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夫婦以前都是自助游,尤其是不想參加夕陽紅的旅游團隊,原因是我們倆的速度屬于急行軍式的走馬觀花。那么,這回跟隨普通團隊的旅游是不是能夠適合我們的運動節奏呢?我們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參團的。
然而,即便是這普通旅游團隊,它的行進速度之慢,也還是讓我們非常的不耐煩。這不,第一天下午一開始的游覽,就讓我們夫婦感覺好似蝸牛爬行。按照計劃,這個下半天的觀光景點要包括西天景區的心字石、梅福庵、磐陀石、二龜聽法石、觀音古洞等,最后到達供奉觀音正身像的普濟寺。
可是,剛剛抵達普陀山腳下,地接導游小鄭就呼喚大家停下步履,聽他滔滔不絕地講解禮佛進香的詳細知識和清規戒律。我們等不及啊,千般不勝其煩之際,我們夫妻決定要擅自行動了。“19號組合(那是上達普陀山島后,我們夫婦被冠以的稱謂),你們不許獨自行走!”鄭導中斷了他的津津有味的解說詞,臨時插播了對我倆的阻喝。
約莫半個多小時后,鄭導終于率領全隊開始登山。趁此機會,我拽著妻子火速進發。我倆是快步走天天練的主兒,一陣兒急竄,我們就將大隊人馬甩在了不見蹤影的后面好遠好遠了。
普陀山真是美極了!無論是她地理環境的獨特,還是四海尊崇的道行;無論是海天山色的勝景,還是古今傳唱的典故;無論是歷代名人雅士留下的詩詞楹聯不計其數,還是人間第一清凈地稱謂的名副其實……整個景區內寺廟無數、移步就有廟宇,普陀山全島故事無數、移步就有掌故。
我和妻子的速度實在也是太快了,對照山路上的指示牌,請教景區商販的方位感,我們很快就結束了整個下午的游覽。我們嘗試著自行尋找返回的途徑,我們一不留神還巧遇計劃外的普陀山佛教博物館。該不會與大部隊失散了吧?我們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喂?你是蘇州導游朱小姐嗎?”我電話聯系著:“我們是19號組合,我們已經到達普陀山博物館附近。請問,我們現在朝哪里去與你們匯合?哦!返回普濟寺等待?你們半個小時就能到達普濟寺了?好的!”
我和妻子返回普濟寺后,就在正山門前放生池邊的石頭欄桿上坐下。說是半個小時就到,其實大部隊一個多小時后才姍姍來遲。坐著也是坐著,我們的耳朵可沒閑著,一撥一撥又一撥不認識的導游引領著一群一群又一群素昧平生的游客,來到普濟寺、來到放生池,不同的導游卻眾口一詞講解正山門每逢60才年開啟一次的故事、講解寺前放生池上三座橋的韻意……一遍一遍都在刻劃著我們腦海的記憶,我們都聽得耳熟能詳了。
放生池上一字排開三座石橋,我倆只是選擇性地從其中的一座橋上通過,事后聽各路導游不厭其煩地解說:“這座永壽橋有個說法,永壽橋上走一走、確保活過九十九!”我倆雖不迷信,卻也權當吉言無條件地笑納了。
第二天雨勢很大,我們還是按計劃游覽了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浪潮嬉沙金沙純凈的千步沙海灘,游覽了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觀音洞,最后到達普陀山標志——南海觀音大佛像。
觀音佛像的氣勢雄偉壯觀,整個佛像據說高20米,加之蓮花座基2米、功德廳11米,總高達33米。佛像全身用類似18K黃金的仿金銅打造,其面部熔入純金8公斤。據說這面部的8公斤純金,是善男信女們將自己的純金首飾聚集起來熔于火后再貼于佛面上的,由此足見佛教信徒之眾多以及他們對佛教信仰之虔誠。
我和妻子都不信佛,但我們偶爾間瀏覽到大佛像側邊宣傳框中有一則類似于禪語的招貼,上書“最最不能等待的事情……”這則灌輸性的說道不由自主地深深撥動了我們夫婦二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