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與他的兩位妻子
作者:李伶伶
發妻王明華
梅蘭芳17歲就結婚了。妻子名叫王明華,出身于京劇世家,父親王順福攻花旦,胞兄王毓樓是著名的武生。王明華處事干練,能吃苦,會持家,而且通情達理。她剛嫁過來時,梅家還不富裕,她毫無嫌貧之意,盡心盡力操持家務。她的手很巧,梅蘭芳有件過冬的羊皮袍,因為穿得時間太久,已經很破了,但經她的巧手縫制,竟然又讓梅蘭芳多穿了一個冬天。
王明華與梅蘭芳結婚的第二年生下了兒子大永,隔了一年又生下女兒五十。那時,每當梅蘭芳散戲回家,一家大小便沉醉在天倫之樂中。
王明華給了梅蘭芳很多事業上的有益的建議。比如京劇《嫦娥奔月》中嫦娥的服裝,老戲是把短裙系在襖子里邊,在王明華的建議下,創作人員參照古代仕女圖,改為淡紅軟綢對胸襖外系一白軟綢長裙,腰間圍著絲絳編成的彩色花圍,中間系一條打著如意結的絲帶,兩旁垂著玉佩。這種設計后來成為程式化服飾。嫦娥頭面的式樣也是王明華設計的,她的設計是把頭發披散在后面,分成兩條,每一條在靠近頸子的部位加上一個絲絨做的“頭把”,在頭把下面用假發打兩個如意結,十分美觀。梅蘭芳初期演古裝戲時,隨身總是帶一個木盒子。那里面裝的是王明華在家為他梳好的假發套,那種梳法連專門梳頭的師傅都梳不上來,只能王明華親手為之。梅蘭芳上臺前只需把假發套往頭上一套,一個古代美人的形象便立刻出現了。
一個演員走紅之后,便如同亮起了夏夜之燈,免不了會招來各種蟲蛾在身邊亂撲橫飛。演員受騷擾而影響事業、受誘惑而步入歧途的,不乏其例。為免梅蘭芳受干擾,王明華來到后臺,親自為梅蘭芳梳頭、化妝,充當起了“貼身經紀人”。夫人出馬,梅蘭芳身邊當然清凈了許多,避免了很多無端的騷擾。梅蘭芳第一次到日本訪問演出,王明華也是跟著去的。所以那次的成功,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為了長伴在丈夫身邊,盡心輔佐其事業,在與梅蘭芳生了一雙兒女之后,王明華一時考慮不周,貿然做了絕育手術,卻不料大永和五十這兩個孩子因為當時的醫療條件太差而相繼夭折了。梅蘭芳心中的傷痛難以言表,但是他從未深責妻子。
相伴一生的福芝芳
王明華對福芝芳很友善,而福芝芳對王明華也很尊重。當福芝芳生下大兒子后,立即提議過繼給王明華。王明華感動不已,給嬰兒縫了頂小帽子,又將孩子送回福芝芳身旁,說:“我身體不好,還請妹妹多費心,照顧好梅家后代。”
因兩個孩子的夭折,王明華的精神和身體日益衰弱,肺病久治不愈,為了養病,她獨自去了天津,并最終病逝于天津。福芝芳得知消息,立刻叫兒子赴津迎回其靈柩,將她葬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北麓萬花山。
為支持丈夫的事業,福芝芳嫁入梅家后便放棄了演戲,專心相夫教子。閑時,她在丈夫的幫助下讀書認字。梅蘭芳還特地為她請了兩位老師教她讀書,這使原來識字不多的她文化水平提高到可以讀古文的程度。后來,她常伴梅蘭芳看書、作畫、修改整理劇本,也常到劇場后臺做些服裝設計方面的工作,甚至遇到演員之間有了矛盾的時候,她還幫梅蘭芳一起從中說和。
演出之余,梅蘭芳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萬花山,或許是“萬花”與他的字“畹華”諧音之緣故吧。他在山腳下買了一塊地,在那里種樹蓋房,取名“雨香館別墅”。這里是他躲避世俗紛擾、修身養性之地,又是原配夫人王明華的安葬之地。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一天,他與夫人福芝芳又一次游于此地。他突然說:“我想我死后最好就下葬在這里吧。”福芝芳以為丈夫隨便一說,便接口道:“您老百年后還不是被請進八寶山革命公墓?”梅蘭芳擔憂地說:“我如果進了八寶山,你怎么辦呢?”一聽此言,福芝芳的眼淚幾乎奪眶而出,她這才知道,梅蘭芳是為了能和她永久地在一起,才有以此為陵園的想法。后來,梅蘭芳的墓地真的就建在了此處,他的墓地兩邊,則安眠著他的兩位夫人。
上一篇:今非昔比“馮褲子”
下一篇:動物傳奇之倒霉豬補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