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家禪語】在輪回的大牢獄里,很少人擁有出離的勇氣;在生死的大苦海里,更少人擁有解脫的智慧。
【第2句】:【禪心佛語】求簽算卦,說到底是對自己沒信心,只好寄希望于外在。人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心念和行為,便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第3句】:【禪語人生】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每一個當下的幸福,這種幸福是如此的可貴。
【第4句】:【經典佛語】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于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第5句】:佛陀一再教誡我們:要好好調節自心,把嗔恨、怨嫌之心轉化為愛心、寬心,時時刻刻寬恕別人,發揮愛念。
【第6句】:【禪心佛語】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己責;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擔當。
【第7句】:【禪心佛語】若于清凈心中加上任何一種見(我見、法見等)束縛在某種范圍內,即是無明。
【第8句】:每一個人都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個人的幸福與否,完全取決于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
【第9句】:【禪心佛語】每天早上醒來,你荷包里的最大資產是24個小時——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的材料。
【第10句】:行者諸心、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以是義故,名為覺意三昧。(隋)智顴《覺意三昧》
【第11句】:【佛心禪語】理解:(地獄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你的心和由心生出的欲望和痛苦。欲望越強烈,痛苦就越強烈。當內心寧靜如一塵不染。地獄者,非地獄,是名地獄。)
【第12句】:蕓蕓眾生,又有多少人放不下手中的“筷子”,放不下手中的權力、金錢和美色,而活活地給“撐死”啊!
【第13句】:【禪心佛語】對于慈地比丘的錯誤,大家要搞清原因,耐心勸導,多做思想工作。
【第14句】:心莫向外求:沒人能替你成功,沒人能替我們成功,只能靠著一雙手,撐起屬于自己的一片天:靠著~雙腳,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第15句】:【禪心佛語】您如何詮釋禮貌?佛曰: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系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
【第16句】:【禪心佛語】如果內心想好事情,那它就像香一樣是芬芳的,我所謂的想好事是指內心沒有貪瞋癡。
【第17句】:生活不是只有溫暖,人生的路不會永遠平坦,但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價值,懂得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對。
【第18句】:不要把生活里的故事想象的多么復雜,生活樸素的不過就是一道平常的菜,快樂也罷,煩惱也罷,不過就是油燜茄子罷了。
【第19句】: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歡喜心,便可以接觸到慈悲心。如果常常修煉慈悲心,便能得超然的靜心。
【第20句】:【禪心佛語】面湖而立,沒有什么比觸摸自己的心音更動魄的了。誰會等待,誰會如約而至,誰會陪我地老天荒。
【第21句】:是什么讓我們躊躇不前,內心有力量的人不會輕易被失敗打倒,他們會在遭遇失敗時,繼續邁出嘗試的步伐。
【第22句】:【佛語悟道】在這里看起來的好事,在哪里卻成了壞事。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
【第23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價值,在于社會需要,需要的人越多,價值就越大。人生越尊重客觀規律,越能超越自我,越能超越自我價值就越大。
【第24句】:發脾氣對內對外都是煩惱,對內是指自己生煩惱,對外是指困擾他人。——證嚴法師
【第25句】:【禪心佛語】名相是世俗社會使用的方便,內心不要被它障礙、束縛。一個境界對自己的影響,意味著自己內心對它的認知;如果能夠解開內心的執著,便可自在于外境。
【第26句】:根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文化的瓊漿玉液,仿佛一壺陳年的老酒,歷久彌香。
【第27句】:【佛家禪語】內不隨念轉,念起即覺覺即智;外不隨境遷,境顯即幻幻即空。空雙運,是真正的佛教禪定。
【第28句】:人類社會是一個競爭型的社會,無論從事哪行哪業,都免不了競爭,免不了遇到他人明里暗里的干擾,能不能克服人為的障礙,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第29句】: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使人產生排斥的心。所以,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第30句】:要救世必須先救心,心誠則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須先從個人的修養開始做起,然后再以一個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響其他的家庭,則家家和睦,社會安詳和樂。
【第31句】:【佛心禪語】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當別人認為你很好的時候,你確實很好;當別人認為你不好的時候,你比以前還要好。活自己的灑脫,管那些浮云呢。
【第32句】:【禪心佛語】懶云:如果能夠徹底放下,當下打破知見情識,當下就能明心見性。否則,幾十年枯坐,依然不能云開見月。
【第33句】:【佛心禪語】別再為錯過了什么而懊悔。你錯過的人和事,那是與你的緣分未到,也或是有緣無分。
【第34句】:【禪語人生】相聚和離別,仿佛一個轉身,一圈接著一圈,連成生命的舞蹈,有的人還會回來,有的人知道再見太難。
【第35句】:當家、住持地位很高,心要很下,下賤、下作才相配,才穩,才能沉到底。位高心也高,必然不穩,會顛覆——不是別人顛覆,是自己翻倒。
【第36句】:提放自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后的大徹大悟,是感悟人生的喜樂哀愁之后的身心空靈,也是一種走到蜿蜒小徑盡頭之后的豁然開朗,曲徑通幽處,別有洞天。
【第37句】:【禪語人生】消極的出世并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地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第38句】:【禪心佛語】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從來硬弩弦先斷,自古鋼刀口易傷。
【第39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必須把覆蓋在真我之上的虛偽面具撕下來,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第40句】:【禪心佛語】如果說我們能時常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那么我們就是自己的佛。求人不如求已,自己才是自己的觀音菩薩。
【第41句】:【佛家禪語】愛惜生命并非計較壽命長短,而是應時時提高警覺,把握分秒利益人間。
【第42句】:在家逼迫如牢獄,欲求解脫甚為難,出家閑曠若虛空,自在無為離系著。《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
【第43句】:一個人只要選對了路,下定了成功的決心,“精進不止”,終能成功。當然,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始終保持至誠之心,永不動搖,才能心想事成。
【第44句】:【圣經文案】505他又對我說:“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啟21:6)
【第45句】:既然無法讓大山走近我們,何不主動走近大山?既然無法讓一些人和事符合主觀看法和想法,何不放下主觀包容那些人和事?
【第46句】:“千里之路,始于初步”,無論多高深的道行與學識,也是要從尊師做起。師長是迷途的明導、暗室的慧燈,能啟蒙我們的良知本性,開啟我們的智慧。
【第47句】:【禪心佛語】如果大家都被教化,那世界可以和平。如果一半人被教化一半人沒有,那會變成欺壓。如果大部分人沒有被教化,那么隨時都有戰爭。
【第48句】:【禪心佛語】佛說: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第49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煩惱,但有些并不是煩惱,人們也把它當成煩惱。
【第50句】:【禪語人生】無論何時何地,如果你沒有做出成績,你就永遠是受別人擺布的棋子,甚至是一枚棄用的棋子。所以很多時候你需要用成績證明你的存在。
【第51句】:【佛家禪語】要看清人生的道理——以布施心轉慳貪,以慈悲心轉嗔恚,以智慧心轉愚癡。
【第52句】:諸法畢竟不生,但有假名,都無自性。《大般若經》卷四二一,無邊際品
【第53句】:【佛家禪語】沒有吃過苦的人生,就無法真正探討道理,也無法充分發揮良能。
【第54句】:鳥必學飛也,而后毛羽成;舟必學操也,而后江河濟;松柏必歷歲寒也,而后貞干堅。行人必以佛祖自期也,而后成佛祖。(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五之一
【第55句】:是真報身,有始無終,壽欲劫數,無有限量,初成正覺,窮未來際,諸根相好,遍周法界。《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
【第56句】:【佛心禪語】不要讓忠誠變成盲從,讓警告成為怯懦,信心成為自大,信念成為固執,修正成為弱點,謙卑成為卑屈。
【第57句】: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名利與感情,而是慈悲與智慧。因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覺覺他。
【第58句】:無心之過是可以諒解的面對無心犯錯的人,要知道,他正陷在深深的內疚中,這時哪怕只是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輕輕的安慰,都足以融化他心里的冰雪。
【第59句】:【禪心佛語】每個人的八識田中皆有一畝地,下善種,下惡種皆是自己的念頭。
【第60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第61句】:【禪心佛語】謹慎不惟諾,善良不懦弱,練達不草率,穩重不寡斷,誠實不虛偽,忠厚不愚蠢,自謙不自卑,自信不自負,剛毅不固執,果斷不冒失。
【第62句】:【禪心佛語】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第63句】:【禪語人生】一件善事,正像一枝蠟燭,在這罪惡黑暗的世界上大放光輝。
【第64句】:【禪心佛語】對佛教徒來說,所謂的佛性,或說覺醒的能力,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是毫無二致的。所以兩性就本質上而言,是完全平等的。
【第65句】:直須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人生如覺,人死如夢,所以夢中念得佛的人,臨死自然不亂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八,法語示眾念佛
【第66句】:若菩薩見病眾生,以惡心瞋心不贍養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養,犯輕垢罪。《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第67句】:【禪心佛語】生活中的開心大笑,不是笑別人可笑,不是笑世界可惱,不是笑人生無聊,只是笑一笑,自己給自己的生活準備一幅良藥,笑一笑,少卻生活中的許多煩惱。
【第68句】:【佛心禪語】《禪》刊:如果這個問題沒有定位好的話,下一步可能就不好展開。如果僅歸結為一個宗派的話,可能就把自己捆起來了。
【第69句】:【禪心佛語】人要學會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創造財富,養護自己和家人,不要好逸惡勞,好吃懶做,游手好閑,成為家庭的懶漢,國家的負擔。
【第70句】:【禪語人生】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們要善用分別心,學會如理思惟,以此扭轉我們的妄見,樹立人生的正見。進而要超越分別心,開發無分別智,方能通達空性。
【第71句】:看世事,別堵了。看人間,別冷了。看別人,別矮了。看自己,別高了。看古今,別淺了。看人生,別窄了。
【第72句】:【禪語人生】在惡意的人群中不懷惡意,在拳握刀拔的人群里言行溫順,在與執著的人相處而能不執著,是謂圣者。
【第73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讓他從此忘記你,那你就以你一貫的樣子去見他;而如果你想讓他從此忘不了你,那就以一個顛覆性的面貌去見他。
【第74句】:【禪心佛語】靈魂在耕耘中凈化,信念在耕耘中升騰。轉首回望,耕耘后是片清新的天地,是絢麗的人生。
【第75句】:【禪語人生】信步流連中,見一位在枯樹下潛心打坐的佛門老者,其入迷之態止住了我的腳步。
【第76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一場戲,在等待中錯過了美麗。正如歌中所唱:該出手時就出手。因為幸福就在你身邊。當你付出時,愛以從你身邊輕輕劃過,留下的是悔恨、遺憾。
【第77句】:【佛家禪語】金融風暴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風暴;景氣不好不必驚慌,怕的是人心不安。
【第78句】:當一件事情已成定局,無力挽回時,我們不妨隨性轉心,以歪就歪地偷著樂。有時生活中的美妙也往往都是發生在絕處盡頭,而峰回路轉!
【第79句】:【禪心佛語】將心安住于當下的身心狀態,這就是正念正知。這就是修行。
【第80句】:【禪語人生】用知識的浪花去推動思考的風帆,用智慧的火星去點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創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學的力量去強勁騰飛的翅膀。
【第81句】: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梵網經》卷下
【第82句】:【禪心佛語】過著與良心背道而馳的生活,即使別人沒有損失,自己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卻也已經夠受的了。
【第83句】:【禪語人生】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84句】: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唯有誠正信實待人處世,溫和謙讓攝心護口,以感恩、歡喜心接受一切順逆,對外界的誤會、毀謗都能忍受包容,如飲甘露般,才能磨練自我的心志。
【第85句】:一切世間惡、不善法,皆以無明為其前導而得生長,以無慚愧為其后助而不損減。《本事經》卷四
【第86句】:【禪心佛語】接納是一種恩典,使我們能夠看清楚生活中每一個經歷其實都是在教導我們成長。接納可以加速我們的個人成長,以及加深每一個體驗的美好品質。
【第87句】:【禪心佛語】每日提醒:一個人越想過特別的生活,越會失掉原來幸福的生活。
【第88句】:男女性相本來空,妄執隨緣生二相。真性本無男女相。《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
【第89句】:【佛心禪語】做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自己責任;做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才能堪受人生擔當。
【第90句】:【心靈禪語】煩惱的心情,懲罰的是自己,不開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處理了,上蒼只眷顧那些堅強的人,不放棄信仰的人,快樂只圍繞那些知足的人。
【第91句】:【圣經文案】393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6:4)
【第92句】:自責既是對他人的道歉,也是對自己心靈的解脫;它既可以化暴戾為祥和,也會使人真心相對。這時,雙方的心里都會涌上一種感動。自己快樂,別人才能分享到你的快樂。
【第93句】: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于平等。《維摩經》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第94句】:【禪語感悟】悟達禪師當初行善,照顧生病的西域異僧,與他結下了緣,所以才在以后得到西域異僧的指點,治愈面瘡。這是善于結緣的結果。
【第95句】:【禪心佛語】死,對我們來說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第96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獲。什么是最大的收獲呢?要能滿足,你不滿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獄;假如你滿足,地獄也如天堂,所以滿足是最大的收獲。
【第97句】:心若安,可步步生蓮。心清一切明,心濁一切暗;心癡一切迷,心悟一切禪。
【第98句】:【佛家禪語】人生的學問無論多高,最重要的是不忘本,能照顧好自己的品格。
【第99句】:聰明的人說:鐵、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并不是堅固的束縛;迷戀珠寶、名利、虛華才是最堅固的束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