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有賊心,沒賊膽】想做壞事而不敢做。賈平凹《廢都》: “我知道莊老師還不是那種人,他是有賊心兒沒賊膽,也是 沒個賊力氣。”
【第2句】:茶杯里的胖大海——自大;自我膨脹
【第3句】:【燈盞不亮有人擦,事情不平有人說】(諺)燈盞:舊時油燈下有燈臺高擎,上有盛油的碟狀燈具。指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自會有人出面評說。
【第4句】:一口棺材睡兩人——死對頭
【第5句】:麻雀打鼓——跳(調)皮
【第6句】:【忙中多有錯】(諺)做事匆匆忙忙,就容易發生差錯。指做事貴在從容仔細,粗疏急迫往往是出錯的根源。 也作忙中出錯。 忙中有亂,亂中生錯。
【第7句】:【拿頭套枷戴】(慣)比喻自投羅網或自找罪受。
【第8句】:【小人無罪,懷璧其罪】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第9句】:【問誰毀之,小人譽之】(諺)要問是誰毀了你的名聲,那是邪佞小人對你的阿諛奉承,對你無休止的親近與利用。指邪佞小人對你獻殷勤,是給你幫倒忙。
【第10句】:【話想三道,穩;繩捆三道,緊】(諺)三:多的約數。說話反復思考才能穩妥;捆東西多束幾匝才能緊牢。指說話貴在多想少說。
【第11句】:【跌個狗吃屎】(慣)指跌倒時嘴碰到了地面。
【第12句】:刀切元宵——不圓滿
【第13句】:媽媽經常和對門的王嬸吵架。姥姥數落媽媽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你這可好,跟人家兩天小吵,三天大吵。靠吵架過日子了?”(江蘇·邳州)
【第14句】:搟面杖吹火——竅不通
【第15句】:【一日不書,百事荒蕪】(諺)荒蕪:荒廢。本指朝廷大事一天不記錄,以后很多事就無法考證。也泛指凡緊要的事都必須筆記下來,不可中斷。
【第16句】:兄弟合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第17句】:火車頭沒燈——前途無量(亮)
【第18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諺)指將領在前線作戰,皇命如不利戰事,可以不接受。
【第19句】:【蒼蠅不抱無縫的蛋】釋義:比喻事物有了漏洞才會被人鉆空子。“抱”又作“叮”。例句:有道是“蒼蠅不抱無縫的蛋”。雖然這柳家的沒偷,到底有些影兒,人才說他。
【第20句】:住在我家前邊的兩戶本家大嬸常為些瑣事爭吵,可沒兩天就又好到一塊兒了。我媽媽常笑她倆是“狗臉親家公”。她們打趣說:“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江蘇·海安)
【第21句】:【一肚子壞水】(慣)形容滿腦子壞思想、壞主意。
【第22句】:爸爸一到家就看起了電視,快睡覺時卻又開始備課了。媽媽說:“你爸是日不做,夜摸索,洋燈不點點蠟燭。”(江蘇·南通)
【第23句】:【稻秀雨澆,麥秀風搖】(諺)秀:稻、麥揚花期。指稻揚花時,要雨澆灌,卻忌風搖;麥揚花時,要風吹搖,卻忌雨澆。 也作“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第24句】:妹妹長得慢,比同齡人矮了一截,總是悶悶不樂的。媽媽安慰她說:“柳樹早發芽,但是不結果;棗樹晚長葉,果實卻墜滿枝頭。你個子比別人矮.可不能因此而短了志氣啊!”(河北·深州)
【第25句】:火燒嶺上找螺頭——難尋
【第26句】:【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善良容易被人看成軟弱,受欺 侮。浩然《艷陽天》:“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不給他們一 點厲害,總覺著我們光寬大,不嚴懲!”
【第27句】:【力貴突,智貴卒】(諺)突:迅猛。 卒:通“猝”,急遽。用力貴在迅猛,用智貴在快速。指用力也好,用智也好,全在一個“快”字上。 也作“力貴疾,智貴卒”。
【第28句】:【變卦】已定的事忽然改變,被稱作“變卦”。 “變卦”源自《周易》。變卦是占筮兩爻次所得到的兩個卦。如,先占一次得到觀卦,又占一次得到否卦。第二次占卦不是在第一次占卦的基礎上動一根爻,而是重新完整地占一次,占得的卦為本卦或正卦,所變之卦為之卦或變卦。后來,人們把說話不算數叫做“變卦”。
【第29句】:【手中無網看魚跳】指缺少條件,做不成事,干著急。類似 的:欄內無牛空起早。李準《黃河東流去》:“人家常說:手里 沒網看魚跳,咱們現在可真遇到這事了。尺把長的黃河鯉 魚,干看著捉不住。真得趕快弄幾面網。”
【第30句】:六月天下暴雨——猛一陣子
【第31句】:【車走車路,馬走馬路】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擾。袁靜孔厥 《新兒女英雄傳》:“拉倒就拉倒!咱們車走車路,馬走馬路, 誰也不跟誰相干!”
【第32句】:【八字沒見一撇】(慣)比喻事情剛剛開了頭,還沒什么進展。也作“八字還沒一撇”。
【第33句】:【窩里反】(慣)指家族或團體內部發生矛盾和斗爭。 也作窩里斗。 窩里發炮。
【第34句】:【睜眼說瞎話】(慣)指公然撒謊。 也作“睜著眼睛講瞎話”。
【第35句】:【有鹽同咸,無鹽同淡】(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36句】:梅蘭芳唱旦角——拿手好戲
【第37句】:【白臉奸臣】“白臉奸臣”不是生活中的小白臉都是奸臣,是戲劇中臉譜的一種色彩,一般涂白色臉譜的人物多為奸臣。其代表人物是曹操。曹操在歷史上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但他對當時歷史的發展——由分裂到統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約在曹操當時,許劭就稱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這句話是說曹操若生活在太平盛世,則必然是皇帝的股肱之臣;假如生活在亂世,他就會成為馳騁天下的英雄,可以成就一番霸業。這本是對曹操的溢美之詞,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開始斷章取義,將梟雄變成了奸雄。這個變化大約開始于兩宋之交。逐漸興起的北方游牧民族蠶食北宋天下,于是,人們開始向江南逃難。逃到江南后,面對日益強大的北方,人們心里開始害怕,現實生活中對其又無可奈何,于是只好借助藝術來丑化北方。而代表著北方的歷史人物曹操,一樣對南方虎視眈眈,逐漸曹操就變成了民間的假想敵。恰逢此時民間文藝開始興盛,勾欄瓦肆成為專業表演場合。于是,人們開始在舞臺上丑化曹操。久而久之,曹操成了奸詐之徒的典范。尤其隨著《三國演義》的問世,曹操在民間的形象徹底定型,“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了背漢的奸臣。《三國演義》反過來影響了戲曲舞臺對曹操形象的塑造。清代以來,隨著京劇的誕生,三國戲在舞臺上獨領風騷,白臉曹操也就成了奸臣的代表,以后的奸臣臉譜都涂白色。
【第38句】:【不是姻緣莫強求】(諺)舊指男女雙方如果沒有緣分,就不要勉強結合到一起。
【第39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差太大。類似的:從天上差到地 下。成語:霄壤之別。梅娘《夜合花開》:“她覺得姐姐是離 得她太遠了,遠得像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一樣。”
【第40句】:【癩蛤蟆爬香爐——碰一鼻子灰】(歇)灰:本指爐灰,轉指晦氣。比喻遭到斥責、拒絕或冷遇,落得沒趣。
【第41句】:字要習,馬怕騎。
【第42句】:【點燈不用油,耕田不用牛】不用油,用電;不用牛,用拖拉 機。形容農村機械化、電氣化的情景。柳青《創業史》:“年 輕人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犁地不用牛,是 幸福生活。”
【第43句】:【騎馬坐船三分險】釋義:無論做什么事都可能有一些風險。例句:“俗話說,‘騎馬坐船三分險’,何況打仗。”
【第44句】:【走過場】(慣)本指戲曲中龍套角色出場后不停留,穿過舞臺從另一側下場。比喻只求形式,沒有效果,敷衍了事。
【第45句】:背靠背睡覺——體貼人
【第46句】:【猛火烤不出好燒餅】謂做事要細心,不能急躁。王杏元 《綠竹村風云》:“俗話說:猛火烤不出好燒餅。綠竹村這 一陣風搭起來的互助組,合上沒多久,雞腳高來鴨腳低, 組里就發生矛盾了。”
【第47句】:【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釋義:不能靠父母的余蔭過日子。比喻自己要有志氣,不依靠別人。例句:小姐道:“‘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依孩兒的意思,總是自掙的功名好,靠著祖、父,只算做不成器!”
【第48句】:【孫猴子頭上的金箍——戴上去容易取下來難】(歇)金箍:金屬制成的箍。指參與某事容易脫身難。
【第49句】:【 有家難奔,有國難投】不得安身,無處效勞。成語:走投無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閃得有家難奔,有國難 投,如何是好?”
【第50句】:【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顯的敵人容易對付,暗藏的敵人 和陰謀詭計難以防備。王蒙《活動變人形》:“明槍易躲,暗 箭難防。不怕黃鼬吃雞,就怕黃鼬給雞拜年。”
【第51句】:【活人眼里伸拳頭】(慣)比喻太欺負人了。
【第52句】:【爛麻搓成繩,力能拉千斤】比喻團結起來力量大。韓志君 等《籬笆·女人和狗》:“鍋里沒攪的,碗里沒舀的;爛麻搓成 繩,也能拉千斤。”
【第53句】:繡花姑娘打老虎——膽大心細
【第54句】:【人活年輕,貨賣時新】(諺)人年輕時,是最風光、最有活力的;貨物的款式時新,是最招買主、最暢銷的。指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候是青春。
【第55句】:黃瓜熬白菜——色貨
【第56句】:大年初一看日歷——日子長著哩
【第57句】:【 今兒脫了鞋,不知明兒穿不穿】上床睡覺,也許就起不來 了。指難保不發生意外。明代《金瓶梅》:“天有不測風云, 人有旦夕禍福。今早脫下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誰人 保得常無事?”
【第58句】:【墻頭的冬瓜——兩邊滾】(歇)比喻兩頭討好。
【第59句】:【鍋里有了米,不愁碗里沒有飯】(諺)比喻全局生活富裕了,個人就不愁沒好日子過。
【第60句】:【癟三】《現代漢語詞典》對“癟三”的注釋是“上海人稱城市中無正常職業而以乞討或偷竊為生的游民為癟三,他們通常是極瘦的。” 到底“癟三”一詞從何而來?近年國內有些學者找出了根據,原來是較早接觸洋文化的滬人,以英語拿來再創造的杰作。英文Penniless是“一分錢也沒有”,清末被上海人音譯成“畢的生”,后又將“畢的生”改稱為中國風味的“癟三”了。上海人形容此類干癟流浪男童,或辱罵猥瑣偷摸之人,說聲“癟三”等于描繪了他的形態相貌,譏諷之意頓可意會,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在上海風行幾年后,民國二十五年便被語言學家黎錦熙編纂的《國語詞典》收入詞條了。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批評有些干部喜歡寫誰都不愛看的蹩腳文章,稱其謂“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加速了此詞推廣。
【第61句】:【八十媽媽休誤上門生意】(慣)比喻切不可放過送上門來的好事或機會。
【第62句】:【三年早知道】(慣)指什么事情都比別人知道得早。含諷刺義。
【第63句】:天上飛的雁——當不了盤中菜
【第64句】:【當官不打送禮的】做官的喜歡人巴結,也指不拒絕饋贈。 《人妖之間》:“但是俗話說得好,當官的不打送禮的呀。再 說,這都是那年月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呀。”
【第65句】:聽見風就是雨——瞎猜
【第66句】:【坐收漁人之利】此語由“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演化而來。 謂雙方相持不下,第三者趁機取利。姚雪垠《李自成》:“李 自成已逃出商洛山,他必定趁著咱們同楊嗣昌殺得難分難 解,因利乘便,坐收漁人之利。”
【第67句】:【 吹胡子瞪眼睛】生氣發脾氣。成語:聲色俱厲。古華《姐 姐寨》:“你不要吹胡子瞪眼睛,我可以舉出事實來證明。”
【第68句】:【 修了廟,老了和尚】事情進展太慢,等不及。和尚,也說: 神、鬼。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什么理想呀,幻想 呀,那些全都不實在。等廟子修起,鬼都老了。”
【第69句】:【把心放在肚子里】(慣)指心里踏實,沒有牽掛和憂慮。 也作“把心擱在肚里”。
【第70句】:小窟窿——掏不出大螃蟹
【第71句】:【沒請來財神,卻請來太歲】(慣)太歲:傳說中的神名,迷信認為在太歲出現的方位掘土建屋,會遭受禍殃,后比喻兇惡的人。比喻沒得到好處,卻招來了壞人。
【第72句】:《動物學》的索引——目中無人
【第73句】:【說著葫蘆忘了瓢】(慣)形容記性差,丟三落四。
【第74句】:【僧不僧,俗不俗】(慣)俗:俗人,一般人。既不像和尚,也不像俗人。形容不倫不類,不像個樣子。
【第75句】:【烏白頭,馬生角】(慣)烏鴉白了頭,馬生出角來。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現或成功。
【第76句】:【茶壺不強好嘴子】(慣)比喻雖然沒有本事,卻特別能說會道。
【第77句】:人情一把鋸—你不來,我不去
【第78句】:【一個人吃飽了,一家子都不餓】(慣)指過單身生活,無牽無掛。 也作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一個人吃飽一家人不饑。 一個人吃飽一家人不鬧饑荒。
【第79句】:【鷺鷥不吃鷺鷥肉】(諺)鷺鷥(lusT):又名白鷺,長腿直嘴,捕食魚蝦等。指同類不相殘或同行不互相傷害。
【第80句】:【清水煮掛面——有鹽在先】(歇)掛面里攙有少量食鹽。鹽:諧“言”。指事先把該說的話說清楚。
【第81句】:三十年的舊棉絮——老套子
【第82句】:爸爸與一位干部的親戚一起找工作,那人找到了,爸爸卻沒找到。爸爸悻悻地說:“交情有厚薄,磚頭有缺角。”(江蘇·揚州)
【第83句】:鴨子逛大街——大搖大擺
【第84句】:老鼠掉進鐵桶里——無縫可鉆;無空子可鉆
【第85句】:木魚命——輩子挨打
【第86句】:當面誦善佛,背后念死咒——陽奉陰違
【第87句】:好心遭雷打——蠆桿
【第88句】:【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慣)指明知是圈套,卻還是禁不住誘惑上了鉤。
【第89句】: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貴。
【第90句】:【 三過家門而不入】古代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 入。借指公而忘私,或不回家。語出《孟子》。李英儒《還我 河山》:“老蔫并不懂得‘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掌故,但在行動 上超過了古人。”
【第91句】:【光說過五關斬六將,不說走麥城】關云長曾過五關、斬六 將,威震一時。但也喪失荊州,敗走麥城。此語表示只夸功 勞,不說缺點。《新鳳霞回憶錄》:“戲班有句話:老是說自己 當年過五關,斬六將,從不說走麥城。你是屬關公的。”
【第92句】:出賣風云雷雨——玩弄花頭
【第93句】:我放學回家后,媽媽讓我去寫作業。爸爸說:“是蟈蟈也得歇歇鞍,是老虎也得打個盹兒。”媽媽說:“累不著!”(河南·平頂山)
【第94句】:【船多不礙港,車多不礙路】(諺)港:港灣。指船再多,也不妨礙水上交通;車再多,也不妨礙陸路交通。比喻人雖多,各做各事,互相之間并不妨礙。 也作“船多不礙江”。
【第95句】:老虎咬刺猬——無從下口
【第96句】:遍山都是草——沒樹(輸)
【第97句】:【哭的是各人的兒,落的是一樣的淚】(諺)各人落的淚都是一樣的,但落淚的因由卻各不相同。指各人都有自己的悲苦事,外人很難體味得出。
【第98句】:【趁著混水摸泥鰍】(慣)比喻趁著混亂的時機撈取好處。
【第99句】:借他的韁繩拴他的驢——將計就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