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妄想,明明知道辦不到,為何還要打呢?明明知道是妄想,為何不收拾干凈?這就是一般人的習氣毛病,明知故犯。說穿了,就是看不破,放不下,執東執西,著男著女,把寶貴光陰浪費掉了。
【第2句】:高調的人生,低調地行事。學會何時高調和低調,就是一個不斷學會超越自己、超越執著的過程,我們愈能把握自己,我們就愈凈化自己,使自己愈趨向光明的升華。
【第3句】:學會放棄吧!放棄失戀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費盡精力的爭吵;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次要的,枝節的,多余的,該放棄的都要放棄。
【第4句】:心不迷不墜生死,業不系不受形質,愛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業果。。愛憎之情作,則死生之跡動轉遷流。心心不住,念念相續,。豈待百年氣泯然后為生死者哉?《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5句】:你的一生會遇見很多人。有人愛你,有人忌妒你,有人把你當做寶,有人不把你當回事。你痛了,你累了,你失落了,你錯過了,這些統統與人無關,你的未來,統統要你自己負責。
【第6句】:今天社會為什么會亂呢?為什么會讓很多人過著惶恐的日子呢?現在的社會真的病了,我們應該為社會的病態做個診斷。現在社會的病因到底出在哪里呢?只有一項——缺愛癥。
【第7句】:【禪語人生】在很多日子里,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漠然,把他們忘記掉;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無知,認為父母撫養我們,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
【第8句】:【禪心佛語】每個愛情里的女人,不僅要為兩人的幸福努力經營,同時也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這條退路不是別的,正是保持自我,保持清醒。任何一段正常的感情,都不會沒有退路,除非是你自愿截斷。
【第9句】:三界悉虛妄,如幻皆不實。皮覆惡不凈,凡夫無羞恥,惡覺因緣故,妄想生貪著。譬如滿瓶糞,外假畫莊嚴,愚癡不知故,取瓶頭戴行。《大莊嚴法門經》
【第10句】:【禪心佛語】人間有苦有樂,人由于能夠感受許多的痛苦,才想盡辦法改造自己,認識世界,改善生存環境,使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過得快樂。
【第11句】:【禪心佛語】為人皆應有責任,有責任方能進入人生角色,有角色就是給人生有了定位,有定位才不會錯位。
【第12句】:【禪心佛語】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第13句】:一盞清茶,便是一段光陰;一方田園,便是一份心境,隔著一簾煙雨,看一場霧里看花的虛無。
【第14句】:【禪心佛語】繁華如沙,當繁華脫落的時候,那個真實、那個本來的面目就會顯現出來,它不是別的,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
【第15句】:【禪心佛語】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彼此相輔相成。如燈之照明,定是燈、光是慧。
【第16句】:【禪心佛語】人要專心就能做成好多事。人的潛能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于某一件事情,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第17句】:所謂“煩惱即菩提”,此話怎講?你若沒有菩提,就沒有覺性,沒有覺受,就跟石頭一樣,怎會有煩惱的感覺?在你感受到煩惱的同時,便彰顯了你的覺性,故說“煩惱即菩提”。——耕云先生
【第18句】: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無凈無無凈,即是畢竟凈。)
【第19句】: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青原惟信禪師》
【第20句】:乞討也要動腦和找竅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什么是不需要動腦、不遵循一定的規則就能夠很好完成的。
【第21句】:【人生禪語】糊涂,是一種世事洞明的智慧,是風霜雨雪、坎坷跌宕之后的頓悟;是一種心懷遠大、舉重若輕的謀略;是一種淡泊名利、泰然安詳的人生境界。小事糊涂,大事明澈是人生的至境。
【第22句】:問:“世界上什么人最快樂?師言:“能原諒人的人最快樂。當你原諒一個人的時候,當下心里面的煩苦也同時消失了。”——證嚴法師
【第23句】:本心法爾涅槃門,貪瞋癡慢任起滅。猶如云霧不壞空,求遍空界無徑路。(古印度)土瓜覺落比丘
【第24句】:高草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暗室云心,神目如電。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時紅。家貧出孝子,亂世出英雄。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飲酒適量最是好,好色不亂更為高。
【第25句】:非來變為是,惡來即成善,任何是非皆善解之,則無是非。聽到任何是非,要視為修行之增上緣,萬萬不可堆積在心中長無明草。
【第26句】:【禪語人生】在你的內心里,有一塊磁鐵,可以吸引真正的朋友,那塊磁鐵就是「無私」,也就是處處先為別人著想。
【第27句】:第三種是衣冠之人。看起來像人,但所做的卻是非人的行為,這樣的人目前社會上很多,是穿著衣服卻迷失了人性的人。
【第28句】:【禪心佛語】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有福報,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業都能賺錢,因為福報在的緣故。沒有福報,錢也守不住。而且錢只能這輩子用,那福報呢,可以生生世世都可以用的到。
【第29句】: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隋)僧粲《信心銘》
【第30句】:學佛究宗家之妙,須清心潛神,默游內觀,徹見法源,無芥蒂纖毫作障礙,廓然亡像,如水涵秋;皎然瑩明,如月奪夜。——《宏智禪師廣錄》
【第31句】:【禪語人生】因此,以業力的觀點來看,能身為父子、母子、夫妻、兄弟姊妹、親戚、朋友,都是在往世生中,彼此間已種下了非常大的業力因緣,因此今生才能再次相遇,而且有了密切的關系存在。
【第32句】:【佛心禪語】抱怨,是一種負能量,猶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于人無益,于己不利,于事無補。
【第33句】:常有父母為孩子吵架而煩惱。師言:“那只是一種游戲;是孩子們社會經驗的開始,他們并不一定認為是在吵架。父母不必去加重這種意識。”一證嚴法師
【第34句】:【禪心佛語】生命總是美麗的,不是苦惱太多,只是我們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們不懂得品味艱難。
【第35句】: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云何為五?于是病人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善聚經》
【第36句】:好事不如無事,何謂無事人?面對此問,十有八九之人未開口時,心意識已謗佛謗法了,無事人絕非沒有事、不做事。什么是無?
【第37句】:【禪語人生】心理的活動就像能致人于死的眼鏡蛇。假如我們不去打擾一只眼鏡蛇,牠自然會離去;一個聰明的人,將會以這種態度來對待在他心中升起的種種情緒。
【第38句】:如果成了口頭禪,那就好象別人請你吃東西的時候總說我不要不愛吃一樣,時間長了,肯定沒肉吃。
【第39句】:【禪語人生】偉大的人總是想辦法改變環境,能干的人總是處處利用環境,凡夫總是說服自己適應環境,庸人總是抱怨環境。
【第40句】:【圣經文案】35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后,我必如精金。(伯23:10)
【第41句】:【用智慧和贊美的眼看世界】不要用貪婪、嗔怒、愚癡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別忘了你還有美麗、智慧、悲憫、寬恕的另一雙眼。
【第42句】:在時光里打坐,歲月里參禪,只見你,不見佛。總感覺,你就是佛,佛是你;你是蓮,蓮是你。就這樣自性清靜地愛你,不叫沾染一絲塵埃。心靈的廟宇,住著如蓮的你,用愛與真情,虔誠地把你供養。
【第43句】:【經典佛語】愛心是一條清澈的清泉,澆灌片片綠葉;愛心是綠葉,襯托朵朵鮮花;愛心是鮮花,散發陣陣醉人的清香......
【第44句】:【禪心佛語】假使你了解善惡、對錯都在你心中的話,那么,只要在它們生起的地方去尋找就對了。
【第45句】:若夫瑜伽、唯識,乃極數之書也;《華嚴》、《楞嚴》,窮理之經也。數、理俱精,如不透禪宗,乃葉公畫龍耳,豈能興云作電哉?(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五,《法派宗派說》
【第46句】:【禪心佛語】所愛的生活,愛所過的生活,快樂的生活,才能生活快樂,快樂的工作,才有快樂人生,生活的理想其實就是理想的生活。
【第47句】:【佛心禪語】在十法界中,念佛念的是佛法界。一念佛,一念現佛法界;念念佛,念念現佛法界。久而久之,心佛一如,其余九法界統不現前,還有不見佛,不生西、不成佛的道理嗎?
【第48句】:【禪心佛語】順境,逆境都是正常的。不要去貪戀順境,也不要去抗拒逆境,心力不要浪費在猜疑,煩惱,抵觸上,做好該做的事。
【第49句】:【佛語摘抄精選】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印光法師文鈔·到光明之路序》)
【第50句】:【禪心佛語】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無雜無壞,如大日輪照四天下。日升之時明遍天下,虛空不曾明;日沒之時暗遍天下,虛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奪,虛空之性廓然不變。
【第51句】:【禪心佛語】善惡皆由心生。當你用心修善時,身心就非常安樂。修善者,在行善的同時就上了天堂,當你作惡時,便會受到良知的譴責,招致痛苦、憂愁,墮入厄運,于是地獄由此而生。
【第52句】:【禪心佛語】人總是在追逐中感受到匱乏,在處處為自己著想中感到不安,在不情愿和抱怨中產生憂煩。
【第53句】:日與夜雖然一半一半,但日為動,夜為靜,白天人們工作,夜晚便休息安臥。善與惡雖然一半一半,但善的要發揚,惡的要抑止。
【第54句】:【禪語人生】有的人很年輕,就覺得自己老了;有的人年壽已高,卻仍老當益壯。“沒有時間老”,就是心中沒有老的觀念。禪者人生觀,認準了事就去做。胸有大志的人沒時間去沮喪、憤怒、郁悶、失望。
【第55句】:【禪語人生】我們內心面對外在事物所起的反應,是由我們過去的知識、經驗、心理結構決定的。
【第56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懂得生活的人,學會適應那些炎涼交錯,拓寬生命的寬度,厚度,大度。不必要急于去認識別人,不如用最好的心態創新自己,人生不是一場萬箭穿心,而是一回自我的療傷。
【第57句】:【禪心佛語】擔當老大,能夠領導群倫,固然很好;做個老二,配合成就他人,也很偉大。
【第5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要連生死都不在乎,把心中的千頭萬緒都丟掉,把心放下來,他就自由了。
【第59句】:【禪心佛語】何謂戒定慧?防非止惡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隨緣曰定。心境俱空,照覽無惑曰慧。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即由定生慧。
【第60句】:【禪心佛語】當一個人以心智洞徹了世間萬物,便是真正的糊涂與明白。這時,便是得道后的難得糊涂之人,更是悟道后的活得明白之人。
【第61句】:【禪心佛語】世俗煩惱處,心要耐得住,世間紛擾處,心要安得住,胸懷牽纏處,心要觀透住,外境濃艷處,心要收得住,意氣忿怒處,心要忍得住。心安之處?何事不辦。
【第62句】:【禪心佛語】常常把想不開,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中,就猶如蘊集腐敗之物,能令心生病,要常去打掃。多看好書,多看好事,多念人恩,心中就像引入了清泉。
【第63句】:生活就像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風得意、高潮迭起的快樂,也有萬念俱灰、惆悵漠然的凄苦。如果把人一生的旅途描繪成圖表,那一定是高低起伏的曲線。
【第64句】: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做了虧心事,自然心難安穩。不必非要把惡事做出來才是惡,只要起心起惡也是惡,無愧于心,心自安。
【第65句】:時光不能倒著走,失去就別再回頭。有緣惜緣,真心相對,不離棄,更不拋棄;無緣放下,淡然一笑,別強求,更別后悔。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第66句】:【禪心佛語】將別人當做呆子的人,到最后總是往往會發現,真正的呆子不是別人,是自己。
【第67句】:【禪心佛語】花花世界、鏡花水月;人生百年,剎那永恒。我們應該效法蓮花的純潔,效法蘭花的清逸,效法菊花的淡雅,效法梅花的堅貞。
【第6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禪師講故事:馬不肯分擔驢子的負擔,驢子累死后,馬背負了驢子全部負擔和一張驢皮。禪師:馬因不肯分擔,最后卻負擔很多。
【第69句】:佛說:內心有毒的人會施毒于人,內心無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說的“毒”,即貪、嗔、癡。貪是沒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沒有理性的情緒,癡是沒有覺悟的知見。
【第70句】:【禪心佛語】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第71句】:【禪語人生】無為不是不為。社會需要進步,個人也要進步,該為還得為,只是不要為得功利。
【第72句】:【禪心佛語】青春是拿來揮霍的,中年是拿來償還的,老年是拿來后悔的。年輕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年輕就是資本。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的資本已經永遠買不回我們的年輕了。
【第73句】:【佛心禪語】表示「不知道」是無害的,也不是什么可恥的事。任何人都無法知道所有的事,但如果明明不知道的事,卻裝成知道的樣子,是很容易造成危險的。
【第74句】:【禪語人生】修大乘法要入門道,這個門道你弄不清楚,你跑到山上自己住十年二十年,你都不可能開悟,因為門路錯誤。
【第75句】:說著蓮邦兩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徹悟禪師文案》
【第76句】:【禪心佛語】佛法所講“放下”并不等于放棄,很多人以為學佛就要放棄很多,包括事業、家庭,而真正的放下應該是放下對它的執念。
【第77句】: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第78句】:【禪心佛語】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與傷害。
【第79句】:【禪心佛語】凡事因上努力,不妄求前,不追念后,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
【第80句】:【禪心佛語】佛陀提出來的四宏誓愿,第一句是目標:眾生無邊誓愿度。為了要度眾生,必須先斷除煩惱。修學法門,圓成佛道,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提出的。
【第81句】:【佛心禪語】不要盤算太多,要順其自然,應該活得舒心,活得快樂。人生如書,有了微笑的書籍便有了閃光的主題。給自己一個微笑,讓心情開心;給別人一個贊賞的微笑,或許可以成為種種鼓勵。
【第82句】:【禪心佛語】人生真正的價值不在人生的舞臺上,而在我們今天扮演的角色中。過去的經歷再光彩,也是一束凋謝的花朵,今天的生活雖平凡,卻是一把充滿生命力的種子。
【第83句】:【禪語人生】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相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第84句】:【圣經文案】429“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個是罪魁。(提前1:15)
【第85句】: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松敢凌霜因骨硬,梅能傲雪在心清。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日飽暖謝蒼天。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
【第86句】:富足不是外在的身份,不是金錢的堆砌,也不是以物質衡量的價值,而是一種身心的狀態。一個身無分文的窮人,也可能比一個滿身金銀的富人更富足。
【第87句】:布施不應論大小,而應論真誠。只要是真心施與,窮人的一元錢,不亞于比爾·蓋茨的數百億元;小學生的一句良言,不亞于孔子的一部((論語》,功德也相當。如果比較大小多少,就落俗套了!
【第88句】:沒有智慧的人就是愚癡,愚癡就會癡迷,癡迷的愛就是煩惱的愛;一旦愛得癡迷煩惱,當然就會貪不饜足了。
【第89句】: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王法正論品
【第90句】:【禪心佛語】理的是情人;熬得過心理的是愛人;守得住貧寒的是親人;折磨得起感情的是家人;這些都是社會人;和睦好家庭的是正常人。
【第91句】:【禪心佛語】人生只在眨眼之間,今天睡下去,明天醒過來就是一天,醒不過來就是一輩子。
【第92句】:【禪語人生】我們應該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同時,不應該貪執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珍惜自己擁有的人常常會幸福、快樂,貪執不屬于自己東西的人,往往會煩惱、痛苦。
【第93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冤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憂、悲、哀傷。凡此種種身心苦楚,為世人所公認苦難或痛苦者,都包括在一般苦難的苦中。
【第94句】:人生要解決的問題,都取決于我們每一個心念,如何來確定我們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選擇對了,就是順善法的,生命的發展就會沿著善業的軌道升華。
【第95句】:利和害總是一體兩面,譬如核能。該愛它多一些,還是該恨它多一些?這個問題真讓人類左右為難。
【第96句】:【佛家經典禪語文案】坦然面對生活,真誠面對自己,用心面對他人;不管你身處何處,不管你身在何職;只要你有一顆敢于挑戰的精神,你一樣可以獲得精彩的生活,命運、始終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第97句】:【禪心佛語】很有修養的老教授,依舊謙虛地回答:“我買得起,買得起。”并且不討價如數把錢遞給小販,提起挑選的水果離開水果推。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生,靠的不是時間,靠的是珍惜。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成事實的。太陽總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
【第99句】:善惡皆由心生。當你用心修善時,身心就非常安樂。修善者,在行善的同時就上了天堂,當你作惡時,便會受到良知的譴責,招致痛苦、憂愁,墮入厄運,于是地獄由此而生。
上一篇:佛語禪心文案一些引人深思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