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如來使者當依放下為心靈,依包容為身體,依忍辱為衣服,依精進為空氣。見佛法興出家是湊熱鬧,見佛法衰出家是發(fā)心。
【第2句】:【修心禪悟】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顆陽光的心態(tài)。心無所求,便不受萬象牽絆;心無牽絆,坐也從容,行也從容,故生優(yōu)雅。一個優(yōu)雅的人,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華在身外,心里滿是陽光,才是永恒的美。
【第3句】:【禪心佛語】沒有人能打倒您,除非你您自己。只有您心中有顆信念的太陽,無論走到哪里,那里都會有燦爛的陽光。積極樂觀、自由奔放,生活就應該明明朗朗。
【第4句】:【佛禪語】人生沒有完滿,始終存在殘缺,自己的心地是自己的世界,活得不快樂,本質上源于自己的無能。一個人,應該有力量,將自己從一切沉重的、老舊的、無精打采的事物里拔出來,用不斷的嘗試、變通改變自己的境遇。
【第5句】:【佛心禪語】最浪費生命的三件事:【第1句】:評論。別人不靠你活著,何況你未必了解他的全部,論人長短不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第2句】:責怪。責怪人人都會,卻無法改變現(xiàn)狀。共勉之所以好過責怪,在于既提高了別人,也歡喜了大家。
【第6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有時候硬邦邦的,有時候軟塌塌的。當我們開心、傷心,當我們希望、失望,我們慶幸心里總唱著一首歌,讓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進心里,讓軟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第7句】:【禪心佛語】任何一個人的存在,都是以別人的存在在前提、為條件的。幫助別人,不僅是一種善心的表達,同時對自己也大有好處。一個人只有善待他人,自己才能存在。
【第8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用微笑去面對生活,用真情去書寫人生。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人的一生中除了遇到開心快樂的事,也是會遇到傷心難過的事。當你換一種思想,你也許就能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第9句】:【心靈禪語】出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情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意漸遠時,選擇隨緣。有些事,挺一挺,就過去了。有些人,咬咬牙,也就忘記了。有些苦,笑一笑,就釋然了。一顆心,傷一傷,也就堅強了。
【第10句】:我們總是自己給自己裹負了太多的拖累,只有卸掉它們,才可以讓今后的生活輕松起來。所謂“自結玄關自活埋,自吾閉也自吾開;一拳打破玄關竅,放出從前者漢來”。要找回“真我”,放出“從前者漢”,只能靠自己。
【第11句】:對物質的過度貪求和不合,常常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守財人的眼中除了財,便再也看不到其他東西,因而失去了生命中其他的樂趣,甚至生生世世都為財所困。
【第12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煩惱,如同流云過千山,本身就是一場來去夢幻。不必要留戀過去,也不必要幻想未來。生活就是腳下的路,從當下出發(fā),實實在在的延長。微笑面對困難,雙腳踩在大地,諸事因緣,一笑皆了。
【第13句】:【佛心禪語】不執(zhí)愈法相,獨超物外,乃至絕對無礙,是為禪宗之境。悟道切戒強解強悟,為事切記不得強攻強取,是為大不易也。
【第14句】:古人尊師重道,認為“師之德重于乾坤,弟子事師不敢輕慢”。古圣先賢、祖師大德都曾為人弟子,他們能謙虛誠懇、尊重師長;任勞任怨、舍身求法,所以能修身立德,成為后世的楷模。
【第15句】:別為小小的委屈難過,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極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
【第16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煩惱的本來面目,說不清來自何處,道不明散在何期,似乎很難追尋。只是如潮水般的來去,千層浪花,不辨東西。
【第17句】:做事,一定要秉持“誠”與“正”的原則:而待人,則要用“寬”與“柔”的態(tài)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tài),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
【第1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三界之中,沒有時間毀滅不了的有情者,人生一瞬,不過是上演了一場生老病死的短暫歌舞,作長遠打算那只是自己騙自己。
【第19句】:【佛心禪語】不懂得何為空,更不必妄談空。空,不是要空去外在,而是要空去我們內心的執(zhí)著、妄想,這也不是想空就能空的。初學者先當從有為法入手,勤修皈依、斷惡修善,樹立正知見。
【第20句】:欲成事、先靜心、穩(wěn)心態(tài)。傷害讓我們明白,失敗使我們懂得,在挫折中我們漸漸成長,慢慢成熟。人生,吃一塹,長一智,傷害就是明白,失敗就是懂得。我們會從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繼續(xù)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第21句】:【禪心佛語】其實,滿足肉體的需求并不是很復雜,只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保障,問題就基本上解決了。但精神的需求卻是無限的,在無限膨脹的過程中,只要稍有不滿,就會煩惱叢生。
【第22句】:【佛心禪語】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不要急著要,一定要戒躁。不要求回報,該到自然到。不要急得到,心靜便無惱。
【第23句】:貧中之貧的人,不僅物資、知識貧乏,見識也窄淺;更有既貧且病者,心態(tài)孤僻,常覺得自己被人遺棄。我們應設法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引導,才能幫助他們脫離苦難。
【第24句】:【道家經(jīng)典禪語】生活中最佳的心態(tài)就是能隨遇而安、平和忍讓。不要計較眼前得失功過,要經(jīng)常在錯誤中糾正自己、在幸福中感謝他人、在知足中怡然自樂、在奉獻中甘愿付出。
【第25句】:【禪心佛語】人生如夢,歲月無情。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云煙。
【第26句】: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成功和挫折幾乎都會交替出現(xiàn),但命運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味自我懲罰、自我折磨永遠與成功無緣。人生事業(yè)成敗的關鍵,不在命運,而在于你能正視失敗,敢于跨越人生的敗點。
【第27句】:我們需要一個很長的壽命,那就是法身的壽命。法身需要福德智慧來照顧、延長,就像色身需要衣食住行來保護一樣。因此我們除了照顧色身之外,更要為未來的法身慧命努力,使愛心永留人間。
【第28句】:【佛家禪語悟道人生】六和文化: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夸贊,而在于自己安詳。
【第29句】:【禪語感悟】人的力量可大可小,就像太陽光一樣。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暖洋洋的,這時候的陽光是溫柔的。要是用一個放大鏡將溫暖的陽光聚焦,只要持續(xù)一定的時間,就可以點燃焦點處的可燃物,從而形成火焰。
【第30句】:恬淡安詳是生命的禪,是現(xiàn)實的法,是身心健康的良藥,是人最高的生活藝術。有些情,有些話,有些夢,把他們深藏在心底也許比講的明明白白要更加可貴。
【第31句】:【禪語人生】與其苦形于色,不如苦過之后,輕輕拭去眼角的殘淚,用燦爛的笑臉遮掩憂傷,將暗涌深藏。正是這些刻骨銘心的痛讓我們懂得了珍惜生活,珍惜身邊的人。
【第32句】:恒秋:寡言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yǎng)。面對是非,少說多聽才能明白原委;置身喧囂,人進我退才不會迷失自我。
【第33句】:【佛心禪語】整體狀況如此,又何談以少數(shù)高端寺院的高端路線為模板,去打造鏡花水月的虛假繁榮呢?那豈不是把僅有的一點生存余地都耗散殆盡了幺?
【第34句】:【禪心佛語】順應社會、聽從父母與老師告訴你的事,是安全而簡單的存活方式,但這不叫生活,要生活,就得自己去發(fā)現(xiàn)什么是真實。
【第35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所以你認為不能失去的總是會給你帶來很多痛苦,當然也沒有誰想給你痛苦,但痛苦總是在我們錯誤的認知中席卷而來。
【第36句】:此苦圣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圣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雜阿含經(jīng)》卷十五,第379經(jīng)
【第37句】:【佛心禪語】愛火,還是不應該重燃的。重燃了,從前那些美麗的回憶也會化為烏有。如果我們沒有重聚,也許我會帶著他深深的思念活著,直到肉體衰朽;可是,這一刻,我卻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經(jīng)遠遠一去不回了。
【第38句】:【禪語人生】無論你為自己設置多少重保護,你都無法掌控一切。幸運的是,你不需要掌控一切,依然可以找到快樂與寧靜,它們就存在于你內心深處,時刻與你相隨。
【第39句】:【禪心佛語】佛經(jīng)的本質就是安詳,我們可以在佛經(jīng)中找到“安詳”的真正意義和追求安詳?shù)耐緩剑瑹o論是誰要追求,要達到愉快、美滿、充實、瀟灑的人生境界,都絕對不能缺少一顆安詳?shù)男摹?/p>
【第40句】:心不迷不墜生死,業(yè)不系不受形質,愛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業(yè)果。。愛憎之情作,則死生之跡動轉遷流。心心不住,念念相續(xù),。豈待百年氣泯然后為生死者哉?《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41句】:【禪語人生】一邊是誠摯的敬畏,一邊是放肆的摧毀。兩岸人文環(huán)境的差別,在對待玄奘大師的態(tài)度上正可見一斑。
【第42句】:【經(jīng)典的人生禪語】人儉如茶,是一種質樸;人清如茶,是一種境界;人和如茶,是一種品質;人靜如茶,是一種超然。人生四季,數(shù)十春秋,其實就是:對一份平淡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對一種心靈信仰的執(zhí)著與堅守。
【第43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母親,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對我們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愛、那么的細心呵護。
【第44句】:【圣經(jīng)文案】150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下)
【第45句】:【佛心禪語】總之,修行本身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拓展自己的過程,要把修行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修行是無止境的。
【第46句】:其所得損益,唯在人之善用心與否耳。”在佛法的世界里,善乃是一切生命的本質。一花一世界,世間萬物皆有生命。因此,我們要學會珍惜生命,以愛心為本,以慈悲為懷,將德與善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
【第47句】:【禪心佛語】驕傲使人脆弱,你愈驕傲就愈容易受傷害,你對這個世界的感知是如此地受限制。你不交朋友,使自己很受限制。嫉妒是另一個連續(xù)不斷的偏執(zhí)妄想,因為它,你杜撰出許多故事,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能量。
【第48句】:【禪語人生】學佛得人一定要發(fā)愿,愿力能鞭策自己向正道邁進,不會誤入歧途。發(fā)愿不實行,好象開妄華的樹沒有用處。
【第49句】:有一天卻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原來兩人早已走上分岔路,漸行漸遠。終于,走不下去了。那么,曾經(jīng)擁有的美好愛戀難道都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第50句】:【禪心佛語】人生路的寬窄,在于心地的內在認知,天地自遼闊,煙云成故事,春秋悠長,忙者自忙。雪月本閑,障者自礙。
【第51句】:【佛心禪語】從那以后,女孩就變得郁郁寡歡,話也越來越少。終于有一天,她服安眠藥自殺了。她在枕邊給父母留了一張紙條:“原諒女兒不孝,感謝你們18年的養(yǎng)育之恩,我辜負了你們的厚望。”
【第52句】:【禪語人生】竹密豈防流水過,山高怎阻野云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關鍵在于自身,只要下定決心,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第53句】:【禪心佛語】少一點貪欲,多一點知足,你會越來越快樂;少一點怨恨,多一點感恩,你會越來越幸福;少一點我執(zhí),多一點慈悲,你會越來越歡喜;少一點比較,多一點平等,你會越來越智慧。
【第54句】: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虛豁豁地。事來則隨時拔置,如水之定,如鑒之明,好惡妍丑到來,逃一毫不得,信知無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議。
【第55句】:【禪語人生】幸福不是終點,幸福是努力走過的道路,路上遇到的愛與感動,路上遇到的風雨、挫折、痛苦一起構成了這條路。也是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明白了幸福的真諦。
【第56句】:【禪心佛語】生命都是一樣的,再微小,它也是生命。你不尊重別的生命,他們一樣會不尊重你。許多流行病是因為不尊重動物帶來的結果。
【第57句】: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念佛即是參禪,更無二法。即念佛時,須先將自己胸中一切煩惱妄想、貪嗔癡愛,種種雜亂念頭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單單提起一聲阿彌陀佛,歷歷分明。
【第58句】:孝順父母首先是做個好人,讓父母感到安心;其次是做個有用的人,讓父母感到放心。教育兒女首先是讓兒女做個好人,其次是做個有用的人,心好而有能,就奠定了一生福緣的基礎。
【第59句】:人與人能夠互盡心力、互相照顧,實在是世間最快樂的事情之一。雖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修成正果,但每個人都有能力慈悲。
【第60句】:【禪心佛語】事情所表現(xiàn)的具體性后果,都是由某種看不到的力量所產生的。在我們聽到槍聲以前,子彈早已發(fā)射出去了。決定性的事情,乃完成于思想之中。
【第61句】: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閃光;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不求無諂無媚,不執(zhí)可圓可方,不貪便是富貴,不茍何懼公堂。
【第62句】:【禪心佛語】凡夫都是活在自我的概念之中、為自我的概念而生、也為自我的概念而死。既便所謂的修行也是在用自我的概念而修。
【第63句】:【靜的禪語】凡事都有規(guī)律,心情再急迫,也要等待恰當?shù)臅r機。時機再好,也要具備相應的素質。素質再佳,也要合適的機緣。一切皆備時,自可收獲喜悅。假如條件不成熟時,該怎么辦呢?最佳的方法是:等待,努力,不抱怨。
【第64句】:繁華如夢,夢已無痕。塵緣路上,相遇是剎那,相忘也可能是一念之間。如果無法回頭的是情感,那么無法挽留的,便是時光。
【第65句】:【禪語人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因為顏回懂得生活的藝術,故能終生不為外物所累。
【第66句】:【禪心佛語】世人對未知和秘密的事都充滿好奇,別有用心的人甚至把秘密作為籌碼或交換條件來處理人際關系。而智者,則不會以這種卑劣的目的來探尋別人的秘密,也不會將自己的秘密輾轉傳播給那些喜歡探密的人。
【第67句】:【禪心佛語】如果愛從分別心中破繭而出,愛一定沒有理由讓我們痛苦,如果愛的翅膀是自在的,就沒有理由不去菜彼岸的花,因此解脫何嘗不是一種本能的智慧。
【第68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明白了人生都是因緣與合,緣聚則成,緣滅則散,才能在遷流變化的無常中,安身立命,隨遇而安。凡事隨緣,皆有禪味。
【第69句】:【禪心佛語】禪宗以心證道的機理,重在于靜中得悟,靜中得道。但若想從禪理中尋找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不二的法門,便有一種無門可入的感覺。
【第70句】:【關于心靜的禪語】讓你煩惱的人,是來幫你的;讓你痛苦的人,是來渡你的;讓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貴人;讓你討厭的人,是助你成長的;因為,凡是你所抗拒的事物,其實都是你自己的側面,是另一個你自己。
【第71句】:【相約】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陽下了,我在山邊等你。子黃了,我在樹下等你。兒彎了,我在十五等你。雨來了,我在傘下等你。水凍了,我在河畔等你。命累了,我在凈土等你。們安息了,我在佛前的蓮池中等你。
【第72句】:【禪心佛語】快樂或者煩憂,不在于你的生活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你對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只要自己丟下妄緣,拋開雜念,熱鬧場中亦可做道場,求得心靈的寧靜和人生的快樂。
【第73句】:瑣瑣含生,營營來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紛紛狂鬧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蕩,競何所之?夢中復夢,長夜冥冥,執(zhí)虛為實,曾無覺日。不有出世之大覺大圣,其孰與而覺之歟!(仁潮禪師)
【第74句】:怨起于心,結于心,所以當了于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對一切惹人煩惱的事,以一種低姿態(tài)與那些惹你煩惱的人擦身而過,抬手相讓只為求一份簡單,不要沉迷于那些繁雜的小事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要迷失了一路走來的方向。
【第75句】:【禪語悟道】包容:水遇到阻擋物并不會爭鋒相對,而是繞道而流,包容和寬恕的人就像水一樣,既不計較,也不爭論。以善巧智慧,不傷害眾生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第76句】:只要稍稍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朵花的花瓣之間,都不是平直的,都是有“褶子”的。正是這些高低不平的“褶子”,使花朵美麗起來。
【第77句】:【禪語人生】制造正面或負面的種種心態(tài)的,同是一顆心。假如想成長、成熟,就必須將凈化情緒,視為極為重要之任務。
【第78句】:【禪心佛語】三個忘記:忘記年齡,忘記過去,忘記恩怨。四個擁有:無論你有多弱或多強,一定要擁有真正愛你的人,擁有知心朋友,擁有向上的事業(yè),擁有溫暖的住所。
【第79句】:生命就象是陀螺不停的旋轉,我們終會從風華正茂走到衰老的那一天。等我們老的時候,回想起今天每一個酸甜苦辣的瞬間,都會淡然的回首一笑。多少的樓臺煙雨,多少的辛酸無奈,都會在這回首一笑中隨風而逝。
【第80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意義,不光是在經(jīng)歷,還需要讀懂,多少風景,不僅是經(jīng)歷眼前,還要捶打心靈,這人世間不缺富人,也不缺窮人,要學會自己幫自己,高溫多喝水,心涼多吃飯。心疼自己的嘴,當然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第81句】:【治之于未亂】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老子·六十四章》)☆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fā)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
【第82句】:人生很難,不要為難自己,灑脫一些;人生很苦,不要辜負自己,糊涂一些;人生很累,不要勉強自己,樂觀一些;人生不平,不要苛求自己,寬懷一些。人生苦短難過百,何必長懷千年愁,愛人愛己愛生活,坎坷人生隨緣過。
【第83句】:在時光的角落,靜守一顆執(zhí)著的心。風來,微閉雙目,靜聽翩躚,搖曳了一溪流水;雨落,潮濕心事,輕捻思緒,純澈了一段流年。
【第84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能善待別人的過失,給予他人理解和自尊,幫他人恢復自信與堅強,那么,他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他也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第85句】:世間種種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離名無別義。世間眾色法,但相無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無實事。《大乘密嚴經(jīng)》卷下,阿賴耶識微密品
【第86句】:【禪心佛語】生而為人,不可能不犯錯。如果你能自己察覺到,或從別人的反應中看到自己的錯誤,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去修正,讓傷害降到最低點。如果你堅持錯誤不放,仿佛那是神圣不可褻瀆的真理,你將無法達到更偉大的目標。
【第87句】:“執(zhí)戒”與“持戒”完全不同,能發(fā)揮智慧良能,與社會大眾生活不抵觸,進而能領導群眾,造福社會,方為真正的“持”戒。
【第88句】:在這社會上,最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錢。一個人最大的美德,不是長得很漂亮,也不是擁有很多的財富、很多的才能,而是具有美好的品德。否則,自欺欺人就是最終的結局。
【第89句】:人事的艱難與琢磨,就是一種考驗。就像一支劍要有磨刀石來磨,劍才會利;一塊璞玉要有粗石來磨,才會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第90句】:生命運行的軌跡,有曲,有直,曲時,看開,直時,明白,不要在意那些坎坎坷坷,有景的地方,盡情觀賞,無景的時候,隨意繞開。人生,需要簡單,放下看開。
【第91句】:人生一場,別人追屋逐堡,我只要風花雪月,花棚石凳,小坐微醺,歌一曲,茗一杯,自得其樂。住宅舒適方便就行了,何必非要樓上樓下。一首歌,一杯茶,養(yǎng)養(yǎng)花,養(yǎng)養(yǎng)魚,享受自然之美不是很好嗎?
【第92句】:做個內心陽光的人。不憂傷,不心急。堅強、向上,靠近陽光,成為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別人過多的稱贊,因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內心的強大,永遠勝過外表的浮華。
【第93句】:【知止則不殆】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則不辱,知止則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過度執(zhí)著于權勢地位,一定會磨損生命;財富儲積過多,一定會失去更多。知足的人不會受辱,知止的人就沒有危險。
【第94句】:是清凈的、真誠的、是無限量的,當我們時常面對內心,反觀內省,掃塵除垢,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無塵無垢的小孩,它單純、透明、澄清,它不喜歡鉤心斗角,它討厭追名逐利。
【第95句】:【禪心佛語】海納百川,靠的是寬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狹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賞識別人的優(yōu)點,包容別人的不足,靠的是有愛人之心,有容人之量。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只能是你自己。
【第96句】:【醒世謠】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么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wǎng)恢恢,報應甚速。
【第97句】:【禪語人生】一個真正的佛教道場,不能淪為旅游觀光、娛樂的場所。它存在的價值,不單是讓人來燒香拜佛、放松心靈,更重要的是以講經(jīng)說法的方式,來傳播正法、引導實修,讓朝圣者了解人生的真相。
【第98句】:【禪心佛語】天能使我們感到冷,風能使我們感到寒,這些我們都能面對,其實,我們最怕的還是心靈的冷漠,但友情又使我們感到一陣陣的溫暖。
【第99句】:星云大師開示:“當有人對我們惡口毀謗、無理謾罵的時候,能夠漠然以對,以沉默來折服惡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擔和勇氣。明朝呂坤在《呻吟語·應務》中說:不為外憾,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上一篇:梨渦視頻最新的佛語禪心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