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紙撕出來的財富——出奇才會制勝
商海沉浮,出奇制勝
故事精粹
走進北京百工坊二樓,目光很容易就被右手邊的第一家店所吸引。店門上掛著一張名為“大吉祥”的手撕紙作品,一只輪廓簡單生動的大象仰首朝天、栩栩如生。它沒有剪紙般細致的邊緣,卻有一份粗獷和豪放。
這幅作品的創作者是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東方神韻剪紙世家傳人趙潤蘭。“我們這里撕紙銷售是最火的,”趙潤蘭說,“每一幅手撕紙都是獨有的,它有一種原始藝術的大氣之美。把紙撕開容易,撕出好作品就難了。撕紙藝術的創意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生活的理解作支撐。動物要撕得生動,人物要撕得有風度、有風采。”
在東方神韻剪紙坊里,趙潤蘭不是簡單地展示和銷售她的作品,還手把手地教顧客學手藝。剪紙坊不定期地舉辦培訓班,學員不僅有中國的剪紙和撕紙藝術愛好者,還有許多外國朋友。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趙潤蘭總是先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手撕蝴蝶,引起大家的興趣,“蝴蝶很簡單,每個人都學得會。撕好后,挨個把他們的作品裝在相框里送給他們,他們都很高興,也有成就感”。
教手藝的過程,不僅傳播了中國剪紙文化和技藝,也順理成章地做成了“生意”。趙潤蘭笑著說,幾乎每周都有不同國家的客人來學習剪紙藝術,而她每一次開設的剪紙培訓班中也都有外籍學員。
在愛家藝術品展覽會上,趙潤蘭的手撕紙作品吸引了不少觀眾。她的一幅手撕紙作品毛澤東頭像售價達到兩萬元。雖然大型手撕紙作品價格不菲,但趙潤蘭和她的女兒龐暉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創作上,“創新才能保持藝術的生命力”。她現在正忙著一組以名人為主題的大型手撕組畫。“一幅手撕紙作品制作的時間并不長,關鍵在于創作設計。”趙潤蘭說。
有人曾經問趙潤蘭:“現在剪紙商品很多,也很普遍,如何才能讓消費者選擇你的剪紙作品呢?”對此趙潤蘭深有感觸地說:“我們正是感覺到剪紙商品不能始終保持新鮮,才另外開創了手撕紙的藝術品種,沒想到一投入市場,就受到剪紙愛好者和普通消費者的熱烈歡迎。因此,我們感覺到做任何一個領域的商品,都不應該循規蹈矩。只有另辟蹊徑作出特色,才可能出奇制勝,獲得市場的認可。”
智慧點撥
出奇才能制勝,在通常思維過程中,人們習慣于單一地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思考,而創新思維是告訴人們如何交替使用“橫向”和“縱向”兩種方式從而取得勝利的。我們在進行思考時橫向拓開了思維的空間,縱向延展了思維的深度,最好的順序是先用“橫向轉換”找出合適的線索,然后,再采用“縱向進退”進行深入思考。
就像故事里的趙潤蘭,雖然撕紙是比較尋常的事情。很多農村里的巧手婦女都有這樣的剪紙技巧。可是趙潤蘭卻發現了剪紙的致富之路。能從平凡事情里看到不平凡也是一種創新。
投資理財也需要這樣的奇招。要學會在別人想不到的事情上投資,舉個例子,火柴盒是個很普通的東西,尤其大家都普遍用打火機以后,火柴盒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可是有些人卻看出火柴盒做得好就會有收藏價值。于是原本成本不高的火柴盒,因為有了精巧的外表所以售價大增。從而是給商家帶來了豐厚利潤。
上一篇:肯尼迪、卡扎菲,都是她的老主
下一篇:“倪貧社”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