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希望之火,可以焚盡天底的黑暗,因為每一次耀動都可以看見信念與毅力的跳躍。
【第2句】:除了健康,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除了思想,一切都是過眼云煙。讓身體完成它應該完成的使命,讓思想散射出它能夠散射的光芒,才是人生要事。
【第3句】:【在德國:學習如何贏得美譽】你的事業才剛開始起步,處事應該更為謹慎;小心地保護自己的名譽,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導致身敗名裂。不識天有飯吃,不識人沒飯吃。
【第4句】:微笑不僅僅是一種表情,更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贊!當我們微笑著面對生活時,失去的只是煩惱,贏得的則是快樂。
【第5句】:女孩,你可以性感,可以清純,可以冶艷,可以嫵媚……但是,唯獨不可以平庸。
【第6句】: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險;可容外族贊嘆,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
【第7句】:有時候,我們的愛心就像一枚小小的火柴,能夠照亮別人,也能溫暖自己。愛心能積少成多,匯聚到足夠的能量,便能照亮整個地球,普照人間大地。
【第8句】:▼在人生的某個時期,行動的愿望是如此強烈,一心打破現狀,改變生活,增加體驗,往往并不顧忌后果是正是負,只要絕對數字大就行。
【第9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無聲勝有聲”,可避免讓身邊的人,陷入無地自容的窘境。比起張開大嘴四處嚷嚷,閉上嘴巴需要更高的智慧。
【第10句】:【初戀】恨不能有一千只手,把你抱得更緊;恨不能倒提時光,與你相逢更早。讓星辰在空中脫序吧,除非你我結盟;讓風去慌張吧,我倆之間已找不到縫隙。
【第11句】:“放他一馬”就是給與自己過不去的人留點面子,但是只是一馬,說不定這一馬也能招來殺身之禍,所以不能說是“放他三馬”。
【第12句】:要慎重對待自己所看、所聽、所讀的一切。雖然我接納不同的看法,但也要運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必要時,通過調查去驗證言論背后的真實性。
【第13句】:粗中有細,勇中有謀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很好地計劃,要予以仔細的分析和思考,不能憑個人的感情去行動。當然,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一定要大膽、勇敢。
【第14句】:我是否只是用別人教導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我能否掙脫精神的奴役,開始獨立思考?我敢不敢用自己的眼睛、內心和思想去看待世界?今天,我要勇敢行動。
【第15句】:悟,是一種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這種境界,只有通過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夠擁有。
【第16句】:人生是享受,因為有快樂;人生要承受,因為有痛苦;人生需感受,因為有時快樂并痛著,有時痛并快樂著。
【第17句】:每個人都不愿意讓煩惱纏身,如果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消除表面的痛苦,獲得暫時的解脫,就會陷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惡性循環。
【第18句】: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第19句】:佛法是心法,不是腦法,故僅靠大腦思維、推理、記憶、分別不能契人佛法;必須用心,成為心的需要、心的渴求、心的本能。
【第20句】:并不是所有的漂流都能找到歸途,只有汪洋中的老舵手,才能穿過茫茫的地平線:那高高揚起的三角帆,才是勝利者永久的旗幟。
【第21句】:如果把干事業比作放風箏,那么知識就是牽住風箏的線,線越長越牢固,風箏就會放得越高越平穩。
【第22句】:孤猿叫落中巖月,野客吟殘半夜燈。此境此時誰得意?白云深處坐禪僧。——《永明延壽禪師》
【第23句】:問:“道體本無修,若起修道心,何所修?”答:“如鏡有垢,欲使顯光而磨之,磨者仍磨其垢,非磨其光。”——李炳南居士
【第24句】:我們發現經常自責的恰恰是一些成功者:因為他們本以為自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第25句】:那些美好的,值得期待的,就像春天那樣從未猶豫不絕,從未拒絕掙扎,總是準時,靜靜的來到你身邊。
【第26句】:▼我只為今天設法使自己適應現狀,卻不是設法使一切適合自己的欲望。我順其自然地接受自己的家庭、事業與運道,并使自己適應它們。
【第27句】:生活是一條路,延伸著人生的足跡和希望;生活是一杯茶,飽含著人生的清醇與憂愁;生活是一團麻,交織著人生的煩惱與快樂。
【第28句】:我會這樣討好自己,在你缺席的日子里,書籍、電影、音樂、旅行,它們陪我度過了美好而靜謐的歲月。在你出現了以后,我還是會跟它們做伴,還是會這么討好自己。
【第29句】:父母生我,是第一個生命;結婚是第二個生命。第一個是天造的,第二個是人為的。第二個生命若是不良,第一個生命也無價值。
【第30句】:戀愛從但愿一開始,也由絕望竣事。斷念了,即是不再存在著任何我曾經對你有過的但愿。
【第31句】:從未做過賊,卻想偷個幸福給你!從未坑過誰,卻想騙個快樂給你!從未害過誰,卻想拐個開心給你!從未賴過誰,卻想搶個平安給你!
【第32句】:對不起,我不再愛你了,不會看著通訊錄里你的名字,而不停地掙扎是否可以給你傳送一條祝福的信息,不會再因為你跟誰走在一起而肆意揣測,折磨自己的身心。
【第33句】:【佛心禪語】一切眾生,禍從口出,惡語傷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則是積口德。
【第34句】:這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甚至不能準確地知道未來能否如期而至。
【第35句】:如果你走在海灘上,務必不要忘記揀起大海送上的貝殼。你將從中聽到我從天邊托它給你捎去的呼喚……
【第36句】:◎幸福人生順乎自然,三間茅屋從來往,一道神光萬境閑,莫作是非來辨我,浮世穿鑿不相關。
【第37句】:【不要輕易放棄】如果自己處于孤苦伶仃的困境,那么也不要輕易放棄生命。自信、自強,充分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戰勝厄運。要堅強、堅持、忍耐。
【第38句】: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到本質。許多時候,我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
【第39句】:【給女孩的戀愛忠告】渴望以別人的完美來補充自己的完美,肯定要失望的。你首先要使自己完美起來,而不是去尋找別人的完美。
【第40句】:我們分離了,但你的姿容依舊在我的心坎里保存,有如韶光的依稀幻影,愉悅著我惆悵的心靈。
【第41句】:當一個人精神上感到空虛、寂寞時,這時最好讀一本好書,就會擺脫困境,就會使精神充實起來。
【第42句】:愛情的痛苦,可以由愛情的甜蜜來補償;婚姻的苦惱,則因婚姻的無奈而加劇。
【第43句】:處理困難的事,如同整理亂絲團,愈著急愈找不著頭緒。只要耐著煩忍住性,必能不被困難所勝,而且能戰勝困難。
【第44句】:人世間的種種顯赫莫不出于名利,人世間的種種快樂莫不出于名利;同樣,人世間的種種悲哀莫不出于名利,人世間的種種凄涼莫不出于名利。
【第45句】:真正參禪的人,要發無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頭,讓自己的真情感擴張。——耕云先生
【第46句】:蕭伯納說:“結了婚的女子,全明白哲學。她知道每種問題,全有反正兩面,一面是她丈夫的,一面是她的。”
【第47句】:財與色是人生兩個最難過的關口,是人生最難破的陣線。能不被這關口與陣線阻擋的人,才可稱得起超凡人圣的人。
【第48句】:克服恐懼,專注于自己的行動。變化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停滯不前就意味著落后。因此,今天我要開始一個新的項目、一個新的研究以及一個新的方向。
【第49句】:和踏實篤定的人親近,看生活被支撐起來的樣子,而不是被虛妄膨脹。我們曾經幼稚的虛榮心,遲鈍的是非觀,都該被打磨成應該成為的樣子。
【第50句】: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在青春的時候都會有一段稚嫩的感情,教你懂得青春。而你,在我的青春中無非是一場華美的秀,讓我上演自己的悲傷與幸福。
【第51句】:▼人生也是如此。“未寫”、“未打”、“未做”、“未想”……“未”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字,它為我們留下了余地,它也為我們留下了希望!
【第52句】:這幾年來,有許多有錢階級的青年學生,大交女友,大征女友,并不是起于結婚的念頭,不過是為解決一時的欲火。他們混了文憑得志之日,多是再尋一個更如意的女子,再正式結婚!
【第53句】:戒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去做,這叫止惡;另一方面是應該做的就必須去做,這叫修善。
【第54句】:我們注定模糊不清的關系。兩條太規矩的平行線,永不會交集。喜歡上你,卻不能擁有,也許這叫最孤單的心事吧。
【第55句】:修行之人要給自己樹立愿景,才能踏踏實實身體力行。我們在生活中也應給自己設定目標,并遵循這一目標行動,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不輕易猶豫動搖。
【第56句】:友情,只有用真誠去培植,它才會永駐人間:若用虛偽去維持,它會轉眼即逝。
【第57句】:不要為了任何人,任何事委屈自己。卑微不是你該有的,記得左手牽著你的原則,右手握住你的心。
【第58句】:據我誤人子弟多年的經驗:凡天天上堂聽講,時時追求學術的學生,是男必窮,是女必丑;因為這兩種人,全是沒有仗恃的。
【第59句】:沒有勇氣去打破世俗的蛋殼的人,只能在蛋殼里稱雄,永遠不能在天空中翱翔。
【第60句】:戀愛是茶,不能隔夜,婚姻如酒,越存越香,只是,大多數人都封不好這瓶酒,所以許多婚姻跑了氣,到最后,只剩下一壇苦水,好不狼狽。
【第61句】:打佛七,是學習佛門儀軌(法則)的好時機;認真聽法,將所聽聞的法銘記在心,好好清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如此打佛七才有功德和意義。
【第62句】:【害怕承擔風險】在風險面前,我們習慣于選擇最安穩的方法。在能力允許范圍內,多給自己一些勇氣吧,不要怕離開“舒適區”,很多成功都是在勇敢之后發生的。
【第63句】:【不要低估寬容的力量】多寬容別人,不要處處與人過不去。仇恨實際上是自己與自己過不去。恨,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反而讓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心情更加不好。
【第64句】:誰怕刺破繡布,誰就無法繡出美麗的花朵;誰怕遭受挫折,誰就無法收獲到成功的碩果。
【第65句】:知識易得,工夫易成,柔軟心難得。修得一顆柔軟的心,勝過讀書萬卷;修得一顆柔軟的心,勝過坐禪百年。用智慧觀察一切人和事,必能發現可喜可樂之處
【第66句】:【向死而生的旅程】愛的界限!還有什么比愛的界限更糟糕呢?那無異于企圖阻擋洶涌的大浪,拖住春天的腳步,使五月不得踏入六月,使山楂成為永不落地的果。
【第67句】: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于重復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觀點淹沒了你內心的聲音。
【第68句】:【智言慧語】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經一陣雷雨之后,就能由土里鉆出來的,也不是可以經一班信徒或一系一派一黨的人,于短促的時間所能捧起來的。
【第69句】:用愛去實踐,讓疲憊的心得到短暫的休息。我們要懷著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情不重,不生娑婆”,佛教里稱人為“有情眾生”,那么我們的感情應該用慈悲來升華。
【第70句】:人不出名,別人不知你是誰;人出了名,自己不知我是誰;難得糊涂,在于明白太難。
【第71句】: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后來福報也。絕頂聰明的人,不是故意裝糊涂,而是把自己的鋒芒收斂起來。
【第72句】:摘星攬月借天梯,萬里鵬飛倆翅依,君問吾生成事故?東風常有靠賢妻。(《七絕·詠妻》)
【第73句】:材料和工程值錢。智慧、設計和創意怎么就不值錢?前者多少錢都給批,后者要錢可不容易。中國的很多官就這么干!
【第74句】::“自見”“自得”“自適”,所強調的是“自”,意在說明要有自己的思想,要走自己的道路。即保持獨立的精神而不隨波逐流。
【第75句】:在生命的千變萬化之中,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只有“現在”。能夠把握住現在,同時也能掌握過去和未來,這就是生命。——海濤法師
【第76句】:我們不要長著眼睛光看別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縱、任性、自我寬恕當中,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縮。一一耕云先生
【第77句】:命運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贏得上帝手中的另一半。
【第78句】:一切靠自己雙手勞動吃飯的人,都值得尊重,因為他們至少都具備這樣的品格:1.不依賴別人,靠自己活著;2.有自己的尊嚴,拒絕不勞而獲;3.用汗水換來的錢,用得心安。
【第79句】:青春的幻想,遙遠的祝福,向著您,飄去陣陣的溫馨,愈久彌新,伴您摘取閃光的皇冠。
【第80句】:虛榮的人,失敗在于他時刻顧及的是自己的名譽:光榮的人,成功在于他從不為謀取光榮的稱號而努力。
【第81句】:簡單的一種擦肩,遠遠地凝望著你從我身邊走過,只是可以相互的說上一句問候,就這樣遠去。
【第82句】:沒有什么是不可能,我的生活就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努力我走到今天,為何不更上一層樓呢?我要相信自己和身邊的人,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
【第83句】:【窮富之人生忠告】知足就能夠常樂。樂觀是健康的根本。只有心安,才能有快樂的日子。當然,知足并不是麻醉自己,簡單地安慰自己。
【第84句】:心凈指我們每個人的心性,我們每個人的心性凈了,每個人的佛土清凈了,那么國土就能清凈了。
【第85句】:一紙信箋代表我綿綿的思念,愿你分分秒秒都是快樂的時光,愿你時時刻刻都有新的收獲。
【第86句】:物欲是社會刺激出來的,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其滿足誠然也是一種快樂,但是,與生命的快樂比,它太淺,與精神的快樂比,它太低。
【第87句】:不依靠任何人而獨立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為沒有了眾生就沒有了佛。
【第88句】:在人生旅途中千萬不要輕易許諾,因為為了承諾,你將會付出許多不必要的代價。有時甚至會整個兒的把你摧毀。
【第89句】:我們做功夫,得到受用以后,不是把這種受用來顯異惑眾,而是用來做平常的事、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做那些人們生活中一件也不能少的事。
【第90句】: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個殺人犯,當他放下惡念一心向善時,也會最終得到善報。
【第91句】:佛說無我。人無常態,善惡無性。今日這樣,明日又那樣;遇張三這樣,遇李四又那樣。皆似真實,又皆不真。知此,則無苛求,而善轉換。
【第92句】:,不要等待機遇的到來,機遇只垂青于不懈奮斗的人,等待會使你喪失年輕的生命。
【第93句】:佛法其實很平凡,修行之道無非平常生活,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問題是許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尤其當壓力纏身時,心心念念都是煩惱,又何來吃飯睡覺的平常心?
【第94句】:【漫畫】機器貓、棒球英豪、龍珠……漫畫可以暴露你的年齡。從漫畫里學到了不少東西呢。
【第95句】:一個人若能回歸單純的天性,就能清除心中多余的煩擾,讓心靈恢復最初的本真和快樂。
【第96句】:生活在荊棘叢中的人都是戒備心十足的刺猬,稍稍一動,彼此都被刺得遍體鱗傷。
【第97句】:言行相顧,心跡相符,始終不二,幽明無間。易世俗所難,緩時流之急,置身于千古圣賢之列,不屑為隨波逐流之人。
【第98句】:善良到底是什么?在狡詐者的眼中,善良是一種幼稚,善良是一種愚笨,善良是一種毫無回報的付出,善良是被諷刺、被挖苦、被譏笑的落荒者。
【第99句】:老話講:“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說人做事的時候不能虧心,一旦虧心就會遭到神報應。其實神并不存在,但為人不做虧心事,在每件事上都按道德標準要求自己,這總是沒有正確的。
上一篇:深入人心的佛語文案【508】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