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清朝道光年間。
一天中午,惠民縣知縣余榮外出辦案回到縣衙,夫人把飯菜端到他的面前,又拿出一瓶武定府老酒,倒了滿滿的一杯,放在余榮面前。
余榮看了夫人一眼說:“怎么,只給我自己喝,來來來,我也給你斟上一杯,咱們夫妻二人一塊喝上一杯,最近一段時間,公務繁忙,沒有好好的陪你吃頓飯,今天衙門里的事情都已完成,咱們喝上一杯。”說完,余榮站起來,給夫人端了一杯。
余榮端起酒杯說:“來,今天咱們夫妻二人都喝干了。”
就在這時,從外面“蹬蹬蹬”跑進來一位衙役,跪在地上說:“縣大老爺,知府程大人派人來,讓你趕快過去一趟。”
余榮放下酒杯問:“沒說有什么事么?”
衙役搖了搖頭說:“沒有說。”、
“好了,知道了,你去吧!”余榮一邊穿著官服一邊說。
余榮來到大堂前,衙役早已經準備好了轎子,余榮自己撩起轎簾,坐在了里面說:“要快著點兒,知府大人有要事相商,千萬不要耽誤了。”
轎夫答應一聲,抬起轎子,一溜小跑,直奔武定府來。
來到武定府衙前,余榮下了轎,獨自走了進去。一位衙役匆匆跑過來說:“余大人,知府大人在后堂等候,說你來了以后,不用通報,叫你趕快過去。”
余榮跟著衙役,來到后堂,走進了知府程伊湄的臥室,看到知府大人躺在床上,臉色蠟黃,他連忙跪倒在地說:“晚生惠民縣縣令余榮拜見程大人。”
程伊湄勉強坐起來說:“免了,這又不是在朝堂之上,就不要這些寫凡夫俗禮了。”
余榮站起來,來到知府床前小聲地問:“程大人,幾天不見,你這是怎么啦?”
知府程伊湄搖了搖頭說:“這幾天,郎中找了不少,草藥也吃了幾籮筐,就是沒有效果,我只覺得昏沉沉的,晚上睡不著覺,還光做噩夢,看來我的陽壽到了。”
余榮聽了連忙說:“知府大人,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你會好起來的,千萬不要往壞處想。”
知府搖了搖頭說:“郎中已經把實情告訴了夫人,我都聽到了,看來這次躲不過去了,今天叫你過來,就是有事要拜托你。”
余榮連忙說:“程大人,有事盡管吩咐,晚生一定盡力去做。”
知府喘了一口氣說:“你看看,現(xiàn)在正是秋收時節(jié),衙門里的很多事情都沒法去做,多虧了師爺和衙役們……”
沒等程大人說完,余知縣接著說:“程大人,你為官清正,不畏權貴,大公無私,自從你來到這武定府,整治吏治,鏟除惡霸,撫恤百姓,把這一方治理的井井有條,老百姓哪個不夸,哪個不贊,老百姓來打官司告狀的幾乎沒有了,這也是你管理有方啊。”
程大人擺了擺手說:“話不能這么說,人無完人,只要咱們心里想著老百姓,老百姓就會支持你,歡迎你,今天我叫你來,就是有幾件事要托付給你。”
余知縣連忙站起來說:“請知府大人吩咐。”
程大人擺了擺手,示意余知縣坐下,慢吞吞地說:“我病的這個樣子,不能到田野里去看一看,和老百姓一塊收割莊稼。再說,收割完后,還要種小麥,你呀,就替我多到田野里去看看老百姓,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今年天氣干旱,要提前疏通河道,能夠讓老百姓及時地把小麥種上。”
余知縣點了點頭說:“這個當然,你盡管放心,我一定照你的吩咐去做。”
“還有一件事,就是我死了以后,不要告訴別人,讓我的妻子和家人,把我的靈柩運回老家,埋在父母的墳前,也好和父母做個伴,父母供我讀書,自從為官以來,很少回家,連老人去世我都沒有回去一趟,我沒有給兩位老人盡孝啊。”程大人說到這里,眼圈發(fā)紅。
余知縣說:“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你日夜為國操勞,積勞成疾,更無愧于這一方百姓,父母會理解的。”
停了一會兒,程大人嘆了一口氣說:“余大人,扶我到外邊去看看。”
余知縣說:“程大人,有話你還是躺著說吧。”
程大人喘息了幾下說:“我要到外邊透透空氣,我躺在這里,心里堵得慌。”
余知縣扶著程大人,穿過二堂,來到了大堂,程大人昂頭看了看墻上的“清正廉明”的匾額說:“余大人,我們都是為官之人,真正做到這清正廉明四個字,不容易呀,我們也不需要青史留名,只要我們在任上,不做有愧老百姓的事,老百姓說我們做的還可以,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余知縣聽了點了點頭說:“知府大人說的對,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余知縣扶著程大人來到了大堂外邊的院子里,院子里中間立著一塊戒石碑,上面寫著“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個大字。
余知縣扶著程大人來到戒石碑前,程大人跪下,余知縣也跪下。
程大人指著戒石碑上的字說:“這是大宋開國皇帝太祖關于戒飭官吏的令箴,一直傳到我們大清。各州府衙門都有碑刻,我每天來這里跪拜,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都要想一想我們做的事情,是不是對的起老百姓。你看,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老百姓給我們的,你再不去為老百姓辦事,甚至去欺負老百姓,上天難欺,天理難容啊!”
余知縣接著說:“知府大人說的對,我們?yōu)楣俚模蛻撋蠈Φ闷鸹噬希聦Φ闷鹗癜傩铡!?/p>
程大人看了看余知縣繼續(xù)說:“‘天有昭鑒,國有明法,爾畏爾謹,以中刑罰’。這是宋太宗皇帝說的,此十六個字寫得振聾發(fā)聵,振聾發(fā)聵呀!”
程大人說到這里,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余知縣連忙把他送回了臥室。
余知縣走后,程伊湄又把妻子和兒女叫到跟前,他看了看妻子說:“我們結婚這些年來,從沒有鬧過矛盾,我日夜忙著衙門里的事情,一切家務和教育孩子落在了你一個人身上,唉!我有愧呀!”
妻子接過話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咱們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你就不要說了。”
程大人繼續(xù)說:“我有感覺,看來這次我是很難闖過這道關口了,我死了以后,你要好好的教育孩子,叫他們好好讀書,做個好人,將來如果做官,就要心系百姓,為民,就要勤奮。衙門里的事情,我已經托付給了余知縣,他是個好人,為人正直,心系朝廷。家里的事情,我就托付給你了。”
妻子含著眼淚說:“你不要胡思亂想,你沒事的。”
程大人搖了搖頭說:“我心里有數(shù),什么都知道了,你也不必瞞我,我死了以后,喪事要從簡,你和孩子們,要和我的靈柩一塊回到家鄉(xiāng),把我葬在父母墳前。”
“爸爸,我不讓你死!”孩子們哭喊著圍過去。
程大人挨個的撫摸著孩子們的頭說:“孩子,你們要好好聽母親的話,好好讀書,好好做人……好好讀書,好好……”聲音越來越低,雙手一垂,撒手人寰。
“伊湄——”妻子哭喊著一邊搖動著程大人的頭。
“爸爸——”孩子們趴在父親身旁,撕心裂肺的哭著。
衙役們聽到哭聲,都走進來,看到后,也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整個衙門哭聲一片。
過了幾天,兩輛牛車停在了武定府衙門前,幾個衙役抬著程大人的棺材,從衙門里走出來,放在牛車上,接著又抬出兩個大箱子,放在另一輛牛車上,惠民縣知縣余榮和程大人的夫人領著孩子們從里面走出來,讓孩子們先上了車,然后程夫人也上了車。
四個衙役,手拿水火棍,身背樸刀,來到余知縣面前說:“余大人,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安全的把程成大人的靈柩,送回家的。”
余知縣看了看四人,遞給他們一個錢包說:“這是五十兩銀子,你們帶上,程大人雖說是幾任知府,可他為官清廉,家里根本沒有積蓄,到家后再交給程夫人,現(xiàn)在給她,她說什么也不會要的,路上要小心,好好的保護程大人的靈柩和全家老小。”
“余大人,放心吧,程大人待我們像親生父母,我們一定安全送大人回家。”四個衙役一齊說。
余知縣擺了擺手說:“走吧,路上要小心。”
拉著棺材的牛車剛要走,呼啦啦跑過來許多人,來到車前,一起跪下說:“程大人,我們武定府的老百姓,來送你了,程大人,你一路走好啊!”說著,跪在棺材前不住的磕頭。
夫人從車上下來,站在人們面前噙著淚花說:“鄉(xiāng)親們,我謝謝大家,我也替程大人謝謝大家。”
人們站起來,自覺地站在道路兩邊,不停地啜泣著。
拉著程大人靈柩的牛車,緩緩地從人們的夾道中往南行走,武定府的鄉(xiāng)親們緊緊地跟在后邊,走出去很遠很遠,才灑淚分別。
雖說是秋天的季節(jié),天氣還是非常酷熱,大家曉行夜住,已經走出了武定府地界。這一天,來到一片松林前。程夫人對大家說:“咱們大家在樹林里休息休息,吃點兒東西,再趕路,這些天大家也累了。”
大家沿著林間的道路,慢慢的行走,他們剛想停下休息一會兒,忽然,從四面八方圍過來許多人,他們手里都拿著刀槍,蒙著面。
為首的蒙面人,晃了晃手中的大刀說;“此路是我開,此林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
四個衙役拿著水火棍,來到前面說:“大膽毛賊,你們也不看看這是誰的靈柩,竟敢在此撒野。”
為首的蒙面人聽了哈哈大笑說:“我們只管要錢,管他是誰的靈柩,就是皇帝老子,從這里過,也要留下買路錢。”
“大膽,你們找死啊!”衙役們高喊。
為首的蒙面人笑了笑說:“這是那些當官的逼迫我們這么干的,早晚是個死,不如活個痛快,死個痛快。”
一位衙役說:“這可是武定府知府程伊湄程大人的靈柩。”
為首的蒙面人哈哈大笑:“俗話說,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看來今天我們要發(fā)大財了。”
另一位蒙面人來到為首的蒙面人面前低聲說:“大哥,大家都說,這程伊湄程大人可是個清官。”
為首的蒙面人說:“我也早聽說過,可我不相信,當今社會哪有什么清官,今天我倒要看看這個清官是真的還是假的。”
程夫人來到為首的蒙面人面前說:“這位好漢,我們家的確沒有那么多銀子,只有這二十兩銀子,是我們路上用的,既然好漢想要,就送給你吧。”
為首的蒙面人哈哈大笑:“你是程夫人嗎,二十兩,是打發(fā)要飯的吧?我不信,一個堂堂的知府家里,就這二十兩銀子?”
程夫人問:“你們想怎么辦?”
“你讓我們搜一搜,如果真的沒有銀子,我們就放你們走。”為首的蒙面人說。
“大膽!你……”一位衙役來到為首的蒙面人跟前。
夫人擺了擺手說:“既然這位好漢不相信,就請便。”
為首的蒙面人一揮手,幾位蒙面人走到車跟前,把那兩個大箱子打開,翻了起來。”
一個箱子里裝的全是書籍,都扔到了箱子外邊,連一兩銀子也沒有,另一只箱子里的東西也全部扔在外邊,除了一些帶補丁的衣服和被褥外,什么也沒有。”
為首的蒙面人看了哈哈大笑說:“好呀,你們竟敢欺騙我們。”
程夫人聽了說:“這位好漢,我說的都是實話。”
“實話,嘿嘿!”說著,他圍著拉棺材的牛車轉了一圈說,“你們倒挺有心思,把銀子裝在棺材里,這樣的事我見得多了,來人,把棺材打開。”
“你們敢,今天就是豁上性命,我們也不讓你們這幫毛賊打攪程大人。”四個衙役一起站在了程大人的棺材前。
程夫人看了看大家,擺了擺手,示意衙役們讓開,然后對為首的蒙面人說:“好吧,把棺材打開。”
“這……”衙役們愣在那里。
“打開,把棺材讓他們打開,讓這位好漢看一看。”夫人的話斬釘截鐵。
棺材蓋打開了,為首的蒙面人,站在棺材前看了看,只見程大人身穿帶著補丁的官袍,面目慈祥,安靜地躺在里面。
為首的蒙面人看了,連忙來到棺材前面,慌忙跪下不停地磕頭:“小人該死,小人該死,驚動了程大人,我們沒想到你如此清廉。”
那些蒙面人也跟著跪下不停地磕頭。
夫人來到他跟前說:“這位好漢,我知道你們都是本分老百姓,干這種勾當,也是萬不得已。”
為首的蒙面人說:“夫人說的是,如果我們這里的官員都和程大人這樣,我們也不會干這傷天害理的勾當。”
程夫人說:“你們既然是良民百姓,我勸你們趕快散伙,回家務農,別再干這些打家劫舍的事情。”
為首的蒙面人不停地磕頭:“我們都聽夫人吩咐,回家種田。”
“愿意聽從程夫人吩咐!”大家跪在那里,一起高喊。
夫人來到為首的蒙面人跟前,把他扶起來說:“這位好漢,你這樣做我心里也高興,我們程大人,雖然是知府,可我們的確沒有銀子,他的官餉救濟了貧殘孤寡,這二十兩銀子你拿著分給兄弟們,讓他回家好好過日子。”
為首的蒙面人聽了說:“現(xiàn)在我才知道,天底下還有好官,好人,你的心意我領了,你們走吧,我們回去后安排安排,馬上解散,讓大家各自回家。”
為首的蒙面人站起來,深深的向著程夫人一鞠躬,接著回過頭,喊了一聲“回去”,轉過身,帶領大家走了。
程夫人望著他們的背影,一直看不見了,才轉過頭對大家說:“咱們也走!”
靈車又在林蔭路上緩緩的往前行走。
幾天后,四個衙役護送著程大人的靈柩,回到了老家,把余知縣的五十兩悄悄地放在了程大人的棺材上面,連忙趕回武定府,見到了余知縣,詳細的介紹了護送的過程,余知縣聽了,深有感觸的說:“老百姓心里都有桿秤啊!他們可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真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