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伯伯,我給您寄來了我的家庭作業,您能幫忙檢查一下嗎?”這是一位美國小學低年級的小男孩前不久給奧巴馬寫的一封信。孩子童真幼稚,也愛異想天開,寫就寫了,可這封信居然就上了總統的案頭。
總統讀群眾來信其實是他自己要求的,然而也并非什么信皆能送達總統手中。一般要經過三道重要關口。
首先是郵局,每天從寄往白宮的數千封信中,經檢查,確保信中沒有危險物后,工作人員再挑選1000封信,裝進寫有“白宮信函”字樣的白色盒子,送往白宮附近的一座大樓。
這就進入第二道關口了。在這幢樓房中,數以百計的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將送來的信一一拆開、閱讀,然后將這些信按內容分門別類放入文件架的一個個格子內。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就要專挑給奧巴馬總統的信來讀了,也就進入最為關鍵的第三關。這個人每天都要從大量的信件中挑選10封出來,那位小學生的信就這樣到了總統的手中。人們稱這位直接給總統挑信的人是總統“信訪辦”主任。
請再看一封信:“我爸爸丟了工作,奶奶生病了,她買不起醫療保險。”還有一封信:“總統先生,我失去了工作、醫療保險和自身價值。”
后面這封信的寫信人叫克萊思,27歲,家住密歇根州,這個洲是美國受金融危機打擊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克萊恩丟了工作,丈夫開的公司也不幸倒閉。兩人欠了一身債,房子也被銀行收走。他們不得不帶著兩個孩子,回到父母家中。禍不單行,克萊恩又被診斷出患了皮膚癌。
在這位“信訪辦”主任每天送給總統的10封信中,總會有超過5封管奧巴馬叫“白癡”。
人們也許又要說了,這一定是奧巴馬的反對黨安插在白宮專門來警告奧巴馬的。其實你又錯了!
這個人于2000年,在與奧巴馬參選國會眾議員時,就和奧巴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06年,他又成為時任聯邦參議員的奧巴馬的聯絡主任,并跟隨奧巴馬參加總統選戰,隨著奧巴馬的總統選舉成功,他作為有功之臣進了白宮。
當選總統后第一個星期,奧巴馬就將他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那么你要看一些什么樣的信?”當奧巴馬把每天要看10封民眾來信的想法告訴他后,他問。“我不能告訴你應該把什么信給我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奧巴馬思考了一下說。
他的名字叫科勒爾。科勒爾太明白奧巴馬的意思了:就是每一封信都要讓他震撼!
總統每天晚上來到白宮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認真閱讀這10封信。并選擇三四封親自回信。
對那位小男孩的信,奧巴馬是這樣回復的:“我認真地看了你的作業,還不錯,只錯了兩道題。”
對于克萊思的來信,奧巴馬更為慎重,他拿出了帶有總統印章的便條本,將紙裁成明信片大小,一筆一畫寫起回信來:“我知道現在的日子不好過,但你們對我的信任給了我信心,相信事情會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奧巴馬的回信寄出之前,都要被送往白宮辦公廳秘書處,復印、存檔。不說奧巴馬連任,在他一任期滿,他的這些回信會多達5000多封,這本身就會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它讓人記住這些難忘的時刻時,更不會忘記這位名叫科勒爾的總統“信訪辦”主任。
作為權力至高無上的總統,主動安排一個“居心不良”的人在身邊,而這個人敢于也能夠盡到自己的一份職責,這就讓因受條件限制不能直接進入民眾中的總統能“聽到人民的真實聲音”。總統身邊有著“居心不良”的人,人民也就大致不會看到一個“居心不良”的總統。
上一篇:王亞平:越努力,越幸運
下一篇:活得傲然,死得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