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佛家講求布施,也就是說要樂于將自己之物贈與那些有所需求之人。
【第2句】:厭離有為功德,是為魔業。《大集經》卷十
【第3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用心就是專業。
【第4句】:【天天禪語】心平,路就平;心寬,路就寬。
【第5句】:見人有錯,要“尊重的提醒”;受人指正,應“感恩的接受”。
【第6句】:【生活禪語】齋是素食,戒是規矩;珍惜自我生命,更要尊重萬物生靈。
【第7句】: 出家人不打誑語 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第8句】:沒有生過什么大病,是因為此人根本沒有能量排病毒。
【第9句】:【心安是福】 人若讓內心不安,幸福便不會到來。
【第10句】:【天天禪語】行一分善,得一分福,就減一分災難。
【第11句】: 我們自以為懂得很多的時候,實際上什么都沒有弄懂。
【第12句】: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
【第13句】:【天天禪語】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
【第14句】:人間何處非家人,天下無處不道場。
【第15句】:言行忠信,表里相應。《佛說無量壽經》卷下
【第16句】:要用超脫的目光注視世間的無常。
【第17句】:人生的苦惱,莫過于與自己、人事過不去。
【第18句】:【天天禪語】少欲知足,是最富有的人生。
【第19句】: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第20句】:急須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當代)圣嚴《1()8自在語》
【第21句】:第一種“慢”是源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而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
【第22句】:透過煩惱轉成智慧,這個煩惱才有意義。
【第23句】:當所有生命都和你成為一家人時,你辦任何事都不叫事,那只是回家!
【第24句】:如何說得娑婆苦,苦事紛紛等猬毛!(西齋禪師)
【第25句】:【智慧】智慧能改變人生,更能澄明心境。
【第26句】:【天天禪語】要凈化人心,應先點亮自己的心燈,再做提燈照路人。
【第27句】:不知不見,如是知見。《長阿含經》卷十,《大緣方便經》
【第28句】: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第29句】:結緣就是不斷地創造有利條件,不斷地排除不利條件。
【第30句】: 人往高處走,但不要不擇手段;水往低處流,但不要自甘墮落。
【第31句】:無所求行,生活是自然而然如流水般順暢的過程,并非索求。
【第32句】:問:“如何是諸佛本源?”師日:“千峰寒色。”——《雪竇重顯禪師》
【第33句】:自我管理,就是每個人應對自己負責、管理好自己。
【第34句】:奉獻付出后的心靈享受,就是凈土。
【第35句】:腳淺一腳地前行,累么?當然累,背了那么多東西,豈有不累的道理。
【第36句】:布施,有形的救濟別人,無形的幫助自己。
【第37句】:生命的價值在于覺悟,在于奉獻。
【第38句】:【離幻求真】 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第39句】:光明無染污的覺悟,都是要從凡夫地發心立愿修行而得。
【第40句】:學佛要修養到無論發生什么事,心中都沒有絲毫委屈感。
【第41句】:悟而不度,眾生就在那里,或父或母,于你恩重如山,不孝不敬。
【第42句】:【天天禪語】心中有清流,行中有與風。
【第43句】: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也可以儲積功德。
【第44句】:以天地為教室,每個人、每件事,都是教科書與學習的對象。
【第45句】:好讀書不求甚解,得其精神,不拘泥于文字穿鑿。
【第46句】:【好心情與好日子】 時時好心情,天天好日子。
【第47句】:如法界性,即真解脫。南本《涅槃經》卷四
【第48句】:有大智大慧,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有大慈大悲,就能度一切苦厄。
【第49句】: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于平等。《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第50句】:世間萬物,各有其貌,才顯得繽紛多樣,異彩紛呈,人亦是如此。
【第51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天災出自人禍,人禍源自人心。
【第52句】:得失不計較,有無不比較。(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53句】:愛人自愛、自愛愛人,就是佛心、菩薩心。
【第54句】:順境也好,逆境也好,無非外境;佛心也罷,禪心也罷,俱是自心。
【第55句】:【天天禪語】樂善好施得福報,知足善解得智慧。
【第56句】:【境來境去、隨緣自在】 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隨緣,能得自在。
【第57句】:【天天禪語】掃除心靈陰霾,則能顯現亮麗本性。
【第58句】:在人間凈土,清洗身心的浮躁,蕩滌靈魂的塵埃,不亦樂乎!
【第59句】:【天天禪語】寬恕由愛而起,是人間最動人的篇章。
【第60句】:【最有禪意的文案】要碳平衡,必須先心平衡。
【第61句】:愛心不分遠近,慈悲沒有敵對和親愛。
【第62句】:道理說得再好,一旦與生活脫節,就成了戲論。一耕云先生
【第63句】: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第64句】:【最有禪意的文案】有愛心就有福氣、毅力,才有智慧。
【第65句】:環境本身不會制造污染,人對環境的污染難辭其咎。
【第66句】: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第67句】:畫餅不能充饑,水中泡影不能串成項鏈。
【第68句】:【天天禪語】知足少欲藏大富,任勞不悔大愿力。
【第69句】: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治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雜藏經》
【第70句】:【天天禪語】善要有自信,才能發揮不畏懼的堅定力量。
【第71句】:【禪語悟道】愛人自愛、自愛愛人,就是佛心、菩薩心。
【第72句】:真誠地表達無私的愛,可以凈化一切。
【第73句】:觀德于忍,觀福于量。(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74句】:借彼魔惱,堅我愿力,只要將猛,不怕賊強。(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75句】:【老師與伴侶】 是非當老師,贊美當伴侶。
【第76句】:【天天禪語】每有受災就是福,能投入做幫助人的人,就是“福中福”。
【第77句】:合心為善,與氣同道,互愛扶持,協力推動。
【第78句】:能接受法,成長慧命;獲得回響,就是“回因向果”。
【第79句】:待人處事,在原則中有方便,在方正中有圓融,才能與諧。
【第80句】:人們總在年輕時賣命賺錢,又在有錢后花錢買命。
【第81句】:一塊玉石,若要成為價值不菲的寶玉,必須經過礪
【第82句】:【天天禪語】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健康做,是人生四寶。
【第83句】:【天天禪語】懂得運用時間利益人群,就是幸福。
【第84句】:【天天禪語】踏實的人生,在于付出愛心、有成就感,而歡喜自在。
【第85句】: 若要茶不涼,就要不斷地續開水;若要心不涼,就要持續地注入激情。
【第86句】: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生命價值;如果輕易地汰舊換
【第87句】:菩薩的人格,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完成。
【第88句】:佛語有云: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是為人生七苦。
【第89句】:【天天禪語】對人與睦才能歡喜、自在地過日子。
【第90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第91句】:只有感動還不夠,一定要行動才能深刻體悟。
【第92句】:于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維摩經》卷中,觀眾生品
【第93句】:【慧眼茅庵】 業凈六根成慧眼,身無一物到茅庵。
【第94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則愈做愈歡喜。
【第95句】:如心境界無有量,諸佛境界亦復然。《華嚴經》卷五十二,如來出現品
【第96句】:【佛道在心中】 行、住、坐、臥皆是道場,因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第97句】:人生的成功,往往需要在一件事情上堅持5-10年的時間,乃至更長。
【第98句】:他們從不用心思考曾經對人群付出多少,卻花很多心機
【第99句】: 如果沒有選擇和辨別的能力,書讀得越多可能越是壞事。
上一篇:靜心禪語解煩惱-佛語禪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