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無鹽不解淡】見“沒咸不解淡”。
【第2句】:【耗子鉆到煙囪里——兩眼墨黑】(歇)本指老鼠兩眼被煙塵熏得墨黑,轉(zhuǎn)喻人看不清事物,不了解情況。
【第3句】:【擺長蛇陣】(慣)長蛇陣:古時作戰(zhàn)常用的一種陣法,隊伍按一字長條形排列。比喻排長隊。
【第4句】:【樹正不怕月影斜】(諺)比喻自身行為端直,就不怕流言蜚語的惡意中傷。 也作樹正何愁月影斜。 樹正不怕影子斜。
【第5句】:【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第6句】:【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第7句】:【春天不忙,秋后無糧】
【第8句】:【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第9句】:【射幸數(shù)跌,不如審發(fā)】
【第10句】:【人人有面,樹樹有皮】
【第11句】:【上床夫妻,下床君子】
【第12句】:【好鼓不用重錘敲】(諺)響亮的鼓用不著重錘敲打。比喻聰明人悟性高,一點就明,不用多說。 也作“響鼓不用重錘”。
【第13句】:【屬猴筋的——能伸能縮】(歇)猴筋:猴皮筋兒,有彈性。指具有伸縮性。
【第14句】:【閻王不在家,業(yè)鬼由他鬧】
【第15句】:【殺雞用牛刀】(慣)殺雞用上了殺牛的刀。1指大材小用。2指辦事有絕對的把握。3比喻花大錢卻辦了件小事。
【第16句】:【牙齒捉對兒廝打】(慣)形容受凍或極度恐懼時哆嗦得上下牙相叩的樣子。
【第17句】:【聞名不如交交口,交口不如對對手】
【第18句】:【與其欠錢,不如賣田】(諺)欠錢:借債。賣田:變賣財產(chǎn)。寧愿變賣家業(yè),也不去借債欠人錢。指借債付息,殊不可取。
【第19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第20句】:【好莊稼長不到好土上】(慣)比喻好孩子沒有生在條件好的家庭。
【第21句】:【事到著急處,就有個出奇處】
【第22句】:【大廟不收,小廟不留】
【第23句】:【天不蓋,地不載】(慣)形容人壞到極點,為天地所不容。
【第24句】:【人怕丟臉,樹怕剝皮】
【第25句】:【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嘴里】
【第26句】:【重孫有理告太公】(諺)重孫:孫子的兒子。太公:曾祖父。只要占著理,重孫也可狀告太公。指理是判斷是非的標準,有理不在輩分大小。
【第27句】:【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
【第28句】:【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慣)比喻人不知輕重,不識好歹。 也作“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
【第29句】:【苦瓜雖苦其一藤,兄弟雖呆只一心】
【第30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31句】:【天下老,只向小】
【第32句】:【留得住人的身,留不住人的心】
【第33句】:【只要種子落地,到頭會有收成】(諺)指只要把種子播在土地上,遲早會有收獲的。
【第34句】:【舍不得牛犢,套不住老虎】
【第35句】:【耍骨頭】(慣)1指故意調(diào)皮搗蛋。 2指開玩笑。3指表示親熱。
【第36句】:【日久知人心,路遠知馬力】
【第37句】:【青竹掏坑缸——越掏越臭】(歇)坑缸:糞缸。臭:本指氣味難聞,轉(zhuǎn)指名聲壞。比喻越鬧騰名聲越壞。
【第38句】:【踏人一腳,須防一拳】(諺)你踢了別人一腳,必須防著別人要打你一拳。指當你打擊別人時,必須謹防別人向你報復。
【第39句】:【話經(jīng)千人口,老鼠變成牛】
【第40句】:【山瘦馬,怒苦身】
【第41句】:【萬事皆從急中錯】(諺)任何事情,如果急躁慌忙,就容易出錯。 指處事貴在從容鎮(zhèn)靜,越在緊急時越不能慌亂。
【第42句】:【寧穿朋友衣,不戲朋友妻】
【第43句】:【無債一身輕】(諺)不欠人的債務(wù),自然就一身輕松。指債務(wù)帶給人的負擔是沉重的,還清債務(wù),就不再有負擔。 也作“無賬一身輕”。
【第44句】:【過頭飯難吃,過頭話難講】
【第45句】:【七月的荷花,一時鮮】
【第46句】:【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第47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諺)指要想給別人加上罪名,不愁找不到借口。
【第48句】:【射冷箭】見“放冷箭”。
【第49句】:【既尊孔子,又拜活佛】
【第50句】:【一天省一把,十年買匹馬】
【第51句】:【簾子做的——要卷上去就卷上去,要放下來就放下來】(歇)形容態(tài)度、臉色等變化無常,想變就變。
【第52句】:【瓜兒戀秧,孩兒戀娘】
【第53句】:【飯飽肉不香】(諺)指飯吃飽后就沒了食欲。借指物品多了,就不那么稀罕貴重了。
【第54句】:【老母豬擠在墻角上,還哼哼三哼哼】
【第55句】:【知星宿,衣不覆】
【第56句】:【黑狗吃食,白狗擋災(zāi)】(慣)吃食:這里指偷食。比喻懲罰錯了對象,冤枉了人。
【第57句】:【拉硬弓】(慣)l比喻態(tài)度強硬,不肯服軟、認輸。2比喻能擔當重任。
【第58句】:【萬頃地,獨根苗】
【第59句】:【沒有梧桐樹,引不得鳳凰來】
【第60句】:【斬草除根,萌芽不發(fā)】見“剪草除根,萌芽不發(fā)”。
【第61句】:【種菜如繡花】 釋義:種菜要細致,多下工夫。 例句: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繡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
【第62句】:【刀斧雖利,不加無罪之人】
【第63句】:【叉手不離方寸】(慣)方寸:指心。兩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第64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第65句】:【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諺)彪:小虎中最兇猛殘暴的。指母虎一胎所生的幾只小虎中,必有一只是最兇猛殘暴的。
【第66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第67句】:【一根燈草沾缸油】(諺)燈草:舊時油燈的燈芯。一根燈草雖細,長時間點燃也能耗干一缸油。比喻微少的支出,日積月累后也能造成大耗費。
【第68句】:【能煮百人菜,難合百人意】(諺)能給一百個人做出飯菜,卻不能使這一百個人吃起來都合口味。指做事雖已盡職盡責,但很難使人人都滿意。
【第69句】:【半空中放炮仗——響得高】(歇)響:諧“想”。譏人的想法脫離實際。
【第70句】:【捏一把汗】(慣)手心里攥了一把汗。形容人非常緊張或害怕。 也作捏兩把汗。 拿著一把汗。
【第71句】:【不行春風,難得秋雨】
【第72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第73句】:【吃得端午粽,還要凍三凍】 釋義:吃過端午節(jié)的粽子,還要一凍再凍。形容端午節(jié)后天氣仍可能返寒。
【第74句】:【愛在心里,狠在面皮】(諺)長輩對子孫只可心里慈愛,管教起來要嚴格。
【第75句】:【受熬煎】(慣)指倍受折磨。 也作“受煎熬”。
【第76句】:【一槌敲中鼓中心】(慣)比喻一句話說中了要害。
【第77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第78句】:【牛頭高,馬頭高】(慣)比喻二人爭高低,誰也不讓誰。
【第79句】:【舍不得白米抓不著雞】(諺)舍得撒出一把白米,才能把雞逮住。 指不肯付出代價,就不會有相應(yīng)的收獲。 也作“舍不得米,提不來雞”。
【第80句】:【稱上四兩棉花——紡一紡】(歇)紡:諧“訪”。指走訪、了解一下。 也作“買四兩棉花——紡一紡”。
【第81句】:【裁縫的尺子——量人不量己】(歇)量(liang):本指用尺子量身材,轉(zhuǎn)指估量。指人只知評說別人的長短.不掂量自己的分量。
【第82句】:【不登高山,不現(xiàn)平地】(諺)不登上陡峭的高山,就顯不出平坦的大地。比喻凡事不經(jīng)過比較,就看不出巨大的差別來。
【第83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第84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第85句】:【伸頭一刀,縮頭一刀】
【第86句】:【沒病攬傷寒】(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傷寒: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沒病找病。比喻沒事找事,自討苦吃。
【第87句】:【船頭怕鬼,船尾怕賊】
【第88句】:【幫狗吃食】 釋義:比喻幫助壞人干壞事。 例句:那些幫狗吃食的“小兄弟”也不搭話,呼啦一下子撲上去。
【第89句】:【人怕逼,馬怕騎】
【第90句】:【夫有千斤擔,妻挑五百斤】(諺)指妻子總是自然而然地為丈夫分擔責任。
【第91句】:【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慣)1指動刀子殺人或殺生。2指跟人拼命。
【第92句】:【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歇)本指算盤珠子用手撥才會動,轉(zhuǎn)喻人做事很被動,沒有人督促就不會去干。
【第93句】:【快馬加鞭,永不下鞍】
【第94句】:【夏雨隔田晴】(諺)夏季下雨,往往是田壟的這邊下,田壟的那邊晴。指夏天的雨,尤其是猛雨,區(qū)域性很強。
【第95句】:【嘴上抹了蜜】(慣)形容人嘴甜,說話討人喜歡。
【第96句】:【不怕明處槍和棍,只怕陰陽兩面刀】
【第97句】:【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
【第98句】:【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女】
【第99句】:【惟有感恩并積恨,萬年千載不成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