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鍋爐上燒足氣的壓力表——直線上升
【第2句】:鄉里人進城——樣樣新鮮
【第3句】:谷子稗子堆一垛——好壞不分
【第4句】:床頭雞叫——啼(提)醒
【第5句】:我們村有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子女都怕自己吃虧,不愿贍養他,老人過得很凄涼。媽媽對我說:“他老人家是壁上掛團魚——四腳無靠的喲,你長大了可不能學那些不孝之子啊!”(湖南·邵陽)
【第6句】:魔鬼找妖怪——壞到一塊了
【第7句】:【正月】我國農歷每年的第一個月叫“正月”,為什么叫正月,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在先秦以前,以哪一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代以建寅的月份——現在的農歷正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建丑的月份——現在的農歷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以建子的月份——現在的農歷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后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朝代改后,把紀年的方法也改過來,樹立新政權的權威,直到漢武帝時,才最后確定以建寅的月份,作為農歷的第一個月——正月,一直通行到現在。再一種說法,正,是一年的開始。古代帝王都在每年的頭一個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稱為正(政)月。周朝時,許多國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處理,所以干脆叫正月為政月。那么,“正”月的“正”字又為何讀“征”音呢?據說與秦始皇有關,秦始皇名贏政,他嫌“正”字讀音與他的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諱,就下令把“正”月念成“征月”。從那時起,正月的“正”字,就讀成“征”音,延續至今。
【第8句】:【老何家的姑娘嫁給老鄭家——鄭何氏】(歇)舊時女子出嫁后,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冠以夫姓作為姓名。鄭何氏:稱嫁給鄭家的何姓女子,諧“正合適”。指正好符合實際情況或需求。
【第9句】:八月十五吃元宵——與眾不同
【第10句】:【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釋義:餃子最好吃,躺著休息最舒服。“不過”又作“不如”。“倒著”又作“躺著”。例句:周海亮開高嗓門說:“隨你們說出天來,我還是要吃餃子,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這是幾千年的老古語,還有個錯?”
【第11句】:【蛤蟆吞西瓜——開口不怕大】(歇)指人張口要價太高,使對方無法還價。常含譏諷意味。
【第12句】:【黃鱔泥鰍——差不離兒】(歇)黃鱔和泥鰍體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第13句】:糖漿里加毒藥——陰險毒辣
【第14句】:【腳桿子上綁大鑼——走到哪兒都當當響】(歇)腳桿子:腿。當當響:本形容敲大鑼發出的響亮聲音,轉喻出色、過硬或有名聲。贊揚人無論到什么地方或在什么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或很有名氣。
【第15句】:吃了麻繩子——盡說長話
【第16句】:六月里的蛤蜊——死不開口
【第17句】:禾草里藏龍身——農家出英才
【第18句】:棋逢對手——不相上下
【第19句】:老鱉找螃蟹——各有所愛
【第20句】:雞毛撣子——凈招灰
【第21句】:高山打鼓——名聲在外
【第22句】:【豬朝前用嘴拱食,雞往后用腳扒食——各有各的路】(歇)本指豬和雞覓食的方法不同,轉指人各有各的主意、方法或門路。也作豬往前拱,雞往后扒——各有各的路。豬往前拱,雞往后刨——各有各的高招。
【第23句】:【正月十六貼門神——遲了半月】(歇)門神:舊俗除夕或正月初一貼在門上的神像,迷信以為能驅逐鬼怪保平安。指行動遲緩,錯過了時機。常含譏諷意味。
【第24句】:老黃牛拖水車——原地打轉
【第25句】:甜瓜地里種甘蔗——從頭甜到腳底
【第26句】:亂麻一團——解不開
【第27句】:【瞎子發眼——豁出去】(歇)發眼:害眼病。豁出去: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去做。本指眼睛已經瞎了,再害眼病也不在乎;轉指沒有顧忌,舍得付出任何代價。也作瞎子發眼——豁出來。瞎子害眼睛——豁出去。
【第28句】:鬼兒爺拍胸口——沒心沒肺
【第29句】:【正月里弟剃頭死舅舅】“正月里剃頭”是外甥的一大禁忌,這一風俗遍布全國。它源于明清之際,與朝代更替有關。在《掖縣志》卷二《風俗》中提到“聞諸老鄉談前清下剃發之詔于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發之故思及舊君,故日‘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這就把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謎底揭開了。它的變化過程為“正月——思舊----死舅”。順治二年,清兵入主中原后不久,攝政王多爾袞代七歲的順治帝頒發了《剃頭詔書》,要求官軍民一律剃發,遲疑者按逆賊論處,會被處以極刑,當時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漢人自古把頭發看做是身體的一部分,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清政府下達的剃頭令,馬上激起了漢人的強烈反抗,甚至“寧為束發鬼,不作剃頭人。”江南地區反抗“剃頭令”的斗爭最為激烈,并最終引發了清初的“嘉定三屠”。這場斗爭最終以清政府獲得勝利而告終。隨著清政府統治的日益鞏固,在“滿與漢、共天下”的局面下,民族矛盾逐漸緩和,漢人剃頭也漸成習慣。但剃頭畢竟不是漢人的傳統,民間又不敢與官方公然對抗,就想了一個表示不滿的法子,皇上下詔正月開始剃頭,偏偏在每年的正月里,人人都不剃頭,以懷念祖先和傳統。后來,由于諧音的緣故,“思舊”轉化成了“死舅”,成為一種風俗習慣。
【第30句】:蟹子過河——隨大流
【第31句】:偷嘴貓兒——性難改
【第32句】:鯉魚吃水——吞吞吐吐
【第33句】:畫上的美女——凡人不配
【第34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釋義:道:道行指僧道修行的功夫。魔:“魔羅”的簡稱,指破壞修行的惡魔。原是告誡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誘惑的一種說法。后用來比喻一種力量超過另一種力量。例句:哼,你別臭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那手法到底騙不過咱們丁主任的眼睛。
【第35句】:石頭落水——越往下越厲害
【第36句】:大刀斬小雞——小題大做
【第37句】:麥稈吹火——小氣
【第38句】:蕎麥皮里擠油——死摳
【第39句】:大姑娘趕嫁妝——算日子
【第40句】:【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歇)滾湯:開水。指在場的全都逃脫不了死亡的下場。也作滾湯潑老鼠——一窩兒死去。熱湯潑老鼠——一窩兒都完蛋。
【第41句】:韓信墓前一聲嘆——埋沒了英才
【第42句】:石沉大海——無影無蹤;杳無音信;有去無回
【第43句】:斑鳩下蛋———對
【第44句】:【嗑瓜子兒嗑出個臭蟲來——什么仁兒都有】(歇)仁兒:諧“人兒”。指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也作瓜子里出臭蟲——啥仁都有。吃瓜子吃出個臭蟲來——啥仁都有。
【第45句】:鍍金的菩薩——不經擦
【第46句】:八月十五吃年糕——還早
【第47句】:老虎的崽兒———個
【第48句】:媽媽總是說我考試得不到第一名。我問她小時候的成績怎么樣,媽媽說:“我小時候啊,考試成績總是額頭上挑扁擔——頭挑(第一)。”(江蘇·常熟)
【第49句】:瓦罐子和土坯子——穿的貨
【第50句】:棺材里的臭蟲——咬死人
【第51句】:雞毛當令箭——大驚小怪;假傳將令;輕事重報;小題大做
【第52句】:【林大哥——木木的】(歇)“林”字由兩個“木”組成。形容人遲鈍、死板。
【第53句】:進了籠的烏——翅膀再硬也飛不了
【第54句】: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饑寒交迫
【第55句】:開刀不上麻藥——硬干
【第56句】:【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歇)冠:前一個“冠”字指雞冠,后一個“冠”字指帽子,都諧“官”。指官職得到提升,含諧謔意味。
【第57句】:打掉了牙齒往肚里咽——忍氣吞聲:有苦說不出
【第58句】:劉阿斗——扶不起
【第59句】:辣椒粉吹進鼻孔里——嗆(犟)得很
【第60句】:立足摘星——眼高手低
【第61句】:狗尾巴續貂——頭尾不相稱
【第62句】:我們繪畫小組約好去公園寫生。一到家,我便沖著奶奶大喊:“奶奶,周六我去公園玩!”奶奶一本正經地說:“跟你爸爸請示去,我可是燈草做的拐杖——做不了主。”(江蘇·海安)
【第63句】:口渴打井——來不及
【第64句】:鐵公雞鐵公雞請客鐵公雞上宴席——毛不拔
【第65句】:【拉車不松套】借指做事認真。成語:一絲不茍。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不論是生者還是死者,人人都有一頂‘英雄帽’:彭樹奎——拉革命車不松套的老黃牛。”
【第66句】:【金簪兒掉在井里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歇)簪兒:別住發髻用的條狀物,一端略尖,用金屬、玉石等制成。只是:就是。指屬于你的終歸是你的。也作“金簪兒掉在井里——是你的就有你的”。
【第67句】:神仙女下凡間——天配良緣
【第68句】: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第69句】:拿著鑰匙滿街跑——當家不管事
【第70句】:【老牛掉在水井里——有勁幾使不上】(歇)指陷入困境,有本事無法施展,或有辦法用不上。也作老牛掉井里——有力使不上。老牛跌到井里頭——有勁兒沒處使。
【第71句】:劉備對諸葛亮——無話不說
【第72句】:貓額上畫王字——虎頭虎腦
【第73句】:柳樹上落鳳凰——遲早要飛
【第74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歇)鬼話:本指鬼說的話,轉指不真實或沒道理的話。指說的全是謊話,胡說八道。含責罵意。也作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閻羅王出告示——凈是鬼話。
【第75句】:口袋里盛娃娃——裝人
【第76句】:白露寒露——兩露(路)子的事
【第77句】:快馬左兜右旋——抖威風
【第78句】:【老虎吃螞蚱——零打碎敲】(歇)本指零碎地吃,轉喻零敲碎打地消滅或整治。也作老虎吃螞蚱——碎拾掇。老虎撿螞蚱墩兒——碎拾掇。墩兒:堆兒。
【第79句】:八月里的核桃——擠滿了仁(人)
【第80句】:狗逮老鼠貓看家——就生避熟
【第81句】:錢塘江的潮水——看漲
【第82句】:登著軟梯上飛機——扶搖直上
【第83句】:【鵝吃礱糠鴨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歇)礱糠:稻谷礱過后脫下的外殼。指人各有自己的福分。
【第84句】:三橫加一豎——想稱王了
【第85句】:老虎上吊——懸虎(玄乎)
【第86句】:人家叫往東不敢往西——傀儡
【第87句】:狗吐舌頭——熱過火了
【第88句】:吃飯舔碗邊——窮相畢露;吝嗇鬼
【第89句】:門角里晾衣裳——陰干
【第90句】:倒拿望遠鏡看人——把人看小了
【第91句】:古廟里的石像——老石人(老實人)
【第92句】:半路上的新聞——道聽途說
【第93句】:鴨子的巴掌鴨子的腳板——聯成一片
【第94句】:外國人合影留念——全是洋相
【第95句】:疤子上生瘡——壞到一塊去了
【第96句】: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第97句】:秀才的書箱——里面有文章
【第98句】:母老虎地頭蛇——惹不起
【第99句】:蘿卜地里栽大蔥——想冒頂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比白天厲害]比白天還亮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