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他就是一個命苦的孩子。父親,家里的頂梁柱,患有糖尿病,不能干重活。母親呢,患有精神病,自己連自己都管不好,更不用說管孩子。父母是孩子身后的大樹,為他們的成長遮風擋雨,但他沒有這樣的大樹,經常被一些同齡的孩子辱罵和追打。從記事起,沒有孩子愿意和他一起玩,他們經常遠遠地朝他身上扔泥巴。他一邊左右躲閃,一邊狼狽地朝后退,結果一下子掉進背后的臭水溝里,全身又濕又臭。在孩子們的一片哄笑中,他使勁地低下頭,蜷縮著身子,雙手抱頭,淚水混著臟水,從臉上啪啦啪啦地往下滴。這樣的欺侮每隔幾天就會上演,他只是別人眼中的小丑和笑料。
七歲那年,他上了村里的小學。在班上,沒有人愿意和他坐在一起,他就像一個孤零零的毛毛草。孤僻的他變得更加內向,不愛說話,沒有人喊他的大名,都管他叫“石頭”,在別人眼中,他就是一塊傻笨的臭石頭。一天,一個人玩的他去村上大隊部看電視,突然一檔名叫《街頭霹靂舞》的節目深深吸引了他。電視上藝員那瀟灑而充滿美感的舞蹈看得他目不轉睛、流連忘返?;氐郊遥查_始學著模仿,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他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不再覺得孤單。他的內心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擁有約瑟夫·杰克遜那樣魔幻傳奇的的“月球漫步”。
上到初一,家徒四壁的家庭再也沒有財力供他繼續求學。退學那天,成績優異的他在學校四周徘徊,久久不愿離去。這時,他的班主任張老師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塞給他一張紙條??赐赀@張紙條后,他頓時淚流滿面,深深地朝老師掬了個躬,一步一步朝家走去。從這一天起,14歲的他成為家里的“勞力”。為了多掙一些錢,身體瘦弱的他選擇到縣城一家煤場打工。每天抬臂上千次打制煤球,然后把這些成型的煤球用板車送到客戶家。回到煤場,他的骨頭都快散架了,但他會想起張老師的那張紙條。讀著紙條上的話,他再累再乏,也會掙扎著爬起來,帶著滿身的煤灰會跳起舞來。工友們都取笑他:“你這只笨拙的黑鴨子,難道還想跳什么天鵝舞?”。對于譏笑,他一笑而過,那張紙條上的話在他心中激蕩。
就這樣干了整整五年。冬天拉著板車送煤球,好幾次他的耳朵都快凍掉了。雖然這個工作又臟又累,干起來要人命,但他覺得這里離家近,能照顧到家人,工資也不錯,一天能掙50到70塊錢。他在煤球廠工作時,悟到了很多好的動作,他的舞蹈里有加入了很多像打煤球、鏟煤一樣的新動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粉絲”,每次在路邊跳舞都能引來許多人圍觀為他鼓掌。有一次他跳完舞,就有個人上前問他為什么不去參加河南電視臺舉辦的“你最有才”節目。他也剛好想到一個大的舞臺上檢驗下自己跳得到底怎么樣,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了名。
初試的時候,李新義穿了一身送煤球的“工裝”就開始跳了,他跳完之后,評委和200多名選手都很震驚,紛紛站起來為他鼓掌,但是也有評委笑著問他為什么穿這身衣服,“其實我不是不尊重評委,但是這就是原本的我,沒必要偽裝自己?!?,他從容淡定、滿臉微笑。就這樣,他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殺進了高手如云的總決賽。一身破爛上衣,拉一車黑黑的煤球,就在觀眾詫異的瞬間,他跳起了動感十足的自創霹靂舞,歡快的節拍,富有顛覆性的舞姿,現場觀眾終于爆發出海嘯般的掌聲。他毫無爭議地笑到了最后,獲得了大賽冠軍,捧走了30萬元現金大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煤球哥”,被網友譽為“河南舞王”、“中原舞神”。劉歡傳媒公司、本山傳媒公司聞訊,都力邀他鼎力加盟。今年五月,聞名全球的《英國達人秀》也邀請他前往英國表演這種原生態的舞蹈。
天道酬勤,苦盡甘來。他的名字叫李新義,31歲的河南魯山縣農民。接受采訪時,他打開了那張貼身保存了六年的紙條。上面有一行用圓珠筆寫的話:法國最著名的石頭城堡——希瓦勒之理想宮。入口處立著一塊石頭,上面刻著一句話:“我想知道一塊有了夢想的石頭能走多遠。”
就是做石頭,也要做一塊外表沉默、內心擁有不滅夢想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