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作為全世界眾多學子向往的一流學府,能在那里學習的學子必定是鳳毛麟角,因此總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學生,他們對自身的能力沒有全面的認識。自鳴得意的時候總有教授善意地提醒他別做早年的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年輕時很自負,直到一個朋友的真誠勸告才讓他翻然悔悟。
“富蘭克林,像你這樣是不行的,”那個朋友說,“當別人與你的意見不同時,你總是表現(xiàn)出一副強硬而自以為是的樣子。你這種態(tài)度令人覺得很難堪,以致別人懶得再聽你的意見了。你的朋友們不同你在一處時,還覺得自在些。你好像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別人對你無話可講了。的確,人人都懶得和你談話,因為他們費了許多氣力,反而覺得不愉快。你以這種態(tài)度來和別人交往,不虛心聽取別人的見解,這樣對你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好處。你從別人那兒根本學不到一點東西,但是實際上你現(xiàn)在所知道的卻很有限。”
富蘭克林聽了之后訕訕地站起來,一邊拍著身上的灰塵,一邊說:“我很慚愧。不過,我實在也是很想進步的。”
“那么,你現(xiàn)在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經(jīng)太蠢了,而且是愚蠢得沒有自尊了。”
他又受到了打擊,不過他站起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下決心把一切驕傲都踩在地下……他所需要的第二步,便是與自己私自作一次談話。這一點他馬上實行起來了。他現(xiàn)在要研究一個新的題目,那便是他自己。他曾經(jīng)在印刷工廠學過制版,現(xiàn)在他要從一些似乎毫無希望的材料中,制造出一個新人來。
智慧點睛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富蘭克林起初只是一個自負的青年人,后來他卻成了一個了不起的人,并且能讓許多人都喜歡他。
他不僅作為科學家為當時的社會進步做出了杰出貢獻,更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為美國的歷史增添了一份自己的色彩。大哲學家柏拉圖曾做過這么一個形象的比喻:把我們所知的知識當作圓圈內(nèi)的內(nèi)容,那么圈外的廣袤空間就是未知的世界。你所懂得的越少,圓的周長也就越小,那么你就感覺你不懂得的越少。于是自負便接踵而來,這真是對自己看不清的一個誤區(qū)。
上一篇:你足夠好,上天才會眷顧你
下一篇:紙衣太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