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個從遠方來的朋友到海明威家里做客,海明威事先說好去接他的。但是,他在車站等了半個小時,海明威也沒出現。朋友只好繼續等。
原來,此時海明威正在創作小說《老人與海》,他從早上6點就開始寫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話他怎么修改都覺得不好。他赤腳站在書桌前,面對窗外的一片大海,時而抬起左手理理頭發,時而抬起右手轉動鉛筆,時而向身后扔出一團紙。
一個小時過去了,朋友等得有些急了。
海明威依舊沒有想出更好的話,他十分焦急,在屋子里轉來轉去,心里只想著一個問題:“這句話怎么表達才是最好的呢?”他又轉到窗邊,突然,他眼睛一亮,大喊:“上帝,我想出來了!”
海明威高興得快要發瘋了,他趕緊把這句話寫了下來。當他興奮地看著海面時,突然想到了朋友。他看了看表,天哪,距離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兩個小時了。此時天空下起了雨,他奮不顧身地沖了出去,沒帶任何雨具,而且還光著腳。
海明威一口氣跑到車站。當他出現在朋友面前時,朋友驚呆了。海明威全身濕透,氣喘吁吁地說:“噢,我的朋友,我差點因為一行字而失去一個朋友。”
海明威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朋友被海明威的專注和真情打動了。朋友走到海明威的書桌前,看到了他剛剛創作的稿子,在涂涂改改的稿子最后,他看到了那句海明威想了一早上,為此而把他晾在車站兩個小時的句子:“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