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演員有90%是夫妻檔,王小利和李琳也是其中一對。兩口子臺上一起演出,臺下一起練功,幾乎天天在一起。王小利說自己比別人幸運,因為除了睡著時,其余時間都能看到媳婦兒。說這話時,他“嘿嘿”地笑了。
2010年虎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小品《捐助》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那個有點私心又有點憋屈的農民白鬧。飾演白鬧的正是二人轉演員王小利。春晚之后,他可謂一夜成名天下知。隨后,人們又在央視熱播劇《鄉村愛情故事》第三部中,見到了那個說話結結巴巴、總想耍小聰明卻總整不明白的滑稽小人物—劉能。
上春晚、央視熱播劇的主角,王小利似乎真的火了,但他卻說:“火不火,我也不操那份心。”簡單一句話,流露出了這個上過10年小學的二人轉演員的智慧。是的,這個生活中少言寡語、性格內向的草根明星,卻有著豐富的生活智慧,他是那種特別有“招”的人,連追媳婦兒都有不同尋常的點子。
想找個搭檔,順便處對象
10年前,二人轉演員王小利離開了黑龍江老家來到長春。此時他已經和前妻離婚,也因此失去了唱戲的搭檔,在各個劇場“漂”著,掙得少,有時候團里還開不出錢來。那段時間是王小利人生的低谷。
后來,他和長春和平大劇院簽訂了3年的合約,這才穩定下來。在劇院的演員劇照里,王小利發現了一個漂亮女孩,朋友介紹說這女孩叫李琳,目前在遼寧演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小利找到幾張李琳的演出光盤,發現這個女孩年紀輕輕,卻唱功了得,那叫一個好!
“其實那時候我就看上人家了,算—算是一見鐘情。”當時李琳年輕漂亮且在遼寧已經小有名氣,而王小利是外地人,又離過婚,條件自然不如人家。不過王小利很自信:“我當年用現在的話來講也是‘帥呆了’,可不像劉能那樣啊,當時我覺得我能追上她。”于是,王小利背著心愛的臺球桿—這也是當時他的全部家當,前往遼寧找李琳。
在遼寧的一個地方劇團見到了當時19歲的李琳,王小利和她搭檔唱了3場戲,演出結束后他在后臺直截了當跟人家姑娘表白:“我叫王小利,今年30了,老家在黑龍江嫩江縣,想和你唱‘一副架’,最好能處對象。”
李琳對這個剛認識幾天的臨時搭檔沒特別的印象,只是不煩他而已,面對突如其來的表白,她本能地拒絕了。
被拒絕以后,王小利離開了李琳所在的劇團,但是他并沒有回長春,而是一路打聽去了李琳的家,帶著水果糕點私自見了李琳的父母。他心里盤算,要是能搞定老丈人和丈母娘,那他和李琳的事就還有戲。
說起這些經歷,王小利有點兒不好意思,“我這算‘農村包圍城市’,從外圍下手,搞定了她爸她媽之后,還‘整明白’了劇團老板娘,甚至給劇團做飯的師傅都替我說好話。所有人都說我王小利好,她不接受我都覺得對不起大家了。”
當然王小利的努力也不僅于此,他經常給李琳發短信噓寒問暖,偶爾也會制造點小驚喜。有一次李琳所在的劇團到遼源演出,李琳的化妝品剛好用完了,這時王小利突然出現并送上一套化妝品,正是李琳常用的那個牌子。李琳當時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對王小利也另眼相看。
最終李琳答應了和王小利做搭檔,唱“一副架”,王小利當時心里那個樂呀!心想:這下妥了,能天天和她在一塊兒,自己唱功好,也挺招人稀罕,說不定唱著唱著就有感情了。
千禧年,王小利終于將李琳追到手,兩個人領了大紅的結婚證。
大事我指揮,小事媳婦管
結婚后,王小利帶著李琳回到長春和平大戲院。白天練功、找包袱、排練,晚上登臺演出,日子過得忙碌充實。漸漸地,夫妻二人在長春也有了名氣,越唱越有感覺,越唱越默契。“都不用說話,一個眼神兒,就明白了。”比如李琳感冒了,嗓子發炎,有高音的地方唱不上去,只要看王小利一眼,王小利就知道咋回事兒,一塊兒幫著她把這個音唱上去。
雖然唱戲時默契,畢竟李琳才剛剛20歲,生活中難免有點兒小脾氣。但是王小利覺得“咱是老爺們兒,不和女的一般見識”,于是處處讓著媳婦兒,生活上的事情基本都由媳婦兒說了算。但是遇到原則性問題他就不讓了,而且堅決不讓步,在結婚的最初幾年,兩人也沒少鬧過脾氣。
吵過幾次之后,王小利逐漸總結出一條經驗來:媳婦兒得哄,盡量不和她硬碰硬。而且生活中也沒那么多所謂的“原則”,大事我指揮,小事媳婦兒管,雖然這么多年大事沒攤上幾回,但夫妻倆和和睦睦過日子,能好好唱戲,就是最要緊的。
當王小利心態改變之后,越來越發現妻子李琳真是個可愛的女人,總是能夠給他驚喜。
有一天王小利演出后正在補覺,突然一個電話打進來,是媳婦兒。王小利迷迷糊糊中被告知:“我買了套房子,樓層不高,朝南,離咱家挺近,定金我已經交了,咱爸咱媽住正合適。”
彼時王小利的父母還遠在黑龍江老家,李琳知道王小利一直想把父母接到身邊盡孝心,于是自己拍板兒給公婆買了套房子。王小利心花怒放地“埋怨”媳婦兒:“這么大的事兒怎么不和我商量?”“錢能解決的事兒就都不是事兒,對不對,這種小事兒歸我管。”一句話說得王小利心里暖乎乎的。
其實王小利生活中是個對錢沒概念的人,兜里從來只有幾百塊錢,他的標準就是夠打車回家就行。家里的財政大權由李琳掌握,逢年過節給晚輩們壓歲錢,兄弟姐妹有個難處,李琳都熱心幫忙。
“媳婦兒天天和我一起演出,沒演出的時候我能休息,可是媳婦兒還得照顧家教育兒子照顧老人,比我辛苦多了。”如今說起妻子來,這個不惑之年的男人心里多是疼惜。“沒啥抹不開的,誰媳婦兒誰心疼唄。”
媳婦是搭檔 也是好助手
在王小利眼里,媳婦兒李琳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成熟穩重,看事情比較透,總能給自己中肯的建議,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他一提到李琳就是“我媳婦兒”如何如何。
“我媳婦兒心賊細,《捐助》彩排時她發現我演得有點緊……”在春晚小品《捐助》彩排的時候,坐在臺下的李琳發現老公的語速稍微有點兒快,以至于幾個包袱沒有預期的效果好。于是她和風細雨地和王小利商量,是不是語速再慢一點兒效果更好。事實證明,媳婦兒又說對了。
“我媳婦兒有眼光,劉能穿著大背心兒、吊腿褲、懶漢鞋就是她幫我想出來的。”在接到飾演《鄉村愛情》中劉能一角的通知后,王小利就開始琢磨人物造型了。妻子李琳給他出謀劃策,專門請人畫了十幾張畫像,后來就有了這個八點二十的眉毛、小瞇縫眼兒、說話結結巴巴黏黏糊糊、一臉壞水相的鄉村小人物—劉能。
王小利也正是憑借這個小人物聲名鵲起。在2006年《鄉村愛情》首播的時候,王小利正在天津演出,間隙去塘沽洋貨市場買東西,一下子被攤位老板認出來了,“這不是那個劉能嗎?”他這一喊,“呼啦”一下圍上一圈人。“當時真……真挺興奮的,咱……咱出門也跟明星似的,終于有人圍……圍觀了。”
“出名了,那是對外的,面對老婆孩子親爹親娘,誰都不是名人,就是個小老百姓,還照常過日子唄。”
平時生活中,媳婦兒李琳是個能人,家務事打理得明明白白,戲唱得又好,人又漂亮,總之沒的說。“媳婦這么好,咱也得對媳婦兒好,生活里沒啥亂七八糟的事兒,煙不會抽、酒不能喝,僅有三樣業余愛好:打臺球、寫毛筆字兒、滑冰。這些媳婦兒也支持我。”說完,他自顧自地樂開了。
作為民間藝人,從藝之路吃過許多苦,所以他格外珍惜目前的事業;因為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讓他非常重視現在的家庭。王小利套用師傅趙本山的詞,給自己做了個總結:“人生在世屈指算 ,一共三萬六千天,就算我再活40年,才不過一萬多天,挺短,兩口子好好過日子,挺得兒。”
上一篇:金文明:半生咬文,半生嚼字
下一篇:你可以毫不保留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