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相遇是一種緣分,是一種機遇,是成功的開始。機遇之后便有親情,友情和愛情,從這方面來說相遇是好事。但相遇并不總是好事,所以,要學會慧眼識他人。
【第2句】:【佛心禪語】從古至今,凡夫俗子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求金銀財寶與名聞利養,最終卻沒有一個人是滿足于榮華富貴而死亡的。因為心的力量是無限的,欲望也是沒有限制的,因此對于物質的貪欲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
【第3句】:如果常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與本性相悖,必然無所適從。譬如處在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爾虞我詐、你爭我奪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人無論是富可敵國,還是一無所有,都無一例外地內心煎熬,難于取合。
【第4句】:【心靈禪語】人生路上的相聚與別離,有些像夏花一般絢爛美麗到窒息,有些像葉落一般哀涼成冢久久不曾忘,一些遇見,注定會牽念;一些人,注定會銘心,每個人都逃不過相逢的喜悅,掩飾不住離別的哽咽。
【第5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要自信。一個獲得成功的人,首先因為他有自信。自信,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不自信,使可能變成不可能,使不可能變成毫無希望。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第6句】:【禪心佛語】孤獨,這是自由的孿生兄弟,他可以海闊天空、無拘無束,他可以沉默寡言、自生自滅。孤獨是自己看到內在脆弱時的無能為力,孤獨是自己不甘心墮落的埋沒,是傲慢之后的課間休息,是炎熱之時的一夜清雨。
【第7句】: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堅定地認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和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8句】:【禪心佛語】為什么睡不著呢?因為“心不安”。心無法安定,晚上都睡不好,導致意外發生。這些例子,都是因為“不安好自己的心”。
【第9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緊張是因為你對自己一點信心也沒有,覺得自己做什么都不會成功,那么請想一想,為什么要一開始就判自己出局。你一定找不出任何可以成立的理由,問題是來自于你看事情的方式,而不是你真的沒有能力。
【第10句】:【禪心佛語】良知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很短暫,所以應該趁著我們在這個世上的短暫過程里,作一些對自己和對別人有用的事情。
【第11句】:【禪心佛語】平凡,是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將軍是塔尖,士兵是塔基。人生舞臺上,主角有幾人?配角蕓蕓眾生。正是無數的士兵、配角和綠葉,與將軍、主角和紅花緊密配合,才組成了和諧而精彩的世界。
【第12句】:又思有二:一從外而思內,背塵合覺者也;一從內而思外,背覺合塵者也。從內思外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無盡而真彌遠也;從外思內者,思之思之,義重思之,思盡而還源也。(明)蓮池《竹窗隨筆·思惟修》
【第13句】:人生,需要有一些時刻,慢下來,靜下來,聽一聽花開的聲音,看一看葉子舒卷的曼妙。告訴自己,活著,真好。安安靜靜做自己就好。
【第14句】:任何時候都是觀察自己、了解自己、創造快樂的最佳時機,生活得快樂與否完全取決于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保持良好的心態會使人們在任何困難中都能找到值得慶幸的地方,并且將絕望轉變成希望。
【第15句】:戒律是什么?戒律是堤防。持戒精嚴,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嚴嚴實實,不會有漏洞。有戒律,我們的修行才有保證。
【第16句】:【心靈禪語】慚愧,說到底是羞恥之心。人若無羞恥之心,任何壞事都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做。若有羞恥之心,就會遠離惡的影響和蠱惑,就會善良正直,行為端正。
【第17句】:所謂“壽命”是指真正發揮生命功能的年歲,而不是活到八十、一百歲就叫長壽。如果活著而無法發揮功能,就成了“活的死人”;若能生活得非常踏實,充分發揮人生的功能,即使死后,其德仍存,這稱為“死的活人”。
【第18句】:【禪心佛語】圣者,所以生活在真善美世界,并不是一定要離開這個娑婆世界到另外一個凈土,主要是空慧禪觀一轉,剎那是永恒,污穢是清凈,煩惱是菩提,生死是涅盤了。
【第19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所有提醒,不是把人生活成陌生,用一種心地的寬厚和溫和,去面對這世間的變幻莫測,去突破那些自以為是,或者說自己總以為。用一種平和,活出人生的冷靜和思考,能送遠的送遠,能看淡的看淡。
【第20句】:村言折射傳統,映照現實。最下里巴人,也最陽春白雪。農民是水,農村是海洋,不了解、不尊重、不重視、不依靠農民和農村,即使是航空母艦也難免會遇到被巨浪吞沒的命運。
【第21句】:人生路上沒有什么空白,多的是酸甜苦辣、糾結障礙,如何讓命運平靜自然的去延續,那么你就需要做自己心地的主人。管理好那些內外環境造成的負面情緒,讓生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提升,這就是生活的方向。
【第22句】:【禪語人生】無論有多少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又是心態的問題、心態的問題就是人品的問題。未成人、焉能成佛。
【第23句】:【禪心佛語】給予,說到底,你給予的是什么?是對方心理上的需要。這是我作為一個宗教師的體會。讓我說個故事吧。
【第24句】:生命與道義結合,就會成為一股堂堂正正充塞天地的精神力量。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人,是大慈悲。這樣舍生忘死的人甚至能夠贏得對立一方的尊敬和幫助。
【第25句】:【禪心佛語】決定命運質量的不是生活本身,對生活不是一場盲從,許多想法可以去嘗試,讓自己的心地更寬松一些,或者說更活潑一些,決定命運質量的是你想到了是不是做到了。
【第26句】:給生命一個微笑的理由吧,別讓心承載太多的負重;給自己一個取暖的方式吧,以風的執念求索,以蓮的姿態恬淡,將歲月打磨成人生枝頭最美的風景。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
【第27句】:【禪心佛語】活著,是因為關愛與求知。如果把關愛的范圍擴大,由己及人及眾生,那就是慈悲了。如果把求知的深度延展,由物及心,那就是智慧了。
【第28句】:任何外在的力量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在人生行進的途中,只有自己才是最有力的法寶,只有靠自己一點一滴、腳踏實地地積累,才能改變命運,獲得成功。
【第29句】: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若達妄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遍,無欠無余。更莫將心向外馳求。——《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30句】:【佛家禪語形容人生】·佛光菜根譚·唯有覺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唯有覺得“一切皆非我的”,才能享有隨緣自在的歡喜。
【第31句】:我們總是自己給自己裹負了太多的拖累,只有卸掉它們,才可以讓今后的生活輕松起來。所謂“自結玄關自活埋,自吾閉也自吾開;一拳打破玄關竅,放出從前者漢來”。要找回“真我”,放出“從前者漢”,只能靠自己。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風景,說到最后,是心中的景色。生活沒有絕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沒有盡頭,只有看不透。快樂是心的愉悅,幸福是心的滿足,不和別人比較,不和自己計較,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心路歷程的體驗。
【第33句】:恒秋:心若不動,煩惱枉然,心更象是一面鏡子,浮云來往不著痕跡,用一種內心的清涼活好人生那些斷舍離,斷糾纏,舍固執,離煩惱,活好生命的現前,此時、此地、此刻,也可以理解為當下、剎那、瞬間。
【第34句】:【禪心佛語】生活不是高速公路,哪來一路暢通。這一個轉角,即使沒有遇到誰,至少可以遇到煥然一新的自己。
【第35句】:“還有明天”,這是一個可怕的想法,它讓人不思進取,蹉跎歲月,浪費生命,成了人們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許多人無所事事、一事無成的原因。
【第36句】:【禪心佛語】順境,逆境都是正常的。不要去貪戀順境,也不要去抗拒逆境,心力不要浪費在猜疑,煩惱,抵觸上,做好該做的事。
【第37句】:【禪語人生】永遠都不為自己選擇的道路而后悔,不管是十年前,還是現在。因為唯一能做的,只是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第3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我們應該以真誠和包容心,來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來處理事情;以慷慨和無私心,來善用財物。如果我們生活的點滴中能做到如此,無論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049
【第39句】: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世間善事沒有一項“做不成”,也沒有一個人“無能力”,有的只是“不肯做”而已!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們的,因為那滴水已和缸中的水結合在一起,分不出是你的或是別人的。
【第40句】:【佛心禪語】寺院撤銷門票的節奏一步近似一步。面對大眾大眾的呼聲和宏觀調控的導向,仍然死死把住寺院門票不撒手的各路“守門人”是否應順應時機,早日高抬貴手,讓佛弟子免票回家?
【第41句】:【禪心佛語】每天談一些益智的事,激勵自己增長智慧,泯滅無知。每天審視佛菩薩的慈像,讓自己的內心多些包容和慈悲。
【第42句】:【禪心佛語】空性本寂言不及,了知凡心是佛心。善根生起無明盡,覺性無知無不知。無我性中得自在,我空法空見如來。
【第43句】:【佛心禪語】子在他世界里,是好像魚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卻有如人的鳧水一樣,雖然也覺到水的柔滑和清涼,不過總不免吃力,為難,非上陸不可。
【第44句】:翻閱時光畫卷,春,活潑,有風,萬物復蘇;夏,明媚,有暖,千絲萬縷;秋,靜美,有韻,水色闌珊;而冬,純潔,有雪,素衣白裳,透著靈性,透著孤獨,透著靜美,如一只白狐,蒼茫大地,修行,不聞喧囂,只攜禪意在心。
【第45句】:《三乘佛教如何同步修持》——(顯密圓融)我們的行為,要做到小乘的行為:少欲知足、謹慎取舍。我們的思想,要符合大乘的思想:毫不利己、普度眾生。我們的見地,要達到金剛乘的見地:悲智雙運、輪涅不二。
【第46句】:雖然每個人的成就與自己的主觀努力分不開,但是說到底,還是應該把每一個成就看作是一切因緣和合而成的結果。
【第47句】:一般來講,人生有生、老、病、死四苦,是人人都無法逃避的痛苦。擴充來講,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和五陰熾盛苦。——凈慧
【第48句】: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后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焰、長風。(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第49句】:四諦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諦所攝,來人四圣諦中,謂四圣諦于一切法最為第一。《中阿含經》卷七,《象跡喻經》
【第50句】:【禪心佛語】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即無。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動即無。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
【第51句】: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曾有過的某些瑕疵而懊惱、悔恨,能夠心如明鏡,活之安然、處之坦然,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第52句】:【知止則不殆】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則不辱,知止則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過度執著于權勢地位,一定會磨損生命;財富儲積過多,一定會失去更多。知足的人不會受辱,知止的人就沒有危險。
【第53句】: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四十二章經》
【第54句】:百年垢衣,一日而浣,可得鮮凈。如是于百千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順善思維,于一日一時,盡能消滅。——《大集經》
【第55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生活里有一種態度叫看淡,并不是對命運的服從和妥協,再好的脾氣,也不是允許煩惱無理由的占領心地,讓自己陽光、堅強、快樂的活著,才是命運真正的清規戒律。
【第56句】:【佛心禪語】“世尊。我真是太愚笨了,請世尊接受我的懺悔。我以五體投地之禮,表示我改過的心意。以后,我不會再那樣說了,請世尊接受我的懺悔。”
【第57句】:在我眼里,了凡先生已深諳莊子哲學之精髓,逍遙游世間,心游萬仞,自在灑脫。而他一直從事的慈善事業,便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58句】:須知“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求而不得是苦;求得之后仍無法滿足,禁不起欲愛的鼓動及外界的誘惑,又永無盡期地渴求,更是痛苦難耐。
【第59句】:春節前夕,大家一直在討論如何幫助凈依師兄病重的父親,找助念團,查閱臨終關懷須知。那幾天,頓悟:在生死面前,所有的是非對錯、名利爭斗都是那么膚淺。其實人生只有一件大事: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第60句】:莫言在他的領獎致辭里說到,“佛教的許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識”,他并且宣稱“無用令文學偉大”。您應該很高興聽到這個信息,是不是?
【第61句】:什么是真幸福?內心安適,仰俯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仰俯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當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耕云先生
【第62句】:【佛心禪語】追求外在的浮華是一種誘惑,當用心去沉淀的時候,外在的浮華只不過是跳梁小丑一樣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顆至真至純的心。
【第63句】:人在風里,風要去哪里?謎一樣的浮世,每一步都未知。忐忑的心,遙遠的天空里,呼喚著那首,未知的歌曲。人在風里,風要去哪里?一路在祈禱,一路繼續前進。眼前的道路,你通向哪里?失散的我們,會不會再相聚?
【第64句】:【禪語人生】要學會相互溝通,相互促進,不斷拓寬視野。沒有開闊的視野,沒有長遠的眼光,就會跟不上時代潮流,就會守舊,就會落后。
【第65句】:【佛心禪語】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我們不能只為了瞬間的喜悅而去不顧一切地追求,不能只為了一己之利去爭。
【第66句】:【禪語人生】在實踐的層面上,誓愿出家,也就是過獨身生活,能夠讓人從一些會造成羈絆的關系中解脫出來。那些可以脫離世俗生活的比丘和比丘尼,就不用再去擔心別人的眼光。他們穿得很簡陋,把自己的物質需求降到最低。
【第67句】:【禪語人生】修行中如何來自利利他呢?不要明于見他人之過,而昧于見自己之錯。也就是說,不要對自己的過錯糊涂地看不見,對別人的過錯看得很明白。
【第68句】:延參法師:不管生活中遭遇到什么,生活的體會彬彬有禮,在所在經過的生活歷程中,不要再增加那些固執的邏輯,煩惱的重量,致使人生停滯不前,悲催不堪,誰的人生都是努力的人生,不要讓那些徘徊和等待耽誤了出發的契機。
【第69句】:總以為順著心走就可以安穩的過此一生,可世間畢竟有太多的不如意,月圓月缺,相聚別離,都是生命中不可否認的一幕,倘若懷著一份淡然之心,領悟生活里的禪意,即使前方迷霧重重,也應堅信會有撥開云霧見得明月的一天。
【第70句】:【禪語人生】修學佛法要先學著放下俗世的種種執著,才能了悟生命的真理,而一個完全覺悟的人,是在放下、了悟之后,還能承擔宣揚真理的重責,繼續行走人間。
【第71句】: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凈慧長老
【第72句】:【禪心佛語】當時,我們見到老和尚的衲襖上雨點并不多,只有腳穿的羅漢草鞋被雨水打濕了。真是道人走過的地方,水也要讓路。
【第73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滋味,百千雜陳,生命的覺醒也就在于這人情冷暖中啟迪,更在這世態炎涼中思考、平衡。或者理解為緩沖,化解煩惱的秩序、責任、余地、從容。
【第74句】:【佛語悟道】平白無故地打了善良的人,肆意誹謗沒有過錯的人,做這些事所帶來的災禍是做一般錯事的十倍,而且將無法得到赦免。
【第75句】:人世間有許多外境事相、人我是非。我們要藉境、藉人、藉事,好好鍛煉自己的心,并且時常反觀自性。若逃避現實,舍離事相或處處計較,則時時煩惱,不得自在歡喜。
【第76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種子如果沒有德水澆灌,就開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沒有德水注入,就會干涸。德聚而生,德盡而滅。
【第77句】:讀誦圣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棄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里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心智的實行者。——《佛陀的格言》
【第78句】:日無雞啄米,夜無鼠耗糧。舍得金彈子,打得巧鴛鴦。六郎似蓮花,蓮花似六郎。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有雨四方亮,無雨頂頭光。豬婆龍為殃,癩頭黿頂缸。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善人富謂之賞,人富謂之殃。
【第79句】: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識若色,皆是唯色。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唐)智頻《四念處》
【第80句】:【心靈禪語】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第81句】:【禪語人生】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邊散步,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堆黃金,可能是誰不小心掉下來的。這時一個僧人也看到了這堆黃金,閉目念叨著:這可不是好東西呀。會殺人的。僧人念叨完后匆匆就走了。
【第82句】:能看得破,更忍得過認清了世間的是非善惡喜樂,更要放寬肚皮,坦然接受。好壞、冷熱、飽餓、老病、榮寵怨恨、有理無理、快心失意事都接受。接受得了,才有心思尋求解決之道,善因好緣就會隨之而來。
【第83句】:【佛心禪語】“你的家人不聽你的勸告,你感到不舒服,這是沒有包容心。雖然是你的家人,他們卻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什么非要強求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會心量狹隘,心量狹隘也是一種惡心。”
【第84句】: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今夜一眾,盡是他鄉之子,因何不歸?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寶峰云庵真凈禪師住洞山文案》
【第85句】:【禪心佛語】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不負一期的燦爛;花的秀色可人,不是為了奪人眼目,而是傳遞生命的芬芳。人生如花期,短而又短,不在快樂中綻放,就在煩惱中飄零。善待珍惜一期生命,寬容感恩一路相逢的過客。
【第86句】: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正見》
【第87句】:【佛心禪語】裝缸現場禁止女眾入內,由彌光老和尚生前比丘弟子十余人參加。由于時間倉促,條件簡陋,裝缸過程在彩條布搭建的臨時棚內進行。
【第88句】:【無際僧走馬燈詩】團團游了又來游,無個明人指路頭;除卻心中三昧火,刀槍人馬一齊休。楊升庵集句詩野花閑草滿地愁,龍爭虎斗幾春秋?抬頭吳越齊秦楚,轉眼梁唐晉漢周,舉世皆忙里老,幾人肯向死前休?
【第89句】:我們應該提起勇氣,勇敢面對無常的生與死、順與逆、樂與苦,因為這些事實隨時都會來臨,不管人愿意或不愿意、歡迎或不歡迎。“煩惱”徒令人度日如年,若能坦然接受就會過得更輕安、更自在。
【第90句】:眾生心地雜亂黑暗,充滿貪欲、易生嗔恚、癡迷無知;所以被境所牽,以致心失定力。又常停滯于過去的雜念及未來的幻想,因而顛倒無明,招惹許多煩惱、造作無量業因。
【第91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心很小,容不下太多的東西,該舍的一定要舍棄。背負的越多煩惱就越多,卸下負荷,抹去昨天的記憶,做好今天該做的事情,輕裝迎接明天的太陽。
【第92句】:【禪心佛語】良心對別人重要,對自己也重要。良心沒有成本,卻有價值。只要信念堅定,努力去做,就能做到。口說好話,心想好念,身行好事,就是良心的體現,良心會使人生得到慰籍和安享。
【第93句】:【用智慧和贊美的眼看世界】不要用貪婪、嗔怒、愚癡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別忘了你還有美麗、智慧、悲憫、寬恕的另一雙眼。
【第94句】:【經典佛語】“父慈子孝”,各有原則,本來是對等的,然而在中國古代,常常過分強調孩子應孝順的一面。直到現在,很多家長也認為自己的話孩子必須聽;自己定下的規矩,孩子必須遵守,否則就要拳腳伺候。
【第95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和事,“是你的想逃也逃不了,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這就叫緣,看不見也摸不著。面對緣分,不要去尋找,也不必去苦惱,緣來時惜緣,緣去時隨緣,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第96句】:【禪心佛語】人之所迷,因在局內,人之所悟,因在局外。人生充滿變數,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淡定看人生,寧靜看自己。
【第97句】:【禪語人生】要生存就要進取,要成功就要堅強。與其花長時間懷疑,不如花短時間求證。人生可以有過錯,但不能有錯過。
【第98句】:【禪語感悟】悟達禪師當初行善,照顧生病的西域異僧,與他結下了緣,所以才在以后得到西域異僧的指點,治愈面瘡。這是善于結緣的結果。
【第99句】:【禪心佛語】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上一篇:女鞋推廣文案(女鞋宣傳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