怒,網莫密于癡,愛流映于河。《法句經》卷下,塵垢品
【第78句】:心靈禪語:自尊是一種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卻是一種自私和陷阱。別人的尊重是一種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則是命運崩潰的開始,也是警醒。
【第79句】:是人知得世間有為虛妄不實底道理,及至對境遇緣,驀地撞在面前,不隨他去,否則被伊穿卻鼻孔定也。
【第80句】:【禪語人生】一切皆因自我,穿衣、吃飯、解手、走路。迷途形成的緣起,往往是因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身。
【第81句】:【禪心佛語】生命有限,干擾無限。用有限的生命對無限的干擾,結果只能是一生碌碌無為。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要為無聊和誘惑折斷腰。定一個目標,專注于一事,抵住外在干擾,方能有所成就。
【第82句】:【禪語人生】我們無須逃避現代生活中的功利,但必須懂得開啟自己的心性。我們也無須遠離塵囂,刻意追求寧靜,但必須懂得調整自己,陶冶性情。
【第83句】: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亦無汝用心處。莫就他覓,從前只是依他解,發言皆滯,光不透脫,只為目前有物。——《歸宗智常禪師》
【第84句】:【佛心禪語】「貪」的煩惱會被人覺察到的主要原因,多數是因為有「愛別離苦」跟「求不得苦」。
【第85句】:【禪心佛語】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讓你生氣,那說明你仍在意他的友情。
【第86句】:【禪心佛語】人一輩子,總要忠誠一次,才能干大事。想賺大錢,必須仁義仗義。利者,義之何也。
【第87句】:【禪心佛語】慈愛: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以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真理。
【第88句】:學做人、學技藝或求學問都必須敬重師長;更何況是引導我們學佛入道、培養慧命、教導并洗煉我們心靈的師長,其恩德更是深重。
【第89句】:【佛語悟道】即使用利刀割掉一塊肉,創口也能夠愈合,但是惡毒言語傷人造成的怨恨,是不會輕易消失的。
【第90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火炬,終究有燃盡的一天,誰也無法避免。然而,作為個體的人,絕不能為此而頹喪,重要的是要站立在理智的堤岸用心審視。學會珍惜,學會駕馭生命之舟。
【第91句】:【禪心佛語】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說出八萬四千法門:俾各色各樣根器不同的眾生,用來對治貪嗔癡愛等八萬四千習氣毛病。猶如金染上各種污垢,乃教你用鏟、用刷、用水、用布等來洗刷琢抹一樣。
【第92句】:關于生死之事,完全不必要擔心,該來的終歸會來,不會來的追也追不到。關于活著的事,也不用計較得太多,保持純善的心,寬以待人,生活自然處處是好風光,天天是好心情。
【第93句】:【禪心佛語】佛教并不要求人人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經》《優婆塞戒經》,都稱贊在家學佛。
【第94句】:【禪心佛語】讀不懂的是生活,看不透的是人生。生活到底是對是錯?是誰讓我們身心疲憊?是歲月?是世俗?是心靈?還是虛偽?人生路漫漫,能有幾回歡?人生啊,沒是沒非不易,無愛無愁更難。
【第95句】:【禪語人生】永遠不要對任何事感到后悔,因為它曾經一度就是你想要的。可后悔也沒用,要么忘記要么努力。生活就是這樣,腳長在自己身上,往前走就對了,直到把向往的風景,變成走過的地方。
【第96句】: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
【第97句】:【禪語人生】遇事只一昧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第98句】:【禪心佛語】凡是外境讓自己動心了,就是失敗了,看見漂亮的動心看見不舒服的生氣,都是動心。
【第99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這世間的一切,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本無所謂真,無所謂假,只有呼吸著的每一天才是那么的真實,生命對于我們來說,只有一次。珍惜眼前人,若不曾珍惜,就只剩懊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