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天才
21歲的博士
獨立思想
雖然在納什的青年時代,他的身邊就已經出現(xiàn)20世紀的科學泰斗——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和維納,但是他沒有加入任何一個學派,不是任何人的門徒,基本上是在沒有引導者的狀況下前進。在他所做的從博弈論到幾何學等多個科學工作中,他對廣為接受的知識、公認的方式以及根深蒂固的規(guī)律都抱有懷疑態(tài)度。納什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主要并非來源于學習其他數(shù)學家已經取得的成果,而是自己重新發(fā)現(xiàn)這些成果中蘊藏的真理。他迫切希望取得一鳴驚人的成就,因此從不松懈,隨時準備捕捉真正重大的問題。他從來不認為自己已經精通某個領域。在學生時代,他對旁人的懷疑、疑慮和嘲笑的漠視就已經到了令人畏懼的地步。
愛情比諾貝爾獎更重要
去南極洲當皇帝
婚后不久,正當艾里西亞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已懷孕時,納什卻為自己的未來滿懷心事,系主任馬丁答應在那年冬天給他永久教職,但是納什卻出現(xiàn)了各種稀奇古怪的行為:他擔心被征兵入伍而毀了自己的數(shù)學創(chuàng)造力;他夢想成立一個世界政府;他認為《紐約時報》里邊暗藏玄機,上面只有他才懂的外星人政府同他聯(lián)絡的密碼;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個數(shù)學公式表達。他給聯(lián)合國寫信,跑到華盛頓給每個國家的大使館投遞信件,要求各國使館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把自己過期的駕駛執(zhí)照換上一個學生的綽號,告訴學生說這是“星系際駕照”,他自己是某個委員會的委員,任命該學生為亞洲地區(qū)負責人。因為納什平日很喜歡搞惡作劇,起初大家都以為他在開玩笑。直到后來,芝加哥大學數(shù)學系給他送去聘書時,納什寫了一封謝絕信,說他無法赴任,因為他已經另有高就——要去當“南極洲皇帝”。這時大家才意識到納什的精神出了問題。
普林斯頓大學的“幽靈”
1959年4月,在孩子還沒出生前,納什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的教職生涯被精神分裂癥所打斷。幾年后,因為艾里西亞無法忍受在納什的陰影下生活,他們離了婚。但是她并沒有放棄納什,朋友和同事們也沒有拋棄他,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納什的身邊,他們設立了一個資助納什治療的基金,并在美國數(shù)學會發(fā)起一個募捐活動。基金的設立人寫到:“如果在幫助納什返回數(shù)學領域方面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哪怕是在一個很小的范圍,不僅對他,而且對數(shù)學都很有好處。”
艾里西亞堅持納什應該留在普林斯頓,因為在這個廣納天才的地方,人們會充滿愛心地想,他可能是一個天才。于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里總能看見一個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著紫色的拖鞋,偶爾在黑板上寫下數(shù)字命理學的論題。他們稱他為“幽靈”,他們知道這個“幽靈”是一個數(shù)學天才,只是突然發(fā)瘋了。
天才的“美麗心靈”
關于天才,數(shù)學家哈爾莫斯寫道,“天才有兩種類型,一種就像我們大家一樣,只不過更加卓越,而另一種就明顯具有非同尋常的智慧的靈光。我們都能跑,其中一些人可以在五分鐘內跑完兩千米,但我們中絕大多數(shù)人根本不可能取得足以和偉大的G小調賦格曲媲美的成就。”納什的天才就屬于那種神秘的類型,更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音樂和藝術,而不是全部科學的老祖宗。其實,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具有相似的古怪而孤僻的個性。心理學家們也早已注意到,感情冷漠、性格內向特別有助于科學創(chuàng)造力,就像急劇變化的情緒有時可能造就藝術杰作一樣。法國哲學家薩特也將天才稱為“正在尋找出路者的一個偉大發(fā)明”。
納什均衡
歡迎訪問散文集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