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男人再有錢,也不敢帶你去法國餐廳。因為點菜有壓力。對迷迭香都有要求、西冷和菲力也分得清的男人,我只在電影和小說里見過。聽說有無知者無畏的男士帶女孩子去法國餐廳吃大餐,對著菜單指點江山,最后點了個《田園交響曲》給女友——法國人習慣把樂曲也寫到菜單上。有人點了雙份,最后空著肚子聽了兩遍貝多芬。
可是你別以為,在美國快餐廳點菜會輕松很多。雖然肯德基麥當勞簡化到給套餐編號,但那天我表弟電話點餐的時候,說要一份勒龐,我還是迷惑了。肯德基什么時候名人攻略走得如此高深?勒龐啊,那個社會心理學家,寫了本《烏合之眾》。聽完,我表弟卻迷惑了。膀肋啊!雞胸的一半啊!
赴美留學生有專門的論壇,討論食在美國的話題。怎么點餐是一件公認很頭疼的事。留學生們公認,初到美國點菜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everything。只要說出某份套餐,然后everything,就不用傷腦筋了。如果被問到要什么調料呢?這些留學生真的很天才,他們會對服務員說,surprise me!雖然有的時候是美味到surprise,有的時候是惡心反胃到surprise。
跟別人溝通點菜,有時候確實需要一些緣分。飛機上,乘務員說:“先生,我們今天提供牛肉面和海鮮飯。”你說:“我要牛肉飯。”乘務人員愣了一下,放慢語速:“先生,我們今天提供的是,牛肉面,和海鮮飯。”你說:“我要海鮮面。”乘務人員:“嗯……呃……”
真的不是故意抬杠。點菜實在是很麻煩。比如一鍋魚湯,上面寫著“生態魚199/斤”“野生魚399/斤”。我朋友是屬于比較糾結的人,請我吃飯又怕我說他不夠大方,可直接點399的野生魚,又真心覺得貴。只好拿著菜單跟我討論:“這個野生魚生態魚是不是故意寫給人家看的,其實都一樣!”碰巧我對這個“野生”“生態”的概念很感興趣,遂熱心地對種種可能性進行了一番分析。朋友看著我,用極真誠的口吻問我:“那,我們是吃野生還是生態的呢?”我想野生真的太貴了,但一旦我把我的想法脫口而出,朋友就視死如歸起來。他對一直站在旁邊等成化石的服務員說:“給我稱條野生的!”這話夠霸氣,但后面的話霸氣側漏了。朋友問:“有小點的嗎?”服務員回答:“不好意思,野生的是我們老板釣的,今天手氣不好,沒有釣到。”朋友倒吸一口涼氣。敢問小二,你在旁邊聽我們討論野生生態老半天,沒有野生你不早說呢?害客人點菜點得欲仙欲死。
上一篇:綠色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