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包老爺審堂——是非分明
【第2句】:【破雖破,當家貨】(諺)家傳之物雖然破舊,卻有保存以留念的價值。
【第3句】:水池里長草——荒塘(唐)
【第4句】:十二月天找楊梅一難上難
【第5句】:【 甘蔗沒有兩頭甜】難以兩全其美。《人民日報》(1991,12, 27):“我何嘗不愛自己的父母、丈夫和孩子,何嘗不想讓他 們生活得美滿一些呢?但是,甘蔗沒有兩頭甜,作為一個法 官,我只有舍棄一頭,用全副精力為群眾排難解憂!”
【第6句】:飛蛾攆蜘蛛——自投羅網
【第7句】:【拉弓得膀子,唱戲得嗓子】(諺)拉弓,靠的是好膀力;唱戲,靠的是好嗓門。指不同的行業,各自以本行業的專長取勝。
【第8句】:【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諺)指知道滿足就能永遠保持快樂,能夠忍讓就能永遠保持安寧。 也作知足心長樂,能忍身自安。 知足身常樂,能忍心自安。
【第9句】:樹蔭底下使羅盤——陰不陰來陽不陽
【第10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師傅只能引導,學習鉆研要靠 自己努力。劉云若《紅杏出墻記》:“不說就不說,我這是點 破你們,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將來你們有了那一天, 可不要忘了我。”
【第11句】:媽媽讓我寫作業,我總說“明天再寫吧”。爸爸聽得不耐煩了,批評我說:“你可真應了那句話: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又涼來冬又冷,收拾書包過大年。”(吉林·柳河)
【第12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諺)這地方不收留人,總會有收留人的地方。指天地之大,何處不可安身,不必死守一處。 也作此處不留有留處。 此地不容人,自有容人處。 此處不養爺,還有養爺處。
【第13句】:【一步棋走錯滿盤輸】指犯了關鍵性的錯誤。相關的:走錯 了一步棋/棋差一著便為輸/下棋干著,全看最后一著。姚 雪垠《李自成》:“自成明白,在這千鈞一發的危險時刻,一步 棋走錯就會全盤輸掉,所以他盡管非常憤怒和激動,卻不肯 馬上下命令。”
【第14句】:【天上一拳,地下一腳】(慣)形容說話東拉西扯或做事沒有條理。
【第15句】:【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釋義:比喻一天不如一天,事情向壞的方面發展。例句:風里雨里,酸甜苦辣,這些年總算熬過來了,孩子也大了,自己也老了,還有一身病,真像人家說的那樣: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
【第16句】:【粗麻線怎透得針關】釋義:透:穿。針關:針鼻兒。比喻粗心人不了解內情細節。例句:“老夫人手執著棍兒婆娑看,粗麻線怎透得針關?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香。”
【第17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18句】:【當炮灰】(慣)炮灰:比喻為參加非正義戰爭而送死的士兵。指為參加非正義戰爭而去當兵送死。
【第19句】:【飽漢不知餓漢饑】釋義:比喻得到安樂、滿足的人不知道別人的困難,不關心別人的疾苦。例句:蕭大爺亦勸他慢些,“我同錢太爺還有句話說”。小爺們等不及,只是跺腳,說:“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漢不知餓漢饑,我勸你快走罷!”
【第20句】:【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釋義:跟知心好友一起喝酒。喝一干杯也嫌少;跟見解不同的人說話,半句也嫌多。例句:想起剛才進門時他們對飲歡杯的景象,看看現在這種令人難堪的冷場,正應上了“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句老話。
【第21句】:狐貍精抱娃兒——大精(驚)小怪
【第22句】:小紅參加了中考,鄰居王大媽說:“這回小紅考重點高中可是甕中捉鱉——十拿九穩的了。”可小紅卻謙虛地說:“大媽,您過獎了。我這也是麻袋上繡花——基礎太差呀!咱粗瓷大碗的咋能雕出個細花來?”(山西·臨猗)
【第23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有青山,就能長出樹木。 意為保住根本就好辦。類似的:留下葫蘆子,哪怕沒水瓢? 張賢亮《河的子孫》:“好漢不吃眼前虧,你越編得大越好,反 正脫過了挨打就行了。留得青山在,還怕沒柴燒?”
【第24句】:【坐冷板凳】(慣)比喻不被重用,受到冷遇。
【第25句】:【使喚什么馬,用什么鞭子】采取相應的方法。韓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網》:“我暴,是對你,啥馬,用啥鞭子!”
【第26句】:東施效顰——生搬硬套
【第27句】:眉毛上掛鑰匙——開眼界
【第28句】:屬刨花的——點火就著
【第29句】:媽媽回家晚了,我問她是怎么回事。她說:“隔壁王大媽說話真是狗扯羊腸,越扯越長,讓我聽也不是走也不是。”外婆聽到了,接過話茬兒:“你說話倒是三下五除二,挺干脆利落的。”(江西·樂平)
【第30句】:【砍的比旋的圓】(慣)旋:旋轉著切削。一般砍的不會比旋的圓。 比喻事情違背常理。
【第31句】:【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秋雨預示著氣溫下降。 清代《三俠五義》:“利害!真是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可怎么 好呢?”
【第32句】:【一手托兩家】(慣)比喻同時為當事雙方辦事,一次解決兩家的問題。
【第33句】:【十年九不收】(慣)十年中有九年沒有收成。形容土地貧瘠或自然災害頻繁。
【第34句】:【發洋財】(慣)洋財:跟外國人做生意得到的財物。指從外國人身上得到財物或非常稀罕的東西。 也指得到不義之財。
【第35句】:【 人嘴快如風】形容傳話快。清代《歧路燈》:“又道入嘴快 如風,登時內外男女,都知道譚紹聞家鬧出搜賭亂子來了。”
【第36句】:【拍賣】“拍賣”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形式,一般以比較貴重、價高的物品為拍品,先定一底價,然后競價,最高者成交。 “拍賣”是古羅馬人首創的一種買賣方式,用以出售在戰爭年代俘獲的戰利品。具體的做法是:在拍賣的場地上插一柄長矛作為標志,有意者就會圍過來進行交易。因此,拍賣也有“矛下之交”的說法。后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拍賣成為貿易過程中的一種買賣方式。
【第37句】:【吝嗇】“吝嗇”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吝嗇”一詞,最遲見于漢朝。《三國志·魏書·曹洪傳》云:“初,洪家富而吝嗇。”史書記載,當屬正源。關于這個詞的來歷,民間還有一段趣聞:傳說很久以前,有兩位先生,一個名叫吝先生,一個名叫嗇先生。吝先生有一回到城里辦事,在半路上碰到了嗇先生。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談得十分投機,于是便結為朋友。分手時,他們相約中秋節到烏有山子虛亭(子虛、烏有是漢朝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兩個虛構的人物)飲酒賞月,定好了由吝先生攜酒,嗇先生備菜。但兩人都很小氣,不肯輕易花一分錢。中秋節到了,兩人如約來到烏有山上的子虛亭,但彼此都是一雙空手而來,他們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對視了一會兒,忍不住哈哈大笑。兩人謙讓一番在亭子里坐下之后,吝先生首先站起來打破僵局。只見他一只手彎曲著佯做舉杯狀,另一只手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嗇先生開懷暢飲。”嗇先生也不甘示弱,隨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著荷塘深情地說:“池中游魚魚是菜,請吝先生大飽口福。”兩人觥籌交錯,互敬互讓,好不高興。吝先生脖子一仰,嘴里咂得滋滋作響,連聲稱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遜色三分!”嗇先生也把手指送入口中,連聲稱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無與倫比!”過往的行人看到兩個人如癡如呆的舉動,無不捧腹大笑。其中一位過客認識吝嗇二人,便走上前打趣道:“今天兩位仁兄賞月,喝的是吝嗇酒,吃的是吝嗇菜,活著是吝嗇人,死了是吝嗇鬼。”從此,“吝嗇”一詞便傳揚開來。
【第38句】:【騎著馬,好找馬】一方面保留,一方面再選擇。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有人在一個單位玩不轉了就托人找關 系,一走了之。這就助長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騎著馬找 馬。”
【第39句】:【龍斗虎傷,苦了小獐】見“斗虎爭狼,苦殺小獐”。
【第40句】:【數面成親舊】(諺)數面:多次見面。親舊:親朋舊友。經常接觸,互相交流,自會增進友誼,成為老朋友。指交情是從多接觸、多交流中產生的。
【第41句】:【拿別人當梯子往上爬】(慣)踩著別人往上爬。比喻利用或損害他人,以達到自己升官發財的目的。
【第42句】:【 久病成大夫】指善于吸取經驗教訓,成為內行。類似的: 撮藥三年會行醫/三折肱成良醫。茅盾《子夜》:“三折肱成 良醫!從什么地方吃的虧,還是到什么地方翻本呀!”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贊揚人有經驗,有辦法。梁斌《翻身 記事》:“那個不要緊,有你老馮留下,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第43句】:【只愁不養,不愁不長】(諺)只怕生不下孩子,不怕孩子長不大。指孩子生下后,自然會長大。
【第44句】:【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逃不出手掌如來佛】即釋迦牟 尼。孫悟空一個跟頭能翻十萬八千里,但總是翻不出如來 佛的手掌。事出《西游記》。借指:不是對手,擺脫不了控 制。老舍《駱駝祥子》:“她得松一把,緊一把,教他逃不出她 的手心兒去。”
【第45句】:鴨上架——全靠逼
【第46句】:【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諺)是是非非的閑言碎語天天都有,只要不去聽它,自然就沒有了。指不聞不問,是對付是非的最好方法。 也作“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
【第47句】:【好動扶人手,莫開殺人口】(諺)要勤動扶助人的手,不要出口就傷害人。指為人必須操善心,做善事,言行舉止要有益于人而不害于人。
【第48句】:屬猴兒的——沒個老實氣兒;會跳
【第49句】:【飛蛾撲火——自討死吃】(歇)飛蛾向火焰撲去,必定被火焰燒死,指自招禍害,自去送死。
【第50句】:【千古】“千古”,為哀挽死者之辭,已有一千幾百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其含義有二:一日年代久遠。《水經注》中有文:“追芳昔娛,神游千古。”又如千古絕唱一詞;一日永別。《新唐書·薛收傳》中記載:薛收三十三歲卒,秦王李世民聞訊,哀痛之至。他寫信給薛收二哥的兒子元敬,信中云:吾與伯褒(薛收字)原在軍中服務,經常一起外出作戰,他辦事殷勤,很有抱負,想不到現在“一朝成千古也”。“千古”一詞由此而來。
【第51句】:【千里為官只為財】(諺)離家千里去做官,只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指舊時離鄉背井去做官的人,總脫不了發財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財”。
【第52句】:堵住籠子抓雞——穩拿
【第53句】:【 畫虎不成反類犬】目標太高達不到,事情反而弄遭了。 成語:弄巧成拙。劉云若《紅杏出墻記》:“即使勉強按我的 主意辦去,也定得不到好結果,弄得畫虎不成反類犬,反無 意思。”
【第54句】:【善者不來,來者不善】謂找上門來就有麻煩事。香港金庸 《射雕英雄傳》:“咱們一對一地跟他動手,誰也抵擋不住。 他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
【第55句】:縣上有個會,我們都想去看熱鬧。老師卻說:“你們不買騾子不買馬,去干啥?還不呆在家里做作業!”(陜西·武功)
【第56句】:【鴨子不吃癟稻——肚里有食】(歇)癟:不飽滿。指人不吃差一些的食物,是因為肚子不餓。
【第57句】:【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謂幫兇者仗勢欺人,胡作非為,更難 對付。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女》:“怪不得人說,閻王好見, 小鬼難纏。這都是大寶子攪的!”
【第58句】:螞蟥的身子一軟骨頭
【第59句】:數學測驗完畢,老師讓得90分以上的同學舉手,結果只有三四個人舉起了手。老師打趣說:“真是三個人兩根胡子,稀少稀少。”大家都笑了。(河南·洛陽)
【第60句】:【無禁無忌,黃金鋪地】(諺)禁、忌:封建迷信認為犯忌諱的行為或話語。黃金鋪地:發大財。指對那些迷信禁忌的一套撇開不管,放開手腳,就能發財致富。
【第61句】:久病床前無孝子。
【第62句】:【盧醫不自醫】(諺)盧醫:戰國時名醫扁鵲,家在盧地,故稱。盧醫為人治病是妙手,卻不能自治。指好醫生能醫人而不能自醫。也泛指名家能治人而不能自治。 也作“醫不自治”。
【第63句】:崔鶯鶯送郎———肚子苦說不出;一片傷心說不出
【第64句】:【人不出門,不長見識】(諺)指人要想見識廣,必須走出家門。
【第65句】:【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不打滿天飛】借指自己人有矛盾也 能夠團結,與外人沒有矛盾也不易團結。《新鳳霞回憶錄》: “他本來就不是咱們唱戲的根兒。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不 打滿天飛。”
【第66句】:【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釋義:年紀大,有經驗,辦事得力,起作用大。例句:“那一定。咱們身板硬朗的老頭也算數。”賜福老頭吐了一口濃煙,拍著胸脯,“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第67句】:【若要安樂,不脫不著】(諺)如果想要康寧,最好在春夏之際、秋冬之交,不要加減衣服。指乍暖乍寒季節,加減衣服容易生病。
【第68句】:冰凍三尺——不是一天的工夫
【第69句】:【青草發芽不離舊根】釋義:比喻走老路,按老辦法干。例句:兄妹倆唾沫說干,余家富全然不聽,忽而跳下床來比手畫腳說理,忽而又上床去躺著嘮叨:“百樣雀烏百樣音,我青草發芽不離舊根。”
【第70句】:八仙桌上放盞燈——明擺著
【第71句】:【見上黃河也不死心】(慣)形容非常頑固,即使知道錯了也不改變。
【第72句】:千條小河歸大海,各種榮譽集體來。
【第73句】:【黃梅天十八變】釋義:指黃梅天氣候多變。例句:黃梅天……又以其對忽睛忽雨,諺有云:“黃梅天十八變。”
【第74句】:【困頭兒上不算計,圈底兒下卻算計】(慣)困(qun):古代一種圓形的糧倉。糧滿倉時不計劃用糧,倉里快沒糧時才開始計劃。比喻錢快花完時才注意節約。
【第75句】:懷里揣鏡子——心里明
【第76句】:擠牙膏——點一點來
【第77句】:二嬸待奶奶不好,卻總愛在人前吹自己多么孝順。小嬸生氣地說:“花香不在花瓣子的多少,人好不在嘴巴子的拙巧。”(山東·牟平)
【第78句】:【懷著鬼胎】(慣)比喻心里有不能告人的想法和隱情。 也作“懷著一肚子鬼胎”。
【第79句】:【雞吃叫,魚吃跳】釋義:吃雞吃魚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嘗到了活學活用、活雞活魚的甜頭。俗話講,“雞吃叫,魚吃跳”呢。
【第80句】:【黃金遍地走,單等有志人】(諺)指財富到處有,只等有志向的人去取得。
【第81句】:【求大同,存小異】大的方面謀求一致,小的分歧可以保 留。池莉《來來往往》:“都盡力克制自己,求大同存小異,相 互之間愈發地客氣了。”
【第82句】:茶館里的買賣——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第83句】:【乳老鴉笑話豬兒足——原來燈臺不照自】(歇)乳老鴉:小老鴉。 本指小老鴉笑話小豬的足黑,轉指人只看別人的短處,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常含譏諷意味。
【第84句】:【爛肉煮不出香湯】(諺)比喻素質低劣的人,說不出品味高雅的話或做不成讓人贊許的事。
【第85句】:【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諺)聽別人講說的次數再多,也不如自己親手做一遍效果好。指一切真知,都必須經過實踐方為可靠。 也作“眼過干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86句】:學戲不懂意,等于活爛泥。
【第87句】:【事到萬難須放膽】(諺)萬難:極度的艱難窘困。指事情到了萬般無奈時,就要放大膽量去做,不可瞻前顧后,畏首畏尾。
【第88句】:雞給黃鼠狼拜年——巴結到家反被害
【第89句】:【老虎借豬,有進沒出】釋義:強行奪取,不付代價。例句:“連個價錢也不容說定,就硬逼著把豬宰了。可是至今,連一文錢也不給。”說到這里,她揩著眼淚說:“大老板呵,你替我們想想,這不是合著了那句老話‘老虎借豬,有進沒出’么?”
【第90句】:【無婦不成家】(諺)如果沒個婦女主持家務,這個家就難以成立。指主婦在家庭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91句】:【叫好不叫座】原指戲曲受到贊揚,但買票觀賞者不多。 借指好事未被人接受。電視新聞( 2001,3,9):“據調查,社 區孤獨老人有一千個,而接受陪老服務的只有二十人,這項 事業叫好不叫座。”
【第92句】:【鐵公雞——一毛不拔】(歇)本指鐵鑄的公雞身上沒毛可拔,轉以形容人非常吝嗇。
【第93句】:【笛子吹走了調,并不比木魚好聽】釋義:比喻好話說過頭并不好,要實事求是。例句:亂捧場沒啥意思。笛子吹走了調,并不比木魚好聽。表揚也要注意分寸。
【第94句】:【順得姑來逆嫂意】兩面作難。相關的:起早了得罪丈夫, 起晚了得罪公婆。成語:左右為難。陸地《瀑布》:“一個人 為大眾辦事,總難免有人說好有人說壞。順得姑來失嫂意, 媳婦是不好當的。”
【第95句】:【搶棺材奔命】(慣)罵快跑的人是搶著去死。
【第96句】:【 天塌下來,地陷下去】謂遇到極大的困難,發生大的災難。 成語:天崩地裂。蘇童《妻妾成群》:“有一天即使天塌下來, 地陷下去,只要我們活著,就是我伺候你,不會是你伺候 我。”
【第97句】:亂麻團纏皂角樹——理不出個頭來
【第98句】:【老媽媽睡著吃干臘肉——是恁一絲兒一絲兒的】(歇)干臘肉:臘月里腌制后風干或熏干的肉。 恁:那樣。一絲兒:諧“意思兒”。 老媽媽牙齒不好,躺著吃干硬的臘肉,只好一點兒一點兒地撕扯著吃。指不必多說,點到就行。
【第99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見“喊天天不應,呼地地無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