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好漢不打坐婆婆】(諺)坐婆婆:坐在地上無力站起的老婆子。指好男兒不欺凌毫無反抗能力的弱者。
【第2句】:我做事,常常是事沒辦成反倒惹出麻煩來。媽媽批評我:“你呀,真是吃一碗,拉一炕,還甩了一窗臺子。”(河北·藁城)
【第3句】:【弓開如滿月,箭發似流星】(慣)形容弓弦拉得足,射出的箭又快又多。
【第4句】:【刀分兩把,各有其鞘】釋義:每把刀有每把刀的刀鞘。比喻不能搞錯,張冠李戴。例句:潛逃犯與謀殺案,究竟有什么必然聯系呢?俗話說:刀分兩把,各有其鞘。搞破案的,可不能隨意地張冠李戴啊!
【第5句】:蟬不叫蟬——知了
【第6句】:【旱苗正盼及時雨,行船偏遇打頭風】(慣)比喻困難之中急切盼望有人幫助,沒想到卻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第7句】:在家里,我常告弟弟和姐姐的狀。媽媽不高興地說:“你不要吃自己的飯,量人家的腸子。少操點閑心,把精力用在學習上吧!”(河南·民權)
【第8句】:【 買醬油的錢,買不得醋】專款專用,借指不打亂原來的計 劃。《敵后武工隊》:“常說打油的錢不買醋,你倆怎么在槍 子底不還東張西望的?”
【第9句】:蚯蚓釣鯉魚——以小引大
【第10句】:天氣陰沉沉的,爸爸要去縣城。我說:“爸爸,今天天氣不好,你不要去了。”爸爸說:“不行!與人家約好的時間,就是下黑雪我也得去!”(河北·滄州)
【第11句】: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第12句】:爸爸和叔叔成家前,在吃穿用上不分彼此,互相謙讓。各自成家后發生了變化,分得清楚起來。奶奶說:“這叫一棵草兒頂一個露珠兒——各人過各人的日子兒。”(河北·秦皇島)
【第13句】:捉住驢子當馬騎——不識貨
【第14句】:烏龜馱西瓜——滾的滾,爬的爬
【第15句】:【先長的眉毛,比不上后長的胡子】(諺)眉毛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胡須是年長以后才生的;人敬重的是后生胡須的長者,而不是先長眉毛的少年。借指有作為的人,往往是后來者居上。
【第16句】:【堵窟窿】(慣)比喻償還債務。
【第17句】:【認理不認人】(慣)指辦事公正,不講私情。
【第18句】:姥姥和媽媽在說下了崗又不去找工作的小舅。姥姥嘆了一口氣說:“唉!你呀,真是爛泥糊不上墻喲!”(廣西·柳州)
【第19句】:【聽風就是雨】(慣)比喻聽到一點傳聞,就信以為真,甚至盲目采取行動。 也作聽見風就來雨。 聽見了風就以為是下雨。
【第20句】:【行動有三分財氣】(諺)指只要肯勞作,或多或少總會有幾分報酬。
【第21句】:小青每年都被縣煙草局聘用,到地方上去收煙。而他自家那幾分地的煙,煙苗是用王家的,煙葉也是請王家燒的。小青答應日后幫王家收熟煙。街坊大嫂說:“他小青啊,盡抱的是不哭的孩兒。就是那倆煙葉錢,也是趁人家的腿搓繩,指人家的孩子賭咒。”(河南·許昌)
【第22句】:孔夫子的褡褳——書袋(呆)子
【第23句】:鴨腳上掛銅鈴——響當當;當當響
【第24句】:【少吃咸魚少口干】(諺)少去吃咸魚,就少了口的干渴。比喻人少管閑事,就不會惹出許多麻煩來。
【第25句】:【頭頂著星星,身背著月亮】(慣)比喻起早貪黑,辛苦勞作。
【第26句】:【打要打金剛,壓要壓霸王】(諺)金剛:護佛力士。霸王:楚霸王項羽,勇力蓋世。指是英雄好漢就要敢于向強者挑戰,打壓弱者是卑劣的行為。
【第27句】:【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謂容易走漏消息,要防止。類 似的:墻有眼睛壁有耳/墻有縫,壁有眼。明代《水滸》:“休 得再提。常言道: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只可你知我 知。”
【第28句】:【吃拳何似打拳時】(諺)出拳打人雖然痛快一時,遭人拳打卻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時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第29句】:【掉片樹葉子都怕打破頭】見“樹葉子掉下來都怕打了頭”。
【第30句】:【隔墻掠肝腸——死心塌地】(歇)掠:撩,順手拋。本指心肝被拋過墻,是死了的心落在地上;轉指人主意已經拿定,死不改變。
【第31句】:【拿草棍兒戳老虎的鼻子眼兒】(慣)比喻自己找死。
【第32句】:【冊、卷、頁】只要讀書,就離不開冊、卷、頁,它們表示什么意思,又是怎么來的呢?冊:在中國古代文字產生以后,當時沒有紙張,人們只好把文字刻到甲骨上,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竹片或木片統稱“簡”。一片簡只能寫幾十個字,記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多塊簡。為了查找方便,就用熟牛皮條把這些簡按次序串編起來,稱之為“冊”。卷:在發明紙以前,有的人因為竹簡、木簡太重,也有把文字記載在絲織品上的,稱為帛書。帛書比竹筒、木簡攜帶方便,也容易收藏,它可以卷起來,按次序編號,于是出現了一卷一卷的書。頁:造紙發明以后,人們把印好的一張張紙用線裝訂成冊,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線裝本。線裝本大多采用毛邊紙,只能一面印字,對折裝訂,每張稱之為一頁,頁碼數印在對折線上。后來,印書采用機制紙,兩面都可以印字了,每一面都印上頁碼數。現在稱頁,就是由此而來。
【第33句】:【牛大自有破牛法】(諺)比喻問題再復雜,事情再難辦,也自有對付和解決的辦法。
【第34句】:【小姐】“小姐”現在一般指未婚女子。《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對未婚女子的一種尊稱,多用于外交場合”。然而“小姐”這個稱呼原非美稱,更沒有尊敬的意思。據清代學者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又據錢惟演《玉堂逢辰錄》中說:小姐之稱起于茶酒宮人韓小姐,是宮婢人名也。而蘇東坡則有《成伯席上贈妓人小姐》詩,可見,宋代妓女也稱“小姐”。小姐作為尊稱,始于明代,當時朱有敦《元宮詞》中有“簾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來”的詩句。從此便把“小姐”作為深閨女子的代稱了。不過,當今黃、賭、毒又沉渣泛起,人們又習稱“三陪女”為小姐了,弄得正經的“小姐”一詞名聲掃地,良家閨秀避之不及,歷史兜了個圈又回到原地。
【第35句】:【餓雞不怕打】被逼反抗。臺灣《吳濁流小說選》:“這就是 弱者的抵抗方法,所謂餓雞不怕打。餓雞任憑怎樣去打它, 還是要偷東西吃的;饑餓的人也一樣,他們對任何人都無所 畏懼。”
【第36句】:玩把戲的絕技——耍花招
【第37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釋義:不比較不知道差別大。例句:“俗話說,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都是過來人,吃過苦,嘗過甜,有了比較呀!”
【第38句】:【水里撈月亮】見“井底撈明月”。
【第39句】:黃鼠狼生耗子———輩不如一輩
【第40句】:【疑則勿任,任則勿疑】(諺)對自己不信任的人,就不要任用;既然任用了,就不要再懷疑。指任用人一要明察,二要心誠,大膽使用,不可猜疑。 也作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41句】:我吃雞蛋老是過敏,滿身都起癢疙瘩,可還光想吃。我對姥姥說我吃著什么東西都沒有雞蛋好吃,姥姥說:“你呀,寧叫身受疼,不叫嘴受窮。”(河南·蘭考)
【第42句】:【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這個俗語形容不受歡迎的多管閑事的人。捉老鼠是貓的職責,狗的職責是看門。可在古代,卻有狗捉老鼠的記載。在四川三臺縣郊江鎮金鐘山一區一號漢墓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幅“狗咬耗子”石刻畫像,圖中有一只蹲坐的狗,此狗耳豎、嘴長、牙尖,四肢肌肉發達,雙眼炯炯有神,口中還叼著一只長尾巴老鼠。戰國末年成書的《呂氏春秋》中就記載了一則狗捉老鼠的故事。故事內容是:“齊有善相狗者,其鄰假以買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日:‘是良狗也。’其鄰畜之數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日:‘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麇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則桎之。’其鄰桎其后足,狗乃取鼠。”《魏略》記載曹操手下典軍校尉丁斐貪財好利,一次因私易官牛事發被捕,可曹操念他們的同鄉之誼不想處罰他,就對人說道:“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盜狗而善捕鼠,盜雖有小損,而完我囊貯。”又西晉時,東海王司馬越還洛,有童謠日:“洛中大鼠長尺二,若不早去大狗至。”看來魏晉時狗鼠還是兩個死對頭。由此可見,狗拿耗子在魏晉以前并不算多管閑事,從此以后,貓和狗的分工逐漸清楚了,分工更細了,各司其職,狗再拿耗子就有多管閑事之嫌了。
【第43句】:【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家家都有難辦的事,亦即各有各 的難處。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如今這世上,家家都有 一本難念的經,人人也有一本難念的經。”
【第44句】:【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釋義:無房無地,形容非常貧窮。例句:僅剩的三間茅草屋也被黃老拐奪去抵了債,他們爺孫倆已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了。
【第45句】:【 依樣畫葫蘆/照葫蘆雷瓢葫蘆】胡亂,音近,含大體上近 似之意。差不離照原樣子辦。照,也說:比。成語:照貓畫 虎。海外陳若曦《遠見》:“不久也就摸到了竅門,可以依樣 畫葫蘆。”
【第46句】:【 捂著葫蘆蓋著瓢】捂著蓋著,遮遮掩掩。電影:“他能把 小廠搞得這么好,我看人就不錯。還捂著葫蘆蓋著瓢,等到 什么時候?”
【第47句】:【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沒有學習過,不知道情況。李 準《李雙雙》:“這里面有個原因,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現在興的這號洋碼字,我就不會寫。”
【第48句】:飯店里賣衣服——有吃有穿
【第49句】:【民以食為天】釋義:比喻吃飯問題很重要。例句: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不讓土地生產出五谷雜糧,靠什么活著?
【第50句】:【移樹無時,莫教樹知】(諺)移栽樹木并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不讓樹木感覺到就行。指移樹最要緊的是不傷根須,不去原土。
【第51句】:【殺人倒落兩把血】(慣)殺了人留下兩手的血。比喻出了力,沒得到好處,卻惹來了是非和麻煩。 也作殺人賺了兩手血。 殺人白落兩手血。 殺人不成鬧兩把血。
【第52句】:【 有賊心,沒賊膽】想做壞事而不敢做。賈平凹《廢都》: “我知道莊老師還不是那種人,他是有賊心兒沒賊膽,也是 沒個賊力氣。”
【第53句】:照相機對準馬尾巴——拍馬屁
【第54句】:【殺風景】(慣)破壞美好的景色。 比喻破壞人的興致與情緒。 也作“煞風景”。
【第55句】:【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釋義:比喻好條件未能利用,得不到好處,仍舊受窮。例句:弄得現在,咱合作社搞副業這樣好的條件,要人有人,要牲口有牲口,要本錢有本錢,結果呢,卻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
【第56句】:【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說不出好話來。劉云若《紅杏出墻 記》:“呸,你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我只說了一句話,便勾 出你多少話來。”
【第57句】:【促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諺)促風:又急又猛的狂風。即使遇到急風暴雨,也不進寡婦人家去躲避。舊指寡婦門前是非多,必須遠避嫌疑。 也作“疾風暴雨,不過寡婦之門。
【第58句】:【六月債兒熱——還得快】(歇)本指農歷六月離秋收很近,借了債很快就能歸還;轉指報應或報復來得很快。 也作“六月債——還得快”。
【第59句】:鞋上繡鳳凰——能走不能飛
【第60句】:【散步】飯后散步是人們的一種習慣,有諺贊日:飯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那么散步這種習慣是怎么形成的呢? “散步”這個詞的產生與古人食藥風氣有關。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大夫追求延年益壽,盲目服用“五石散”,成了風氣。所謂“五石”,包括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硫黃五種礦物質,這是主要成分,此外還包括萎根、防風、桔梗、海蛤、白術、人參等藥材搭配。服藥后,不能靜臥休息,必須行走,以刺激藥性發作。原因是藥物中某些成分含較大的毒性,會對人體構成傷害。服藥后,若能使藥性發作,身體發熱,就能減輕毒性對身體的傷害。藥性的呈現,被稱為“散發”,散發說明藥已得力。如果藥性不顯,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服藥后行走,目的是藥性顯現,這叫做“行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認識到,服用“五石散”,不僅不能延年益壽yipinjuzi.com,反而對身體有害。于是,自唐代以后,服“五石散”之風趨于衰落,而“行散”這種漫步的方式卻對身體有益,被人們保留下來了。“行散”就是有目的的散步,現在意義上的“散步”已與服藥行散脫了鉤,變成了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第61句】:隔壁的表哥最近從外地打工回來,訴說外面如何苦……奶奶說:“這就應了那句老話:錢難掙,屎難吃,王八好當氣難出。”(山西·平陸)
【第62句】:【老虎金錢豹,各走各的道】(諺)金錢豹:皮毛上有金錢斑點的豹子。指老虎和豹子外出覓食時,各有各的路線。比喻人在生活道路上各奔各的前程,各有各的目標。
【第63句】:【一日三,三日九】九、久諧音,謂經過較長時間。明代《古 今小說》:“一日三,三日九,捱到十月滿足,生下一個小孩兒 出來,舉家大驚。”
【第64句】:【親戚不共財,共財再不來】(諺)指親戚間不可在錢財上糾纏不清,不然就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系。
【第65句】:【把好心眼掛在鼻子上——專為別人看】(歇)指假裝出一副好心腸,在人前顯示。
【第66句】:生活在人民之中,仿佛睡在幸福的搖籃里。
【第67句】:【無禁無忌,黃金鋪地】(諺)禁、忌:封建迷信認為犯忌諱的行為或話語。黃金鋪地:發大財。指對那些迷信禁忌的一套撇開不管,放開手腳,就能發財致富。
【第68句】:【破天荒頭一回】古有開天辟地的傳說,謂自古以來第一 次,空前的。相關的:開天辟地頭一遭。古華《芙蓉鎮》:“也 有細心人冷眼旁觀看出來,吊腳樓主王秋赦,破天荒頭一回 沒有加入這種場合,來跑堂幫忙,一享口福。”
【第69句】:【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釋義:比喻環境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這幾天俺才琢磨出個理兒來: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林子密了,什么鳥都有,天下大了,什么人都有,哪能都長師傅你一樣的心腸。
【第70句】:【養不教,父之過】(諺)對孩子只知生養而不知管教,這是做父親的過錯。指對后代除了生養,還要教育。 也作“養子不教父之過”。
【第71句】:賣西瓜的碰到賣王八的——連滾帶爬
【第72句】:【刀對刀,槍對槍】直接拼搏。成語:針鋒相對、短兵相接。 浩然《艷陽天》:“不能給他軟的,也用不著跟他繞了,就跟他 刀對刀、槍對槍干一家伙,讓他們有法兒開始,沒法兒收 場。”
【第73句】:爸爸一到家就看起了電視,快睡覺時卻又開始備課了。媽媽說:“你爸是日不做,夜摸索,洋燈不點點蠟燭。”(江蘇·南通)
【第74句】:【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條,放下一堆】(歇)比喻人不由自主,只能任人擺布。
【第75句】:姐姐在房里哭哭啼啼,媽媽問她為什么,姐姐說不為什么。媽媽說:“做夢是心中想,打噴嚏是鼻子癢。人不傷心不掉淚,你到底為什么難過?”(甘肅·武威)
【第76句】:大伯因為又一次在工作時間“壘長城”,被單位通報批評了。回家后大媽生氣地說:“刀就怕口厚,人就怕臉厚。你這老臉今后還往哪兒擱呀!”(江蘇·泰縣)
【第77句】:【老鼠兒見了貓】(慣)比喻弱者見到了懼怕的人。 也作“耗子見了貓”。
【第78句】:【半天云中跑馬——露了馬腳】(歇)本指露出馬的腳,轉指暴露出破綻,或泄露了機密。
【第79句】:【睜眼一抹黑】見“兩眼一抹黑”。 玩笑。
【第80句】:【學得薄技在手,勝似腰纏萬貫】(諺)薄技:小的技藝。貫:古時錢制,一貫千文。只要能掌握一門薄技,也比擁有萬貫錢財強。指維持家計,靠積存的錢財,不如靠技藝的收入。
【第81句】:【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慣)形容變化非常快。
【第82句】:剛逮住的鯉魚——活蹦亂跳
【第83句】:【豬貪別人槽】想占別人的好處。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 狗》:“弓著個腰,上別人的槽頭搶食吃。怎么不讓你一口氣 上不來噎死!”
【第84句】:【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有悠久的歷史。漢族的先民,經歷夏商周三代長期發展,至春秋戰國,已形成以“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體,以與周邊各族相區別。尤其戰國,七雄兼并,共稱“渚夏”。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完成了統一諸夏的事業,又出現了“秦人”的族稱,直到漢代,匈奴、西域等處各民族,仍稱中原人民為“秦人”。漢繼秦而興,鞏固并發展了秦開創的統一國家,前后傳四百余年。漢以后,周邊各族即以“漢人”稱呼中原人民,逐漸的,漢族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稱。由上可見,漢族是因漢朝而得名。它是以先秦華夏為核心,在秦漢時形成統一的穩定的民族,復經秦漢以后兩千多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統與文化,得以發展成為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和眾多人口的民族。由于中國自秦漢以后,雖經過統一、分裂、再統一的多次反復,然而總趨勢是越來越發展為更高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與各少數民族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長期的歷史發展,實際上已形成漢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的內在聯系。漢族與各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發展,成為我國民族關系的顯著特點。
【第85句】:【碰杯】飲酒時碰杯的由來有兩說。一說來自古希臘。據傳說古希臘人認為:人們喝酒時,鼻子能聞到香味,眼睛能看到酒色,舌頭能嘗到酒味,唯有耳朵例外。于是他們想出個好辦法,即在飲酒前先互相碰一下杯子,讓這種清脆的響聲傳人耳中,以滿足“五官”之所需。二說來自中國古代。在古代,并非只有喜慶或親朋好友間飲酒,還有會盟、生意場合、招待使者等,都需要飲酒。古人為防不測,約定俗成以碰杯溶酒表示誠信。這些場合的規矩,慢慢演變成一種禮儀,形成了飲酒的禮俗。
【第86句】:鄰居叔叔因為賭博,使好端端一個家幾乎傾家蕩產。看到身邊活生生的現實,爸爸教育我說:“十個賭博九個窮,傾家蕩產害人蟲。因為染上賭博而家破人亡的自古就有啊!”(廣東·龍門)
【第87句】:【 披著人皮的畜牲】謂喪失人性。類似的:白披一張人皮。 成語:衣冠禽獸。清代《二度梅》:“只是可惜圣上把那高官 厚祿與那些誤國的奸賊食了,又不能分君之憂患,立于廟堂 之上,白披一個人皮!”
【第88句】:屁股上吊響鈴——響當當的人
【第89句】:【犟驢怕惡鞭】(諺)犟(jiang):倔強,不聽話。惡:毒狠。犟驢不聽使喚,用鞭毒打就能迫使它聽使喚。比喻不論怎樣固執的人,采取強制手段就能迫使他就范。
【第90句】:過了白露的莊稼——天不如一天
【第91句】:【挨上好鄰家,吃酒又戴花;挨上壞鄰家,披麻又戴枷】(諺)披麻:披麻戴孝,指遭殃死人。戴枷:罪犯戴上枷鎖。好鄰居會給自家帶來好處,壞鄰居會給自家帶來不幸。指擇鄰非常重要。
【第92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即木星。古代術數家認為太歲所 在是兇方,不宜動土建筑。此語表示觸犯忌諱,膽大妄為, 或敢作敢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膽子,到太 歲頭上動土?”
【第93句】:【人生七十古來稀】(諺)舊時認為,人能活到七十歲,就算是高壽了,從古以來活到七十的人是很少的。 也作人生百歲,七十者稀。百歲:指一輩子。 人生七十從來少。
【第94句】:【伸手三分利,不給也夠本】(諺)指困境中伸手向人求援,即使得不到,也沒有失去什么。也指戰爭中處于劣勢,奮力一爭,即使不勝,也比束手待斃強。
【第95句】:【把個懶驢子逼上了磨】釋義:比喻把不務正業的人領上了正路。例句:哪知這句話倒說著了!那位打算詩酒風流的公子,何嘗不是被他姊妹兩個一席話,生生地把個懶驢子逼上了磨呢!
【第96句】:我出出進進總不愛關門。媽媽數落我:“你啊,真是屬耗子的——拖著尾巴走路!”(黑龍江·寶清)
【第97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詞語一般是指夫妻從小一起長大,恩愛有加。典出李白《長干行》。大詩人李白喜游覽,唐開寶十四年,28歲的李白第二次來到南京。一天,他同朋友在長干橋一帶游覽,突然聽到一曲委婉幽怨的西曲歌,他被深深地感動了。一代詩仙,幽情迸發,揮筆而就《長干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是樂府詩,寫的是一個居住在南京長干里的年輕女子,思念在遠方做生意的丈夫的離愁別緒,情感真切,表達細膩。特別是詩的前六句描寫的意境非常好,清純無瑕的童年記憶,親密無間的戲耍場景,仿佛就在眼前,讓人回味悠長,妙不可言。青梅、竹馬既是兒時的玩物,又是純真童趣升華的媒介,為未來的愛情做好鋪墊。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典出詩仙之手,既浪漫,又真切。
【第98句】:【撒謊瞞不過當鄉人】見“說謊不瞞當鄉人”。
【第99句】:船上打傘——沒天沒地
上一篇:朋友圈俗話歇后語,讓你笑著感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