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亨——保羅·格蒂
財富檔案
格蒂建造和購買了煉油廠,自行掌握巨量的原油加工生產,在幾乎所有地方都有他的煉油廠。從1954年起,格蒂開始營建他的超級油船隊,總噸位達100萬噸,其中巨型超級油輪噸位數在7萬噸以上。在洛杉磯、圖爾薩和紐約,他以驚人的速度建起了價值超過4000萬美元的新辦公樓。1957年,格蒂的資產就已超過10億美元。這一年,《命運》雜志列出美國最富有的人名單時,格蒂名列榜首。
企業類型
石油業。
成長記錄
保羅·格蒂是一個為人諸多非議的人物。他的財富,他的管理手段,他的私生活都曾經是世界關注的焦點。作為曾經的世界首富,他是人們關注的目標,直到今天,這種關注依然沒有結束,因為,由他創立的格蒂帝國依然還在發展之中。
總不及格的小冒險家
1892年12月15日,保羅·格蒂出生于美國,他的父親喬治·格蒂原是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名律師,后來又開了一家保險公司,生活相當富裕。保羅是獨子。
如果父親一直做一名律師的話,格蒂一家的故事就不會有了。1903年,喬治為了追回一筆貸款去俄克拉何馬州的馬特爾斯維爾,那是一個新興的邊疆小鎮,原先是印第安人居住地區。因為發現了油礦,外來人口大量涌來,在這里,開采石油與淘金一樣,是非常賺錢的買賣,買下一塊地,只要打出一口產油井,一夜之間就可成為巨富。但也有許多人經營不善而破產。
虔誠的基督徒、衣領筆挺的保險商喬治·格蒂不知被什么鼓動著,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他花了500美元在那里買了1100英畝土地,在次年第一口油井投產后,他便把家搬到馬特爾斯維爾,當時保羅只有11歲。在短短的3年中,喬治成了俄克拉何馬最大的石油商之一。到保羅14歲的時候,他們又搬了家,遷居到加利福尼亞的圣迭戈,然后又遷到洛杉磯。
保羅從小就不是個好學生,無論是高中還是大學,總是不及格。在幾番周折之后,他終于取得了牛津大學的文憑,盡管當時保羅還堅持自己的理想是一名外交官和作家。1914年,一戰爆發,保羅從英國回到了家鄉,年輕人想賺一大筆錢,要求在石油業上試試,喬治考慮之后同意了,每月給兒子預付100美元,但他們必須分享利潤——70%歸喬治,剩下的才是保羅的。于是,兩手空空的保羅踏上了俄克拉荷馬的塔爾薩,在那里,格蒂神話拉開了序幕。
當時的格蒂既沒有資本,又沒有地質學及石油開采專業知識,只不過在父親的石油事業耳濡目染下,有一點感性認識。因此創始之初,可以說極端困難。但是,他卻信心十足,認為別人干得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干得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可以辦到自己想辦的事。
1915年,機會來了,格蒂看中了南希·泰勒這塊租借地,但同時與他競爭的還有很多開發商,都比他有錢有經驗,看來他的希望必須落空了。但是格蒂玩了個小小的心眼,剛好他的一個朋友是當地一家著名銀行的高級職員,于是格蒂請求這個朋友代表自己去投標,這確實是一個很妙的主意,因為別的開發商都以為高級職員代表的是一家實力非凡的大公司,同時,他們還都在那家銀行里有借貸,因此只好偃旗息鼓。就這樣,格蒂僅用500美元就得到了這塊土地。
1916年,格蒂在南希租借地上鉆出了石油,而在噴油后的第三天,格蒂就果斷地將其轉賣出去了。按照與父親的協議,他取得了這次轉賣利潤的30%——11850美元。由此,他開始把石油作為自己的事業來經營。
享樂中打造的格蒂帝國
1916年5月,他與父親合伙創立了“格蒂石油公司”,他和父親的股份分配和當時協議中一樣,你七我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石油價格漲了將近一倍。格蒂家的財富也隨之膨脹。保羅仍和一批掘油者住在塔爾薩的旅館里。這里像紐約的股票交易所,熙熙攘攘的石油商搜集有關油價和油礦的行情,交換租借地買賣的信息。保羅在這里做租借地中間人的生意,從中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并同時擴大了自己的租借地。
當時,石油商中很少有人認識到地質學在石油開采中的實用價值,他們只是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認為哪里有油就在哪里鉆井,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保羅卻與那些人不同,他聽從了地質學家的勸告、把目光從競爭激烈的地區轉向沒有人注意的庫欣油田北面和西面的紅土地帶。不久,他果然在那里發現了加伯和比林斯油田。
僅僅5個月以后,他發現自己的資產已經達到100萬美元了。保羅年僅24歲就成了百萬富翁,他躊躇滿志,覺得這一輩子夠用了,于是決定“退休”。他要把工作丟到腦后,好好地玩樂,盡情享受。
一段自由散漫的日子過后,保羅天性里不安分的因子又在蠢蠢欲動了,而當時加州新的石油潮又在興起了,不甘寂寞的保羅決定重返石油業,東山再起。
1921年末,格蒂家以693美元在圣菲斯普林斯附近買下一塊山地,這是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舉措。到1923年,這塊地上年產油量達到7000萬桶以上,并在此后的15年里,創造了640萬美元的價值,真可謂是一本萬利了!保羅認為這是他的功勞,他聲稱,如果不是他選定了那塊地,他們家在20年代將一無所獲。
1930年,老喬治病故,他給妻子薩拉留下了1000萬美元的遺產,并把遺產的控制權交給指定的遺囑執行人和他的副手;保羅只得到50萬美元遺產。這對保羅·格蒂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妨礙了他進一步施展手腳。
3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了大蕭條,股票市場崩潰。當大多數投資家和商人紛紛退縮和躲避的時候,格蒂卻逆流而上,斷定這是他施展才華、創建一個大型石油綜合企業的良機。當時許多石油公司的股票已跌到相當于原來幾分之一的價格,而股票的持有者們仍繼續拋售。格蒂看中了加利福尼亞的兩家石油公司,它們是墨西哥海濱聯合石油公司和太平洋西方石油公司,這兩家公司在凱特爾曼山油田擁有寶貴的地皮。格蒂的母親薩拉反對購買股票,他就繞開母親,設法說服公司的董事們,用貸款購買了300萬美元股票。
可是,當時股價的下跌讓保羅的壓力十分沉重,在這段期間,保羅的膽量和毅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為此,他不得不放棄了海濱聯合石油公司,專心對付太平洋西方石油。他曾這樣說:“如果這次失敗,我將身無分文,一無所有了。”而為了完全控制太平洋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到1931年,他用完了自己的全部存款。
終于,掌握大量資金的母親松開了緊緊掌握在手中的資金,給兒子以援助,幫助保羅渡過了難關。這時,海濱石油公司已經被當時的石油巨頭——美孚所控制,面對巨頭的挑戰,保羅表現出他極大的勇氣和持久的耐力。他的表現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
起初,和美孚交手了幾個回合的保羅總是處于劣勢的一方,但他毫不氣餒,等待著機會的到來。19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要對全國最有權勢的家族財產進行審查,而作為美孚的最大股東——洛克菲勒必須坦白他的所有股份,為了免去高額遺產稅,洛克菲勒決定出賣一部分股份。保羅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通過朋友,他得到了洛克菲勒在海濱10%的股份。
這只是開始,在后來的10多年里,格蒂又不斷地擴大他的股權,到50年代初,海濱聯合石油公司的董事會里除一人之外,其他的董事都是在格蒂的股份下產生的,這也就是說,格蒂那時已經完全控制了這家公司。
二戰結束后,在戰爭中大發戰爭財的保羅已經快60歲了,但卻雄心未減。他敏銳地感覺到未來的石油發展應該是中東,那里將會是未來的世界油庫,而格蒂家族的前景也取決于中東。他要在中東開發石油,在美國的煉油廠提煉。但當時中東地區已被英國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7家大公司所控制,要想打進去很困難。
沒有人會想到,格蒂最后看中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之間一塊不毛之地,這是一個屬于兩國共管的中立區,是一大片沙漠。格蒂的石油地質學家駕著飛機從空中觀察地形地貌,斷定那下面埋藏著石油。經過談判,格蒂獲得了60年石油開采特許權,但他必須滿足沙特阿拉伯提出的相當苛刻的條件,要冒極大的風險。美國石油工業界許多人公開指出,格蒂這樣做注定是要破產的,他們認為那里根本不可能出油。
格蒂卻很有信心,他敢于這樣做,是因為他認為在沙特開采石油成本低廉,著眼于石油價格上漲因素,他斷定那塊地從長遠來看是必定能賺大錢的。
在4年中,格蒂先后投下了4000萬美元,但只產出少量劣質油。這種油很難提煉,幾乎沒有商業價值。石油工業界的預言似乎已經被驗證了,連格蒂本人也顯露出焦躁不安的情緒,畢竟他已經不再年輕了。
然而,在經歷了4年之久的不斷挫折之后,成功意外地降臨了。1953年2月10日,這片不被看好的土地上發現了含油砂層,接著就開始向外噴油。這一發現徹底扭轉了格蒂的命運,美國《幸福》雜志稱這一發現是“偉大的、歷史性的”。高產油井被一口接一口地打了出來,一個月內,格蒂公司的股票從23.75美元猛然上升到47.75美元,格蒂的財富又開始成倍地增加。
根據石油地質學家們保守的估計:格蒂的中立區油田儲油量在13兆億桶以上。為此,格蒂在各地建造和購買了煉油廠,從1954年起,格蒂開始營建他的超級油船隊,在洛杉磯、紐約,他以驚人的速度建起了價值超過4000萬美元的新辦公樓。1957年,格蒂的資產就已超過10億美元。這一年,《命運》雜志列出美國最富有的人名單時,格蒂名列榜首。
擁有100位情人的花花太歲
在是個傳奇企業家的同時,格蒂也是個花花公子,不負責任的父親,自私吝嗇的人。
他結過5次婚,其余的外遇更是不計其數;他最小的兒子6歲時需要開刀,盡管格蒂聲稱這是他最喜歡的孩子,但還是漠不關心,抱怨醫療費用很貴,繼續在歐洲尋歡作樂,最終這個孩子死去了。或許是對這個父親不負責任的報復,無論是他的孩子還是孫子,沒有幾個生活是幸福的。
20世紀70年代格蒂家族的悲劇更是震驚世界:兒媳服用了過多海洛因而死亡,另一個兒子自殺,孫子遭到綁架被殘害。而在孫子被綁架的時候,他還心疼自己的錢不愿拿出贖金,最終在收到了孫子的一個耳朵和一束頭發后屈服了。
格蒂還在自己的住處安裝了公用電話,還裝上鎖,因為他多次抱怨家里的工人偷打電話。關于他吝嗇的例子舉不勝舉,他每次去吃飯只付自己的一份,買別人的飯店卻還要對方發電報,來節省下電報錢,跟女朋友吃飯卻不愿意付錢。他聲稱要給他的100個情人留下遺產,于是他就不斷地修改他的遺囑,多達25次。而在他死后,許多與他有關的女人只感到失望和憤怒,她們認為格蒂欺騙了她們每一個人,遺囑里錢根本就不多,有的甚至少到帶有侮辱性。甚至于他死后,做悼念儀式的牧師的錢也沒有兌現,這個儀式等于是免費的了。
但至少,他還做過一件好事,就是對藝術的熱愛。他說:“一個不愛好藝術的人是一個沒有完全開化的人。”對格蒂而言,或許這樣可以使他得到上流社會的尊重,也可以逃避過高的遺產稅。
他收購了大量的名畫、家具,尤其是在經濟蕭條年代藝術品跌價的時候。最終,1968年,瓊·保羅·格蒂博物館建成了,保羅終于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那就是: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任何人,只要腳上穿鞋,都可以進來觀賞。這所博物館為保羅挽回了不少聲譽,不管人們怎么議論這個曾經的世界首富,但畢竟只有藝術——這個永恒的東西存留了下來,而那些曾有的荒唐事跡已經隨著歷史飄然遠去了。
成功秘訣
生逢冒險家盛行的時代,生于冒險家的家族與地域。
有傾家蕩產買下中東不毛之地的氣魄及眼光。
敢于向世人宣告自己是擁有100位情人的花花太歲。
上一篇:憂郁是人生的一場試煉
下一篇: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