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人間圣地。是多少人的向往。此時,卻有一位老者愁腸百轉,思念著什么。
風景迷人,西湖沿岸,坐落著一幢豪華法式建筑——御瓏府。因其獨有的法式風格、別具匠心的造型,在眾建筑群中彰顯奪目。也顯露出主人特殊的身份背景。御瓏府的正堂太師椅坐一老者,滿臉皺紋,昏暗眼神,無力的斜靠著,瞪視著正堂中央懸掛的一塊用上等深海寶玉雕琢而成的玉雕。那玉雕為龍首之形,海馬之身。您猜對了,正是傳奇中的——海馬龍!
“爹,您老又想以前的事了?”這時正堂進來一位威武、俊朗的中年男子,向那老者俯首一拜,起身說道。
“人老了……,總愛想起以前的事……,林兒,把那海馬龍給我摘下來。”老者喃喃說道。
您又猜對了,這老者就是跟隨著名航海家唐鎮,歷時8年,航行萬余海里。途經20余國的副帥鄭天鴻。
因奉旨出海,回國后唐皇大力嘉獎,欽賜一等公,賞住杭州西湖水畔。所以鄭天鴻并未跟隨金大元、王羅賓等兵將居住在華亭縣(今上海市區),而是居住在浙江杭州西湖水畔,這風景宜人的人間圣地。
鄭天鴻雙手顫抖,輕撫摸著海馬龍玉雕,這玉雕還是副將金大元祝賀他賜封一等公,喬遷新居時所贈,那海馬龍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龍首昂然,口弦寶珠。海馬玉身,溫潤光滑、晶瑩剔透、可謂是小巧玲瓏,巧奪天工。
年近七十的鄭天鴻端詳著,思緒被海馬龍引到了40多年前……,當年,他是那么年輕英勇,渾身充滿著力量。跟隨主帥唐鎮,航海萬里。走訪20余國,更令人難忘的,在唐帥和夫人艾琳娜的帶領下,他們血戰西方怪獸九頭蛇——海德拉。
他怎會忘記?在北大西洋東北部的比斯開灣,他們第一次遭受九頭蛇襲擊。是海神波塞冬救了大家,并告知要除去九頭蛇,須去法蘭克帝國,尋找海馬圖騰與東方神器合璧,方能消滅九頭蛇。他們在法國布雷斯特港登陸。很快就被法國查理大帝召見,因為法國民眾常年遭受九頭蛇迫害,他們也想除去九頭蛇。
他跟隨唐帥進入查理大帝的御瓏宮廷。氣勢磅礴的御瓏宮廷美侖美奐,精致高貴的內部裝潢,考究用材和細節雕琢,那獨有的法蘭西風格,那別具一格的獨特美麗處處彰顯出尊貴豪華的帝王之氣。
就在那天夜晚,在那清幽平靜的許愿池旁,唐帥和艾琳娜公主相識相愛了。也就在那一夜,發現了消滅九頭蛇的秘密,唐帥的驅魔劍與艾琳娜的海馬耳墜兩者銜接融為一體。原來這就是消滅九頭蛇的終極秘密,要東方神劍與海馬耳墜合璧。海馬耳墜就是海馬圖騰!
艾琳娜其實不是查理大帝的女兒,查理大帝登基后,久無子嗣,引進阿爾卑斯山神水,在宮內建了一座許愿池,許愿天神,賜予孩兒。于是艾琳娜出現了。她實際是海神的女兒,波塞冬要他們來法國尋找海馬圖騰,原因就在于此。
那驅魔劍劍身雕刻龍鳳圖案融合海馬耳墜后,就變成龍首海馬身與鳳首海馬身的圖案。查理大帝見了興奮不已,遂賜名為:海馬龍、海馬鳳。
唐帥率領大軍大戰九頭蛇,那九頭蛇魔性巨大,兇猛無比。粗大身軀連著九個巨頭,噴出劇毒海水和通天烈焰,甲板上火海連天、死尸遍地。唐帥和艾琳娜舍命作法,兩人心意相通,化作海馬龍和海馬鳳最終殺死九頭蛇。二人也熬到油盡燈枯,雙雙逝去。
鄭天鴻斷斷續續的思緒拼湊著、回憶著:回國后,大家居無定所,金大元、王羅賓組織兵士在華亭縣(今上海)建房蓋屋,硬是建了一座城鎮,名曰——唐鎮。他們也忘不掉唐帥呀……
大元真的很聰明,在法國為了找尋海馬圖騰,唐帥令他將帶有標志性的建筑繪畫下來,未想到,他把查理大帝的御瓏宮廷都暗記下來。他們現居住的那些法式建筑都出自他的設計建造,聽說名字還叫御瓏宮廷。還有西湖邊,自己的法式御瓏府。對了,還有這海馬龍、海馬鳳玉雕,也是他繪畫下來,請高手匠人取深海寶玉雕琢而成的。大元贈送海馬龍,還有一塊海馬鳳,當時,大元笑談今后龍鳳還會合璧。聽說后來他有個孫女,難道他……?
鄭天鴻的思緒似一匹戰馬奔騰在廣闊無垠的草原、又像一條飛魚穿梭于萬里波濤的海洋。鄭秀林瞧著父親躺在太師椅上似睡非睡,那滿臉皺紋溝壑,仿佛在訴說經歷過的危險與風霜。
忽然太師椅背后伸出一雙手輕輕捂住鄭天鴻雙眼,笑道:“爺爺,猜猜我是誰?”鄭天鴻呵呵一笑,多少年了,孫子用這一手哄著自己高興。鄭秀林上前輕聲呵斥道:“不要與爺爺鬧,你也老大不小,成何體統!”
鄭天鴻微微一笑:“是龍兒吧?”那椅后少年笑著轉身出來,向著爺爺和父親俯首一拜說道:“孩兒給爺爺、爹爹請安。”鄭天鴻輕輕把那少年拉到身前,說道:“龍兒,正想喚你過來,爺爺有事給你說。”原來那少年是鄭天鴻的孫子,鄭秀林的兒子——鄭海龍。鄭海龍十七八歲年紀,長身玉立,器宇軒昂。真是將門虎子。
鄭海龍看了父親鄭秀林一眼,笑道:“是不是您打算讓我去航海?這可是您定下的祖訓呀,爺爺?再說,我今年都十七歲了。”
鄭天鴻咳嗽幾聲,說道:“龍兒,這航海的祖訓,確是我鄭家的祖訓。你還記得爺爺為何要定這條祖訓嗎?”
鄭海龍正色答道:“孫兒不敢忘。爺爺的祖訓有兩層意思,一是:航海周游世界,宣揚我中華兒女愛好和平之志。為世界萬國共謀福澤!二是:完成您和唐鎮爺爺的意愿,永記唐爺爺和艾琳娜公主為和平奉獻之精神。孫兒累年學習航海之術,早晚讀書,勤練武功,其志就在于此!”
鄭天鴻手捻胡須,不住點頭。許久說道:“龍兒不忘祖訓,我心甚慰!這航海立志,其志不在航海,而在造福世間人民。龍兒,你叫海龍。就是海馬龍的簡稱。唐帥與九頭蛇最后一戰,化作海馬龍,取此寓意。是要你記住,要時刻維護和平,保護民眾生命財產不受迫害呀。”
鄭海龍忙跪倒說道:“孫兒永記在心。”鄭天鴻把手中撫摸良久的玉雕海馬龍,顫巍巍交到孫子鄭海龍手中。深吸一口氣說道:“喚你來,是告訴你,你大元和羅賓爺爺他們居住在華亭縣,都是我出海航行萬里的生死兄弟。近來聽說華亭縣遭受倭賊強盜,你也不小了,該出去歷練一下,為國盡忠。幫助他們趕走倭賊,保護他們的家園……”
鄭天鴻停頓一下,繼續說道:“爺爺老了,這海馬龍為我祖傳家寶,今傳之與你,尋到大元爺爺他們,可為憑證,此外還有一塊海馬鳳,兩物本是一對兒……不要戀家,明日即刻啟程。”
第二日鄭海龍辭別家人。途中不敢多事,不一日到達華亭縣。
華亭縣是今上海市區所在地,當時卻是唐朝一沿海縣城。進入華亭縣界,一路所見滿目瘡痍,到處都是斷壁殘垣,越是臨近縣城,越是荒涼不堪,與當時大唐盛世形成鮮明對比。
來到破爛不堪的縣城,只見城內空曠無人,街道飛舞著碎紙爛屑,兩旁街面店鋪緊閉店門,店鋪懸掛的幌子布招隨風搖曳,說不出的荒涼。
鄭海龍順街道漫步而行,突然街道拐角處走出一位背負包袱的白發老者,見到鄭海龍,扭頭就跑。鄭海龍幾個縱越就站到老者面前。
老者驚恐異常,瞪著布滿血絲的雙眼,戟指怒目沖著鄭海龍:“惡賊!老夫給你拼了!”鄭海龍見狀,忙把手中寶劍拋在腳下,上前一拜說道:“老丈莫怕,在下是路過的外地客商,絕無歹意!”聽此一說,那老者喘了半天才平息說道:“原來是外地來的公子,不是倭賊……剛才多有得罪,還請公子恕罪。”
鄭海龍笑道:“好說,不知老丈見到在下為何如此驚慌?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卻不見一人?”那白發老者還禮說道:“在下是華亭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在此開間藥鋪。人增外號:張神醫。”鄭海龍笑道:“即稱神醫,醫術那肯定是絕高的。”
張神醫對鄭海龍的夸獎略一點頭表示感謝,隨即臉帶凄楚的說道:“神醫?在下不敢當。只是老夫謀生手段罷了,要是倭賊不來,也不過每日給病人開藥治病而已。哪成想,前些時日,來了一幫惡賊,逢人就殺,見財就搶。燒殺劫虐、無惡不作!把好好的華亭縣整成如此光景!”
鄭海龍疑惑問道:“難道……地方官府不管嗎?”張神醫哼了一聲:“地方?知縣劉大人倒是領著衙役阻擋了,就那么十幾人,不一會兒就被倭賊殺的殺,砍得砍!更可氣的,倭賊把劉大人的頭顱掛在縣衙橫梁上!可憐那劉大人……”張神醫說道此處,雙眼含著淚花,抹了一把,抽搐了幾下繼續說道:“后來大家上報知府,知府又上報朝廷,大家煎熬等待,等來的不是朝廷援軍,卻是皇上圣旨,貴妃想吃荔枝,要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宮!大家一聽只好認命,富人都舉家外遷,剩下窮人或被搶被殺或流落他鄉。幸好縣城東50里,有一個叫唐鎮的城寨,領頭的叫金大元,率領唐鎮居民聯合抗擊倭賊,并把我們這些無處可逃的窮人都收留在內。”
鄭海龍眼光一亮,說道:“那金頭領多大年紀?”張神醫說道:“金頭領比我大上幾歲,年近70恐怕也是有的。身手卻是矯健異常,不比你們年輕人差。他帶領大家建城固寨,擊退倭賊幾十次進攻,殺了好多倭賊,聽說倭賊想搶寨內的鎮寨之寶,幾次失手,仍不死心。昨天來了一位倭賊高手,高來高去,出入唐鎮御瓏宮廷寨如無人之境,無人能敵,金頭領只好親自出馬,哪成想年紀過大,交戰3個時辰后,被那畜生在背上砍了一刀,幸虧護身盔甲保護未受到外傷,內傷卻是不輕。老夫的命是金頭領所救,他身受重傷,我豈能坐視不理,今天只好冒險回來取些藥材。沒成想遇到公子,見公子手持利劍,還以為撞見倭賊了!”
鄭海龍聽說金爺爺受了內傷,急忙說道:“那金頭領傷勢如何?老丈能否帶在下一見,在下也為除賊而來!”張神醫喜道:“公子武功高強,如得公子之助,真乃上天賜福。”
于是二人直赴唐鎮御瓏宮廷寨,途中張神醫仔細講述了事情原由,原來倭賊把華亭縣城搶劫一空,又打聽唐鎮御瓏宮廷寨有一鎮寨之寶名曰:和平艾琳娜,乃是取自深海上等寶玉,通體雕琢而成的玉女神像,那玉女神像旁人看來,不過就是上好玉雕。但是唐鎮萬名居民早已視為不可侵犯的神物。金大元發誓:玉在人在,玉毀人亡!那和平艾琳娜玉像早已成為凝集大家精神之所在。
那名倭賊高手,名叫:岸貝獺鐵。此人武功之高,唐鎮居民無人能敵。金大元因年紀過大,一招不慎,受了極重內傷。
二人邊走邊聊,不久到達唐鎮御瓏宮廷寨,鄭海龍抬眼觀望,寨門高懸泥金匾額上面書寫“唐鎮御瓏宮廷”寨墻高筑,旌旗獵獵,步入寨內,迎面一座偌大水池,池內泉水涌出,清澈冰涼、噴珠吐玉,泉水清冽見底,池中金魚翔游。
張神醫解釋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和平許愿池,池中央屹立的玉女就是傳說中的——和平艾琳娜。”鄭海龍面對清幽平靜的和平許愿池,頓時感到心曠神怡,說不出的舒服愜意。再看那池中央的玉女神像,神像面容嬌美,膚如凝脂,婀娜身姿,一手駐鴿口銜橄欖枝,一手持海馬龍寶杖,身穿白色吊帶長裙,頭戴海馬鳳冠,注目遠方。
“這就是爺爺常講的艾琳娜公主!”鄭海龍心里翻江倒海。朝著神像拜了三拜。忽然背后傳來一女子話語:“張神醫,您把藥找來了?這位是誰?”鄭海龍拜畢回轉身,一女子遍身紅衣站在背后注視著自己。張神醫忙上前答道:“回稟金帥,這位是杭州公子鄭海龍。”張神醫回頭說道:“鄭公子,這位是我們金頭領的孫女,現在的主帥,人稱火鳳凰,因姓金,又稱金鳳凰。”鄭海龍俯身一拜:“拜見金帥,聽說倭賊在此燒殺劫虐!在下特來相助除賊。”
金鳳凰回了一拜說道:“多謝公子援手相幫,小女子代表唐鎮全體居民感激涕零。”那金鳳凰雖自稱小女子,說話舉止卻有木蘭參軍之風,神情中不乏桂英掛帥之姿。鄭海龍瞧著暗暗好笑,忽然發現金鳳凰腰間掛一玉雕,鳳凰首姿,海馬之身,雕琢細膩,巧奪天工,正是海馬鳳!鄭海龍想起懷中的海馬龍:“爺爺說海馬龍與海馬鳳乃天配地設一對兒,難道……,且不拿出,見了金爺爺再說!”金鳳凰令人把鄭海龍安置妥當,便陪著張神醫給金大元療傷治病去了。
夜間,鄭海龍在房間撫摸著海馬龍玉雕,思索是否前去拜見金大元。突然寨外人喧馬嘶、噪雜異常,隨即傳來擊鼓升帳聲。鄭海龍料到倭賊夜間來襲。趕快披衣仗劍來到帥廳,正撞見金鳳凰率領眾部將出帳迎敵,鄭海龍見狀,悄無聲息跟隨眾人登上城墻。
只見城墻外黑壓壓一片人馬,約莫五千倭賊騎馬持刀,手握火把。照的寨前亮如白晝。眾賊高聲叫罵,獻出寶貝,否則殺光全鎮居民。金鳳凰等眾將士站上城墻,眾賊中一黑須倭賊縱馬而出,那倭賊身材健碩肥大,身高兩米有余,手持鐵棒。只見他高舉鐵棒空中一橫,頓時群寇鴉雀無聲,那黑須倭賊狂傲說道:“昨夜,金大元敗于我們手中,今晚若無人敢戰,趁早交出玉女神像,爺們高興,興許就饒了你們,否則哼哼……”話語未落,城墻上一聲怒喝:“爺爺陪你玩玩。”只見一精壯漢子手持鋼刀腰間負繩從城墻高處跳落。那黑須倭賊指派一名頭目應戰,兩人均是使刀,兩團白光相交,鋼刀碰撞聲不絕于耳。忽然一聲慘叫,血光四濺,那精壯漢子長聲一笑,跳出戰團,把鋼刀上鮮血在腳掌上一抹。負刀而立。直至此時那倭賊頭目才搖搖晃晃跌倒在血泊中。
金鳳凰高喊:“王三叔好樣的!”城墻眾兵將擊鼓助威。鄭海龍趕忙相詢才知,這王三叔乃是王羅賓爺爺的三子叫王文舟。
黑須倭賊氣的暴跳如雷,連派三名倭賊上前與之相斗,那王文舟并不退縮,力戰三人,城墻上眾兵將見狀高聲大罵,眾倭賊回聲還擊。頓時城墻內外亂成一片。金鳳凰正想派人增援,突然三聲慘叫,三名倭賊早被一刀同時割喉致命。
黑須倭賊見狀更不答話,持棍朝著王文舟頭頂砸來,王文舟打起精神持刀再戰,黑須倭賊名叫圭投不二,是這幫倭賊的大當家,身高力壯,把鐵棍舞的呼呼山響,王文舟本就不是對手,何況今晚力戰四人,早已精疲力竭,不幾回合就被鐵棍掃中肩膀,王文舟肩膀碎裂,口噴鮮血。金鳳凰馬上派人把王文舟救了回來。
城墻接連跳下幾名勇士上前應戰,均被圭投不二鐵棍擊碎頭蓋骨而死。金鳳凰知道父親重傷,今晚自己不出戰,恐怕難以善后。于是拔劍出手,負繩而下,交戰幾十回合后,一招不慎利劍被圭投不二震落掉地,圭投不二更不停手,迎頭砸向金鳳凰的頭顱。金鳳凰退無可退閉目待斃。
突然一聲巨響,圭投不二的鐵棍被一把利劍架住紋絲不動。金鳳凰睜眼一看,仗劍相救之人,正是杭州鄭公子。
不錯,鄭海龍見金鳳凰一出手,就知她不是圭投不二對手,早已有備。救了金鳳凰一命。鄭海龍笑道:“金帥,您是主帥,怎能親自動手,請一旁觀戰,且看我料理這畜生。”金鳳凰又驚又喜,爺爺重傷,全鎮老幼安危全靠自己獨立支撐,在這危急時刻,來了一名高手,何況還是那么年輕帥氣。想到此處金鳳凰俏臉一紅。趕忙震懾心智,觀看鄭海龍與圭投不二的惡斗,只見圭投不二的鐵棍舞出一團黑影,鄭海龍的寶劍也是耀出一片白光,有時撞擊聲連成一片,有時一碰即離。戰了三百回合,只聽鄭海龍一聲:“著!”那圭投不二一聲未哼眉心中劍死在當地。
倭賊大頭領被殺,城墻眾人高喊雀躍,眾倭賊稍有慌亂隨即穩住。鄭海龍隱約感到不對,這時倭賊中走出一高瘦老者,一言不發,手持東洋長刀,一身黑衣登視鄭海龍。“他就是岸貝獺鐵!鄭公子小心了。”城墻上的張神醫高喊。霎時城墻內外寂靜無聲。岸貝獺鐵冰冷說道:“想死很容易,出劍吧。”鄭海龍一看對方氣度,就知是真正的高手,強定心神,微微一笑說道:“是的,想死很容易,出劍吧畜生。”話聲未落,長劍刺出,只見兩人刀來劍往,眾人眼都看花了。二人從夜晚交戰到日出。鄭海龍的汗水浸濕了全身。岸貝獺鐵卻是仍舊面無表情,忽然一記怪招砍中鄭海龍左臂。隨手一揮鄭海龍的上衣被長刀割開,叮咚一聲掉落一物,金鳳凰低頭一看,驚呼一聲:海馬龍!雙眼一黑,險些暈去。顧不得多想,手持利劍加入戰斗。鄭海龍、金鳳凰二人雙戰岸貝獺鐵,仍舊防衛多、反擊少。岸貝獺鐵冷冷說道:“老夫自出道,還從未遇到過敵手。就憑你們兩個……”鄭海龍二人越戰越是心寒,但是他們知道,不能輸,只要他們倒下,背后這唐鎮寨內全體幾萬民眾,就會遭受生靈涂炭。他們只有咬牙堅持,明知最后一刻躺下的是他們……汗水一滴一滴的滴落,二人的精力也是一絲一絲的離身而去。二人知道,生命對于他們而言,已經不多,但是在這生命的最后時刻,二人相互扶持、互幫互助,共抗惡賊。心里均泛起一絲溫暖。他們均想,要是我能早認識他(她)幾天該有多好,哪怕是一天……
岸貝獺鐵像貓戲弄老鼠般的,與二人搏斗,城墻眾兵將紛紛上前助戰,都被他隨手幾刀殺死。覺得時機差不多了,獰笑一聲:“死了吧!”突然一聲嬌喝:“老畜生,住手。”這震懾心魂的一喝,岸貝獺鐵猛的停刀細看,只見不知何時來了三位女子,當中那女子,一身紫衣,美麗異常,30余歲年紀,身旁站有兩名七八歲年紀的女童,兩名女童冰雪可愛、卻是一對孿生姐妹。那紫衣女子輕蔑一笑:“就你這點微末道行,也敢來我中華上國撒野。”岸貝獺鐵冷笑一聲:“不識趣的,可以上前受死。你敢嗎?”紫衣女子說道:“和我比,你還不配。小香、小梅讓他見識見識。”那對孿生姐妹原來一個叫小香,一個叫小梅。兩個女孩各持一對竹棍,像一對花蝴蝶在岸貝獺鐵身周飛舞,不幾招,只聽一聲慘叫,兩名女孩退至紫衣女子身后。紫衣女子冷冷說道:“今天廢了你的手腳,趕快帶著這些畜生滾回老家。下次再敢侵入我中華之邦,讓你們有來無回!”岸貝獺鐵的手筋腳筋瞬間被那兩女孩幾招刺斷。眾倭賊平時把岸貝獺鐵敬如天神,沒成想被兩個女孩幾招間刺成廢人。都嚇得肝膽俱裂。岸貝獺鐵伏地大哭:“想不到世間竟有如此高人,我真乃井底之蛙!從此不敢踏入中華半步,如有再犯,讓我絕子絕孫。”隨被眾倭賊架著逃命而去。
金大元率領全體民眾出城,上前俯身一拜:“敢問女俠高姓大名,我們立碑永記。”紫衣女子微微一笑:“金將軍無需多禮,中華兒女理當如此,小女子姓陳。”說畢回了一禮。帶領兩名女童騎馬絕塵而去。金大元喃喃道:“陳女俠真乃世外高人!”
眾人歡呼慶祝,鄭海龍和金鳳凰兩人經此一戰,早已共生愛慕之心,金大元得知鄭海龍身世后,更是高興不已。擇日為二人舉行婚禮。婚禮那天,金大元一手托著海馬龍,一手握著海馬鳳,笑道:“海馬龍和海馬鳳終于合璧了,哈哈哈哈。”后來唐鎮居民為了紀念陳女俠三人,在唐鎮御瓏宮廷附近又建了一座名園名曰:香梅和平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