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擁有中國小孩是我們的福氣
在紐約街頭,時??梢钥匆娊鸢l碧眼的白人爸媽,手牽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小孩。這些白人爸媽遇到中國記者時,會停下來熱情地打個招呼,有時還會攀談一會兒。他們似乎對中國面孔的人格外親切,接觸多次以后,記者知道了他們的身份:他們都是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白人父母。
威廉一家是一個典型的領養中國孩子的白人家庭。威廉是一位工程師,他的夫人馬喬里是位園藝專家。勞拉是威廉夫婦10年前在義烏收養的中國女孩,當時孩子只有7個月大,現在已經成了夫妻倆的掌上明珠。一提起愛女,馬喬里的臉上就浮現出無限慈愛與幸福的表情。她說,她至今還記得10年前在杭州第一次見到勞拉時的情形。當時在賓館等待勞拉時,她的心里就像裝了一只兔子。當孤兒院工作人員抱著一個女嬰出現在她面前時,馬喬里說:“我一眼就愛上了這個瞪著兩只眼睛,一副‘別碰我’的緊張表情的嬰兒……”
如今,這個被他們取名為勞拉的女孩,已經是新澤西州的一名5年級小學生了。馬喬里這樣形容他們的心肝寶貝:“她意志堅強,逗人喜愛,是一個很棒的孩子。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么多的歡樂,擁有她實在是我們的幸運和福氣!我無法想象沒有她,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勞拉4歲就迷上了中國舞蹈。馬喬里夫婦專門為她找了一個當地華人開辦的舞蹈團,每周驅車兩小時送她去學中國舞蹈。馬喬里說,勞拉喜愛寫作,讀書,還有中國菜。好在紐約有很多很好的中餐館,他們一家可以經常去大飽口福。勞拉還經常抱怨說,為什么早餐不能吃中國面條。
問起收養的孩子同親生的會有什么不同這個話題時,馬喬里說,她一直將勞拉視如己出,沒有覺得收養的和親生的有任何區別。勞拉和其他非收養家庭的孩子在家中的表現沒有什么兩樣,心理狀態也一樣?!爱斘易屗茸鐾昙彝プ鳂I再去玩時,她也會大聲抗議?!痹诳粗鴦诶砷L的過程中,馬喬里夫婦和其他父母一樣會快樂,會擔憂,也充滿了憧憬。
8歲的埃倫是一個來自江蘇高郵農村的女孩。 埃倫出生后不久就被她的父母遺棄。她降臨世上沒幾天就進了高郵的一家孤兒院。一歲的時候,埃倫有了新的傳奇經歷。她飄洋過海,成為德里南先生家的一員。
德里南是電腦工程師,他的夫人辛西婭因身體原因一直沒能生育。結婚多年還沒有孩子,德里南夫婦一直覺得這個家不完整。埃倫的到來讓德里南夫婦圓了為人父母的夙愿。在埃倫表演的時候,德里南坐在觀眾席上專注地看著,不時對女兒報以掌聲;而辛西婭則站在舞臺邊上,一手抱著埃倫的妹妹莉莉,一手打著拍子。記者一問才知道,5歲的莉莉是德里南夫婦收養的第二個中國女孩,來自江西。那是在收養埃倫3年后,德里南覺得應該給她找個妹妹,讓兩姐妹相互作伴、相互照料。于是,德里南夫婦又在中國收養了莉莉。此后,辛西婭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照料兩個寶貝女兒。
問德里南對他兩個女兒是否滿意,他大聲說:“絕對的!”他說,領養兩個中國女兒是他們夫婦這一生中最英明的決定。說起埃倫在學校的表現,德里南眼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自豪地說,現在讀3年級的埃倫上小學不久就進了天才班,閱讀和寫作都很出色,還特別喜歡畫畫。德里南還表示,盡管他平時工作繁忙,但每個周末都會在家陪兩個寶貝女兒,“她們應該擁有一個無憂無慮、幸福的童年”。
和威廉及德里南兩家相比,家住曼哈頓40歲的羅斯·劉易斯先生的情況有些特殊,因為他是一個單身父親。劉易斯是一位藝術家,紐約皇后區兒童科學館和紐約的其他一些公共場所都有他的作品,他收養了一個中國安徽女孩和一個越南女孩。
劉易斯一個大男人如何動起收養孩子的念頭?原因很簡單,他喜歡孩子,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中國文化愛好者,劉易斯有個響亮的中文名字“李如俠”。他從小學習中文,曾到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留學,結識了許多中國藝術家。劉易斯漢語流利,因此記者對他的采訪幾乎完全是用漢語進行的。劉易斯還寫得一手漂亮的中國字,在創作之余開設了幾個書法班,教授當地兒童中國書法。
也許是猜到了記者心中的疑惑,劉易斯說,別看他單身一人,但他是個好父親,他的家中也不乏母愛。他解釋說,他的媽媽和妹妹都特別喜歡小孩,平時都是她們和保姆在家中幫著照看他的兩個養女。劉易斯的中國養女名叫安文,今年7歲半。安文每天都很忙,除了上學,還要學體操,學鋼琴,周末還得學中文。他說,安文喜歡體操,很自信,身體結實靈活,在運動和音樂方面很有天賦,他打算今后讓安文學習芭蕾舞。
收養中國孩子的大多為美國白人家庭,有的是因為自己無法生育,有的是因為自己不愿生育,還有的純粹就是出于對孩子的喜愛(如單身父母)。而之所以選擇中國孩子,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中國孤兒大多由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等社會原因造成,與戰亂、饑荒等因素無關,孤兒一般比較健康、聰明。其他國家的父母有的有吸毒或酗酒的歷史,孩子身心健康容易受影響;二是中國領養機制健全,費用相對較低,而且手續嚴格,比較讓申請人放心;三是一些領養人對中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或對中國有好感,比較容易接受被領養孤兒的中國背景。
這是一對善良淳樸的法國夫婦和他們中國女兒的故事。一個先天殘疾的中國女孩,今天在法國和愛他的親人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孩子被領養的時候已經27個月了,她心臟先天性畸形?;氐椒▏螅唛刻胤驄D很快就跟醫院取得了聯系,5月底瑪麗做完了所有的檢查,6月接受了心臟整形手術。半年之后就痊愈,跟正常孩子一樣了。她剛滿3歲。
瓦榭特夫婦全家族的親戚們一個一個慢慢地都認識了瑪麗,她也非常喜歡她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瑪麗非常惹人喜愛,已經開始學畫畫、捏彩泥,還喜歡散步、蕩秋千、玩沙子。她現在會用法語說“寶寶去學校”,2006就可以到幼兒園了。
在法國,申請收養中國兒童的家庭很多,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需要收養兒童的家庭首先必須得到所在省行政會議主席的批準,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證明、沒有犯罪前科、生理和心理健康證明,還要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
法國規定,個人不能直接收養外國兒童,得到政府批準以后,需要向官方許可的代理兒童收養服務的非政府組織提出申請,這些組織負責審核申請收養兒童家庭的情況,同時也向他們提供相關幫助。這些往往是一些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人道主義組織,不過也收取一定的費用作為活動經費。收養中國兒童從遞交申請到成功一般需要等待一年左右,按照有關組織提供的資料,收養一個中國兒童需要交納的手續費近6000歐元,其中法國方面1500歐元左右,中國當地約4000歐元,包括向福利院提供的捐助。加上到中國旅行和逗留兩個星期左右的費用,一個家庭的花費一般總計在1萬至1.5萬歐元之間。
上一篇:母親教我追隨父親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