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不要去執(zhí)著禪坐中的幻相和光芒——光芒有什么了不起?它無法免除我們的苦啊。
【第2句】: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途,負(fù)于重石,漸網(wǎng)漸重,足步深邃。《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卷二
【第3句】:【禪心佛語】色具足:“若有問阿毗曇、毗尼,乃至能為決定解說”——辯才比丘。
【第4句】:【佛心禪語】坐禪要曉得調(diào)養(yǎng)身心。若不善調(diào)養(yǎng),小則害病,大則著魔。
【第5句】:【禪心佛語】人生最遙遠(yuǎn)的距離,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當(dāng)你站在鏡子前面,望著鏡子里陌生的自己。
【第6句】:設(shè)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dāng)成佛道,廣度生死流。《無量壽佛經(jīng)》卷下
【第7句】:精進(jìn)是要你自己身也精進(jìn),心也精進(jìn),時時不懶惰,時時不自欺,時時必恭必敬,如對佛天,如臨師表,要這樣不自欺叫精進(jìn)。——耕云先生
【第8句】:【禪心佛語】假若我們這樣不斷地觀想,我們的心就會清凈與柔和。這是個人生命中幸福、發(fā)展與繁榮以及人類社會中共同工作與生活的美麗詩篇。
【第9句】: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就在于義與利之間而已;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則完全貪圖利益。
【第10句】:【禪心佛語】為人要有品德,做事要有品質(zhì),生活要有品味,立業(yè)要有品位。不自輕自賤、不自暴自棄、不夜郎自大、不狂妄無禮。
【第11句】:【佛心禪語】弘一法師在講經(jīng)說法時曾提到智者大師的一句話:“世間色、聲、香、味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
【第12句】:【禪語人生】心以誠為貴,志以堅為貴,意以銳為貴,質(zhì)以樸為貴,氣以平為貴。
【第13句】:【禪心佛語】放下你的私心你就解脫了,你就會變的有吸引力了,你就會變的偉大了。
【第14句】:【禪心佛語】精進(jìn)努力修行不是改變自己的容貌,不是獲得種種境界,也不是創(chuàng)造福慧,而是尋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第15句】:【佛心禪語】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慣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順眼的,說明修行還沒有修好。學(xué)佛沒有什么,就是單刀直入,改毛病、改習(xí)氣。——賢書法師
【第16句】:若緣自身起解脫,亦唯迷盡,無別有“我”名解脫者。(古印度)無著《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卷二
【第17句】:【佛心禪語】不要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當(dāng)經(jīng)歷過,你成長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變,不需要你自己說,別人會看得到。
【第18句】:【禪心佛語】決定你幸福或不幸福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或你是誰,或你在什么地方,或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怎么想。
【第19句】:不能容納破戒之心經(jīng)剎那頃,況經(jīng)多時。《大般若經(jīng)》卷三四九,初分相攝引品
【第20句】:世間的生態(tài)平衡,是以生命共融為前提的。如果我們不能自覺維護生命的共融,以掠奪的方式來開發(fā)大自然,就會給人類帶來種種意想不到的災(zāi)難。
【第21句】:【禪心佛語】人生本是一場沒有回頭路的旅行,無法預(yù)測終點將在何處,可以珍惜的,總只有當(dāng)下沿途的風(fēng)景,一起結(jié)伴的人。
【第22句】:【禪語人生】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zhì)礙水洗無為身。
【第23句】:【禪語人生】我們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要一切無心。無心者,無分別心、無嫉妒心、無好惡心、無取舍心,即三祖大師所講:“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第24句】:【禪心佛語】就是這樣,我那破鑼一樣的嗓子,居然能在全國演出,這時候,不知是肚子還是心口,叮叮當(dāng)當(dāng),我想,天使的鐘聲也不過如此吧。
【第25句】:【禪心佛語】順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別出來的。如果你執(zhí)著了,心動了,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動,一切都是順境。
【第26句】:【佛心禪語】做事不可遲緩,言談不可雜亂,思想不可游移,靈魂不可完全傾注于自身,或者過分焦躁不安,生活中不可始終忙碌不止。
【第27句】:理想勾畫得再美,也不如做好眼前的一件小事。做好一件事,便是朝成功邁進(jìn)了一步。從當(dāng)下開始,拋卻幻想,腳踏實地,一步步為理想而奮斗。
【第28句】:【禪心佛語】懂得懺悔的人,就是懂得改變因果、改變命運的人。改變心態(tài)、改變因果、改變命運、改變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懺悔,只有通過懺悔,最終才能徹底圓滿。
【第29句】:但行善,莫思惡,遵紀(jì)守法愛祖國。新殃舊債擔(dān)當(dāng)著,心中無鬼不招魔。天地公道,昭彰因果,怕什么?
【第30句】:與其被困在苦海中不得解脫,不如快樂地行走在奉獻(xiàn)的修行之路上,善待別人,也就是善待了自己。
【第31句】:【醒世謠】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么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wǎng)恢恢,報應(yīng)甚速。
【第32句】: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會平和面對動蕩不安,積極應(yīng)付挫折困難,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風(fēng)雨中體會到幸福。
【第33句】:【禪語人生】也就是說,木乃伊以及特殊自然環(huán)境下形成的肉身不腐現(xiàn)象主要是依靠外力達(dá)成,而佛教的“肉身不壞”則是自力修行成就的結(jié)果,二者有著根本區(qū)別。
【第34句】:【禪心佛語】幾乎所有的學(xué)生都七嘴八舌地說了一通,但沒有一個答案是讓教授滿意的。
【第35句】:處處“理直氣壯”,好勝、爭贏,則過于剛強,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
【第36句】:【佛心禪語】不盡責(zé)任、不盡義務(wù),這是罪過。真正能盡到責(zé)任、盡到義務(wù),這是修行,這是功德。
【第37句】:富足的人生來自一顆知足之心。有了知足心,就擁有了看得見生活美景的眼睛;有了知足心,就能在簡單中發(fā)現(xiàn)生命的真諦。
【第38句】:【佛語】、笑著面對,不去埋怨。然,隨心,隨性,隨緣。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39句】:【佛心禪語】無德禪師道:“禪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第40句】:從這句話開始:你會死,我會死,大家都會死。(清)吉美林巴(《古美林巴大師之教言》)
【第41句】:【禪語人生】信念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心態(tài),心態(tài)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xí)慣,習(xí)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要改變命運,先確立信念。
【第42句】:【禪心佛語】一個優(yōu)秀合格的僧人應(yīng)該是堅持傳統(tǒng),素食,獨身,僧裝;堅持戒律,奉行五戒十善;堅持平民,自給自養(yǎng),親力親為。
【第43句】:【禪心佛語】禪修的基本功課是修入出息念,就是打坐、觀呼吸,這便是修行的法門。
【第44句】:【禪心佛語】佛說: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fù)責(zé)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fù)責(zé)任。
【第45句】:劉念臺云:“學(xué)者遇事不能應(yīng),總是此心受病處。只有煉心法,更無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無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工夫得力處。”
【第46句】:人生的真正意義是把心靈變得更美好。所以事情可以辦不成,心靈不能受污染。若能不受污染,又須盡心辦好事。
【第47句】:【慈憫禪師偈】買肉須要肥,買魚須要活,買花須要美,買田須要闊;若教買命放,一毛不肯拔,黃泉路途險,失腳恐難活。
【第48句】:【禪語人生】學(xué)會做一個更善良的人,做會一個更有感恩的人,因為人生的最終,由善惡的積德因果業(yè)力決定你下一個輪回的痛苦和快樂。
【第49句】:【禪語人生】要有一種主動的承擔(dān)精神、奉獻(xiàn)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這種主動,就能夠在家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清凈的生活氛圍、禪修氛圍。
【第50句】: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酷。禎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法句經(jīng)》卷上,惡行品
【第51句】:勿愛寶谷,知愛人命,當(dāng)起悲心,出谷糜假,蜩諸貧乏,以濟其命。《佛說阿難四事經(jīng)》
【第52句】:【禪心佛語】還好不是紅酒否則我的衣服就廢了還好不是硫酸否則你的臉就廢了。
【第53句】:【禪心佛語】從來沒有得罪過人的人,注定不能與人深交,過分的平和和寬容,反而喪失了做人的準(zhǔn)則和尊嚴(yán)。
【第54句】:【圣經(jīng)文案】31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xiàn)今的機會幺。(斯4:14)
【第55句】:【禪心佛語】忽然,從林間深處傳來一陣響動。牧童以為是牛在里面,忙走上前去,卻朦嚨地看見前面正有一只餓虎朝他走來。
【第56句】:【禪心佛語】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第57句】:【禪心佛語】俗話說: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可俗話又說: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第58句】:【佛心禪語】自我覺知的超脫并非逃避現(xiàn)實,而是一種更為健全的處理方式。
【第59句】:【禪心佛語】能常省察,則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縱將一大藏經(jīng)用完也無用處。
【第60句】:學(xué)者事事要自責(zé),慎勿責(zé)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無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無能,時時自反,才德無不進(jìn)之理。
【第61句】:【禪心佛語】風(fēng)說:我雖然灑脫,但我也懂得適度,你看到我的自由,但你無法理解我為了自由而奉獻(xiàn)的束縛。
【第62句】:【禪心佛語】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第63句】:所以說,這棵菩提樹應(yīng)該堅固地種植在我們的心田深處——“八風(fēng)吹不動”,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從而建立正知、正見、正思和正行。
【第64句】:亦、心一切平等,真即菩提自現(xiàn)。若懷彼我二心,對面不見佛面。——《志公和尚大乘贊》
【第65句】:【禪心佛語】世間萬物都是由具體的因素和條件組成,若離開了許多的因素和條件,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存在。
【第66句】:人心是相通的,真理是相通的,佛性是相通的。如果對佛法有真實感悟,說出來自然能感動人;如果只是名相堆砌,那僅是知識,聽的人只會覺得累,不會有感動。
【第67句】:【禪心佛語】或許,我們只有經(jīng)過人生的荒涼,才能抵達(dá)內(nèi)心的繁華。如果你不曾擁有,你永遠(yuǎn)也體會不到失去的心碎;如果你不曾失去,你便永遠(yuǎn)無法明白擁有的珍貴。
【第68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沒有人會對你的快樂負(fù)責(zé),不久你便會知道,快樂得你自己尋找。把精神寄托在別的地方,過一陣你會習(xí)慣新生活。你想想,世界不可能一成不變,太
【第69句】:【禪心佛語】卻被如來苦訶責(zé),數(shù)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fēng)塵客。
【第70句】:【禪心佛語】當(dāng)你想丟點什么的時候請注意,千萬別丟臉,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尊嚴(yán)。
【第71句】:宣紙憑墨灑,茫茫人海中容顏老去白了發(fā);望斷來世塵緣中,誰是他?青瓷一碗茶,沏入了前生卦,菩提樹前已無菩提花。
【第72句】:封滯者不解脫,不封滯則解脫。云何封滯不解脫?比丘,攀援四取陰識住。。于色界離貪,受想行識離貪,乃至清涼真實,是則不封滯則解脫。《雜阿含經(jīng)》卷二,第34經(jīng)
【第73句】:人對了,世界自然就對了。東西都是一樣的東西,人們只是從他們喜歡的人那里買東西。人是東西的靈魂。
【第74句】:基督教的圣者,佛教的圣者,經(jīng)由不同的途徑,運用不同的方法,都悟到了真道,彼此之道,自然相通。好比煉金,不管用什么方法,煉成的金子,都是質(zhì)地相同的東西。
【第75句】:【佛心禪語】別認(rèn)為只是閉著眼睛坐著就是修行;持續(xù)不斷地修行,是在行住坐臥的當(dāng)兒,就擁有修行的態(tài)度。
【第76句】:【禪語人生】真的很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做-才是擁有。
【第77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大的業(yè)力,就是殺生;殺生的業(yè)報比什么都重的。互相殺,互相報復(fù),這是世界最悲慘的一件事。
【第78句】:【禪心佛語】過份譴責(zé)微小的過失,無異是用利斧去殺一只落在朋友額頭上的蒼蠅。
【第79句】: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花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無明自性從于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梵志女首意經(jīng)》
【第80句】:路逢險處,為人辟一步周行,便覺天寬地闊;遇到窮時,使我留三分撫恤,自然理順心安。
【第81句】:你是一個在寺廟里待了三年的居士。這一世你真的只愿青燈佛卷共一生嗎?
【第82句】:【圣經(jīng)文案】327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下)
【第83句】:歸命彌陀,凡夫的生命與彌陀的生命融為一體,難分你我。若說是我,大事小事,一任彌陀做主,我已經(jīng)放棄了我,不再做主;若說是佛,依然是凡夫的形態(tài),未離貪嗔煩惱。
【第84句】:【禪語人生】一切法門皆是禪,何以故?禪重自心。一切法門,若不了自心,終不成就,心外無法故。
【第85句】: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經(jīng)》卷三,初分學(xué)觀品
【第86句】:一個肯信任別人的人,雖然別人未必全都是誠實的,但是起碼自己卻先做到了誠實;一個常懷疑別人的人,雖然別人未必都是虛詐的,但是至少自己已經(jīng)先成為虛詐的人。
【第87句】:子等歸向極樂,全須打得一副全鐵心腸,外不為六塵所染,內(nèi)不為七情所錮,污泥中便有蓮花出現(xiàn)也。(彭二林)
【第88句】:如來之藏,全體是一眾生一毛孔性,全體是一眾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亦復(fù)如是。(陳)慧思《大乘止觀》卷一
【第89句】:行善勿怠,去惡勿疑。對上敬而不諂,對下和而不流。以功利心做公益,公益難免變商業(yè);以利他心做商業(yè),商業(yè)何嘗非公益?
【第90句】:【佛心禪語】與人摩擦,應(yīng)感恩對方愿意磨練自己,使我們的心靈光亮。
【第91句】:【禪語人生】唯有當(dāng)一個人明了自己時時皆能以圓滿之心做響應(yīng)時,內(nèi)心就會得到可靠、安住的殊勝結(jié)果。
【第92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深一層的含義則是:一天不修行思進(jìn),一天就白白浪費。
【第93句】:人的個性,不要像山上剛炸碎的石頭,每個角度都銳利而刺人,要如海灘小圓石的光滑,讓人摸了很舒服。
【第94句】:每個人的改變要由其自身來完成,不可能也不需要由別人代替。所以并不需要改變?nèi)魏稳耍恍枰獛椭枰淖兊娜恕?/p>
【第95句】:【禪語人生】云說:我看似慵懶,但我懂得生活——在無風(fēng)時放松自己,在有風(fēng)時乘勝追擊。
【第96句】:【禪心佛語】尊重對方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體諒對方是溝通的最佳方式,原諒對方是超越自我的最佳方式。
【第97句】:諸蘊業(yè)為本,諸業(yè)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華嚴(yán)經(jīng)》卷十九,夜摩宮中偈贊品
【第98句】:【佛心禪語】自心本來清靜,本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即心即佛、畢竟無異。情無所念,意無所為,心無所生,慧無所住,即是信解行證,同歸性海。
【第99句】:【佛心禪語】弟子不解地問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磚頭從屋前搬到后院,這次你又叫乞丐把磚頭從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磚頭放到后院,還是屋前。”
上一篇:拓湖社區(qū)黨支部慶“七一”詩集-詩情畫意看不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