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買豬頭討個膽——自討苦吃
【第2句】:【膠粘著胯】(慣)譏諷人走不動或行動遲緩。
【第3句】:【房上的草——哪邊刮風哪邊倒】(歇)比喻人左右搖擺,哪邊勢力大就靠向哪邊。 也作“風吹墻頭草——東吹西倒,西吹東倒”。
【第4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讀書人缺乏實際行動,難于造反。 香港唐人《侍衛官雜記》:“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是報紙 上鼓吹宣傳,不會有什么成就?!?/p>
【第5句】:【一女不吃兩家茶】(諺)吃茶:舊時訂婚,男方須給女方送茶葉,故以“吃茶”比喻訂婚。指一個女子不能同時許配兩家。
【第6句】:【同行不揭短,揭短砸人碗】(諺)同行:同一行業的人。砸人碗:斷了人家謀生的路。指同行業的人不揭露對方的短處,也就是不破壞人家生財的門路。
【第7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慣)小人:品行不好的人。度:推測。 君子:品行高尚的人。指以自己卑劣的心理去揣測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也作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將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8句】:【露頭角】(慣)比喻顯示才華或能力。 也作“顯露頭角”。
【第9句】:【好人怕夸,壞人怕扒】(諺)扒:揭露,揭發。指好人怕的是夸贊,夸贊多了就會驕傲松勁;壞人怕的是揭發,揭發罪行就能使他原形畢露。
【第10句】:【灑熱血,拋頭顱】見“拋頭顱,灑熱血”。
【第11句】:鄰居阿劉整日游手好閑,除了玩牌就是賭博。他的兩個十多歲的兒子也學會了賭錢。奶奶看不慣,勸說又無效,于是生氣地說:“唉,真是龍生一子定乾坤,豬生一窩拱墻根。”(山東·單縣)
【第12句】:叔叔養雞發了家。奶奶提醒說:“孩子,你爹這輩子可是一分錢破成八瓣花。如今咱富了,錢也得計算著用?。 保ê颖薄ば吓_)
【第13句】:【頭撞南墻也不知道拐彎抹角】(慣)形容人脾氣執拗,做事不知變通。
【第14句】:【老太婆縫補丁——紉針】(歇)紉:引線穿過針鼻兒,諧“認”。針:諧“真”。指做事嚴肅對待,毫不馬虎。
【第15句】:我的表弟吃飯總愛掉米粒。他的媽媽生氣地問他:“要不要到外婆家捉幾只雞養到桌子下面?”他每次吃飯很慢,他的爸爸說他是“人前吃到人后,種麥種到收豆”。(江蘇·姜堰)
【第16句】:【做耳目】(慣)比喻替人刺探消息。
【第17句】:【 巧者多勞拙者閑能】干的人做得多,辛苦;笨拙者做不 了,反而清閑。成語:能者多勞。明代《西游記》:“那呆子 笑我哩!正是巧者多勞拙者閑,老孫這般舞弄,他倒自 在?!?/p>
【第18句】:吃午飯時,媽媽說:“你的嘴爛是因為內火太大。油炸花生米火氣大,就不要吃了。”我連聲答應:“好,好!”午飯后,我背上書包上學,臨走時,順手抓了一把花生米,結果,被媽媽看見了。她數叨我說:“你呀,能叫眼流膿,不讓嘴受窮。”(河南·南陽)
【第19句】:玻璃缸里養魚——大不了
【第20句】: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
【第21句】:【窮嫌富不愛】(慣)形容東西沒有價值,誰都不喜歡。 也作“窮嫌富不要”。
【第22句】:早睡早起,清爽歡喜;遲睡遲起,強拉眼皮。
【第23句】:【瞎子點燈——白費蠟】(歇)瞎子點上燈也還是看不見,白白浪費了蠟燭。比喻白費心機或白費力氣。一說,“蠟”諧“啦”。 也作瞎子點燈——白費。 瞎子打燈籠——枉費一枝蠟。
【第24句】:【剩飯炒三遍,狗都不吃】(諺)已炒過多遍的剩飯狗也不吃,何況人。比喻講話寫文章如果沒有新意,只是一味重復,就會惹人生厭。
【第25句】:【百年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諺)修:修行。指能同舟共濟乃至做成夫妻皆因前世有緣。
【第26句】:【芒種三日見麥茬】釋義: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6日前后。麥茬:麥子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麥莖和麥根。過了芒種,就是麥收季節。例句:五月底,再過幾天就到夏歷芒種節了。農諺說:“芒種三日見麥茬”,麥收季節眼看就要到。
【第27句】:【牛耕田,馬吃谷】釋義: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例句:“你將來打算歸田,還是出洋?”腳一跺:“哼!‘牛耕田,馬吃谷’,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場!”
【第28句】:【早知水淹人,何必偏下水】(諺)比喻早知道后果嚴重,當初就不該貿然行事。
【第29句】:喜鵲落頭上——紅運到了
【第30句】:我們家來了個客人,可我不認識??腿它c著我的鼻尖說:“這小鬼,沒見過我吧?我們兩家可是扒攏筷子能吃飯的人呢!”(湖南·株洲)
【第31句】:午飯,小麗嫌蘿卜不好吃,小嘴翹得老高。爸爸見了說:“蘿卜是消氣的,多吃一些還有好處呢!有句俗話叫做‘蘿卜擔上街(街讀gai),藥鋪就搬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保ㄋ拇āず洗ǎ?/p>
【第32句】:癩蛤蟆剝皮不閉目——還想蹦韃幾下
【第33句】:【泥菩薩洗澡——越洗越臟】(歇)比喻越是洗刷自己的污點、錯誤或罪行,暴露出的問題就越多。
【第34句】:抓不住老虎——在貓身上出氣
【第35句】:船到江中觸暗礁——散板了
【第36句】:【君子一言,快馬一鞭】(諺)指重然諾、講信用的人,一言出口,必定實行,絕不中途反悔,就像快馬上道,只需一鞭便不再停蹄一樣。
【第37句】:【大口小口,一月一斗】(諺)不論大人或小孩,在吃糧上,一人一月總得一大斗。指口糧的耗費是硬指標,不容含糊。
【第38句】:【手把著頭稍——自領】(歇)頭稍:即頭梢,指頭發。指自己愿意接受。
【第39句】:山溝里的田雞——目光淺短
【第40句】:昨天是我的生日,晚上,爸爸做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我盡情地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的肚皮撐得像皮球似的。第二天早上只喝了一杯水就上學去了。中午,又是一桌豐盛的飯菜,我還是不想吃。爸爸說:“這真是一頓吃傷,十頓喝湯??!”(河南·許昌)
【第41句】:【 十個便宜九個愛】愛占便宜是普遍情況。李六如《六十 年的變遷》:“怡和、太吉是英商,日清公司是日本人的,他一 家要戰勝那兩家,所以贈東西更多些。十個便宜九個愛,所 以大家就喜歡坐東洋船?!?/p>
【第42句】:【雞毛當了令箭】見“拿了雞毛當令箭”。
【第43句】:【黑馬】“黑馬”是個外來語,原指那些出乎人們意料而獲勝的“爆冷門”的運動員,后來泛指各領域爆冷勝出的人物。 “黑馬”源自英國作家本杰明·迪斯累里的小說《年輕的公爵》,書中描寫一匹黑馬,原被人們認為奪魁希望甚微,誰料在比賽中它竟一舉獲勝。從此,“黑馬”一詞便被體育新聞廣泛使用,指那些出乎人們意料而獲勝的運動員。如朝鮮乒乓球運動員多年未參加國際比賽,復出后竟一路過關斬將殺人決賽,意外獲得亞軍,被人們稱為乒壇“黑馬”。后來,又有人把它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如選舉中的意外獲勝者、工程招標中的意外中標者等,都可以說出現了一匹“黑馬”。
【第44句】:【把送殯的埋在墳里】好心受連累。高云覽《小城春秋》: “好意給你找個臺階,你倒把送殯的埋在墳里!”
【第45句】:無二爺(無常鬼)賣布——鬼扯
【第46句】:【混水里面好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干壞事或撈取好處。例句:黃國信想用這一連串似是而非的問題,把戰士們完全推到云霧山中,就像無數根柴棒,在剛要澄的河水里,猛攪亂搗一陣,把水攪混?;焖锩婧妹~。
【第47句】:鴨子頭上插錦雞毛———語(羽)雙關(冠)
【第48句】:補了又補的破輪胎——到處泄氣
【第49句】:【大人不記小人過】釋義:地位高或年長者不跟地位低或年幼者計較。例句:“郭司令,大人不記小人過,我當時,也不曉得,怎么會把那只青銅雙耳壺,朝依擲過去?!?/p>
【第50句】:【打狗不看主人面子】釋義:比喻懲處某人,不顧情面,不怕得罪他的主人或上司。例句:咱們同敬軒之間本來就犯了生澀,不必為這件事兒使敬軒罵咱們打狗不看主人面子。
【第51句】:【千中有頭,萬中有尾】(諺)縱然事情十分繁雜,千頭萬緒,也總有個頭尾。指解決問題要撥開繁冗,抓住要害。
【第52句】:星期天,我買了兩塊自己愛吃的巧克力,心想,自己吃一塊,留給哥哥一塊,結果吃完了自己的那一塊,忍不住把哥哥的那一塊也吃了。紙里包不住火,哥哥知道了這件事,開玩笑地說:“妹妹,有肉莫埋在碗底下吃,這樣吃下去的東西,多沒滋味?。 保ê稀妨辏?/p>
【第53句】:【打錯了算盤】估計錯誤。老舍《四世同堂》:“如果你們倆 敢合起來算計我,那就打錯了算盤?!?/p>
【第54句】:【娶媳婦蓋廈,提起來害怕】(諺)廈:房屋。指娶媳婦和蓋房子這兩件農家的大事往往耗財費力,曠日持久。
【第55句】:【老龜煮不爛,貽禍于枯桑】(慣)南朝宋·劉敬叔《異苑》載:三國時有人獻大龜給孫權,用了一萬車柴也沒煮爛,諸葛恪建議砍下老桑樹來煮,結果一煮就煮爛了。比喻出了事,禍及無辜的人。 也作老龜烹不爛,移禍于枯桑。 老龜烹不爛,移禍在枯桑。
【第56句】:【 恨鐵不成鋼】怨其不成材,目的是希望他成材。池莉《來 來往往》:“這就是段莉娜身上具備的高瞻遠矚的政治敏感 性,以及對康偉業恨鐵不成鋼的埋怨和鄙視?!?/p>
【第57句】:【說真方,賣假藥】話是真的,東西是假的,無法兌現?;?說:方是真的,藥是假的。歷史圖書:“當時很多人說他的辦 法是說真方,賣假藥?!?/p>
【第58句】:【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耳聽是別人說的,眼見是親自看的。 強調直接經驗可靠。語序亦可換置。浩然《山水情》:“耳聽 是虛,眼見為實,等我看到真實的了,才能定準兒該向你點 頭還是搖頭?!?/p>
【第59句】:【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諺)朝:朝廷,泛指官場。舊指爭奪名譽地位,要在官場;爭奪財富利潤,要在商場。
【第60句】:【一個老鼠壞了一鍋湯】(諺)比喻個別的劣質分子會殃及整體事業。也比喻因為一個環節不好而影響了整體榮譽。
【第61句】:【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指在飲食上寧可少而精,不要一味貪多。 也作“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
【第62句】:榆木疙瘩刻玉璽——不是那塊料
【第63句】:【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感到重,實際上并不重。謂把 容易的事情看得太難?!堆嗌揭乖挕罚骸八自捳f:提起千斤重, 放下二兩輕。有若干問題往往看得太嚴重了反而無法解 決,也許無意中很隨便就解決了問題。”
【第64句】:【植樹節】3月12日,是我國現在的植樹節。那么,過去有植樹節嗎?我國最早設立植樹節,是由民國初期周自齊呈準孫中山大總統設置的。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國四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并從事植樹活動。7月2舊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這首個植樹節是源于我國古代清明節插柳的習慣。相傳,唐朝高宗于三月初三游春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焙髞?,江南百姓將此演化成插柳,每逢清明時,家家戶戶將柳條插在井邊,綠柳發芽,遂長成小樹。“井井有條”的成語即發源于此。這也是將清明定為植樹節的起因。民國十七年(1928年)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孫中山)逝世紀念植樹式?!泵駠四辏?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十六條。后經行政院及國民政府批準,正式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國務院更加重視植樹造林,重新規定3月12日為中國植樹節。
【第65句】:捂著耳朵偷鈴鐺——自己騙自己
【第66句】:【好戲還在后頭】(慣)指事情還沒有完結,熱鬧的場面和激烈的爭斗還在后面。 也作“鬧戲還在后頭”。
【第67句】:【陳谷子,爛芝麻】(慣)比喻年長日久、無關緊要的話語或事情。 也作陳芝麻,爛谷子。 陳年爛芝麻。
【第68句】:刀尖上耍雜技——硬逞能;瞎逞能
【第69句】:【地上跑的數狗,天上飛的數斑鳩】(諺)斑鳩:鳥名,身體灰褐色,頸后有白色或黃色斑點,故名。指狗肉和斑鳩肉最細嫩美味。
【第70句】:【失晨之雞,思補更鳴】(諺)失晨:誤了啼鳴報曉。誤了報曉的公雞,很想再有個準時報曉的機會,以彌補失晨的過失。比喻犯了錯誤的人,很想有機會立功補過。
【第71句】:【打掉門牙往肚里咽】被人欺侮,無處伸冤,只好自己忍受。 成語:忍氣吞聲。清代《醒世姻緣傳》:“寵的那小荷香上頭 鋪臉,叫他像降賊的一般,打了牙往肚里咽?!?/p>
【第72句】:【瓜子兒里嗑出個臭蟲來——算個什么仁兒】(歇)仁:諧“人”。指某人不是什么好人。常含責罵意。
【第73句】:【屬刺猬的——捧不得也打不得】(歇)刺猬:哺乳動物,身上有硬刺。 形容很難對付,軟硬都不行。
【第74句】:麻雀回家——唧唧喳喳
【第75句】:罐頭食品——吃得開
【第76句】:【九牛拉不轉】(慣)比喻拿定了主意,誰也無法使之動搖。 也作九條牛都拉不回頭。 九牛二虎也拉不回頭。
【第77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諺)病來時就像山倒下一樣猛烈可怕,病去時就像~根根絲往外抽一樣緩慢。指病發作時很猛,治病養病的過程卻很費時。
【第78句】:【一言不實,百事皆虛】(諺)指說一句假話,其他事都會讓人懷疑是不真實的。
【第79句】:【 養熟的鳥也會飛走】指限制不了行動自由。汪曾祺《大淖 記事》:“這種事在大淖這個地方也不值得大驚小怪。養熟 的鳥還有飛走的時候呢,何況一個人!”
【第80句】:【八字沒一撒】“八字沒一撇”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還差得遠哩!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它源自南宋理學家朱熹的一段話。南宋大儒朱熹,一生著述很多,是理學之集大成者,后人輯有《朱子大全》一書。在他寫的《與劉子澄書》一文中說:“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卻向外狂走耳”。這段話的意思是通向圣賢的大門早已打開了,可人們并不理會,不但不進門,反而朝外走。 “八字”形似兩扇門,朱熹在這里以“八”喻門,無疑是很形象的。八字沒一撇,即沒有門?,F在我們常說的“沒門兒”(意思是不可能),若追根考源,大概也源于此。“八字沒一撇”原指沒門兒,現在演變成沒辦法、沒眉目、沒頭緒、不沾邊的同義語了。
【第81句】:【太上皇】“太上皇”是皇帝父親的尊稱。后借用為對有權有勢、凌駕于別人之上者的一種蔑稱。 “太上皇”源自秦漢。據說,漢高祖劉邦當了皇帝后,萬事如意,卻有一事使他犯了愁,即以何種禮節對待自己的父親劉太公。一天,劉邦去看望老父親,老父畢恭畢敬地迎接他。劉邦惶惑不解。其父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然是你父,也不過是個平民百姓,區區庶民不敬皇帝,可是要殺頭的??!”劉邦聽出話中有話,就仿照秦始皇曾尊死去的父親為太上皇的例子,馬上舉行大典,將父親扶上了太上皇高位。
【第82句】:【狐貍跳進大海,也洗不盡騷臭】釋義:比喻壞人本性無法改變。例句:烏鴉抹上石灰,也變不成白鴿;狐貍跳進大海,也洗不盡騷臭!沒有香味的樹木,說成檀香,有誰相信;行為不正的人,自封君子,也是白搭。
【第83句】:【柳樹上開花,沒結果】釋義:柳樹的種子外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很像一團團白花,叫柳絮,種子非常小,不顯眼,人們錯以為柳樹不結果。比喻事情沒有個結果。例句:唉,他說命太苦,頭一回說親說了個你,鬧了一回子,誰知道柳樹上開花,沒結果。
【第84句】:【虎狼當道,不治狐貍】見“豺狼當道,安問狐貍”。
【第85句】:哥哥初中畢業后,整天游手好閑,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評他說:“陽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臘月喝北風!耕田有谷,養豬有肉,你得趁著年輕力壯,多干點活兒?!保◤V東·龍門)
【第86句】:刀子插在鞘里——鋒芒不露;不露鋒
【第87句】:槽頭上買馬——看母子
【第88句】:【有腥味的地方就有蒼蠅】指招引壞人。師陀《果園城記》: “變化起初并不顯著,他只斗斗鵪鶉,養養蛐蛐??墒撬自?到底不錯,有腥味的地方就有蒼蠅。根據一種極自然的趨 勢,他在相當短時間以后,就發展到驚人地步。”
【第89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諺)苦海:深重的苦難。岸:彼岸,佛家把得到正果叫到達彼岸。原指苦難無論多么深重,只要一心向佛,就能得到正果;后多指無論犯的罪惡多大,只要改惡從善,就有出路。
【第90句】:吃米飯揀谷子——挑剔
【第91句】:【大火開鍋,小火燜飯】(諺)指要開鍋就得用大火,要燜飯就得用小火。比喻做事不能一個勁兒,該快時就得快,該慢時就得慢。
【第92句】:【吊桶落在井里】(慣)比喻陷入困境,難以擺脫。
【第93句】:【把貓說成虎】(慣)比喻夸大事實。
【第94句】:【大蟲惡殺不吃兒】(諺)惡殺:特別兇惡。指老虎縱然十分兇惡,也絕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第95句】:當哥哥的有一道數學題做不出來,就請他妹妹來幫忙,他妹妹倒很快做出來了。他媽媽指著他的鼻子說:“你真是繡花枕頭,一肚子草。哥不如妹,大不如小?!保ńK·邗江)
【第96句】:【青菜蘿卜分不清】(慣)比喻好壞不分,是非不辨。
【第97句】:【徒知其一,不知其二】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98句】:乘火車誤了點——趕不上了
【第99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語:汗流浹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個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兒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點力不費,一點情不領,就進了你家的門兒, 成了你家的人?!?/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