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時節(jié)》并非是胡博的初選。拍攝啟動前,總導(dǎo)演陳曉卿把幾個年輕導(dǎo)演召集起來,把各集的情況介紹完,讓大家挑選。與其他分集的拍攝不同的是,《時節(jié)》的拍攝難度最大:一方面,拍攝是隨著時節(jié)進行,而時間有限,必須和時間賽跑,早一點晚一點都不行——鮮筍季就立春后那幾天,最好吃的螺螄在清明前后,7月早稻成熟,很快就會被收割,進倉……如果趕不上,那么題材的呈現(xiàn)就會少一環(huán)。另一方面,紀錄片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調(diào)研,而《時節(jié)》不行,根本沒足夠時間做前期準備,因為到了哪個節(jié)氣,劇組就必須到相應(yīng)的地點去拍攝。
在胡博猶豫選除了《時節(jié)》之外的哪集時,《心傳》《家常》等五集很快被挑走,只剩下《腳步》《時節(jié)》兩集。還沒等胡博開口說選《腳步》,陳曉卿說:“李勇很適合拍攝《腳步》,胡博你就做《時節(jié)》吧!”
胡博頓時情緒無比失落,這被陳曉卿看在眼里,他安慰胡博道:“人生有很多時候不能隨心所欲,面對別人‘挑剩’的差事,積極的人能夠坦然接受,將之當作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況且,你選擇的未曾做過,怎么就知道不喜歡嗎?”這些話猶如醍醐灌頂,胡博立馬抖擻起精神來。
不僅時間趕,拍攝過程還異常艱辛:3月,在黑龍江,為了拍攝大海林的深山伐木場景,胡博和同事忍受著零下20℃的低溫,帶著沉重的攝像機,趟過及腰的積雪,抵達拍攝現(xiàn)場;7月,在安徽蕪湖,為了拍攝陶辛水韻的日出的場景,胡博凌晨4點就起床拍攝,水邊的蚊子特別多,咬在身上異常難受,等拍完后胡博全身都起了紅皰;8月,在新疆吐魯番,為了拍攝農(nóng)戶摘葡萄的場景,胡博以半蹲的姿勢,在低矮、悶熱的葡萄架下,忙活一整天……
此外,在拍攝過程中胡博還遇到了不少危險:
在臺灣拍攝飛魚要站在船上進行,當時海上風浪很大,胡博被綁在船柱上拍攝。可船晃得厲害,總是難以拍到,就算拍到也很模糊。后來,風浪變小些,胡博才完成拍攝;在千島湖拍攝秋收捕魚的場景,漁夫們說大概只有5分鐘的時間,時間短而且只能一遍過。水下鏡頭也由胡博親自出馬,有位漁夫提醒他,千島湖的魚重達三四十斤,力氣很大,一定要當心攝像機。胡博提著水下攝影機,不停地拿起放下。漁夫拉網(wǎng)時魚撞到胡博的手,導(dǎo)致攝像機脫手了。所幸,機器沉到了一塊鐵板上,漁民幫著撈了起來。這臺攝像機很貴,要是沉到幾十米深的湖底,胡博就得賠了。
盡管陳曉卿知道《時節(jié)》這集拍攝難度最大,但是對拍攝質(zhì)量的要求一點兒也沒降低,而胡博對自己的要求也極其嚴格。劇組去雪山拍攝伐木的場景,好不容易才拍好。可當胡博把畫面?zhèn)鹘o陳曉卿后,陳曉卿告訴她:“你們拍的是草根百姓,要在人物身上找到一種力量感,而這個男人眼中喪失了斗志。”胡博認為陳總導(dǎo)演的意見很好,就毫無怨言地重新找伐木工拍攝。
完成拍攝后,全部素材長達10000分鐘左右,胡博最終將之剪輯成了40分鐘的短片。看到自己花費8個月得到的成果后,胡博燦爛地笑了起來,對朋友說:“我把這集被大家挑剩的短片拍攝成了我最想要的效果,非常開心!”
上一篇:曾凡一,科學(xué)可以很美麗
下一篇:章含之:始終是異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