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慧眼茅庵】 業凈六根成慧眼,身無一物到茅庵。
【第2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個人是非莫計較,大是大非應明辨。
【第3句】:笑,世界跟著你笑;哭,就只有你自己哭了。——海濤法師
【第4句】: 此外,人只有將自己的姿態放低,才能從別人那里學到知識、智慧。
【第5句】:【天天禪語】不真不實而相信,是迷信;人云亦云,是無知。
【第6句】:【天天禪語】修行不只有耐力,還要耐怨,才會圓滿人格。
【第7句】:【天天禪語】真正的孝順,是立身而行道。
【第8句】:要謹慎選擇親密朋友,避免遭到致命打擊。
【第9句】:【天天禪語】步步都要用心當下,若走一步、看一丈,腳步容易踏空。
【第10句】:【天天禪語】樂善好施得福報,知足善解得智慧。
【第11句】:在經濟富有、政治自由時,更要提升精神文化,讓人人的心靈凈化。
【第12句】:老來有“三好’’:經驗豐富好、健康長壽好、走入社會當志工更好。
【第13句】:理則頓悟,乘悟并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楞嚴經》
【第14句】:【最有禪意的文案】遇事,若能平心面對,很快就會度過。
【第15句】:生活中禪機無處不在,無處不可修行,萬物皆是如來,只怕人不“悟”。
【第16句】:心集無邊業,莊嚴諸世間。《華嚴經》卷七十一,入法界品
【第17句】: 我們自以為懂得很多的時候,實際上什么都沒有弄懂。
【第18句】: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維摩經》卷上,方便品
【第19句】:一心不散亂,盡攝諸善法。(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七十三
【第20句】:【天天禪語】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
【第21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知足則有福,不知足則招禍。
【第22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有福,應知福、知足。
【第23句】:雙足能行萬里路,雙手能做天下事。
【第24句】:學佛的第一步是要少欲知足,使心靈安住,智慧增長。
【第25句】:【天天禪語】戒慎不恐懼,要戒慎虔誠。
【第26句】:真正的感情應該從奉獻中獲得。《星云大師講演集》(一)
【第27句】: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無佛,常住不異。《佛嚴經》卷二十六
【第28句】:此心經常浸潤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他的情懷。(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29句】:做人不該閑逸無事。有一位大企業家來看我,我
【第30句】:【人要自強】 要想讓別人看得起,首先自己要是好樣的。
【第31句】:隨緣行,禪悟在隨緣中實現,心智在隨緣中成長。
【第32句】:【天天禪語】人生富足之道,不在于物質,而在于自心。
【第33句】:處順境用“無常觀”,處逆境用“因緣觀”。
【第34句】:粗言利刀劍,貪欲磣毒藥,瞋恚熾盛火,無明極重暗。《天請問經》
【第35句】:一個人能夠把握住每一個當下,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第36句】:【安詳 美的極致就是“安詳”。
【第37句】: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第38句】: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以及善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
【第39句】:有一志一同的人時時彼此鞭策、勉勵,才能照顧好自己一念善心。
【第40句】:心為系縛解脫本,是故說心為第一。《正法念處經》卷二十
【第41句】: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佛說罵意經》
【第42句】:【天天禪語】心靈的欲念,是引發人生最痛苦的因。
【第43句】:女人就應該具備女人的特質:溫柔的、愛撒嬌的、賞心悅目的、優雅的。
【第44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第45句】:【天天禪語】人心自危,是動蕩的根源;人人安心,社會才能安定。
【第46句】:一切肉與蔥,及諸韭蒜等,種種放逸酒,修行常遠離。《楞伽經》卷四
【第47句】: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禮儀,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態。
【第48句】:合于自然法則,萬物才能相安無事,相生相成。
【第49句】:不怒如地,不動如山。真人無垢,生死世絕。《法句經》卷上,羅漢品
【第50句】:既要有所作為,又不要為名利心所障。
【第51句】: 佛說:“低調低調,低調到塵土中去。”
【第52句】:【天天禪語】心中有愛,就是富有人生;福緣共聚,就是美善人間。
【第53句】:不好責彼,務自省身。《法句經》卷上,雙要品
【第54句】:【天天禪語】發大心、立大愿,身體力行親身體悟,德才能顯現。
【第55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受人折磨,能注意不折磨他人,也是增添一分智慧。
【第56句】:【閑人與忙人 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第57句】:【天天禪語】歷史是時間的累積,把握時間就能創造歷史。
【第58句】: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第59句】:人生短暫,快樂有盡而苦難無窮。
【第60句】:【放下煩惱得快樂】 能夠放得下煩惱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61句】:心不至第二,已滅壞不續,我為弟子說,念展轉生滅。《入楞伽經》卷十
【第62句】:心誠、行正,就能受人肯定信任。
【第63句】:有愛心,就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第64句】:【天天禪語】真正的福德,是以平常心守本分、勤付出。
【第65句】: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于禍。
【第66句】:【天天禪語】內在的心靈環保先落實生根,就能做到深度的外在環保。
【第67句】: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第68句】:我們做人最樸實、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第69句】:要能了生,才能了死。(民國)太虛《人生佛教開題》
【第70句】:不著一切法,而學一切法。《摩訶般若經》卷二十九,凈佛國土品
【第71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不用心,真理遠在天邊。
【第72句】:【天天禪語】學佛不要怕磨,污染磨盡,佛性自然現前。
【第73句】:世間情有許多種,有親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
【第74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
【第75句】: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法句經》卷上
【第76句】:知恩、報恩是我們學佛、成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77句】:往來生死,如游園觀,未曾暫起疲厭之心。《華嚴經》卷五十六,離世間品
【第78句】: 早晨是高高飄揚的希望旗幟,早晨是響徹云天的生命號角。
【第79句】:【天天禪語】人事的艱難,不但是智慧的磨刀石,也能長養毅力與勇氣。
【第80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祈禱,是歸向、反觀本性,以顯清明自性。
【第81句】:以為自己最好或不如人,都是內心的障礙;能去我執,才能輕安自在。
【第82句】: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華嚴經》卷,十回向品
【第83句】:當制五陰,伏意如水,清凈和悅,為甘露味。《法句經》卷下,沙門品
【第84句】:知足善解常自在,不因是非起煩惱。
【第85句】:阿賴耶識執分別,種種迷識所污染,阿賴耶識無明法。《覺性自現續》
【第86句】:大象不游于兔徑,大悟不拘于小節。(唐)玄覺禪師《永嘉證道歌》
【第87句】:陽光從外往里照,佛光從里往外照。
【第88句】:【智慧的耳朵】 只有智慧的耳朵,才能聽出超越的真理。
【第89句】: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楞嚴經》卷六
【第90句】:腳淺一腳地前行,累么?當然累,背了那么多東西,豈有不累的道理。
【第91句】:【天天禪語】大愛無貴賤,眾生皆平等,不分他你我,心善即氣與。
【第92句】: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93句】:“空”是不執著,是把一切法緣生緣滅的道理圓滿無缺地理解清楚。
【第94句】: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第95句】:不只愛人,還要愛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第96句】:將人生的挫折視為教育,不畏艱難、愈挫愈勇,即是生命的勇士。
【第97句】:佛言:我哀憫汝等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無量壽佛經》
【第98句】:【心安是福】 人若讓內心不安,幸福便不會到來。
【第99句】:心中有愛才有福,有付出才有所得。
上一篇:佛語經典文案【512】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