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買走牛王
這天,青花苗寨來了一個五十來歲的外鄉人,叫許勇,說是來買牛。旅店老板說:“我們這的牛絕大多數是耕地的,小部分是訓練斗牛的。”許勇笑笑,說:“我就是來買斗牛的。”老板問:“那你看中了嗎?”許勇搖搖頭:“沒看到好的。”
這話讓寨子的“牛王”羅得根聽見了,他驚訝地說:“這人懂斗牛?”羅得根是漢人,他家祖上逃難至此,一次偶然的機會,祖上被頭人安排去飼養斗牛,養的牛一連贏了好幾屆冠軍。頭人讓他家不再為奴,成為寨子的一員。可從那時起,他家祖上反而不飼養斗牛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這里的斗牛熱迅速升溫,羅家后輩羅得根突然馴起牛來,并連年奏捷,被人們稱為“牛王”。現在,竟有人說這里沒有好的斗牛,這不是說他羅得根不行嗎?
羅得根主動找到許勇,說:“許師傅,你要買斗牛,不如來看看我家的吧。”許勇來到羅得根的牛棚一看,先是一驚,然后指著一頭牛角上系著紅布的牛說:“行里人不講行外話。咱不玩虛的,我只看中了這一頭,你開個價。”
羅得根哈哈大笑道:“許老板,好眼光,它可是上屆牛王。”羅得根略加思索,說,“一萬塊。”許勇二話不說數了錢就遞過去,說:“成交!”羅得根驚訝地說:“這么爽快?”許勇說:“羅師傅不會說話不算話吧?”羅得根后牙咬咬,說:“成交就成交!”
許勇笑著說:“羅老兄也是爽快人,咱們后會有期。”羅得根笑不出來了,只回了一句:“后會有期!”目送許勇牽著牛走了。
當晚,羅得根就后悔了,他找到旅店老板,打聽那個來買牛的許勇。旅店老板告訴他說,許勇已經結賬走了。羅得根懊悔地跺著腳說:“我真渾,為了這點錢,把牛王給賣了。老板,幫我查查來客登記,他是哪里人?”旅店老板邊查許勇的地址邊問:“你要干什么?”羅得根哭喪著臉說:“我寧愿賠錢,也得把牛王贖回來。”店老板說:“那你當時為什么賣掉?”羅得根捶著自己的腦袋說:“我們這里牛的價格,買頭斗牛撐死不過四千元錢。我說一萬元,不過是給他一個下馬威。哪知道那老小子竟然不還價就買了。”
第二天,羅得根趕到老板提供的地址一問,沒有這個人。羅得根愣住了,這許勇怎么用假地址來買牛?羅得根帶著一肚子疑問回到家。距離下一屆斗牛大賽還有大半年,他決定一面托人打聽許勇的下落,一面自己再訓練一頭斗牛出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沒打聽到許勇的下落,羅得根只好靜下心來馴新牛王。這新馴的牛能不能擔起再奪牛王的重任呢?羅得根沒底,時不時還想起自己的老牛王。
2.初戰告捷
轉眼大半年過去,斗牛如期舉辦。羅得根牽著自己年輕的斗牛,來到現場一看,嚇了一跳,今年增加了許多生面孔。羅得根不解地問一位熟人:“今年來斗牛的人這么多?”熟人白了一眼羅得根,說:“還不是因為你?別人以前是怕你家的牛王,現在牛王被你賣了,人家當然都來搶當新牛王。”羅得根冷笑一聲,說:“哼,我才馴的這頭斗牛,一定還是牛王!何況原來那頭牛王老了,年輕的牛勝算更大!”
羅得根說得有道理,凱里斗牛不像西班牙斗牛,西班牙斗牛是人和牛斗,而凱里的斗牛是牛和牛斗,使用幾百年的老規矩:車輪斗。這樣的規則中,后上場的斗牛勝算大一些。斗牛由抽簽決定比賽次序,末簽對斗牛者來說是上上簽。最后勝出的那頭斗牛,再與上屆牛王決斗,由此來決出本屆牛王。所以凱里斗牛,不但斗技巧,也斗牛的體力,年輕力壯的牛,優勢更大。
剛要抽簽,羅得根發現了許勇。許勇牽著老牛王,笑著說:“我買你的牛,就等這一天。”羅得根氣呼呼地說:“你為什么用假地址?”
許勇不屑地說:“這也關你的事?有本事,把牛王稱號奪回去。”其他幾個以前就很嫉妒羅得根的斗牛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道:“就是,你把牛王賣給他了,他用牛王來斗牛,有什么錯?”有的說:“你愿意賣,他愿意買,錢貨兩清還說什么閑話。”就這樣,一群人圍在一起吵吵嚷嚷。最后主持人火了,說:“你們這簽還抽不抽了?有本事,斗牛場上比輸贏。”
許勇不吵了,牽著牛到一邊抽起煙來。羅得根不服氣地說:“誰贏還不一定!”說完,抽了一支簽,打開一看,是倒數第五個參加比賽。就是說羅得根的斗牛必須一口氣戰勝五頭牛,才有機會與許勇的牛進行決賽。羅得根心里沒底了,誰知道今年會冒出什么樣的牛呢?
顧不上多想,緊張而激烈的斗牛就開始了。一頭頭牛發狂地沖上去,又各自敗下陣去。
終于輪到羅得根的牛。羅得根把牛牽到場上,拍拍它的屁股,又對著它的耳朵說:“牛兒啊,你可要爭氣喲。”羅得根的斗牛一進場,威風突起,怒視對方,不斷用前蹄子趵著地面。只聽裁判一聲哨響,兩頭斗牛同時向場中央沖去。只聽“嘣”的一聲,對方的黑牛沒有經住撞擊,“哞”的慘叫一聲就倒下了。羅得根高興地跳了起來,急忙去把自己的牛兒牽住。接下來四條斗牛來挑戰,每戰之間休息半小時。羅得根的牛英勇無比,連連得勝,把五頭牛全部打敗了。