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時璋是我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自20世紀20年代起,他就一直從事實驗生物學的研究工作。為人處世,他友好、善良;搞研究做學問,他踏實、細致。
貝老一直珍藏著那些記錄著德國人民友誼和母校厚愛的博士證書。在德國留學期間,德國同學親切地叫他“Paibub”(貝娃娃)。那期間,他曾先后與幾位德國同學租住在德國人家里,為了省錢還一起住過汽車房。時間過去了80年,說起他的德國同學,他會隨手寫出一連串德文名字。幾十年來,一些德國同學以及他們的家人與貝時璋一直有著書信往來。
期頤之年的貝老,思路仍很清晰,也比較健談,尤其與人談起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間都不停頓。有時,家人害怕老人話說多了會累,想讓他停下來喝口水,他卻極少停下來去喝。小兒子貝德常曾風趣地說:“爸爸說話剎不住車。”
2004年,在貝老家里工作了幾十年的保姆李媽已到古稀之年。8月間,貝老特意請來李媽的兒子接李媽回安徽老家養老。貝老深情地對李媽說:“你在我家幾十年,我們相處很好,就和一家人一樣。你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很是感謝。你要回家了,我們應該表示一點心意,給你拿上3萬元錢,作你的養老錢。再拿上2000元作為你們母子兩個的路費。你兒子專程來接你回家養老,是他的孝心,是你的福氣,希望你過一個幸福的晚年。”這場面,讓李媽母子和在場的人流下了眼淚。
那個時候,貝老的家,無論是從房子、家具布置,還是他的用品等似乎都不太合他的身份,顯得過于儉樸。貝老卻說:“學問要看勝似我的,生活要看不如我的。”貝老擁有一個人人稱羨的家,夫人程亦明更是為這個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長期以來,程亦明是貝時璋精神上的強大后盾,為他營造了一個大后方,同時,也是他親密的伙伴和同行。貝老一生沒有生過大病。98歲之前沒有住過醫院,除了正常的體格檢查,他是不去醫院的,平常幾乎從來不打針吃藥。總結自己的長壽經驗時,貝老認為主要得益于4個方面:淡泊名利,寬厚待人,適當運動,注意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