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言禪語】生活,不會因你抱怨而改變。人生,不會因你惆悵而變化。你怨或不怨,生活一樣。你愁或不愁,人生不變。抱怨多了,愁的是自己,惆悵多了,苦的還是自己。既然如此,何不微笑。人生在世,快樂是一生,憂愁也一世,何不看開,愉快一點。
【第2句】:看禪門文案,對于祖師的言行往往不明所以,只因我們尚未契于祖師之悟境,就在不明所以處,心意識也使不上力,此刻正是入門處。若在不明所以處用心意識講說的頭頭是道,佛心更被障蓋。
【第3句】:【禪語人生】胸懷博大的人,不為私利爭高下,不為眼前利益論短長,視名利淡如水,遇挫折不灰心,逢得意不輕浮,急難處仍從容,具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倜儻,有“山臨絕頂我為峰”的瀟灑,有“雪辱霜欺梅花依舊向陽開”的豪放。
【第4句】:【藉事練心】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境所轉,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舍而我能舍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第5句】:腳踏實地走好每一天: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后的記憶。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都是我們以后的回憶。我們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認真地過好每個今天,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唯有腳踏實地,不漠視,不虛度,我們才能為明天的回憶增加光彩和亮色。
【第6句】: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世上莫過手足情,打斷骨頭連著筋。世事茫茫如大海,人生何處無風波。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第7句】:【禪心佛語】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孤獨——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錮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
【第8句】:【禪心佛語】當你不執著煩惱與感官歡愉,并且能將之視為幻相,如此,即使煩惱真的生起時,你也不需要壓抑煩惱,因為它們不會再有所危害了。而當煩惱未生起的時候,你也不會有造作煩惱或歡愉的欲望,因為你已遠離了期待。當你可以這么做時,煩惱便是被以為道用了。
【第9句】:【禪語人生】遇到心情煩躁的時候,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浸下來,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欲望;學會讓自我常常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喝一杯清茶,放一曲舒緩柔和的音樂。停一停追逐的腳步,緩一緩緊繃的心弦。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沉淀,讓心寧靜,讓傷口復原,讓靈魂升華。心靜,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修行。
【第10句】:做人要幾分淡泊,清風細雨,同樣有韻致,有詩意;做事要幾分從容,俯仰之間,依然灑脫,依然隨意。不刻意,不虛偽,沒有萬卷詩書的熏陶,我們有的是簡單歲月的樸素;沒有歷練滄桑后的成熟,我們有的是寵辱不驚的坦然。
【第11句】:【佛門禪語】你是什么人,便會吸引什么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氣場;充滿樂觀氣息安貧樂道的人,好運便會與之相伴;充滿悲觀思維憤世嫉俗的人,霉運很難不與之相隨。所以,一切的發生都是自己內心的映照。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第12句】:【禪心佛語】生活需要彼此諒解。諒解是從內心里不計較。諒解,需要真誠地接受,需要坦然地忘卻,需要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胸懷。朋友間的諒解,是一笑泯恩仇的釋然;親人間的諒解,是親緣的無可割斷;夫妻間的諒解,是吵嘴后遞給對方的那杯香茶;同事間的諒解是大家同心協力完成工作。學會去諒解,生活就告別了痛苦。
【第13句】:【禪心佛語】沉默,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哭聲。女人有心事后,不想多說,感覺說話很累,或許是習慣了沉默,習慣了痛,習慣了安靜。當一個女人不理你的時候,其實她已經受傷很深。
【第14句】:【禪語人生】我自己覺得活著是天堂也是地獄,看您怎么去生活,面對一切是沮喪、頹廢和抱怨還是真實地去感恩活著是王道。人生我最大的收獲是滿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獲。什么是最大的收獲呢?要能滿足,您不滿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獄;假如你您滿足,地獄也如天堂,所以滿足是最大的收獲。
【第15句】:恒月法師:心態越平,坎坷就越少。人生的際遇,請,未必會來。躲,未必能免。心態放平,要來的正確面對,失去的淡然想開。人生的坎坷,大多因為自己不肯轉彎或者總是逃避。坎坷如疾病,藥方固然重要,早防早治比什么方子都強。走路的是腳,下一個腳印烙在哪,卻要問心。心態好了,腳步才能坦坦蕩蕩,輕輕松松。
【第16句】:萬境時時現前,不容我等思量。但能精勤用功,了知萬境之實相,順逆何堪惑我擾我?何謂一了一切了?且于一句話頭上明了,什么是無?!話頭不了,仍被有無惑,被生死惑。
【第17句】:這是舍欲守真的真善啊!修得自由自在,心無掛礙,才是修行的目的。所以說,人生所以虛偽,只因貪欲心起;真正要得真善、真快樂,就要心無雜念、去掉煩惱,無欲無偽才是真正的善道。
【第18句】:【禪心佛語】人生有許多機會,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抓住。機會來時,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明白,它是戴著面紗的,也不是誰都可以看得清,那得需要有足夠的洞察力和識別能力的,不然,再好的機遇也會和我們檫肩而過的。很多人就是等機會過去了才看到了它的真面目,可是機會也和我們無緣了。
【第19句】:【生活禪語】人生莫過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選擇,找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別左顧右盼,莫貪多求快,不要誤入亂花迷了眼;二是明白如何堅持,好走的路上景色少,人稀的途中困苦多,勿隨意盲從,忌一味跟風,堅守這一刻,才能看到下一刻風景;三是懂得如何放棄,屬于你的終究有限,放棄繁星,才能收獲黎明。
【第20句】:人世間紛紛擾擾,彼此互相原諒與擔待,演繹著這世界所有的恩怨情仇,看紅塵滄海桑田,一時一事,本無定數。面對著一切,過去了就放下,無需糾纏,從容淡定,猶如云聚云散。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結束,也都是開始。
【第21句】:【禪語人生】在實踐的層面上,誓愿出家,也就是過獨身生活,能夠讓人從一些會造成羈絆的關系中解脫出來。那些可以脫離世俗生活的比丘和比丘尼,就不用再去擔心別人的眼光。他們穿得很簡陋,把自己的物質需求降到最低。
【第22句】:【千古賢文--老來難】年輕人,笑話咱,說我糊涂又裝憨。親朋老幼人人惱,兒孫媳婦個個嫌。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難嚼囫圇咽。一口不順就噎著,卡在嗓喉噎半天。真難受,顏色變,眼前生死兩可間。
【第23句】:【禪心佛語】明白了這些,我們就會對禪修更加歡喜。這是解脫生死的唯一途徑,是我們莊嚴佛土、利樂有情的手段。即使是在目前佛教還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光是上面所說禪修中的“副產品”就能利益眼前的眾生,幫助眼前的苦難眾生解決一些問題,使他們得以脫離煩惱之苦,步入完美的人生。
【第24句】:【禪語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他人有愛心、感恩的心、關懷的心,而這種關懷也好,愛心也好,感恩也好,不要存任何目的,這就是佛法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去做,家庭一定是個團結、和睦、幸福、佛化的家庭。
【第25句】:【禪語人生】在自己心靈的港灣,穩穩地停靠一會兒。在自己心靈的驛站,靜靜地享受一會兒。在自己心靈的夜空,深深地凝望一會兒。在自己心靈的牧場,盡情地瀟灑一會兒。
【第26句】:為了繁衍下一代,蜂王幾乎晝夜不停地產卵;為了一次交配,雄蜂不惜慷慨赴死。和這些蜜蜂相比,’人的辛苦可以忽略不計,人的執著根本不值一提。人不如蜜蜂,所以人的世界遠沒有蜜蜂世界的秩序井然,也缺少蜜蜂世界的激情和責任意識。
【第27句】:問路不行禮,多走二十里。我不下油鍋,誰去下油鍋。無病休嫌瘦,家安莫怨貧。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無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無酒不成席,無煙沒話題。無喪不流淚,無仇不開刀。無心求富貴,富貴逼人來。
【第28句】:【佛心禪語】又花了好幾天,已經將“掃塵除垢”背得很熟了。佛陀說:“掃塵除垢,你知道意思嗎?”他搖搖頭,佛陀就說:“這次就由你自己去想了,‘掃塵除垢’是什么意思?要好好地想。”
【第29句】:【經典佛語】要學會以一顆平常心平靜地生活。不論是富裕還是貧窮,是身處順境還是身處逆境,都能做到不怨天尤人,不悲觀失望,不自暴自棄。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這既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
【第30句】:【道家禪語】生活是前行中的現實,現實是變幻后的魔方,總在定型之時才露出廬山真相,總會或左或右偏離我們曾經的臆想。人生的魅力,不在于每天都沉浸于美好,踱步于艷陽,而在于前方總會有意外和驚喜,讓我們滿懷希望,不知疲倦地走。
【第31句】: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若達妄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遍,無欠無余。更莫將心向外馳求。——《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32句】:快樂不是奢侈品,而是日用品。容易滿足的人,總是活得簡單快樂;欲望過多的人,往往過得愁容滿面。快樂和煩惱,只能來一個,你拉著一個不放,另一個自然不會來。讓別人快樂是慈悲,讓自己快樂是本分。
【第33句】:【迷則著魔,悟后即佛】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之所以為佛,皆因他看透了常人看不透的局,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人之所以是人,皆因七情六欲纏身,看不透,也走不出來。佛有大小,人分三六九等。若心能頓悟,你我皆可成佛。佛不是尊偶像,而是人生修行的碩果。不必焚香叩拜,佛在心中,而不在身外。
【第34句】:禪也是這樣,只有心向往之,體力行之,終得悟之,才能品嘗出其中滋味。然而,修禪之人悟性不同,所能到達的境界也會不同,所以修持禪法既需要個人的努力,有時候也離不開他人的點化,不得已還得借助語言來闡釋什么是“禪”。
【第35句】:學佛者要站在自己的崗位,而發揚佛法的精神,去利益大眾,攝化大眾來歸信三寶。現出家相,只是學佛者的一類。(當代)印順《華雨香云》
【第36句】:【長春子莫愁詩】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面謀。花落三春鶯帶恨,菊開九月雁含愁。山林多少幽閑趣,何必榮封萬戶侯?
【第37句】:【靜心禪語】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認正確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么,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38句】:做女人要有一點柔,太剛則易折,過盛則人遠,要于嫵媚處動情,于善解中傳聲;要有一點曲,多直則景稀,曲眾則人妙,僵直少顯內蘊,曲徑方可通幽;要有一點傲,骨傲則人立,氣短則位低,紅顏哪能薄命,巾幗何讓須眉;要有一點博,不學則才淺,孤陋則寡聞,花瓶僅供觀賞,博學才能久香。
【第39句】:【四臂觀音】四臂表四無量心,身白色表自性清凈無垢,不為煩惱、所知二障所障。戴五佛冠表五智,發黑色表不染,五色天衣表五方佛,雙跏趺表不住生死,手印表不住涅盤。中央二手合掌于胸前,表智慧與方便合一雙運,另右手持水晶念珠,表每撥一珠即救度一眾生出脫輪回,左手持蓮花花,表清凈無惱。
【第40句】:【醒世詞】鐘送黃昏雞報曉,昏曉相催世事何時了;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忙處人多閑處少,閑處光陰幾個人知道?獨上小樓云杳杳,天涯一點青山小。
【第41句】:眼界,注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的命運。眼界有多寬,心就會有多寬。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自然而然無法體會到小鳥口渴的滋味。一個人,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所見識;少見多怪者,常是煩惱的制造者。見得多,問題看得透,心結打得開,遇事善體諒,情緒能釋放。
【第42句】:【佛言禪語大合集】法藏寺:生活里有一個簡單的道理,煩惱和灑脫也只是一線之間的距離,一顆悲觀的心足夠把一切埋沒,一顆豁達的心也足夠點亮一個世界,誰的人生也注定歷經艱辛,這命運的道路又是足夠的濕滑,所以需要我們每一次面對生活的不如意,不要怨路太黑,再堅持一點,再給自己突破自我的一次機會。
【第43句】:【佛心禪語】生活總是不停地邂逅一些故事,那些徘徊和懷疑、固執和狹隘,不會改變生命的方向,但會拖慢思考的速度,生活就在于體會與實踐,活好自己的生活,讓生命走向那些不一樣的改變,消除那些以為的固執,讓生命在善意和溫暖中具備一種意義和責任。#延參法師禪修講座#
【第44句】:善學佛法者,不難通文難達義,不難達義雉人理;又不難入理難忘情。夫情茍未忘,所人理決不瑩徹;理不瑩徹,所達義決不無礙;義未無礙,所通文決非總持。(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五
【第45句】:有媳婦對師父說:“我對婆婆已經夠好了,但是她仍對我不好。”師言:“婆婆對你不好是她的事,但是對婆婆好是你的本分事。要知道你的一舉一動,晚輩都在看著、學著。既然對婆婆已經好到九十九分,只差那一分,那就給她滿分吧!”——證嚴法師
【第46句】:【禪語悟道】培養自己的定力,要從嘴巴開始,訓練自己有一張“禪定”的嘴。多關注自己的嘴巴,讓自己堅持去說正面的語言,讓自己堅持不說負面的語言。能持之以恒堅持一件事情,就叫禪定。
【第47句】:【靜心禪語】生活的意義就在于順境和逆境中的那份堅持,自己的期望就是對命運的一份安慰與捍衛,往事如煙總是輕,腳下路遠細思量,把你理解的生活活成對煩惱的一種輕蔑。尊重對面而來的所有磨難和贊美,尊重這世界,就是尊重著自己。尊重著別人,就是命運最真實的原則。
【第48句】:生病是對生命的反省,對身體的關照。當你躺在病床上,是為了讓你感覺上帝的存在,讓你停下來對生命系統進行維修和保養。生病其實是一種需要,平時從來不生病的人一旦進醫院就是大病,有的甚至就回不來了,所以小病小災等煩惱都是必須的,它是對生命的一種關照。
【第49句】:危難見本色,患難見真情。沒有改不了的惡習,只有不想改的人。當下能改變的人,未來的命運才有把握。有信仰的人生才有方向、才是富有的人生。人生的第一堂課應該先確定自己的人生觀;第二堂才是世界觀;第三堂課諸位同學認為是什么呢?
上一篇:天涯論壇年度精選佛心禪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