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第六,你再考問一下自己,真的是美色現前,是不是流連忘返,盼望自己跟她親熱一下。
【第2句】:【禪語人生】用堅強的意志,維持好習慣,與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改掉很多壞習慣。
【第3句】:【禪語悟道】如果內心不夠堅強,沒有堅定的毅力,那么再小的違緣也會阻礙你,再小的困境也傷害你。所以大家要增長自己的信心,強化自己的毅力,自信起來,堅定起來。
【第4句】:世界上有兩種人不需要解釋,一是理解你的人,二是不理解你的人,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釋,他也會明白,不理解你的人,解釋也沒有用!
【第5句】:【禪心佛語】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6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河流滔滔不息,在生命的長河確實有兩個岸邊,這個岸邊的名字叫做責任,那么那個岸邊就叫作義務,不管人生如何向往自由,那絕不是任性和放縱。
【第7句】:【佛心禪語】笨重的斧頭敲擊門,門好久沒有打開,而細小的鑰匙只要一轉卻打開一扇堅固的門,這是為什么?一切從“心”開始。
【第8句】:【佛心禪語】愛是有壽命的,普天之下無一幸免。相愛是彼此被對方深度催眠。最好的結果是,兩人一起醒了。
【第9句】:【佛心禪語】欲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煩惱使人痛苦,覺醒令人快樂;執著使人束縛,放下令人解脫;無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證悟。
【第10句】:【佛心禪語】做人不能把安逸看做生活的目的,無聊是人生最大折磨,誰要是覺得自己擁有無限的閑暇日子,說明他離開快樂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
【第11句】:【佛心禪語】巴爾扎克也說過:“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第12句】:【禪心佛語】心廣周法界細入微塵非有非空無內無外不一不異非有色非無色。
【第13句】:【經典佛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第14句】:胸襟寬一些,心界廣一些;自我少一點,眾生多一點。給精神一座茅草屋,給靈魂一處棲息地。
【第15句】:【禪心佛語】所謂“特困戶”,其實共有兩種——因缺錢而特困、因缺覺而特困。末將不才,兩款都是。
【第16句】:【心靈禪語】人生十鑒: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禮,大驚易失態,大哀易失顏,大樂易失察,大懼易失節,大思易失愛,大醉易失德,大話易失信,大欲易失命。
【第17句】:一個人放低自己,不一定被別人看低;一個人看高自己,不一定被別人高看。
【第18句】:【禪語人生】無聊定律:空虛到對自己都無話可說的地步,才是真正的無聊。
【第19句】:【禪心佛語】可知,心無雜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雜念妄想,打坐也不能開悟。
【第20句】:【禪語人生】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無住心來處世,用菩提心契佛心。
【第21句】:【佛心禪語】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自我更新,不斷凈化;自我實踐,不向外求;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第22句】:握緊拳頭時,好像抓住了許多東西,其實連空氣都沒能抓到。張開雙臂時,好像雙手空空,但其實殊不知全世界就都在你手心!
【第23句】:【禪語人生】以圣賢為竿,以道德為線,以仁慈為鉤,以利為餌,以四海為池,以禪定為椅,以萬民為魚,何愁功業不成乎。
【第24句】:【自造前程】每個人的心都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把自己雕刻成魔。
【第25句】:【禪心佛語】人要有骨氣,尤其是男人,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要堅持你所堅持的,總有人認為你是對的。
【第26句】:有些人一直認為自己不快樂,就是因為他們固執地讓自己的情緒不肯離開令人不快的事情。那樣,除了折磨自己的身心之外毫無益處。
【第27句】:【禪語人生】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只有想不到的人,沒有做不到的事。想干總會有辦法,不想干總會有理由。
【第28句】:【禪語人生】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簡單地說可以有一個標準,就是以佛心作佛事,或者說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第29句】:【禪心佛語】人人存孝心、行孝道,則天下之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同享天倫之樂,此乃國家安泰、社會和諧、生民幸福之兆。
【第30句】:總是期待某個最佳時刻來臨,才實施某個計劃已久的事情;總是想不做則已,做則盡善盡美。完美主義的結果往往導致拖延。
【第31句】:小時候,向往天空;少年時,總是多夢;青春時,唯我獨尊;壯年時,處處逞能;中年時,萬事看空;老年時,不知所云。
【第32句】:【佛心禪語】不要太過分地計較個人的得失,不要單單為了薪水而工作,人我兩利,義利相濟,吃虧就是占便宜。
【第33句】:【禪心佛語】命運是一種選擇,選擇不同,前景各異;命運是一種改變,能力強弱決定改變內容;命運是一種實現,你付出多少,它回饋多少。
【第34句】:【佛心禪語】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第35句】:【禪心佛語】寬容是希望,可以化解矛盾、構建和諧、促進和平;寬容是一副“鎮靜劑”,可以讓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在狂躁紛爭中保持一個平常。
【第36句】:【禪語人生】小惡不斷—殊不知,這種一時能騙他人耳目的犯行,養成習慣后,總會在意想的時候浮出表面,而在無意識中,鑄成恐怖的惡行。
【第37句】: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當我們覺得力不從心的時候,不妨將一切交付給時間,讓我們把該忘記的都忘記,然后漫不經心地從一個故事走進另一個故事。
【第38句】:世間之所以有人我是非、內外事理不能調和,皆源自“貪、嗔、癡”。有此三念,故爭長論短,永無休止。
【第3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懺悔就是洗心,如清泉流過心田,洗凈染污的心地。
【第40句】:【佛心禪語】最好的功德莫過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樂莫過于心靈寧靜;最清凈的真理莫過于了解無常的真諦。
【第41句】:佛法總持智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雜阿含經》卷十,第247經
【第42句】:【知羞恥】一個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自然不做喪理敗德的事情。以,修行學佛一定要慚愧心,知羞恥。
【第43句】:【禪語人生】恒唯法師:我理解的生活,是陽光耐心寬恕希望還有祈禱,人生最大的失望莫過于希望的粉身碎骨,人生最大的希望莫過于在失望中無數次的復活。
【第44句】:【禪心佛語】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時時處處都是享受,關鍵是你有沒有發現美好事物的心。這顆心就是我們所說的“活在當下”。
【第45句】:【圣經文案】466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2)
【第46句】:變動的道非真道,只是修行的工具而已;故須能取、能舍、能善用而不執迷。
【第47句】:【禪語人生】信心與理性必須聯合起來。人類需要理性以求進步,需要信心以求更豐富的人生。
【第48句】:一般人常誤以為“打坐”才是禪,其實禪修打坐,目的是要修得心凈、意誠、氣靜。禪、靜、誠三者不能分離。
【第49句】:誰是佛,誰不是佛,不能只從外表判定。穿百衲衣者,不一定是真和尚。不穿百衲衣者也未必就不是真覺者。同樣,誰是對,誰是錯,也不能僅憑一面之詞。
【第50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有: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豁達樂觀的生活襟懷,反身求己的思過習慣。人格有品,生活才會有質。
【第51句】:【禪心佛語】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創造性地做。過去的快樂留待回憶,未來的快樂正在計劃,但快樂只能現在感受。
【第52句】:【禪心佛語】年輕時最幸福的就是為你去死,年老時最幸福的則是坐在屋檐下微笑著回憶那些想死的沖動與經歷。
【第53句】:眾生雖迷,其業力不思議處,正是心力不思議處,亦是諸佛神通道力不思議處。《印光法師文鈔·復范古農書》
【第54句】:【佛心禪語】當制度不足以約束權力,當教育不能夠哺育良知,當文化失去自由和創造力,就意味著一個社會從它的未來中抹去了兩個字:希望。
【第55句】:低調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幽居,淺斟慢品,視塵世浮華如水霧,繚繞飄散。低調生活,是一種無限的優雅。
【第56句】:【禪語人生】要對誰特別好,也不要對誰特別不好,永遠不要被少數人所利用。
【第57句】:對于別人無心的傷害,應該當做鼓勵,以歡喜心接受,不可因一句輕微的話,就認為是對方在諷刺。
【第58句】:或稱揚彼德,開善舉之門,或贊嘆其名,發薦賢之路。成人之美,助發勇心,喜他之樂,同興好事。(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四
【第59句】:“佛”是人天導師;“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佛陀的嗣法人,延續佛陀慧命的出家宗教師。三寶弟子,應學佛的大慈悲心;學法以具足智慧;學僧清凈身心,領導眾生。
【第60句】:【禪語人生】無論你有什么,別「擁有」它;讓它自是它,別使它成為你的。
【第61句】: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人生,只要相信那就是自己最好的位置、最好的人生,無論遭際如何,都能活得很精彩。
【第62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苦樂,不在于遇到多少事,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事。清空心里的陰霾,心凈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安。
【第63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發心為一切眾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時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業障;圓滿了無量的福德。
【第64句】:【禪心佛語】和你在一起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和你一起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會忘記。
【第65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很有錢,別忘了你畢竟還是個人,當一個人的話,你和那些窮人也沒有兩樣,你們都需要那種內心喜悅所帶來的富足。而這樣的喜悅是買不到的。
【第66句】: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多聽、多看、少說話、多做事。修行貴在身體力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第67句】:慈忍之人,能縮小自己、擴大心胸,舍除人我是非的煩惱,安穩靜定,莊敬自強。
【第68句】:縱然是游戲人間,也要端端正正,不要嘻嘻哈哈;要謹謹慎慎,不要唏哩嘩啦。
【第69句】:人和人之間談論的往往也就是這些。成天和朋友東拉西扯,當面談不夠,還又繼續打電話談,一天的生活往往就這么過去了。這究竟是享受人生,還是糟踏人生呢?
【第70句】:離俗家與出家相應,去業障與道人相應,去習氣與工夫相應,去煩惱與清凈相應,此數相應,雖然覺得,不如不相應好。
【第71句】: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者。對于患者而言,良醫、妙藥、看護者缺一不可。所以不論是上根、中根還是下根,從醫治身心大病的角度而言,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第72句】:有所求的愛,是無法永久存在的。能夠永久存在的,就是那份無形、無染而無求的愛。——證嚴法師
【第73句】:千劫所作,極重惡業,若能至心,一懺悔者,如是重罪,悉皆滅盡。《金光明經》卷一,懺悔品
【第74句】:住持大柄在惠與德,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敬,德而罔惠則人不懷。(宋)五祖法演禪師(《禪林寶訓》卷四)
【第75句】:【禪心佛語】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意義;活有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第76句】:【禪心佛語】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第77句】:【禪心佛語】如果內心想好事情,那它就像香一樣是芬芳的,我所謂的想好事是指內心沒有貪瞋癡。
【第78句】:【禪心佛語】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活得開開心心就是最大的神通,每天二十四小時都生活在知足中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第79句】:【禪語人生】我每天都在數著你的笑,可是你連笑的時候,都好寂寞。他們說你的笑容,又漂亮又落拓。
【第80句】:世界本就有煩惱、掛慮、憂傷、痛苦,如果整日計較名利所得,只能苦上加苦。懷抱善良、慈悲、包容、仁愛、無爭執、無仇恨,人間才是快樂無邊的天堂。
【第81句】:可以不認錯,不能不改錯,行動比語言重要;可以真愚癡,不能裝聰明,無明比無知可怕。
【第82句】:佛與眾生本來平等,然眾生常因不奉教法、貪求利養而詐現清白;外表平靜而心意流馳,貪著五欲,為色聲香味所惑亂,無明覆心,愛欲纏縛。
【第83句】:人的一生,真正在做事的時間極有限。一天二十四小時——睡眠八小時,三餐飲食約二小時;一年十二個月,就睡了四個月、吃掉七百二十小時。
【第84句】:【禪心佛語】世上只有一件東西,能始終經受住生活的沖擊:一顆寧靜的心。
【第85句】:【圣經文案】275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里,并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1)
【第86句】:如是比量,即能及時反省。有錯立刻改過,使惡念息滅;已做好事使其日日增長,善念速生。
【第87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華嚴經》卷三十四,十地品
【第88句】:【禪心佛語】人生學會和自己獨處,人生路漫長,有些路只有堅持走下去,時間會讓一顆靈魂,變得越來越動人。
【第89句】:【禪心佛語】慢熱型的人,對感情往往加倍執著。越緩慢的開始一段感情,內心的投入度也就越深。
【第90句】:一切眾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種性,得福報無量。《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
【第91句】:夫妻是倫理的關系,不是“論理”的關系。(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92句】:世間萬事,來不可阻擋,去也不必挽留。生生死死,哭哭笑笑,一切的幸與不幸,都只是一個過程。
【第93句】: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誠意、謙虛的態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
【第94句】:【禪語人生】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的一把真誠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第95句】:幾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艷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人也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在的芳香。
【第96句】:當我們真正認清了無常的本質和世事的不穩定.能夠時刻保持一顆積極的平常心,就能夠坦然面對人生悲苦喜樂的無常變化,渡過生活的困厄。
【第97句】:【禪心佛語】人一旦有了理想就應該為實現理想支付成本。為了獲取理想必須放下過去輕裝上陣、再也不能讓我們的舊習重蹈覆轍了,否則你的人生永遠是在原地踏步。
【第98句】:【經典佛語】佛說: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他們才會變得不快樂......
【第99句】: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懂得了感恩。人生如寄,我們的生命是借來的,遲早要還回去。感恩是人的本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