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回家看見爺爺正在劈柴,我試著劈了一根,結果累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劈開。爺爺拿過來,手起刀落,一下劈成了兩半,然后,他笑瞇瞇地對我說:“砍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河南·淅川)
【第2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慣)《三國演義》中描寫:周瑜要火燒曹操戰船,一切準備就緒,只因冬天沒有東風,不能順風勢放火,因此而病。諸葛亮前來探病,索紙筆,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后來諸葛亮“借”來東風,燒了曹操戰船,曹兵大敗。比喻事前什么都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必要條件。
【第3句】:【獅子大開口】獅子嘴大,借指開口要大價錢,提出高要 求。海外張愛玲《連環套》:“她們是大宅門里串慣了的,獅 子大開口,我可招架不了!”
【第4句】:【豬困長肉,人困賣屋】(諺)困:睡覺。指豬吃了睡,還有助于長肉;人要是像豬一樣懶,就必定窮困潦倒,連住房都會賣光。
【第5句】:司馬懿父子行軍——你要進我要退:一個要進,一個要退
【第6句】:娶媳婦死老娘——哭笑不得
【第7句】:【砍倒樹摸雀崽兒——照穩當里辦】(歇)雀崽兒:剛出生的麻雀。 指辦事求穩。
【第8句】:奶奶給小弟穿棉褲,小弟鬧著喊熱,奶奶說:“要想暖,椿頭大如碗。”(河南·沈丘)
【第9句】:爸爸說要給我買個新書包,可我等了很久也沒等到,就一個勁兒地問媽媽。媽媽不耐煩了,說:“唉,這真是許給人,想死神啊!”(河北·大城)
【第10句】:我愛說話,爸爸媽媽不喜歡我話多。爸爸說:“你知道人為什么長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兩只手,而只有一張嘴?”我回答不上來。后來,在爸爸媽媽啟發下,我明白了:要多聽,多看,多干,少說話。(甘肅·華亭)
【第11句】:【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諺)打人不可傷著人的臉面,罵人不可揭開人的短處。指即使和人發生糾紛,也要有所控制,不可觸及對方的隱私,要給對方留面子。 也作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打人怕打臉,罵人怕揭短。 打人休打痛處,說人休說短處。
【第12句】:媽媽讓我和哥哥去換米,我倆都不想去。媽媽說:“真是龍多思翹,人多思靠。一個和尚水多,兩個和尚水少,三個和尚無水啊!”(河南·郟縣)
【第13句】:【打架忘了伸拳頭】(慣)形容人緊急關頭慌亂得忘了自己該做什么。
【第14句】:【卜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慣)出世:降生,佛教認為世界每經歷一小劫,才有一佛降生。升天:死去。 1形容歷時極久或非常難得。2形容折騰得死去活來。 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生天:指死。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涅槃:佛教用語,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佛或高僧死去的代稱。
【第15句】:【別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釋義:別人求自己容易,自己求別人困難。例句:桂遷恐怕又說,慌忙道:“足下來意,我已悉知,不必多言,恐他人間之,為吾之羞也。”說罷,先立起身來,施還只得告辭道:“暫別臺顏,來日再來奉候。”桂遷送至門外,舉手而退。正是:別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第16句】:【好漢餓不得三日】(諺)再壯實的漢子,也經受不住連餓三天。指饑餓對人的威脅極大,在饑餓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漢經不起三天餓”。
【第17句】:【有狀元徒弟,沒狀元師父】(諺)狀元:舊時科舉殿試第一名,也泛指各行業中的拔尖人物。指徒弟的技藝往往超出師傅。
【第18句】:【沒眼先生上鐘樓——瞎撞】(歇)沒眼先生:盲人。瞎:本指失明,轉指盲目地。撞:本指撞擊鐘,轉指莽撞地行動。指盲目地東沖西撞或盲目行動。 也作沒眼先生出海——瞎撞。 沒了頭的蒼蠅——亂撞一氣。
【第19句】:【發現新大陸】原指哥倫布發現美洲。借指有了新的發 現。王蒙《相見時難》:“杜艷叫了起來,好像發現了什么新 大陸。”
【第20句】:【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強調要遵守法紀。馬烽《劉胡蘭 傳》:“你老說的,倒也是一番道理。古話說:國有國法,家有 家規,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第21句】:近視眼看告示——迫在眉睫
【第22句】:【靠著大樹好乘涼】(諺)指有了大樹遮蔭,乘涼就很方便。比喻晚輩在長輩的庇護下,得益很大。也比喻靠著某種權勢,做事就有靠山。
【第23句】:【餓死不吃瞪眼食】(諺)瞪眼食:瞪著鄙視的眼睛給人吃的飯。寧肯餓死,也不吃別人瞪眼施舍的食物。指寧可不要命,也不能舍棄人格。
【第24句】:【 隔山買老牛未見牛,結果買的是老牛】做事不了解情 況,吃虧上當。類似的:貪賤買老牛,一年倒兩頭。劉紹棠 《芳年》:“隔山買賣老牛,是得多長幾個心眼兒。”
【第25句】:【有志者事竟成】(諺)竟:終究。 有志氣的人,事業終究會獲得成功。指事業的成功,全在于人的立志,和能否始終不渝,堅持到底。
【第26句】:【刀子嘴,豆腐心】釋義:比喻嘴硬心軟。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別看秀英姑娘說話厲害,心里卻善良,都說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第27句】:笙笛合奏——連吹帶捧
【第28句】:毛驢蛋子不戴籠嘴套——占了嘴的便宜,也吃了嘴的虧
【第29句】:黃鼠狼遇上對頭——有三個救命屁
【第30句】:【打核桃捎帶了棗】(慣)比喻打擊某個人,也連帶傷害了另一個人。
【第31句】:【船到江心補漏遲】有問題及早解決,遲了就難以挽救。 明代《醒世恒言》:“過遷漸漸自怨自艾,懊悔不迭。正是臨 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32句】:鄒莊有個村干部腐化墮落,可群眾敢怒而不敢言。這次民主選舉村委會,他被大家選掉了。大家拍手稱快說:“墻倒必須眾人推,鼓響還得大槌擂。”(河南·虞城)
【第33句】:【朝喂貓,夜喂狗】見“日飼貓,夜飼狗”。
【第34句】:【癟三】《現代漢語詞典》對“癟三”的注釋是“上海人稱城市中無正常職業而以乞討或偷竊為生的游民為癟三,他們通常是極瘦的。” 到底“癟三”一詞從何而來?近年國內有些學者找出了根據,原來是較早接觸洋文化的滬人,以英語拿來再創造的杰作。英文Penniless是“一分錢也沒有”,清末被上海人音譯成“畢的生”,后又將“畢的生”改稱為中國風味的“癟三”了。上海人形容此類干癟流浪男童,或辱罵猥瑣偷摸之人,說聲“癟三”等于描繪了他的形態相貌,譏諷之意頓可意會,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在上海風行幾年后,民國二十五年便被語言學家黎錦熙編纂的《國語詞典》收入詞條了。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批評有些干部喜歡寫誰都不愛看的蹩腳文章,稱其謂“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加速了此詞推廣。
【第35句】:【牙齒打掉朝肚里悶】見“打落牙齒向肚中咽”。
【第36句】:懸崖上勒馬——化險為夷;回頭是岸
【第37句】:【粗柳簸箕細柳斗,世上誰見男兒丑】(諺)只要能編成簸箕和斗供人使用,粗柳細柳是一樣的;只要有能耐,男子美與丑都關系不大。
【第38句】:【寧吃天上二兩,不吃地上一斤】見“能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
【第39句】:【可著頭做帽子——要一點兒富余也不能】(歇)可著:盡著,就某種范圍不增不減。指剛夠,沒有一點剩余。
【第40句】:【十月無工,只有梳頭吃飯工】(諺)農歷十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時節,除去洗臉梳頭、做飯吃飯,簡直就沒有做活的時間。指農歷十月白晝最短。
【第41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42句】:鄰居阿劉整日游手好閑,除了玩牌就是賭博。他的兩個十多歲的兒子也學會了賭錢。奶奶看不慣,勸說又無效,于是生氣地說:“唉,真是龍生一子定乾坤,豬生一窩拱墻根。”(山東·單縣)
【第43句】:【反說反有理,正說正有理】(慣)反面正面都有理。指人狡辯,無論怎么說,自己都有理。
【第44句】:牦牛好不好,看鼻子就知道;姑娘美不美,看父母就知道。
【第45句】:【非宅是卜,唯鄰是卜】(諺)卜:占卜,選擇。確定住宅,不是看宅院如何,只是看左右鄰居如何。指選擇宅院,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好鄰居。
【第46句】:兩條腿穿到一個褲筒里——蹬打不開
【第47句】:松木椽子——寧折不彎
【第48句】:王大媽站在棉田里,望著得了枯萎病死去的棉花嘆道:“唉!這棉田里黃鼠狼打架都看得見,還指望什么好收成呢?”(江蘇·鎮江)
【第49句】:【胖子的褲帶——全不打緊】(歇)打緊:本指系緊褲帶,轉指事情要緊。指一點兒也不要緊,不必在意。
【第50句】:兩個阿姨講起某某非常吝嗇時說:“錢都在肋巴骨上串著咧。”(河南·淮陽)
【第51句】:【打了一輩子雁,被雁啄瞎了眼】(慣)指內行老手因一時的疏忽而招來失敗或災殃。 也作打了一輩雁,反叫雁鹐了眼。鹐(qian):啄。 打雁的讓雁鹐了。
【第52句】:哥哥沒有考上大學,回家才做了兩天農活就厭煩了。媽媽說:“黃瓜還沒起蒂蒂——早得很呢!”(四川·璧山)
【第53句】:【雙日不著單日著】不是雙日就是單日,謂逃避不了。明 代《水滸》:“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這 屋里粉碎!教你雙日不著單日著,我不結果了你,不姓唐。”
【第54句】:【摔碟子摔碗】(慣)形容摔摔打打,亂發脾氣。 也作摔盆子砸碗。 摔桌子砸板凳。 摔盆子摜碗。
【第55句】:【叫化子也有三個窮朋友】(諺)指不管什么樣的人都會有些朋友。
【第56句】:【放下包袱】釋義: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負擔和顧慮。例句:所謂放下包袱,就是說,我們精神上的訐多負擔應該加以解除。
【第57句】:【割雞焉用牛刀】(諺)宰割一只雞,哪里用得著屠牛刀。比喻小題不必大做。 也作割雞焉用牛刀手。牛刀手:宰殺牛的把式。 殺雞不用牛刀。
【第58句】:孿生的娃娃——沒大沒小
【第59句】:【河狹水急,人急計生】(諺)河身狹窄,水流就必定湍急;同一道理,人到急處,為形勢所迫,就會生出奇計來。指情勢危急時會逼出應急的奇謀。 也作“河狹水緊,人急計生”。緊:湍急。
【第60句】:閻王給小鬼拜年——弄顛倒了;顛倒著做
【第61句】:【 天上掉下來的,地下冒出來的】指不可能,或意外出現,幸 運得到。曹禺《日出》:“您說這錢現在不從四爺身上想法 子,難道會從天上掉下來?”
【第62句】:【尖擔擔柴——兩頭脫】(歇)尖擔:兩頭尖的扁擔。尖擔兩頭沒有鉤槽,掛在兩頭的東西容易脫落。 指兩頭都落空。
【第63句】:檀樹火筒——死也勿通
【第64句】:小剛的腦袋瓜很好用,但太貪玩了。老師批評他說:“你呀,就算長著個金腦瓜、銀腦瓜,不認真學習也白搭。”(山東·冠縣)
【第65句】:【垂簾聽政】在中國歷史上“垂簾聽政”的皇后、太后屢見不鮮。但垂簾聽政時間最長、危害最大的,當屬清朝的慈禧太后,她實際掌控清朝的大權達48年之久,她死后三年清朝滅亡。那么,“垂簾聽政”始于何時,是誰的“發明”呢?歷史上國君或皇帝因種種原因無力親政時,權力旁落王(皇)后或太后手中的情況,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但,真正垂簾聽政則始于武則天。《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于后(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后垂簾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圣’。” 自此,多有皇后、太后效法,但都未稱帝,中國的女皇,只有武則天一人。
【第66句】:我的數學考了100分,心里比喝了蜜還甜。正當我和媽媽說笑時,爸爸出差回來了,還給我買了一塊鍍金的女式手表。那天的喜事可真多啊,我高興得又蹦又跳。媽媽說:“看把你高興的,腳底板子就不挨地了。’(安徽·臨泉)
【第67句】:【 自家有病】自家知了解自己的弱點。魯迅《墳》:“但我以 為自家有病自家知,旁人大概是不很能夠明白底細的。”
【第68句】:【無置錐之地】(慣)置錐之地:插錐子的地方,比喻極小的地方。形容窮困得無處安身。 也作“無立錐之地”。
【第69句】:【 鑼齊鼓不齊】步調不一致,不整齊。張孟良《兒女風塵 記》:“除去幾個頭目和不懂事的小孩子,誰也不拍手,稀稀 拉拉,鑼齊鼓不齊。”
【第70句】:【交游滿天下,知交有幾人】(諺)知交:知心的朋友。結交的朋友雖然很多,可知心的朋友能有幾人? 指知己難得。 也作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幾人。 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第71句】:【一鉚對一竅】(慣)鉚:鉚釘。 竅:指鉚眼兒。形容算計得正合適,不多也不少。
【第72句】:我一直很胖,家里人叫我胖墩兒。一天叔叔到我家,進門就說:“啊!紅子顯瘦了,是最近鍛煉的吧?”爸爸接著說:“褲腰顯瘦了吧。都說鍛煉減肥,每天跑步回來她吃得更多,我看是越減越肥吧!”(河北·行唐)
【第73句】:我們靖城有一種名吃——蟹黃湯包。一位老大爺剛吃完,抹著嘴說:“這湯包鮮得打嘴巴子也不會丟碗啊!”(江蘇·靖江)
【第74句】:【一日官司十日打】(諺)十日:泛指多日。只要進了衙門打官司,就不會干干脆脆結束的。指打官司是耗時間的事。
【第75句】:媽媽把包忘在了辦公室,讓我去給她拿回來。我說:“媽媽,你長得比我高,腿比我長,邁的步子比我大。還是您自己去拿吧。”媽媽瞅了我一眼說:“真是使喚嘴不如使喚腿。”說罷自己拿包去了。(山西·長治)
【第76句】:掃帚寫生——大畫(話)
【第77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釋義:白天勞動,夜晚休息。例句:這里家家互通有無,不分彼此,休戚相關,情同骨肉;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織,人人勤儉。
【第78句】:【人也憎,鬼也嫌】(慣)形容誰都憎恨、厭惡。 也作人嫌狗不愛。 人嫌狗不待見。待見:喜歡。
【第79句】:【嘴上缺個把門的】意為沒有阻攔,有話亂說。把門的,也 說:站崗的。浩然《山水情》:“你如今可不是學生了,還這么 任性,嘴上缺個把門兒的,可沒啥好處。”
【第80句】:【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諺)當父親的小偷小摸做賊,兒子就會明火執仗去搶劫。指父輩行為不端正,兒子就會變本加厲地學壞。
【第81句】:【一條道走到黑】(慣)1形容人固執,做事不知變通。2形容人堅持錯誤立場不改悔。3形容人意志堅定不動搖。 也作一條道兒跑到黑。 一條路走到黑。
【第82句】:【黃金有價,信譽無價】(諺)信譽:信用和聲譽。黃金再貴重,總有個價錢;信用和聲譽卻是不能估價的。指良好的信譽是無價之寶。
【第83句】:雁無頭,飛不齊。
【第84句】:【吐口唾沫在河里毒死魚】形容人狠毒。沙汀《淘金記》: “不過,你們應該趕快想個辦法!那些人么,哈哈,吐口唾沫 在河里面,魚都會毒死的,你們說這話對不?”
【第85句】:【與其欠錢,不如賣田】(諺)欠錢:借債。賣田:變賣財產。寧愿變賣家業,也不去借債欠人錢。指借債付息,殊不可取。
【第86句】:【衣不壓眾,貌不驚人】見“人不壓眾,貌不驚人”。
【第87句】:【棋局既開,終有了時】(諺)一盤棋既然已經開局,不管下的時間長短,總有了結的時候。比喻事情既然開始做,或遲或早總有個結果。
【第88句】:【千招會,不如一招熟】(諺)武術招數練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獨到精熟的好。指練功不在招數多,而在有精到的絕招。
【第89句】:【惡瘡都打內里破】(諺)惡瘡:毒瘡。毒瘡總是從內里潰爛的。借指自家人的矛盾沖突,內因是起主要作用的。
【第90句】:【風有風頭,雨有雨頭】(諺)風刮來時,先有風頭;雨下來時,先有雨頭。比喻任何群體行動,總得有個帶頭的。
【第91句】:說出的話牛都踩不爛——梆硬
【第92句】:【哪里的黃土不發芽,哪里的水土不養人】(諺)任何地方的黃土種下莊稼都會發芽成長,任何地方的水土都可以養活人。指人不必死守在一個地方受困,到處都可以謀生。
【第93句】: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第94句】:【狂風不竟日,暴雨不終朝】(諺)竟日:整整一天。終朝(zha。):從早到晚。狂風暴雨雖然猛烈,但不會持續一整天。比喻苦難的日子不會長久。也比喻人力量越猛,越不能持久。
【第95句】:【解疙瘩】(慣)1比喻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2比喻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消除隔閡。 也作“解扣子”。
【第96句】:【寧穿朋友衣,不戲朋友妻】(諺)指朋友的東西不妨借用,但對朋友的妻子不能輕浮隨便。 也作“寧穿朋友衣,不占朋友妻”。
【第97句】:【不知人間有羞恥事】(慣)指人厚顏無恥。 也作“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第98句】:瘋狗咬月亮——狂妄
【第99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諺)重裘:加料的皮毛衣裳。謗:誹謗。指解救寒冷的有效辦法,最好是穿上加料的皮毛衣裳;抵御誹謗的有效辦法,最好是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也作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 御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上一篇:抖音短視頻超贊的歇后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