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哲理禪語】秋來,葉舞,一季秋涼,一季心語;風起,雨落,一程風雨,一程心情。人生的季節,總是來來往往,歡樂有時,憂傷有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一顆恬淡的心,淡觀花開,靜聽雨落。
【第2句】:【佛心禪語】白馬紅纓衫色新,不是親家強來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夢中光景醒時因,醒若真時夢亦真。莫怪癡人頻做夢,怪它說夢亦癡人。些小言辭莫若休,不須經縣與經州。
【第3句】:【禪心佛語】您如何詮釋禮貌?佛曰: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系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
【第4句】:此苦圣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圣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79經
【第5句】:【禪心佛語】真境無相,真智無知。常覺常照,常照常覺。奔放常流,是真亦妄。返觀內照,是妄亦真。真生空,空生有。
【第6句】:【禪語人生】有一年仲秋,景岑禪師與仰山禪師一起賞月,仰山禪師指著天空說道:“這個大家都有,只因無明,不能充分使用。
【第7句】:花落傷多,人心墻多。心量大小決定了人生苦樂。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裝不下大格局。當我們能為別人考慮,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一念利他,心的格局便不一樣。
【第8句】:【修心禪悟】人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精神和氣魄才是真正的勝利,信念是人生的太陽。失敗不失志,不言放棄,失敗不失智,冷靜面對,失敗不失勇,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只有堅持,你才能繼續前進,收獲成功。
【第9句】:【禪語人生】相反,由于不明此理,許多人死死抓住貪執之境不放,結果就像以手握沙一樣,握得越緊,沙子流失越多,最終不但一無所獲,而且增加了自己的不幸。
【第10句】:【佛心禪語】具有上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上等的悲憫與加持;具有中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中等的悲憫與加持;具有下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下等的悲憫與加持;根本沒有信心之人,得不到i寶之絲毫的悲憫與加持。
【第11句】:【佛言禪語受用一生】人生,需要努力,更需要學會選擇。無論是在何種情況之下,生活不是簡單的取與舍,不要斤斤計較失去的,得到的要比失去的更珍貴。你只有懂得了,才會懂得擁有,懂得。
【第12句】:【禪語人生】我們中有些人認為自己是菩薩,認為真實存在的眾生,承受著真實存在的痛苦,需要我們的幫助。不過,如果一名菩薩執著或固化于認定“眾生”是一個實體,那么這位菩薩只不過是在積聚痛苦的因。
【第13句】:【禪心佛語】第六種就是“慈忍”。對于我的種種無理取鬧,是愚癡的人所為,我要憐憫他,因此我就要度他。這就不是要報復了,最初一步只是不報復,后來想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度脫。
【第14句】:眾生不解修道,便欲遣除煩惱,不知煩惱本空,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研討。(梁)寶志《道體不二歌》
【第15句】:【禪心佛語】人世間有多少的愛能生死白頭,又有多少的情可以天長地久?所以你選擇共度一生的未必是你最愛的,你最愛的未必能和你共度一生。
【第16句】:若人無實語,小人中小人。實是法之階,明中第一明。實是解脫道,財中第一財,救中第一救。《正法念處經》卷八
【第17句】:【禪心佛語】佛說: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第18句】:【禪心佛語】人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每一剎那都在變,上一剎那的你不是這一剎那的你,這就是無常。我們要常思無常,過去的已過去,未來還沒到,只有當下才屬于自己,把握好每一個當下,活出人生的意義。
【第19句】: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世方式,就像一串葡萄到手后,有人挑最好的先吃,有人把好的留到最后吃。從表面上看,第一種人是樂觀的,第二種人是悲觀的。可是正由于之前的選擇,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卻只剩下回憶。
【第20句】:生于此世界,我們融入它,但保持清醒;我們熱愛它,但不抱幻想;我們為它奉獻,但不懷期望;我們欣賞它,但不沉溺;我們感恩它,但不纏綿。
【第21句】:【禪心佛語】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業障。障礙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礙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對著境界而生出一種執著,就是情感。見到境界,便生執著,這皆是情感的作用。
【第22句】:【禪語人生】在那一刻,我仿佛看見全部天下崩潰在我的眼前。廢墟中那一片片的瓦磚都刻有鮮活的記憶,而今安靜地貼在大地上,即便我有多警惕保持行走的安靜,終究會發現,自己只是一個被記憶放逐的人。
【第23句】:【禪語人生】正因為我執的存在,才會有擔憂、恐怖、迷茫、孤獨。一旦認清我執只不過是紙老虎,一切痛苦自然解脫,你會發現:天地是如此廣闊。
【第24句】:【禪語人生】無所住不是冷血動物,無所住是很有感情,只不過是隨緣而已。真正的諸佛菩薩都是很有感情的人。感情是建立在智慧跟理性之上。
【第25句】:【佛家禪語】愿每個人都懂得愛的真諦:愛是奉獻而非占有,愛是隨緣而非強求,愛是坦誠而非謊言,愛是清凈而非功利,愛是包容而非狹隘,愛是溫暖而非冷漠,愛是智慧而非愚昧。敞開你的心扉,將真愛的能量釋放。
【第26句】:當你還是一只貓的時候,記著你的目標要成為一只虎。當你成為一只虎的時候,別忘了你曾經是一只貓。心態要高,姿態要低。不要看輕別人,更不要高估自己。
【第27句】:何必外求: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想求明心見性;其實佛性人人本具,并非向外求得;但人皆未覺察自己內在的本性,仍然向外尋找,結果徒勞往返,浪費了寶貴的人生與心力。
【第28句】:【圣經文案】248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里,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
【第29句】:【善惡果報】去惡行善多積德,前程遠大福滿門。圣凡只在一念生,不必人我是非爭。萬類本來同一體,何不齊心出苦輪。學法修行言勿多,老實至誠用工夫。說一不二能做好,便是靈山古彌陀。
【第30句】:【禪心佛語】春天來了,花自然會開。秋天到了,葉自然會落。不用炫耀一時的得意,心持一份凝重,路才走的穩妥。
【第31句】:往日的繁華。如花瓣在秋風中已凋零,已消逝。留下殘花,余香。拈花一笑,對酒當歌,哀笛迎風而奏晚風輕拂。禪坐靜心、云水禪心。如水人生,單純見底;云海煙波,飄拂于心。
【第32句】:我們生活在塵世中,什么人都可能遇上,什么事都可能碰上,會有人說你好,也會有人說你不好。但只要我們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不必執著于他人的評判。
【第33句】:【禪心佛語】美滿的生活人人向往,卻是羨慕不來的,于是決定,羨人不如慕己。自己的心靈豐盈而透徹,也就明白了必要的放棄和必要的追求。我始終相信,一個羨慕自己的人,生活中一定會有著許多自得其樂的驚喜與美麗。
【第34句】:在家出家共相習近,同喜同憂,同樂同苦,凡所為作,悉皆共同,是名習近相贊嘆。《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1經
【第35句】:【心靈禪語】樂觀的心態來自寬容,來自大度,來自豁達,來自開朗,來自善解人意,來自與世無爭。人生沒有完美,想通了、想開了就是完美。
【第36句】:不要處處爭強好勝欣賞他人,即是莊嚴自己。如果你老是想贏對方,即使獲勝了,那也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第37句】:【禪語人生】志雖渺小,卻是自己的追求。當你刻意地追求時,它就像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專心致志之時,意外的收獲已悄悄來到你的身邊。
【第38句】:【佛心禪語】做人和學佛首先是大悲心和出離心,但隨后而來的如果不是智慧心、那將會自誤誤人。性情上溫和是善,原則上溫和是惡。做人重視過程、做事需要結果。
【第39句】:“放下、再放下”,可以說是一個追求幸福的妙方。如果我們都像佛陀指示的那樣能夠放下,我們就一定可以和幸福相遇。所以圣人言:懂得放下,才是大智慧。
【第40句】:外表的瀟灑只是一道景觀,內心的淡泊才是一種境界。努力讓自己保持一種超然清靜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風清云淡寧靜的日子,讓一片溫馨淡泊、快樂真實縈繞心頭。
【第41句】:【禪心佛語】生活就是這樣,無論是誰,只要以一種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風風雨雨,那呈現在他面前的必將是火紅的太陽美麗的花朵。反之,若將自己沉囿于悲憂低落的圈套中,再美麗的生活也會黯然無光。
【第42句】:【禪語人生】我們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為很多事情看不透,對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執著了,因而在念佛的過程中,自然難以相應,煩惱妄想無窮無盡。
【第43句】:【禪語人生】相見是緣,不見亦是緣,相逢是緣,別離亦是緣。塵世兩茫茫,都在來回間。見與不見,何苦貪戀。見與不見,一笑之間。
【第44句】:人生體諒很難,理解不易,生活最好懂得體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管是筆直的坦途,還是阡陌的小道。
【第45句】:正如神秀大師說過,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保存心態的寬松,簡化生活的負累,多少爭執成一笑,人生深刻在心平。
【第46句】:【佛心禪語】嘈雜紛亂的塵世里趔趄獨行,尋找心靈中那方凈土,將俗世的欲望、喧囂浮華拋盡,天穹蒼茫,風稀月明,獨守一懷淡泊在空靈。
【第47句】:【知足歌】人生盡是福,惟人不知足;思量肩擔苦,步行便是福;思量走路苦,騎驢便是福;思量饑寒苦,飽暖便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思量露宿苦,藏頭便是福;思量荒亂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無業苦,傭工便是福。
【第48句】:【禪心佛語】人只要具有了淡泊之心,想法簡單了,淡定了才不會為塵俗所迷,為物欲所困,為誘惑所動。生活需要擁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顆自由的心,一份簡單細致的人生態度,用最自由的狀態去演繹生命的真諦。
【第49句】:欣賞著美麗的月景,我們想到了什么?是否會發現月亮的光明象征著人們的智慧,月亮的圓滿象征著人們的福德。此刻天空的明月啊,正是我們修行的祈愿,何時能像她一樣,智慧的光輝明亮而普照,福德的資糧充盈而圓滿!
【第50句】:歲月無心也有心,更多的讓你讓我讓他些許珍惜,些許感動,些許執著。不需說,是沒人懂得;不想說,是一直沉默;不愿說,是心緒難釋。
【第51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道路從未有過筆直,都是彎曲的。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從幼稚到成熟,從失去到得到,從幼到老。
【第52句】:眾生有煩惱,是因為我執的關系。以“我”的自私心理為中心,不但使自己痛苦,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跟著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養性中,造就健康、幸福的人生。
【第53句】:【禪心佛語】天地萬物,乍看各自為政,實則萬物同體,互依互存,舍棄一物都是不健全的存在,人生存在先論態度,后論價值。
【第54句】:【禪心佛語】生活中,一個有自制能力的人,才能夠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與人與事,才能夠進退有度,并保持著寧靜中的“大氣”或“靜氣”。
【第55句】:【禪語人生】蕓蕓眾生處在這個婆娑世界,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很幸福、快樂;但是事實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唯有多行善、多結緣、多講好話、多散播歡喜的種子,才能少計較、少煩惱、少發脾氣,疏解對治暴戾的困擾。
【第56句】:【禪心佛語】德智行天下:人間世情反復無常,人生之路崎嶇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讓一步的道理;在走得過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給予人家三分的便利,這樣才能逢兇化吉,一帆風順。
【第57句】:【禪語人生】愿望: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哪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因為愛是宇間的真諦。
【第58句】:恒路法師:看人間,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那顆包容的心,人間多少錯,最錯是執著,人生多少失誤,悲催還是耽誤,風雨來去,花開易落,人間走過,不要錯過。
【第59句】:【禪心佛語】能做到孝養雙親,我們可以稱之為孝子;能做到弘揚孝道,以至“孝行天下”的人,真可謂是民族的大孝子。
【第60句】:【禪心佛語】面對生活里種種糾結的煩惱,不妨提醒自己一句,真是個笨蛋,也可以鼓勵自己一句,希望找到自己能夠堅強的理念,讓生活重新開始,或者向積極改變。
【第61句】:每個人的心,都如同洋蔥一樣,被層層包裹起來;你想得到,總是要花時間,并且伴隨著眼淚和痛苦,所以啊,別相信瞬息間愛上你的人,那都是一時的情緒而已;真正愛你的人,都是為你哭過、傷過和幸福過的,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第62句】:【佛心禪語】佛陀原諒了弟子的無知舉動,并為那伽波羅尊者作了記說:“瞿曇家中極大廣闊,斯等于未來世亦當使得清凈之法。”佛陀博大悲懷由此可見一斑。(【第5句】:【第20句】:)
【第63句】:【佛心禪語】妄念就是不真不實在的念頭,虛妄不實在,盡打妄想。顛倒就是明知這是不對的,卻偏要做,又狡辯說這個對。——宣化上人
【第64句】:每一個人都不免有時厭倦、煩悶和不滿足。逢到這種時候,就是我們把自己設想到一個更沒希望,更辛苦,更困難的境地的時候。幸福是需要比較的,它沒有止境,沒有標準,而只是看你對它的認識如何,及看你對它怎樣解釋而已。
【第65句】:【醒世文】才過三寸成何物饞什么。死后一文帶不去吝什么。前人田地后人收估什么。得便宜處失便宜貪什么。舉頭三尺有神明欺什么。榮華富貴眼前花傲什么。他家富貴前生定妒什么。前世不修今世苦怨什么。
【第66句】:【佛心禪語】八萬四千煩惱的根其實就是無明。無明是不明了真相的一個念頭,模煳的一種狀態。作為凡夫,目前我們所認為與認定的一切都離不開無明;叁界輪回中,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其實都是種種錯謬的認知和念頭。
【第67句】:財富再多,總有用盡的時候;地位再高,總有衰敗的時候;名譽再大,總有失去的時候;親人再多,總有離散的時候;身體再好,總有衰老的時候。只有內心的覺醒才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至高無上境界。
【第68句】:【禪心佛語】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第69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煩惱的心情,懲罰的是自己,不開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處理了,上蒼只眷顧那些堅強的人,不放棄信仰的人,快樂只圍繞那些知足的人。
【第70句】:【禪語人生】越是無風靜定的燈光,越能顯發靈明的光芒。禪定與般若亦是一樣,越是甚深禪定,越能激發出般若智慧。
【第71句】: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和快樂,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誠懇地愿意去播撒幸福和快樂的種子——斷惡行善。所以多數人越尋求幸福和快樂,越會適得其反。這就是生死永無止息的原因,更是痛苦無窮無盡的理由。
【第72句】:【禪心佛語】沒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里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并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
【第73句】: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放債圖利,吃酒圖醉。英雄無歲,江湖無輩。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善化不足,惡化有余。人要忠心,火要空心。矮子淘井,越淘越深。
【第74句】:【道家經典禪語】延參法師:生活總是在啟示,人生地不熟的前方,是疲憊不堪還是峰回路轉,也都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如何努力而改善,不必要埋怨幸運多遙遠,記得鼓勵自己,幸運正在趕來的路上,或許是幸運太沉的住氣而已。
【第75句】:【佛心禪語】自歸依佛,當愿眾生,體解大道,紹隆佛種。自歸依法,當愿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依僧,當愿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第76句】:【禪心佛語】日本兵用刺刀瘋狂地刺殺,老百姓尸體遍布整條整條的街道,鮮紅的血匯成一條血河。日本兵喪心病狂地奸淫殺戮,南京城一下子變成了一座死亡之城。
【第77句】:【禪心佛語】人生要是就是去貪、去爭、去攪,貪的虧天理,欠天上債;爭的虧道理,欠人間債;攪的虧情理,欠陰間債。倘若三個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債,哪能有好結果?貪就是過,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第78句】:出離需要的不是勇氣與決心,而是所有的善意與清醒。我們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塵榮辱,其實都不過是一場戲。一個修行者要有足夠的禪定,才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徑,看云林綠野,落雁平沙。
【第79句】:心掛兩頭,事情做不好,懶也懶不夠,一頭都顧不上。正確的做法是:做事就認真去做,懶散就盡情去懶,不要糾結在兩者之間。
【第80句】:初發心堅固有二事,于諸眾生起真凈心:一者安隱心,二者快樂心。安隱心者,為諸眾生除不善處,安置善處;快樂心者,貧乏眾生無所依怙,能以攝法等心饒益。《菩薩地持經》卷一
【第81句】:若有得見普賢菩薩,若得承事,若得聞名,若有思惟,若有憶念,若生信解,若勤觀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覓,若興誓愿,相續不絕,皆獲利益,無空過者。《華嚴經》卷四十,十定品
【第82句】:要得夜明珠,就得下大海。要想闖天下,學好昔通話。要做本分人,莫做偽君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葉落各有期,花開自有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
【第83句】: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討厭一個人,也不要對他惡言惡語。做人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如果你是一個舉止言行優雅的人,請不要為了一個你討厭的人壞掉你的本質。
【第84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平靜得自于正確的見解。如果沒有正見,不論我們所在何處,都無法止靜下來,智慧也不得而生。
【第85句】:學佛是要轉換身心氣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我們長期的積累,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把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無明煩惱不斷地在持戒、修定、證慧的過程中斷除。
【第86句】:生活的禪法,是一種為人處事的關懷與分享,信任與平衡,生活的禪法卻往往以沉默無形的形態存在,來源于內心的厚重,對生活的禮貌和坦率。
【第87句】:【禪心佛語】儒家主張凡事求諸己,日省吾身三次;禪者則認為隨其心凈則國土凈,故有情眾生都應隨時隨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葉,即所謂“佛塵掃垢”,還自己一片清靜。
【第88句】:我曾在佛前與你緣定三生,卻可惜路途遙遠與你有緣無分;現只在堂前為汝永世禪燈,不奢求轟轟烈烈,只愿能平淡安存。
【第89句】:【禪心佛語】青春,是與七個自己相遇。一個明媚,一個憂傷,一個華麗,一個冒險,一個倔強,一個柔軟,最后那個正在成長。
【第90句】:【禪語人生】在研究過那些知名男女后,我發現,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做手邊諸事都用盡全力、以極度的熱忱努力不懈。
【第91句】:【禪心佛語】人生是晴天,又是陰天;是雨天,又是雪天;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當你掉入泥沼之中,別老是想著靠別人,要知道那擺渡生死的小船正握在你的手中,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戰勝自己,擺渡出去。
【第92句】:【禪語大全】許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緣于內心里的不甘心、不滿意、愛計較;其實,想明白了,才覺得人生不過就是這么一回事,你糾結也好,你快樂也好,你痛苦也罷,24小時的一天,終不會多一秒,也不會少一秒。
【第93句】:芳華輕逝,淚灑菩提,我們每一天都在憧憬未來的美好,擁禪心渡慈航,如花似玉的年華,轉眼如云煙消失的無影無蹤,淚珠紛紛落下,悲傷著你的悲傷,痛苦著你的痛苦。
【第94句】:【佛心禪語】要有道德心,要以道德作為標準。正是:寧可守道貧賤而死,不可無道富貴而生;寧可持戒進德而死,不可失戎顯達而活。有道,無道,有法,無法,是為君子,小人之別也。——星云大師
【第95句】:【佛家關于善良的禪語】現實不是勵志片,成功并非必然結局。如果只是片面崇拜成就,那么我們追尋成功的歷程必然充滿著盲目與不理智。這些曾經鼓舞著我們前進的號角聲,會幻化成為成功路上的陷阱,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跌倒。
【第96句】:【禪心佛語】九、人之所以痛苦一是求不得,二是放不下,都是欲望的驅使;智者把放下當前進,愚者把放下當絕望,放下的高度,就是快樂的程度;一個人快樂的前提不是他有能力改變世界,而是有恒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
【第97句】:【佛家禪語形容人生】佛之所以為佛,不僅靠大徹大悟的智慧,還要靠無比高尚純真的感情,因此,佛法主要由兩條主線構成,即大智和大悲心,它是佛的靈魂,也稱“佛父”和“佛母”。
【第98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可高興的,也沒有什么可傷心的,都是演戲,緣來緣去,很正常,已經看透了,已經都弄明白了,不會為這些動心,這叫如如不動的心。
【第99句】:在人際交往中,偏執于“我是對的,錯的是別人”,毫無意義,關系的疏離,感情的疏淡,卻是實實在在的損失。為了無意義的偏執而蒙受損失,顯然并不明智。
上一篇:天涯經典摘錄說到心坎的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