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世上莫過手足情,打斷骨頭連著筋。世事茫茫如大海,人生何處無風(fēng)波。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第2句】:【禪心佛語】具備佛教各宗派大智慧的法師、居士大德與廣大學(xué)者,需要肩負(fù)起辟謠的職責(zé)。
【第3句】:【佛語摘抄精選】二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第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發(fā)生、存在與消失,都是有其原因與條件的,都是從因緣而生,也從因緣而滅。
【第5句】: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自我反省,緊記“對人要寬心,講話要細(xì)心”,如此必可化解“含毒”之心,圓融一切眾生。
【第6句】:【禪心佛語】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因?yàn)槟偷米〖拍猿晒Γ灰驗(yàn)槟偷米〖拍孕腋!Wx懂寂寞的人,一定是最堅強(qiáng)、最溫柔、最有魅力的人。
【第7句】: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人要慈悲,對壞人更要慈悲;好人要度,壞人更要教化。
【第8句】:【禪語人生】修行的最高目標(biāo)就是轉(zhuǎn)化自己的態(tài)度,讓自己走向和平、慈悲、平靜的專注,以及智慧。
【第9句】: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中論》卷一,破因緣品
【第10句】:貢獻(xiàn)自己所學(xué)、所能,多為利益眾生而盡一分心力,這才實(shí)在,因?yàn)橐粋€人所能留給別人的,就是他曾付出的一切。——海濤法師
【第11句】:【禪語人生】要了解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fā)點(diǎn)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第12句】:【禪心佛語】處世讓一分為高,退步即進(jìn)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shí)利己的根基。
【第13句】:【禪語人生】我們之所以要看見自心是為了要看到(明了)我們的心有時被念頭抓住(即心陷入念頭之中無法自拔)。一旦卷入念頭之中,就會不停地增生擴(kuò)散。
【第14句】:人生,用心才是生活,不用,就是活著。時間,珍惜就是黃金,虛度,就是流水。書本,掌握就是知識,沒學(xué),就是廢紙。
【第15句】:【禪語人生】我們生來就會很容易被事物的現(xiàn)象迷惑,所以叫顛倒迷惑。那佛怎么讓我們覺悟呢?佛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講給我們,當(dāng)我們知道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體驗(yàn)了,我們就離開迷惑了,我們就覺悟了。
【第16句】: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yīng)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jié)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shù)!
【第17句】:手機(jī)信號即是光,此光中加信號代碼,有能量,有信息,有情感,有語言;充滿空間,隨時隨地可以接收。“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即是阿彌陀佛無量光明信號代碼,充斥法界,有救度之力,有呼喚,有慈悲。
【第18句】:佛陀為人間設(shè)教說法,世間一切學(xué)問及生活都不離開因緣。但是多數(shù)人都在因緣中迷失了,沒有徹底了解,所以迷惑逐漸增長,智慧自然減少。
【第19句】:【禪語人生】要是我能夠?yàn)樽约喊才抛约旱脑岫Y,除了我音樂界的好朋友之外,我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從香港來的小朋友的歌聲,因?yàn)槟鞘俏疑蠲烂畹钠瘘c(diǎn),也是我生命最完美的終結(jié)。
【第20句】: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敗敵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煩惱的行者。打敗敵人,只是一時的戰(zhàn)勝。降伏煩惱,才是永恒的勝利。打敗敵人其實(shí)會制造更多的敵人,降伏煩惱等于徹滅一切,也戰(zhàn)勝一切:064。
【第21句】:【禪心佛語】似乎習(xí)慣了等待,單純的以為等待就會到來。但卻在等待中錯過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
【第22句】:【佛心禪語】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靜坐,有一個人愁眉苦臉地長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開示。不久,佛陀睜開眼來,問道:“你有什么事?盡管問吧。”
【第23句】:什么是真幸福?內(nèi)心安適,仰俯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仰俯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shí),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當(dāng)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耕云先生
【第24句】:提放自如,是經(jīng)歷了大風(fēng)大浪之后的大徹大悟,是感悟人生的喜樂哀愁之后的身心空靈,也是一種走到蜿蜒小徑盡頭之后的豁然開朗,曲徑通幽處,別有洞天。
【第25句】:人若能發(fā)揮功能,才是“人生”;若沒有發(fā)揮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濟(jì),“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第26句】:靠自己的智慧、經(jīng)驗(yàn)、思考永遠(yuǎn)信不了佛;只要想到“這是佛說的,我便相信”,就能信佛。
【第27句】: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當(dāng)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dāng)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當(dāng)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第28句】:【禪心佛語】所以,從現(xiàn)在起,就讓我們倒空杯子里的水,一起來體會禪的無上智慧吧。
【第29句】:【佛心禪語】「任性合道、逍遙絕惱。」你任這個自性合真實(shí)之道,你不要去執(zhí)著不要去取舍,你自自然然的就可以破除煩惱。
【第30句】:佛陀設(shè)教在人間,就是要教育眾生回歸真如本性,做個真正的人。所以說人格若成,佛格就成;人格若不成,又如何成佛呢?
【第31句】:【禪語人生】一動心眼,稟性發(fā)動,這時就把“賊人”引出來了,引蛇出洞,如果能意識到自己就是被它害了,這時就能立刻消滅它。
【第32句】:【禪心佛語】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hù)凈者,一切行無由取見;愿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脫錯,恐誤后人。
【第33句】:【圣經(jīng)文案】45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詩16:8)
【第34句】:拉登死了只是一個肉體的消失,他留給這個世界的問題依然不少,值得人們深思的命題依然很多。消滅一個肉體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而要蕩滌思想的幽靈則極其困難。
【第35句】:【禪心佛語】大乘佛教的二個凡是:一、凡是對眾生有利的事情,都要去做;雖然暫時有利,但長遠(yuǎn)有害的,就不能做;二、凡是對眾生有害的事情,都不能做;雖然暫時有害,但長遠(yuǎn)有利的,也應(yīng)該做。
【第36句】:養(yǎng)心在靜,養(yǎng)身在動。咬得菜根,可做百事。野花莫攀,閑事休管。野花上床,家敗人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人道虛,百人傳實(shí)。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日夫妻,百世姻緣。一日為師,終身如父。
【第37句】:【佛學(xué)經(jīng)典文案金句】有目標(biāo)、能堅持者必能心想事成怎樣實(shí)現(xiàn)人生的心愿?佛日:人有至心求道,精進(jìn)不止,會當(dāng)克果,何愿不得。——《無量壽經(jīng)》
【第38句】:【佛心禪語】不要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當(dāng)經(jīng)歷過,你成長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變,不需要你自己說,別人會看得到。
【第39句】:修持一顆淡定之心,做到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方能心態(tài)平和、恬然自得,方能達(dá)觀進(jìn)取、笑看風(fēng)云。
【第40句】: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著有著無,二事俱失。(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三十七
【第41句】:【禪心佛語】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
【第42句】:【禪心佛語】取相之病若除,則內(nèi)而五蘊(yùn),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嚴(yán)經(jīng)所說咸是妙凈明心凈明體。
【第43句】:【禪心佛語】世間許多煩惱大多因?yàn)樘^真,用一份欣賞的態(tài)度看世界,是路過,是相伴,回頭看多少往事,不過是云煙,清楚了無我,哪有煩惱所侵。
【第44句】:菩薩若在居家,不染著諸欲,所受諸欲,心生厭離,常懷怖畏。。心不貪惜,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寧失身命,不侵于人。何以故?菩薩在家應(yīng)安樂眾生。《小品般若經(jīng)》卷六
【第45句】:【圣經(jīng)文案】428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第46句】:【禪語人生】在成佛的道路上,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便是鳥的雙翅,必須雙運(yùn)修持才行,這就叫做保持中道。
【第47句】:【禪心佛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凡事欠三分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你無論身處什么境地都能保證游刃有余,有一定的轉(zhuǎn)圜的余地。
【第48句】:感恩是要從對待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做起。感恩要落實(shí)到具體的人、事身上,才是實(shí)實(shí)在在的。心如虛空,就能夠包容一切。還有什么東西能夠把虛空擠破呢?
【第49句】:【禪語人生】要做到“無”,絕非易事。“無”是心靈的凈化,“無”是人格的升華,“無”是一種高境界。
【第50句】:禪師所問鄆州針,是指對人生的徹悟。沒有針,只能穿破散的衣服。同理,沒有對人生的徹悟,只能過渾噩凄慘的生活。人一旦有了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就能從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尋到樂趣和詩意。
【第51句】:【關(guān)于心靜的禪語】寧靜則是心靈的潔凈,寧靜是一種禪意。心中寧靜,就不會困于喧囂的市井,不會被流言蜚語擾亂心智。心中寧靜,意味著能靜下心來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靈魂的自由和永恒。
【第52句】:【禪語人生】選擇糊涂,不是真糊涂,因?yàn)槊靼祝行〇|西爭不來,不爭也會來;選擇平淡生活,不是不奢望繁華,因?yàn)槊靼祝γ摱际歉≡疲艿米〖拍拍苌A。
【第53句】:【禪語人生】在爭取正義的奮斗中,我們唯一的報賞只是一個機(jī)會。你不必指望你明天即將會有這個機(jī)會,而是必須努力不懈。
【第54句】:【佛家禪語】金融風(fēng)暴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風(fēng)暴;景氣不好不必驚慌,怕的是人心不安。
【第55句】:學(xué)佛者必定要有正知正見,今生的一切果報都是眾人業(yè)力造作而感應(yīng)的。人命的奧秘不可言說,也不可理解;因?yàn)槊S著人的動作而不斷改變,而且命也是定業(yè)的延續(xù)。
【第56句】:凡一事而關(guān)人終身,縱確見實(shí)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閑談戲謔,慎勿形言。結(jié)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于此。
【第57句】:很多時候苦難往往是促使我們成長的重要途徑,事實(shí)上,我們每一個目標(biāo)的實(shí)現(xiàn),就得經(jīng)歷一定的磨煉,不經(jīng)歷一定的磨煉,就像行走在又干又硬的地面,是不會留下痕跡的。畢竟,雨后的花朵才更嬌艷。
【第58句】:才華洋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達(dá)到目的,很快就獲得世俗的滿足;另一方面,卻因所求沒有止境,不易尋得內(nèi)在的圓滿,才華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第59句】:最會原諒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別人的諒解和佛天的原諒;最肯責(zé)備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別人的原諒和佛天的寬恕。——耕云先生
【第60句】:【禪語靜心的文案】不要懼怕壓力,它可以墊高你的人生;不要躲避忙碌,它可以燃燒你的希望;不要拒絕寒冷,它可以積蓄你的能量;不要一味愜意,這往往是挫敗的開
【第61句】:菩薩為化一眾生,普盡未來無量劫,如為一人一切爾,此救世者所住處。《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十七
【第62句】:禪定就是坐在那兒把你的心沉靜一下,好像…碗渾水,放在一個地方不動,塵土就沉到底下,從上面一看,就看到底。——耕云先生
【第63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修行,切不可半途起心動念;我們必須在正道中保持定力,而且待人要退一步,愛人要寬一寸,那么在人生道上就可以過得很快樂、自在。
【第64句】: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處,即須發(fā)大慚愧,生大恐懼。發(fā)露陳謝,懺悔前愆。萬不可顧惜體面,隱忍不言,自誑自欺。(民國)弘一《改過經(jīng)驗(yàn)談》
【第65句】:【禪語人生】要有一種主動的承擔(dān)精神、奉獻(xiàn)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這種主動,就能夠在家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清凈的生活氛圍、禪修氛圍。
【第66句】:江水不涸有源頭,生命有價在追求。白首壯志馴大海,青春浩氣走千洲。一肩未卸興亡責(zé),五內(nèi)常懷憂樂情。千里煙云收眼底,萬家休戚在心頭。
【第67句】:若菩薩見病眾生,以惡心瞋心不贍養(yǎng)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養(yǎng),犯輕垢罪。《優(yōu)婆塞五戒威儀經(jīng)》
【第68句】:一切功德由時間所累積,一切功德由我們身體行動所成就;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人身。
【第6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只有把“自省”當(dāng)作生命中的重點(diǎn),才會活得聰明,才能少犯錯誤,才有可能在人生之路上一步步邁向成功。
【第70句】: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摩訶般若經(jīng)》卷二十九,七喻品
【第71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知足就是放下,不貪就是布施,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利人就是利己,原諒就是解脫,斷惡就是行善,離苦就是得樂。
【第72句】:【禪語人生】心若計較,處處都有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春天。人活一世,也就求個心的安穩(wěn),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第73句】:【禪心佛語】可以拿走人的任何東西,但有一樣?xùn)|西不行,這就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的自由。
【第74句】:【禪語悟道】培養(yǎng)自己的定力,要從嘴巴開始,訓(xùn)練自己有一張“禪定”的嘴。多關(guān)注自己的嘴巴,讓自己堅持去說正面的語言,讓自己堅持不說負(fù)面的語言。能持之以恒堅持一件事情,就叫禪定。
【第75句】:人生總不免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許多冤枉,有許多無理橫加,種種的這些事情。但我們要怎樣忍辱呢?
【第76句】:【禪語人生】心知道,緣分,牽引了兩個人;懂得,眷戀了兩顆心.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卻很少。誰在默默的等待,誰又從未走遠(yuǎn),誰能為你一直都在。
【第77句】:【禪心佛語】賞析: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yàn)樗麚碛械亩啵且驗(yàn)樗嬢^的少。多是負(fù)擔(dān),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余;舍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
【第78句】:【佛心禪語】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yuǎn),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第79句】:解”,我們就能常保歡喜、快樂自在。當(dāng)我們具備善解的能力時,前面所提的忍讓、吞下、消化的功夫,就可備而不用了。
【第80句】:知戒、非戒無二相,如是名為佛法。若有菩薩住無相,受持不離名持戒。《佛母寶德藏般若經(jīng)》
【第81句】:【禪心佛語】生活并不是向煩惱妥協(xié),而是用心地的明明了了去觀照,創(chuàng)造好心地寬闊的氛圍,在生活中改變,而不是隨波逐流。
【第82句】:有一種人,早晨看經(jīng)、念經(jīng)、懺悔,晚間縱口業(yè)罵詈人,次日依前禮佛懺悔。卒歲率年,以為日課。殊不知,梵語懺摩,此云悔過,謂之?dāng)嘞嗬m(xù)心,一斷永不復(fù)續(xù),一懺永不復(fù)造。——《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83句】:人總愛跟別人比較,看看有誰比自己好,又有誰比不上自己。而其實(shí),為你的煩惱和憂傷墊底的,從來不是別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態(tài)度。
【第84句】:勿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重之酒。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冷湯冷飯好吃,冷言冷語難受。多虛不如少實(shí),廣種不如狹收。
【第85句】:有一種讓心靈復(fù)歸平靜的智慧,便是禪。禪是與生命與靈魂的相約,禪是要人活得明白,從而放下。平常生活,無一不含禪機(jī),頓悟,便能成佛。
【第86句】:【禪心佛語】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樂善好施,常與交往,“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所以,“人情要多儲存,就像銀行存款,存的越多,時間越長,紅利就越大。多儲存人情。
【第87句】:【禪心佛語】貪財?shù)娜擞肋h(yuǎn)貧窮,好權(quán)的人永遠(yuǎn)奴顏。人生惟有懂得放下、知足、感恩才會有一個圓滿的人生。
【第88句】:自修和忍,以諸善根調(diào)伏其心,令他和忍,以諸善根調(diào)伏其心。《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第89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寬度取決于心靈的亮度,心胸狹窄的人,連自己都裝不下,心胸敞亮的人則可以放得下整個世界。
【第90句】:我們的心總在給外在世界安立各種各樣的假名——好的、丑的、胖的、瘦的。。這個語言的世界、符號的世界、概念的世界,把我們弄得暈頭轉(zhuǎn)向。
【第91句】:感謝那些時時帶著心機(jī)生活的人吧!因?yàn)樗麄兊木鞣匆r了我們愚癡的輕松,因?yàn)樗麄兊男拿φ樟亮宋覀冮e適的快樂。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就不得不放棄另一種生活方式。
【第92句】:【禪心佛語】君子事思敬,要懂得敬業(yè),每一份事業(yè)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沒有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細(xì)思考,周密準(zhǔn)備,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第93句】:那些成就事業(yè)的人們,他們在人生的風(fēng)雨中跋涉不停,就像一雙腳行走在泥濘里,他們走遠(yuǎn)了,但腳印卻印證著他們行走的價值。在風(fēng)雨中歷練自己,敢于挑戰(zhàn)困難和挫折,你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獲。
【第94句】:【佛心禪語】那個人說:“能放下的我已經(jīng)都放下了,現(xiàn)在我兩手空空,沒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你到底讓我放下什么呢?”
【第95句】:【禪心佛語】如果生命是一片樹葉,那么摧毀它的不只來自外界,還有它自身生命深處看不見的心靈。如果心靈失去希望,那么生命之葉也就隨之枯萎凋零。
【第96句】:能懇摯誠篤,培養(yǎng)愛語,則可掃除一切人我煩惱、解開心結(jié)郁悶;化干戈為玉帛、轉(zhuǎn)暴戾成祥和。
【第97句】:【禪心佛語】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yīng)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98句】:【禪心佛語】人,要生活,就離不開衣食住行、行住坐臥。你看,有的人身著綾羅綢緞,卻自慚形穢,因?yàn)樗麤]有內(nèi)在的美感。也有的人,粗布衣服,自覺心安理得,因?yàn)槿烁窀呱校哂袃?nèi)心的美感也。
【第99句】:有時候,順其自然,你才會知道哪些事是否值得擁有。不要怪別人讓你失望,怪你自己期望過高。生活其實(shí)也很簡單,喜歡的就爭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記。
上一篇:心靈禪語文案句句都是心靈雞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