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紅皮蘿卜紫皮蒜,仰臉老婆低頭漢】民間習俗,認為具有這 種姿態的人,婦女潑辣,男子蔫壞,很難對付。從形貌上看 人的還有:矮子肚里心眼兒多/十個麻子九個刁。浩然《艷 陽天》:“這個人五十多歲,蔫呼呼的。東山塢有句俗話:最 辣嘴的是紅皮蘿卜紫皮蒜,最難斗的是仰臉老婆低頭漢。”
【第2句】:【車如流水馬如龍】(慣)車輛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馬匹首尾相接,像長龍一般。形容車輛、馬匹川流不息,非常繁華熱鬧。
【第3句】:沙雁群里的頭雁——警惕性高
【第4句】:【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諺)沒志氣的人,經常立志,卻不能實行;有志氣的人,一次立志,終身實行。指立志不在次數多,在于堅定不移。
【第5句】:【種田不離豬,教子不離書】謂各種職業各有不同的特點, 語文圖書:“要當知識分子,就必須有閱讀的習慣。俗話說, 種田不離豬,教子不離書。干一行有一行的特點。”
【第6句】:【有錢不住東南房】(諺)東南房:舊時四合院中的東房和南房。東房夏天太陽光照多,太熱;南房冬天刮西北風,太冷。指有錢人家不住東南房。
【第7句】:驢子拉磨牛耕田——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第8句】:小軍學習很馬虎,作業也常常是抄襲別人的。爸爸知道后,嚴厲地說:“地不可不種,心不可不用。再這樣下去,當心你的腦子要生銹!”(廣西·南寧)
【第9句】:我們放麥假了。媽媽說:“現在正是焦麥炸豆的時候,你也要于點力所能及的活。”(河南·魯山)
【第10句】:【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稱為民請命、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為“父母官”。它源自何處呢?源自漢代正史。《漢書·循史傳》載:西漢元帝時期,南陽郡治安狀況非常糟糕,盜賊猖狂,百姓逃離,田園荒蕪,境內一片狼藉。一個名叫召信臣的到這里任太守,此公為政勤勉,很有計謀,首先嚴厲打擊盜賊,穩定社會秩序,勸說人民發展生產,對游手好閑、不干農活的浪蕩子弟毫不客氣,像嚴父一樣督促他們搞好農桑。因為召信臣治理有效,經濟和社會環境大大改善,流離百姓紛紛回到家鄉,過上了好日子,人們十分感謝這位好官,被大家稱為“召父”。另據《后漢書·杜詩傳》載:東漢武帝劉秀建武七年(31年),南陽郡新任太守杜詩也是個好官,清廉節儉,勤政為民,任期內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恢復生產,增收糧食,像慈母那樣細心關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過得很開心,被當地人尊為“杜母”。事有巧合,同是漢朝(西漢東漢),同是南陽,“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們把關心百姓疾苦,推動生產力發展,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州縣好官尊為“父母官”。從此相沿成俗,這個稱呼流傳下來,直到現在仍有這種稱呼。當今的“父母官”夠格不夠格,老百姓心里有數。
【第11句】:【擠牙膏】(慣)比喻靠外界施加壓力才肯交代問題。
【第12句】:【呱呱叫】(慣)形容極好或極其優秀。
【第13句】:大路朝天——各人一邊
【第14句】:【此處無聲勝有聲】釋義:比喻在關鍵時刻沉默不語更能表達出心意、情感。例句:此刻,他在“長輩”面前用眼淚表達自己的委屈,即可讓對方產生親近感,又會表現出一條剛烈漢子的真情。他這手“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把戲,真是用到了點子上。
【第15句】:糧棉大增產——豐衣足食
【第16句】:瘡口上貼膏藥——揭不得
【第17句】:【皮之不存,毛將安傅】(諺)安傅:附著在哪里。指毛是附著在皮上的,皮要是不存在,毛就無從附著了。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便無法存在。 也作“皮且不存,毛將焉附”。
【第18句】:【 身入寶山不識寶】指認識不到事物的價值。類似的:身 在羊群不認羊。成語:熟視無睹。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 “你可真是身在寶地不識寶啊。我要是早知道早就來了。”
【第19句】:有錢難買親生子。
【第20句】:【莫瞞天地莫瞞人,莫作瞞心與禍鄰】(諺)做人不要欺瞞天地,欺瞞眾人,更不要欺瞞自己的良心,以免招災惹禍。 也作莫瞞天地莫瞞心,心不瞞人禍不侵。 莫瞞天地莫瞞心,心不瞞時禍不侵。
【第21句】:【老婆們斗牌——一張一張地來】(歇)斗牌:玩紙牌。指做事不急于求成,逐步進行。
【第22句】:耗子進碗柜——盡咬瓷(詞)
【第23句】:【請酒不吃吃罰酒】見“敬酒不吃吃罰酒”。
【第24句】:【禍不入慎家之門】(諺)災禍不會進入謹慎人家的門。指居家處世謹慎小心,就可免災防禍。
【第25句】:【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慣)比喻不管好壞,只要到手就算數。 也作挑得籃里便是菜。 撿到筐里就是菜。 拾進籃子里就是菜。
【第26句】:關公不殺曹操——思念舊情
【第27句】:【雞蛋里尋骨頭】(慣)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 也作雞蛋里挑骨頭。 雞蛋里找骨頭。
【第28句】:【寧撞金鐘一下,不打饒鈸三千】謂做事干脆徹底,不拖泥帶 水。清代《紅樓夢》:“不是我撒謊,若論除了姐姐,也還有人 手里管得起千數兩銀子;只是為他們為人,都不如你明白有 膽量,我和他們一說,反嚇住了他們。所以我寧撞金鐘一 下,不打鐃鈸三千。”
【第29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釋義:舊時用葫蘆裝藥。比喻弄不清真相。例句:王工作員雖然也來過幾次,可惜人年輕,識不透人家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見人家表格細致,訓練忙碌,反以為人家工作認真,大大稱贊。
【第30句】:【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諺)如果想戒酒卻又下不了決心,最好的辦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態。指酒醉后的丑態令人作嘔。
【第31句】:【剃頭擔子——一頭熱】(歇)剃頭擔子:理發匠流動著做生意用的擔子,一頭放板凳和理發工具,另一頭是燒熱水用的小火爐。指當事雙方一方熱情,一方冷淡。 也作剃頭挑子——一頭熱。 剃頭匠的挑子——一頭熱。
【第32句】:耍戲法的敲鑼——耍變了
【第33句】:寫字不在行——出格
【第34句】:白紙上落黑字——改不了;黑白分明
【第35句】:【身上有屎狗跟蹤】人有弱點,被壞人利用。韓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網》:“得了吧!自個兒臉丑,別怨鏡子。要不是 你身上有屎,狗會跟著你?”
【第36句】:【舍不得金彈子,打不到鳳凰鳥】做事不能怕花費。類似的: 舍不得芝麻,捉不住雁/舍不得種子,打不著糧食。李英儒 《女游擊隊長》:“怕這怕那,什么也干不成。舍不得金彈子, 打不住銀鳳凰。”
【第37句】:石獅子灌米湯——滴水不進
【第38句】:扁擔做槳用——劃不來
【第39句】:【誰當皇上,給誰納糧】不論是誰掌權,都得服從。蕭軍《八 月的鄉村》:“反正我們老百姓誰當皇上給誰納貢唄;種誰地 給誰納租唄。”
【第40句】:【硬捏脖往下灌】(慣)比喻強迫別人接受。
【第41句】:屋角里的老鼠——會鉆
【第42句】:針對社會上有些人愛吃野味兒的現象,外婆說:“吃盡美味還是鹽,穿盡綾羅還是棉。”(四川·忠縣)
【第43句】:驢頭插龍角——四不像
【第44句】:【放冷箭】(慣)冷箭:乘人無防備,暗中射出的箭。比喻暗地里傷人。 也作“射冷箭”。
【第45句】:【刀擱在脖子上】釋義:比喻死亡臨頭,或用殺頭威脅。例句:鄉親們,我們是大清的官兵,腳踩著先帝打下的江山,吃著父老兄弟的餉糧,沒有皇帝的諭旨,就是刀擱在脖子上,我們也不能退半步!
【第46句】:哥哥談對象,談了吹,吹了談,總沒著落。媽媽著急地說:“你是瓜地挑瓜,挑著眼花,啥時挑到頭啊?”(河南·林州)
【第47句】:【吊肉跌死貓】肉吊著引誘貓跳起來抓,抓不著,終于跌 死。指欺騙性的引誘,吊胃口,給誘餌而又不讓得到。記 錄:“你要能贏錢,那賭場的老板吃什么?那是吊肉跌死貓 的地方,結局只能是傾家蕩產。”
【第48句】:【—鍬挖不出井來】做事要有步驟,不可能一蹴而就。類 似的:一斧子砍不倒大樹。周立波《暴風驟雨》:“隨便干啥, 都不能一下子就干好的。不是一撅就挖出個井來,得慢慢 挖,不能心急。”
【第49句】:老牛拉著磨盤轉——個心眼
【第50句】:雞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獸
【第51句】:【蔫人出豹子】(諺)蔫人:不起性的人。豹子:猛獸,代指舉止兇惡的人。指脾性一貫和善的人,有時也會突然發作得非常暴烈。
【第52句】:千條小河歸大海,各種榮譽集體來。
【第53句】:【豹子跑山巔,野豬山腰轉】釋義:豹子經常在山頂活動,野豬經常在山腰活動。這是獵人總結出的經驗。例句:我的好獵手,你的神槍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什么豹子跑山巔,野豬山腰轉,這些打獵經驗使我心服。
【第54句】:【弄鬼搗棒槌】釋義:比喻耍花招欺騙人。例句:如果你們想欺騙我們,或者弄鬼搗棒槌,睛天不見陰天見,吃不了統統叫你們兜起來。
【第55句】:賈寶玉結婚——不是心上人
【第56句】:【單相思】(慣)本指男女間只有一方對另一方愛慕。比喻辦事情只從單方面的主觀愿望出發,不顧客現實際。
【第57句】:【大炮一晌,黃金萬兩】(諺)比喻戰爭之財易發。
【第58句】:【對事不對人】針對事情講道理,不是看人行事。臺灣林 海音《春風》:“他們這場辯論,對事不對人,這句話只是脫口 而出罷了。”
【第59句】:【財大通神,勢大壓人】(諺)錢財多了,可以買通神仙;權勢大了,可以壓眾。舊指錢多勢大,權錢結合,天大的事也能辦成。
【第60句】:荷花出水——顯高低
【第61句】:【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諺)來的人不會懷好意,懷好意的人不會前來尋事。指對惡意尋釁的來人,要加倍防范。 也作“善者不來,來者不善”。
【第62句】:【豆腐店做一朝,不及肉店一刀】(諺)一朝:一天。豆腐店賣上一天豆腐,不如肉店賣一刀肉值錢。指行業不同,所得到的收益差距很大。
【第63句】:鄰居李大嬸家被盜,損失不小。媽媽安慰傷心的李大嬸:“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壞人再躲,也躲不過法網。你寬寬心,壞人終會被繩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第64句】:【豬八戒倒打一耙】借指自己理虧,反而攻擊對方。袁靜 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這小子,還豬八戒倒打一釘耙啊! 剛才你把小梅打得鼻子里滴血葡萄,要不是我們把你拉開, 還不定打成什么樣兒呢。”
【第65句】:【一家起火,殃及四鄰】災難會向周圍擴展。成語:唇亡齒 寒。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這消息使大家的心情變得沉 重,一家起火,殃及四鄰。”
【第66句】:【早起三光,遲起三慌】(諺)早上起得早,一切都會從容有序;起得遲,就不免零亂匆忙。指養成早起床的習慣,好處很多。
【第67句】:【巧詐不如拙誠】(諺)無論怎樣的巧妙偽詐,也比不過笨拙的誠實。 指偽裝終會敗露;只有誠實,才能使人立于不敗之地。 也作巧偽不如拙誠。 巧欺騙不如笨誠實。
【第68句】:【泥牛入海——永無消息】(歇)本為佛教語,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卻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復還,沒有音信。也指東西沒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海——一無消息。 泥牛入海——毫無消息。 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第69句】:【躲一棒棰,挨一榔頭】(慣)比喻躲過了一場打擊,又遭受另一場打擊。
【第70句】:扁擔上睡覺——難翻身;翻不了身;想得寬
【第71句】:一天晚上我正想脫衣服睡覺,媽媽朝著我的小屁股打了幾下,我急了:“媽媽你干啥?”媽媽笑著說:“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會學壞。”(遼寧·朝陽)
【第72句】:布袋里盛貓——裝迷糊
【第73句】:【婦女能頂半邊天】(諺)指婦女的潛力很大,凡男人能做到的,婦女同樣能做到。
【第74句】:【天下無有不散的筵席】(諺)再好的宴席,總會有散的時候。比喻人生有聚就有散,不必為散傷情。
【第75句】:師范畢業后劉暢和吳寶分到了同一單位。吳寶在單位安心工作,劉暢要辭職下海。劉暢媽心急如焚,百般阻撓。吳寶媽勸道:“鷹飛高空雞守籠,兩者理想各不同,你由他去吧!”(湖北·荊沙)
【第76句】:【官憑印,虎憑山,女人憑的是男子漢】(諺)指官員憑借印信,行使職權;老虎憑借山林,施展雄威;婦女依靠丈夫,才能過好日子。
【第77句】:【 不是好吃的果子】有硬殼的果子,須敲開,謂不是好欺侮 的人。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老子不是好吃的果子,你 別在老虎嘴上拔胡子來。”
【第78句】:【母豬賽貂蟬,駱駝容長臉兒】釋義:貂蟬:《三國演義》中人物,司徒王允的歌女,貌美出眾。比喻貪戀女、色,再丑的女人也覺得美麗可愛。例句:“沖她那走路的神氣,就不像個大家閨秀。”說著,指著奎老爺的腦門子,“你看哪個女人都是好的,真是母豬賽貂嬋(蟬),駱駝容長臉兒。”
【第79句】:電信局的話務員——耳聽八方
【第80句】:泥人的臉——面如土色
【第81句】:大木匠鋸板——推來推去
【第82句】:【借米趕得上下鍋,還米就趕不上下鍋】(諺)把米借給人或向別人借米,都趕得上下鍋做飯;要是等別人還來的米下鍋,那就耽誤了做飯。指財物借出容易討回難。
【第83句】:【慢櫓搖船捉醉魚】(慣)櫓:人力搖的使船前進的工具,比槳長而大。醉魚:比喻喝醉酒的人。指慢慢地把人灌醉后再下手。也指從容施計,穩步達到目的。
【第84句】:一腳踩上磅秤臺——舉足輕重
【第85句】:【哪壺不開提哪壺】(慣)提:本指使東西由下往上移,轉指談起。比喻偏偏要觸到對方的痛處、短處或所忌諱的事。 也作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哪把壺不開提哪把壺。
【第86句】:【扣子對扣門,歪把跟歪瓢】(慣)指脾氣、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譏諷不好的人喜歡聚在一起。
【第87句】:【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做事無論是出于愛還是恨,都 要做到底,有效果,不能半途而廢。明代《水滸》:“魯智深 道: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灑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滄 州!”
【第88句】:【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諺)比喻話講清了,別人心里才會明白;道理說透了,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也作鼓不打不響,話不說不明。 鼓不打不響,理不辯不明。
【第89句】:【秀才人情紙半張】(諺)指舊時讀書人大多窮困,與人交往,只能用書畫作饋贈。后用作以薄禮相酬的常語。
【第90句】:【搖鵝毛扇】(慣)舊小說、戲曲里,軍師、謀士常常手拿鵝毛扇子。比喻在背后出謀劃策。
【第91句】:【 沒三頓飽飯,有三頓飽氣】謂凈生氣,過不了好日子。西 戎《賴大嫂》:“唉,著實年歲大了,要是年輕二十年,我也得 和你離婚。跟上你,整天沒三頓飽飯,有三頓飽氣。”
【第92句】:【三軍】現在所謂“三軍”,一般泛指軍隊的統稱,也指海陸空三軍。毛澤東長征詩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之句,即是泛指紅軍。 “三軍”源自古代的軍隊編制。春秋戰國時期,晉、齊、魯、楚等國軍隊都設有上、中、下三軍或左、中、右三軍。其中以中軍的地位較高,也更為驍勇善戰。后來又演變為前、中、后三軍。唐宋以后,前、中、后三軍已經成為軍隊的一種固定的建制。不過,這時“三軍”的概念與春秋時期已有很大的不同,而是指擔任不同作戰任務的各種部隊。中軍即由主將親自統帥的部隊,也是全軍的主力。前軍即先頭部隊,后軍即擔任后方掩護、警戒任務的部隊。到了現在,前、中、后的三軍建制已完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陸、海、空三軍。
【第93句】:子上打滾——身子硬
【第94句】:【心急繡不出好花】(諺)指從容耐心才能把細活做好。
【第95句】:【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釋義:比喻殘酷地壓榨勒索。例句:你從外表上一看,他一股窮酸爛氣,倒像個叫花子,要說起卡脖人來,真是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
【第96句】:有一天,我問外婆:“什么時候能吃上棗啊?”外婆說:“七月邊,棗紅圈。”(河南·魯山)
【第97句】:【好鼓不用重錘敲】(諺)響亮的鼓用不著重錘敲打。比喻聰明人悟性高,一點就明,不用多說。 也作“響鼓不用重錘”。
【第98句】:【善神相逢,惡神遠去】(諺)善不容惡,惡也不容善;善神相聚到一處,惡神自然就遠遁了。比喻好人受到重用,邪惡者自然被疏遠。
【第99句】:羊伴虎睡一靠不住;送上門的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