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上葉的舊中國,人力車夫作為下層社會的一部分飽受歧視和壓迫,甚至有大學教授說:“如果詩歌描寫車夫,就是下流詩歌。”但魯迅就在這個時候寫下了震撼心靈的《一件小事》。發表于1919年底的這篇小說,讓人們感受到了高尚人格的力量: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后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
這篇小說或許有虛構的成分,而實際上,魯迅和車夫之間,曾發生過不少尋常而感人的故事。據魯迅日記記載:
1916年5月17日,“下午自部歸,券夾落車中,車夫以還,與之一元”。
夏日的上海天氣炎熱,柏油馬路上如火烤一般,人力車夫們嗓子焦渴,有時連話都說不出來。魯迅和內山完造商定,在內山書店的門前設一茶桶,免費供給人力車夫等隨時飲用。此事在魯迅日記中亦有記載:1935年5月9日,“以茶葉一囊交內山君,為施茶之用”。
周曄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寫了魯迅晚年的另一件事:一個寒冷的黃昏,北風呼嘯,周建人一家三口去魯迅家串門。在離魯迅家不遠處,他們看到一個黃包車夫坐在地上呻吟。原來他光著腳拉車,不小心踩在了玻璃上,玻璃片插進了腳底,鮮血淋漓,傷痛難忍,無法回家。周建人問明情況,趕快跑到魯迅家里,不一會兒,就同魯迅一起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來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魯迅還送給那個素不相識的車夫一些錢,囑咐他在家多休養幾天,并且把余下的藥和繃帶給了他。
魯迅與車夫的這些事,對魯迅偉大的一生來說,只是平凡小事,但也足以反映出魯迅對下層民眾樸素而深沉的愛。
上一篇:莫言的“軟弱”
下一篇:父母從不要求我拿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