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1904年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攻國際法及外交學。有一次,在學校的課程表上,顧維鈞發現,竟然有一門必修的課程礦物學,顧維鈞以為是學校教務處弄錯了,學外交專業的學生沒必要去學枯燥無味的礦物學,這不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嗎?更何況,礦物學的知識即使學了在外交上也用不上啊!
帶著幾分疑惑,顧維鈞跑到教務室去問教務長,教務長告訴他,這是真的,根本沒錯,外交專業的學生也要開設礦物學。顧維鈞一頭霧水地對教務長說:“我是學習國際法和外交的,而礦物學跟我們的專業相差十萬八千里,不但沒有用,而且還很枯燥,可學校竟然還要我們花費人生最寶貴的時間去學習它,您不覺得這很浪費嗎?”沒想到,教務長說了這樣一句話:“把一門枯燥無味的礦物學學好,需要的是一個人的耐力,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呀!”原來,學校這樣做,是要培養學生做事的耐心和毅力。漫漫人生路,我們不可能不遇到困難,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到知識,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毅力,“冷板凳要坐三年”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